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小型挖掘机操纵杆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1:3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型挖掘机操纵杆。


背景技术:

2.操纵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器械操纵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杆的运动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电子信息,从而达到对设备的控制效果,在挖掘机领域便有很好地体现。
3.根据现有技术该设备存在以下不足:
4.现有的操纵杆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的问题,当操作人员出现操作失误时,设备很可能对周围造成破坏,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现有的操纵杆制式单一固定,当不同驾驶员操纵挖机时会出现操作不够便捷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挖掘机操纵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挖掘机操纵杆,包括钢制弯杆,还包括:
7.橡胶套:所述钢制弯杆的底部与橡胶套的顶部进行固定连接;
8.操纵平台:所述橡胶套的底部与操纵平台的顶部进行固定连接;
9.防倾装置:所述操纵平台的顶部与防倾装置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防倾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八个伸缩外杆。
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外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远离伸缩外杆的一端固定能够连接防倾板,所述防倾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桩,所述弹簧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软质塑料外壳,当钢制弯杆移动并触碰到软质塑料外壳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钢制弯杆保持在安全操控范围内,当钢制弯杆移动至防倾板边缘时,在控制系统作用下伸缩内杆向伸缩外杆外部伸出,将钢制弯杆推送至操作安全范围内位置,然后缩回。
11.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弯杆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螺纹外杆传动连接,所述螺纹外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纹内杆,所述螺纹内杆的顶部与钢制弯杆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钢制弯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内杆升降内杆,所述升降内杆升降内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升降外杆,所述升降外杆的顶部钢制弯杆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螺纹外杆开始转动,在螺纹的互相作用下螺纹内杆在螺纹外杆的内部进行升降并调整至设定位置,同时通过升降内杆升降内杆与对钢制弯杆的垂直方向进行加固,保证了钢制弯杆的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弯杆的顶部安装有球形握把,所述钢制弯杆顶部的球形握把材质为橡胶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密集排布的点状突起,通过开设点状突起增大了手部与
钢制弯杆的摩擦系数,从而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更加稳固的对设备进行操控。
13.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弯杆的允许转动的最大角度为六十度,所述钢制弯杆转动达到六十度时与软质塑料外壳互相触碰,通过软质塑料外壳的位置确定安全范围,使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出现误操作导致发生意外。
14.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弯杆的转动角度达到八十度时与防倾板互相接触,所述防倾板与伸缩内杆互相配合,通过防倾板与伸缩内杆的配合使钢制弯杆在偏移过大角度时设备能够及时对其进行自动调整,保证了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防倾装置,有利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钢制弯杆保持在安全操控范围内,当钢制弯杆移动至防倾板边缘时,在控制系统作用下伸缩内杆向伸缩外杆外部伸出,将钢制弯杆推送至操作安全范围内位置,然后缩回,从而使设备与操作人员始终处于设备的保护系统之中,降低了各类意外发生的概率。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升降装置,有利于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螺纹外杆开始转动,在螺纹的互相作用下螺纹内杆在螺纹外杆的内部进行升降并调整至设定位置,同时通过升降内杆升降内杆与对钢制弯杆的垂直方向进行加固,保证了钢制弯杆的强度,从而使设备能够对不同身材的操作人员进行适应,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同时也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倾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制弯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套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为:1、钢制弯杆;2、橡胶套;3、操纵平台;4、防倾装置;5、升降装置;401、支撑架;402、伸缩外杆;403、伸缩内杆;404、防倾板;405、固定桩;406、软质塑料外壳;407、弹簧;501、固定片;502、电机;503、传动装置;504、螺纹外杆;505、螺纹内杆;506、升降外杆;507、升降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小型挖掘机操纵杆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参照图2、图3和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挖掘机操纵杆,包括钢制弯杆1,还包括:
27.橡胶套2:钢制弯杆1的底部与橡胶套2的顶部进行固定连接;
28.操纵平台3:橡胶套2的底部与操纵平台3的顶部进行固定连接;
29.防倾装置4:操纵平台3的顶部与防倾装置4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防倾装置4包括支撑架401,支撑架401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八个伸缩外杆402。
30.参照图3和图5,伸缩外杆4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内杆403,伸缩内杆403远离伸缩外杆402的一端固定能够连接防倾板404,防倾板4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桩405,固定桩405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弹簧407,弹簧407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桩405,弹簧40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软质塑料外壳406,当钢制弯杆1移动并触碰到软质塑料外壳406时,通过弹簧407的弹力使钢制弯杆1保持在安全操控范围内,当钢制弯杆1移动至防倾板404边缘时,在控制系统作用下伸缩内杆403向伸缩外杆402外部伸出,将钢制弯杆1推送至操作安全范围内位置,然后缩回,使得设备与操作人员始终处于设备的保护系统之中,降低了各类意外发生的概率。
31.参照图2和图4,钢制弯杆1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固定片501,固定片50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电机502,电机502通过传动装置503与螺纹外杆504传动连接,螺纹外杆50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纹内杆505,螺纹内杆505的顶部与钢制弯杆1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钢制弯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内杆升降内杆507,升降内杆升降内杆507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升降外杆506,升降外杆506的顶部钢制弯杆1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电机502提供动力,在传动装置503的传动作用下螺纹外杆504开始转动,在螺纹的互相作用下螺纹内杆505在螺纹外杆504的内部进行升降并调整至设定位置,同时通过升降内杆升降内杆507与508对钢制弯杆1的垂直方向进行加固,保证了钢制弯杆1的强度,并使设备能够对不同身材的操作人员进行适应,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同时也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更加便捷。
32.参照图1,钢制弯杆1的顶部安装有球形握把,钢制弯杆1顶部的球形握把材质为橡胶材质,且其表面开设有密集排布的点状突起,通过开设点状突起增大了手部与钢制弯杆1的摩擦系数,从而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更加稳固的对设备进行操控。
33.参照图1和图3,钢制弯杆1的允许转动的最大角度为六十度,钢制弯杆1转动达到六十度时与软质塑料外壳406互相触碰,通过软质塑料外壳406的位置确定安全范围,使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出现误操作导致发生意外。
34.参照图1和图3,钢制弯杆1的转动角度达到八十度时与防倾板404互相接触,防倾板404与伸缩内杆403互相配合,通过防倾板404与伸缩内杆403的配合使钢制弯杆1在偏移过大角度时设备能够及时对其进行自动调整,保证了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当钢制弯杆1移动并触碰到软质塑料外壳406时,通过弹簧407的弹力使钢制弯杆1保持在安全操控范围内,当钢制弯杆1移动至防倾板404边缘时,在控制系统作用下伸缩内杆403向伸缩外杆402外部伸出,将钢制弯杆1推送至操作安全范围内位置,然后缩回,使得设备与操作人员始终处于设备的保护系统之中,通过电机502提供动力,在传动装置503的传动作用下螺纹外杆504开始转动,在螺纹的互相作用下螺纹内杆505在螺纹外杆504的内部进行升降并调整至设定位置,同时通过升降内杆升降内杆507与508对钢制弯杆1的垂直方向进行加固,保证了钢制弯杆1的强度。
3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7.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8.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