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5:2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充电桩用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技术中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大多都是利用较大的换热面积进一步采用风冷形式进行换热,换热形式单一,快速充电桩功率大,发热量也大,特别是夏季还容易发生自燃现象。这就需要做好散热保护,目前常用的风冷散热,把热量给吹走。
3.但是风冷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时间使用时热量无法快速散热,伴随着大噪音,使用起来并不便利。而水冷散热可以有效解决,风冷散热的不足。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优势,能更高效散热,同时还兼有静音的特点。能长时间使用,保证充电效率,而现有的水冷设备对于充电桩的散热不能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增加了散热的能耗。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充电桩,其可以简化换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实现在不更换换热器的情况下对换热器进行升级,增加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适应不同的换热需求自动进行换热效率的改变,实现内外循环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其包括内循环通道、外循环通道、内换热翅片和外换热翅片,所述外循环通道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外循环通道包覆于所述内循环通道,所述内换热翅片固设于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外侧,所述外换热翅片包覆于所述内换热翅片;管路组件,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并且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内部与所述内循环通道连通,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一阀门连接,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内循环扩展接头,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对应设置的外循环扩展接头。
7.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外循环管路包括外循环出水总管和外循环进水总管,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内循环出水总管和内循环进水总管,所述外循环进水总管和内循环进水总管通过所述阀门与一水箱出水管连通,所述外循环出水总管和内循环出水总管交汇与一水箱进水管。
8.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阀门为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常开状态时所述内循环通道与所述水箱进水管连通,所述外循环通道不与所述水箱进水管连通。
9.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内换热翅片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内换热翅片的根部均匀固设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外壁,所述外换热翅片的根部固设于所述内循
环管路的外壁,所述内循环管路、内换热翅片和外换热翅片配合形成一与所述外循环通道连通的空腔。
10.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设有若干换热组件,若干所述换热组件平行设置,在需要增加换热组件时,通过在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和外循环扩展接头上均增加三通接头后与换热组件连接,增加换热组件的数量,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和外循环扩展接头在不使用时为封堵状态。
11.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外循环通道的外壁设有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
12.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所述外循环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底部,所述外循环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顶部。
13.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包括:驱动循环水流动的水泵;与所述水泵连通的水箱,所述水箱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箱进水管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出水管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包括内循环通道、外循环通道、内换热翅片和外换热翅片,所述外循环通道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相互独立设置,保证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两个通道能够独立的进行工作,所述外循环通道包覆于所述内循环通道,这样设置极大的将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体积缩小,更加有利于换热器在设备内部的布置,所述内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通道外侧,保证循环水在管道内部进行循环时,通过外部设有的翅片进行散热,所述外换热翅片包覆于所述内换热翅片,保证循环水在经过外循环时换热面积增加,同时换热的效率也大大增加;管路组件,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并且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内部与所述内循环通道连通,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一阀门连接,保证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循环水进入到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的比例从而控制水温,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内循环扩展接头,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对应设置的外循环扩展接头,通过设置内循环扩展接头和外循环扩展接头,实现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升级时,通过在扩展接头上固定三通阀或者接头将额外的换热组件进行组装,在不更换换热器的前提下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保证在进行换热循环的过程中能够对循环水进入外循环或者内循环以及进入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对换热效率的适应性改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换热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发明的内、外换热翅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发明的内、外循环通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在图中,2-内循环出水总管,3-外循环出水总管,4-内循环出水支管,5-外循环出水支管,6-换热组件,61-内循环通道进口,63-外循环通道进口,641-外换热翅片,642-内换
热翅片,643-空腔,644-内循环通道,65-外循环通道出口, 66-外循环通道,67-内循环通道出口,7-内循环进水支管,8-外循环进水支管, 9-内循环进水总管,10-节温器,12-外循环进水总管,13-水箱出水管,14-底座, 15-水泵,17-水箱,18-水箱进水管,19-内循环扩展接头,20-外循环扩展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该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6和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内循环管路包括内循环进水总管9和内循环进水支管7,外循环管路包括外循环进水总管12和外循环进水支管8,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的外壁连接并且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内部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连通,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循环通道66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一阀门连接,保证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循环水进入到内循环通道644和外循环通道66的比例从而控制水温,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内循环扩展接头19,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19对应设置的外循环扩展接头20,通过设置内循环扩展接头19和外循环扩展接头20,实现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升级时,通过在扩展接头上固定三通阀或者接头将额外的换热组件6进行组装,在不更换换热器的前提下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保证在进行换热循环的过程中能够对循环水进入外循环或者内循环以及进入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对换热效率的适应性改变。所述的内循环管路贯穿换热组件6,保证在换热组件6的内部形成内循环空间,与外部的外循环空间相互隔绝独立,所述的内循环出水总管2的顶部与所述外循环出水总管3的顶部连接混合,与所述出水总管1共同形成三通管结构,多个内循环出水支管4混合交叉到所述的内循环出水总管2,同样的多个外循环出水支管5混合交叉到所述的外循环出水总管3,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的设置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所述的内循环进水支管7、外循环进水支管8和内循环进水总管9设置于整个换热器的底部,且进水总管11与外循环进水总管12和内循环进水总管9之间形成的三通阀内部设有节温器10,通过设置节温器10,在内循环水温较高时,节温器10开启,使部分循环水通过外循环进行冷却,保证水温的稳定,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的整个换热器的顶部,保证在循环水进入到整个换热装置的过程中,循环水能够充满到整个换热器内部,实现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最大化。
24.参见图4、图5和图6,更好的是换热组件6,包括内循环通道644、外循环通道66、内换热翅片642和外换热翅片641,所述外循环通道66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相互独立设置,保证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两个通道能够独立的进行工作,所述外循环通道66包覆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这样设置极大的将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体积缩小,更加有利于换热器在设备内部的布置,所述内换热翅片642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外侧,保证循环水在管道内部进行循环时,通过外部设有的翅片进行散热,所述外换热翅片641包覆于所述内换热翅片642,保证循环水在经过外循环时换热面积增加,同时换热的效率也大大增加,所述外循环通道66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外循环通道66 包覆于所述内循环通道
644,通过包覆设置的结构,极大的缩小装置的体积,简化换热器的结构,所述内换热翅片642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通道644外侧,所述外换热翅片641包覆于所述内换热翅片642,保证在换热翅片内部形成与所述的外循环通道66连通的空腔643,保证在循坏水通过外循环通道66的过程中实现换热的面积增大,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5.参见图1,另外,本发明还包括用于提供循环水循环动力的水泵15,所述水泵15上设有水箱17,所述水箱17包括水箱进水管18和水箱出水管13在水箱17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进水管18与进水口连通,水箱出水管 13与出水管连通;水泵15的底部通过底座14固接预定的位置,保证能够通过水泵15将循环水在通路的内部流动散热。
26.另外,本发明的所述阀门为节温器10,所述节温器10常开状态时,所述内循环通道644与所述外部连通,在水温较低时,保证循环水能够在内循环通道 644内部流动,防止充电桩的温度较高,影响充电桩的使用。
27.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设有若干换热组件6,若干所述换热组件6平行设置,所述外换热翅片641的根部固设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外壁,所述内循环管路、内换热翅片642和外换热翅片641配合形成一与所述外循环通道66连通的空腔643。所述外循环通道66外壁设有外循环通道进口63和外循环通道出口65,所述外循环通道进口63和外循环通道出口 65设置于所述外循环通道的两端,同时内循环通道进口61和内循环通道出口67设置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两端并且与外循环通道出口和外循环通道进口对应设置,保证循环水可以正常在循环通道的内部流动循环,这样设置保证在换热器的散热功率不满足产品需要时,可以通过增加换热组件6的数量,增加换热效率,这样就可以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效率的升级。
28.更优的,本发明的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设有若干换热组件6,若干所述换热组件6平行设置,在需要增加换热组件6时,通过在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 19和外循环扩展接头20上均增加三通接头后与换热组件6连接,增加换热组件 6的数量,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19和外循环扩展接头20在不使用时为封堵状态,保证换热器在使用时内部的外循怀通道和内循环通道644不会出现泄露的情况出现,同时可以在需要进行换热器的升级时,通过增加换热组件6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9.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所述外循环通道66的外壁设有外循环进水口和外循环出水口,所述外循环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底部,所述外循环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顶部,保证换热器内部的循环水能够充满整个换热器的水的通道,优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30.在本实例中,循环水将充电桩在进行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在循环水路中进行释放,在充电桩低功耗进行工作时,循环水通过内循环进行散热,内循环在散热时通过内循环通道644,内循环通道644经过内换热翅片 642进行散热,此时的温度较低,不支持节温器10打开,这样也能在内换热翅片642的散热情况下保证循环水的温度,但是在充电桩进行较高的功率时,循环水的热量产生的较多,不能通过内循环通道644实现热量的交换,此时节温器10内部的水的温度较高,节温器10打开,实现了循环水通过内换热翅片642 与外换热翅片641之间的外循环通道66,此时的散热面积大大的增加,实现换热器的效率的增加,在进行不同的机型进行选择换热器的型号时,通过在内循环扩展头和外循环扩展头的配合下,连接不同的扩展转接头同时增加换热组件6 的数量,增加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
现了换热器升级的简单性。
3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包括内循环通道、外循环通道、内换热翅片和外换热翅片,所述外循环通道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相互独立设置,保证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两个通道能够独立的进行工作,所述外循环通道包覆于所述内循环通道,这样设置极大的将充电桩翅片式换热器的体积缩小,更加有利于换热器在设备内部的布置,所述内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通道外侧,保证循环水在管道内部进行循环时,通过外部设有的翅片进行散热,所述外换热翅片包覆于所述内换热翅片,保证循环水在经过外循环时换热面积增加,同时换热的效率也大大增加;管路组件,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外循环管路,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并且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内部与所述内循环通道连通,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外循环通道的外壁连接,所述外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另一端通过一阀门连接,保证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循环水进入到内循环通道和外循环通道的比例从而控制水温,所述内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内循环扩展接头,所述外循环管路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内循环扩展接头对应设置的外循环扩展接头,通过设置内循环扩展接头和外循环扩展接头,实现在需要对换热器进行升级时,通过在扩展接头上固定三通阀或者接头将额外的换热组件进行组装,在不更换换热器的前提下增加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保证在进行换热循环的过程中能够对循环水进入外循环或者内循环以及进入的比例进行调整,实现对换热效率的适应性改变。
32.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