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近物拍摄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2-05-16 23:55: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近物拍摄镜头。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光学成像镜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视频会议、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光学成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但目前应用于近物拍摄的光学成像镜头至少还存在有以下缺陷:
4.1、在高温以及寒冷天气使用时,由于温度漂移的影响,而导致成像清晰度降低,且没有消光处理,进而导致红外共焦性不好;
5.2、镜头的各透镜公差较敏感,难以批量性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近物拍摄镜头,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7.具体方案如下:
8.一种近物拍摄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中,
9.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10.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11.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2.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3.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4.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15.且该近物拍摄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6片。
1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d4,第四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为(dn/dt)4,其中,阿贝数为vd4≥32,(dn/dt)4<0。
17.进一步的,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焦距为f,第一至第六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f2、f3、f4、f5、f6,其中,4.5《|(f1/f)|《5.5,1.8《|(f2/f)|《3,2.5《|(f3/f)|《3.8,1《|(f4/f)|《2,2《|(f5/f)|《3,5《|(f6/f)|《6。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物拍摄镜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物拍摄镜头通过将光阑在镜头最前面,工作物距为无穷远,与实际使用相匹配,可以保证最佳的像质。
20.2、第四透镜由具有高阿贝数(vd)及负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的材料制成,用以抵消温度变化对于镜头后焦偏移的影响,使该近物拍摄镜头在-40℃~105℃温度区间使用时,都能清晰成像。
21.3、其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来提升该近物拍摄镜头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22.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近物拍摄镜头的光路图。
23.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近物拍摄镜头的mtf曲线图。
24.图3示出了实施例1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
25.图4示出了实施例1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图。
26.图5示出了实施例2的近物拍摄镜头的光路图。
27.图6示出了实施例2的近物拍摄镜头的mtf曲线图。
28.图7示出了实施例2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
29.图8示出了实施例2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图。
30.图9示出了实施例3的近物拍摄镜头的光路图。
31.图10示出了实施例3的近物拍摄镜头的mtf曲线图。
32.图11示出了实施例3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
33.图12示出了实施例3的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6.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或负屈光率)”,是指该透镜以高斯光学理论计算出来的近轴屈光率为正(或为负)。所说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定义为成像光线通过透镜表面的特定范围。透镜的面形凹凸判断可依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即通过曲率半径(简写为r值)的正负号来判断透镜面形的凹凸。r值可常见被使用于光学设计软件中,例如zemax或codev。r值亦常见于光学设计软件的透镜资料表(lens data sheet)中。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物侧面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物侧面为凹面。反之,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像侧面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像侧面为凸面。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物拍摄镜头,其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包括光阑、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中
38.第一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39.第二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40.第三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41.第四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42.第五透镜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43.第六透镜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44.该近物拍摄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6片,该近物拍摄镜头通过将光阑在镜头最前面,工作物距为无穷远,与实际使用相匹配,可以保证最佳的像质,并且对公差不敏感,适合批量生产。
45.本发明提供的近物拍摄镜头还可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种来实现更佳的效果:
46.1、第四透镜由具有高阿贝数(vd)及负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的材料制成,用以抵消温度变化对于镜头后焦偏移的影响,使该近物拍摄镜头在-40℃~105℃温度区间使用时,都能清晰成像。这里所述的高阿贝数是指阿贝数vd≥32。
47.2、该近物拍摄镜头中各透镜焦距与镜头焦距的比值的绝对值满足以下关系:4.5《|(f1/f)|《5.5,1.8《|(f2/f)|《3,2.5《|(f3/f)|《3.8,1《|(f4/f)|《2,2《|(f5/f)|《3,5《|(f6/f)|《6;其中f为镜头的焦距,f1、f2、f3、f4、f5、f6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焦距值;其通过合理分配光焦度来提升该近物拍摄镜头的光学性能。
48.实施例1
4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物拍摄镜头,其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一光轴i依次包括光阑(图中未示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该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各自包括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以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中
50.第一透镜1具负屈光率,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51.第二透镜2具负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52.第三透镜3具正屈光率,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53.第四透镜4具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54.第五透镜5具负屈光率,该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55.第六透镜6具正屈光率,该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56.该近物拍摄镜头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只有上述6片。
57.本具体实施例的光路图请参阅图1。
58.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下表1所示。
59.表1
[0060][0061]
该近物拍摄镜头的可见光(435nm~656nm)mtf曲线图请参阅图2,从图2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解析力。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spot diagram)请参阅图3,从图3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分辨率。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relative illumination)请参阅图4,从图4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的色彩均匀。
[0062]
实施例2
[006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物拍摄镜头,其与实施例1提供的近物拍摄镜头大致相同,且第一至第六透镜具有相同的面型特性,其差别在于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某些光学参数不同。
[0064]
本具体实施例的光路图请参阅图5。
[0065]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下表2所示。
[0066]
表2
[0067][0068]
该近物拍摄镜头的可见光(435nm~656nm)mtf曲线图请参阅图6,从图6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解析力。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请参阅图7,从图7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分辨率。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请参阅图8,从图8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的色彩均匀。
[0069]
实施例3
[0070]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近物拍摄镜头,其与实施例1提供的近物拍摄镜头大致相同,且第一至第六透镜具有相同的面型特性,其差别在于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某些光学参数不同。
[0071]
本具体实施例的光路图请参阅图9。
[0072]
本具体实施例的详细光学数据如下表3所示。
[0073]
表3
[0074][0075]
该近物拍摄镜头的可见光(435nm~656nm)mtf曲线图请参阅图10,从图10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解析力。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点图请参阅图11,从图11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具有高的分辨率。该近物拍摄镜头的相对照度请参阅图12,从图12中可以得出该款镜头的色彩均匀。
[0076]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