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及其外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2022-05-17 06:0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2.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车辆的外后视镜作为关键的辅助驾驶部件,日常使用中极易发生剐蹭损坏,且出于整车造型及外后视镜结构限制,现在大部分车型外后视镜采内装形式,在安装和拆卸维修外后视镜时需拆卸车门护板才能拆卸外后视镜,维修成本高。在现有技术中,有极少数车型外后视镜使用整体外装形式,外后视镜可以从车门外侧整体拆卸,但是拆卸难度较大较大,却容易存在二次破坏外后视镜结构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外后视镜,可以实现外后视镜的快速拆装。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辆的外后视镜。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本体、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中的一个与所述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中的另一个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外套于第一套筒。
6.由此,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拆卸方便,以利于实现后视镜本体和车身的可拆卸配合,仅需拆卸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即可实现后视镜本体与车身的拆卸,可以降低外后视镜维修的成本。同时,如此配合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外部缝隙较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底座支架内。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的外后视镜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周壁和第二套筒的周壁。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构造为圆环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周壁具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螺纹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后视镜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的朝向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一端的外周具有台阶部,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台阶部相止抵。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外后视镜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固定所述车身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紧固件的朝向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本体可折叠。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外后视镜还包括:镜片、调节电机,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后视镜本体,所述调节电机用于调节所述镜片的角度。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外后视镜。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支架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外后视镜100;
24.后视镜本体10;
25.底座支架20;第一支架21;第一套筒211;台阶部212;第二支架22;第二套筒221;凸缘222;安装孔223;
26.第一紧固件30;第二紧固件40;
27.镜片50;调节电机60;安装支架70;外壳80;
28.车身200。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外后视镜100,外后视镜100包括后视镜本体10、底座支架20和第一紧固件30。外后视镜100设于车辆的车身200的外侧且适于位于车身200的左右两侧。
30.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底座支架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第二支架22与第一支架21中的一个与后视镜本体10(图未示出)连接,第二支架22与第一支架21中的另一个适于与车辆的车身200连接,第一支架21具有第一套筒211,第二支架22具有第二套筒221,第二套筒221外套于第一套筒211。例如,第二支架22与后视镜本体10连接,第一支架21适于与车辆的车身200连接,或者,第一支架21与后视镜本体10连接,第二支架22适于与车辆的车身200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3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100,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拆卸方便,以利于实现后视镜本体10和车身200的可拆卸配合,仅需拆卸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即可实现后视镜本体10与车身200的拆卸,可以降低外后视镜100维修的成本。同时,如此配合的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的外部缝隙较少,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底
座支架20内。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车辆的外后视镜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30,第一紧固件30穿设于第一套筒211的周壁和第二套筒221的周壁。在第一套筒211的周壁上可以形成有第一通孔(图未示出),第二套筒221的周壁上形成有与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图未示出),第一紧固件30可以依次穿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对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固定。由此,第一紧固件30穿设于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的周壁,以便于对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的限位固定,避免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的安装可靠性低而导致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的脱离的情况发生。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构造为圆环形。例如,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的横截面可以均构造为圆环形,由此,一方面可以便于加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装配安装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二者的使用寿命。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11的外周壁具有第一螺纹,第二套筒221的内周壁具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螺纹配合。由此,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之间的装配的可靠性,以使后视镜本体10与车身200的安装更为稳定,而且螺纹连接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以使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之间的装配得到简化,从而便于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之间的组装拆卸。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支架21与后视镜本体10连接,第二支架22适于与车辆的车身200连接,第一套筒211的朝向后视镜本体10的一端的外周具有台阶部212,第二套筒221与台阶部212相止抵。
36.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通过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之间的连接而进行组装。这样,可以采用第一支架21上形成有台阶部212,以使台阶部212能够与第二支架22的轴向方向的端部进行止抵,从而提高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外后视镜10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40,第二紧固件40固定车身200与第二支架22,第二紧固件40的朝向后视镜本体10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筒221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紧固件40适于从第二套筒221内穿过,并通过第二支架22的端部与车身200固定,车身200上可以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安装孔223,第二紧固件40通过与安装孔223之间的连接以实现与车身200的固定。例如,第二紧固件40可以设于第二套筒221外并形成在第二支架22的周向上。当然,本方案也不限于此,在第二支架22的周向上远离第二套筒221的一端上还可以设有凸缘222,凸缘222上也可以形成有多个安装孔223,第二紧固件40穿过安装孔223进行组装。
38.由此,由于第二紧固件40朝向后视镜本体10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筒221内,在第二紧固件40进行组装时,第二紧固件40适于从第二套筒221朝向后视镜本体10的一端进行组装,由于第二套筒221上具有更大的装配空间,以便于第二紧固件40的拆卸安装,同时在第二紧固件40进行组装时,第二紧固件40对第一支架21的干涉影响更少,以使第二紧固件40能够从第二套筒221进行组装,提升装配效率,且让外后视镜100的可拆卸性更高。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后视镜本体10可折叠。例如,在后视镜本体10与第一支架21之间设有转轴,转轴可以设于第一支架21内,后视镜本体10通过转轴相对第一支架21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后视镜本体10的折叠功能。这样,后视镜本体10可
以朝向车辆方向进行折叠,以使折叠后的后视镜本体10相较于车辆的凸出宽度得到降低,从而降低后视镜本体10被划伤和剐蹭的风险,增加外后视镜100的使用寿命。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同轴设置。即第一套筒21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套筒221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便于第一套筒211和第二套筒221在轴向方向上的连接组装,提升组装效率,且使得第一套筒211与第二套筒221的装配精准度较高。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外后视镜100还包括镜片50和调节电机60,镜片50安装于后视镜本体10,调节电机60用于调节镜片50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镜片50位于后视镜本体10内,调节电机60适于与镜片50进行连接,以使调节电机60能够驱动镜片50在多个方向摆动,例如,镜片50可以沿着车辆的上下左右多个方向摆动。不仅如此,在后视镜本体10内部还可以设有安装支架70,调节电机60一端与安装支架70连接,另一端与镜片50连接。用于控制调节电机60的电连接线适于穿过后视镜本体10和底座支架20后与车内控制系统连接。由此,通过在外后视镜100内设置镜片50和调节电机60,调节电机60适于驱动调节镜片在后视镜本体10内的角度,从而增加外后视镜100的电动调节能力,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4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车辆的外后视镜100。
43.结合图1-图4,镜片50与调节电机60固定连接,镜片适于在调节电机60的调节下调整角度,而调节电机60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70的前端,安装支架70的下端适于与第一支架21连接,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30穿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侧壁进行固定,以使第一紧固件30形成对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在轴向方向上的限位,从而让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之间的连接装配更为稳定,避免第一支架21相对第二支架22进行旋转松脱。第二支架22远离第一支架21的一端与车身200通过第二紧固件40连接,连接后的外后视镜100,在其安装支架70的另一侧适于固定外后视镜100的外壳80,外壳80与安装支架70可以使用卡扣和卡勾的方式连接,从而形成车辆的外后视镜100的整体安装。例如,可以在外壳80上设置卡勾,在安装支架70上与卡勾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扣,通过卡扣与卡勾配合的方式实现外壳80与安装支架70的固定。
44.在需要对外后视镜100进行拆卸时,可以依次拆卸外壳80和第一紧固件30,解除第一紧固件30对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限位,再反向旋转拧出第一支架21实现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的分离,最后拆卸第二紧固件40实现外后视镜100与车身200的完全分离,可以避免从内部拆卸车门护板,实现对第二紧固件40的松紧,上述拆卸外后视镜100的方式简单,且外后视镜100外观平齐,形成的缝隙较少,可以进一步保护外后视镜100内部的电子元件。
4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100,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拆卸方便,以利于实现后视镜本体10和车身200的可拆卸配合,仅需拆卸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即可实现后视镜本体10与车身200的拆卸,可以降低外后视镜100维修的成本。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