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0:5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连接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光纤连接器通过按压、滑动、旋转等方式实施插拔并与光纤适配器进行对接或解除对接,以实现光纤的连接或解除连接。现有光纤连接器为了操作简便,普遍采用通过操作同一锁持部件来进行同一方向的插入对接及拔出解锁,不具有额外锁定功能,使得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或牵引帽的连接的稳定性差,易发生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或牵引帽的连接被意外断开,导致光链路异常或穿管失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能够锁定光纤连接器与光纤适配器或牵引帽的连接。
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5.主轴;
6.外框套,外框套安装于主轴;
7.尾套,尾套的一端与外框套连接,尾套的另一端与主轴连接,尾套能够驱动外框套相对于主轴沿主轴的轴向运动,且尾套能够相对于主轴和外框套转动,以锁定或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
8.在本技术中,通过锁定或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能够增加光纤连接器工作的稳定性,并增加光纤连接器的可应用场景,进而增加光纤连接器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通过尾套控制外框套与主轴的锁定或解锁,有利于用户在远端操作,降低了操作空间小而带来的不便性,从而降低了光纤连接器安装所需要的空间。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尾套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外框套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第一限位部能够与第一限位配合部配合,以锁定外框套与尾套的连接;
10.主轴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尾套设置有第二限位配合部,第二限位部能够与第二限位配合部配合,以锁定尾套与主轴的连接。
11.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配合部的配合、第二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配合部的配合来锁定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简化了外框套、尾套和主轴的结构,减小了外框套、尾套和主轴安装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光纤连接器的安装空间。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外框套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外框套周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尾套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沿尾套周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13.尾套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时,第一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内,第一限位部能够沿第一延伸部运动,和/或,第二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延伸部内,第二
限位部能够沿第三延伸部运动。
14.在本技术中,尾套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时,在一种情况下,尾套与主轴锁定,外框套能够相对于尾套沿轴向运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尾套带动外框套相对于主轴沿轴向运动,从而增加外框套和尾套的运动模式,进而增加了光纤连接器的使用方式和可应用场景。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外框套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外框套周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尾套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沿尾套周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16.尾套锁定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时,第一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延伸部内,并与第二限位部的侧壁抵接,第二限位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延伸部内,并与第四延伸部的侧壁抵接。
17.在本技术中,第一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外框套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外框套周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限位配合部包括沿尾套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沿尾套周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能够便于锁定或解锁外框套和主轴的连接,也能够便于锁定或解锁连接件和主轴的连接,从而进一步简化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同时,通过旋转尾套来锁定或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延伸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一限位部沿第二延伸部运动时,第一限位部能够与第三限位部抵接。
19.在本技术中,第一限位部能够与第三限位部抵接,以限制第一限位部的运动,降低了第一限位部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延伸部运动导致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被误解锁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尾套锁定的稳定性。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限位配合部和第二限位配合部为l型、t型及u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21.在本技术中,第一限位配合部和第二限位配合部为l型、t型及u型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便于第一限位配合部和第二限位配合部的加工。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轴设置有第五限位部,外框套设置有第五限位配合部,外框套相对于主轴沿主轴的轴向运动时,第五限位部能够与第五限位配合部配合,以限制外框套的运动距离。
23.在本技术中,第五限位部与第五限位配合部配合,以限制外框套的运动距离,降低外框套运动距离过大导致外框套脱离主轴的风险,从而增加外框套与主轴连接的稳定性。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框套靠近尾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
25.在本技术中,外框套设置有缺口,能够有利于外框套的侧壁的弹性变形,从而便于尾套与外框套的安装,降低外框套和第一限位部损坏的风险,进而延长外框套和尾套的使用寿命。
2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
27.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
28.外接件,外接件连接于主轴,外框套能够相对于主轴运动,以锁定或解锁主轴与外接件的连接。
29.在本技术中,通过锁定或解锁外框套与主轴的连接,实现外接件与光纤连接器的
连接的锁定或解锁,能够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并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可应用场景,进而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接件设置有配合部,主轴设置有卡接配合部,配合部能够与卡接配合部配合。
31.在本技术中,通过配合部和卡接配合部的配合来实现外接件与光纤连接器的连接,简化了外接件与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减小了外接件与光纤连接器连接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尺寸,增加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框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配合部与卡接配合部配合时,配合部能够与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抵接;
33.沿主轴的轴向,外框套能够相对于主轴运动,以使配合部与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抵接或解除抵接。
34.在本技术中,配合部与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抵接,降低了配合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与卡接配合部解除配合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外接件与主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光纤连接器组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37.图2为图1中外接件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接件为牵引帽;
38.图3为图1中外接件在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接件为光纤适配器;
39.图4为图1的剖视图;
40.图5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41.图6为图5中安装座的剖视图;
42.图7为图5中外框套和主轴装配后的剖视图;
43.图8为图5中外框套的结构示意图;
44.图9为图5中尾套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0为图5中外框套和尾套装配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46.图11为图5中主轴和尾套在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47.图12为图11中主轴和尾套装配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48.附图标记:
49.1-光纤连接器;
50.11-主轴;
51.111-卡接配合部;
52.112-第五限位部;
53.113-第二限位部;
54.114-外螺纹;
55.12-外框套;
56.121-第一容纳腔;
57.122-凹槽;
58.123-第五限位配合部;
59.124-第一限位配合部;
60.124a-第三限位部;
61.125-缺口;
62.13-弹性件;
63.14-安装座;
64.141-内螺纹;
65.15-尾套;
66.151-第二容纳腔;
67.152-第一限位部;
68.153-第二限位配合部;
69.154-操作部;
70.16-c型罩;
71.17-内框套;
72.18-插芯底座;
73.2-外接件;
74.21-配合部。
7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76.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77.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7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如图1所示,该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光纤连接器1和外接件2,其中,如图2所示,外接件2可以为牵引帽,以便于进行穿管等操作,如图3所示,外接件2也可以为光纤适配器,以便于光纤的连接。外接件2为牵引帽或光纤适配器,能够满足光纤连接器1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从而增加了光纤连接器1的适用范围,提升了光纤连接器1的使用性能。
79.其中,如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1还包括c型罩16、内框套17和插芯底座18,以满足光纤连接器1的使用需求。
80.具体地,如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1包括主轴11,主轴11设置有卡接配合部111,如图2和图3所示,外接件2设置有配合部21,配合部21能够与卡接配合部111配合,以实现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配合部21和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来实现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简化了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结构,减小了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连接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尺寸,增加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安装位置的
灵活性。
82.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光纤连接器1还包括外框套12,外框套12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21,当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配合后,配合部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腔121内,并与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抵接。
8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外接件2的配合部21与主轴11的卡接配合部111配合后,配合部21的至少部分能够与外框套12的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抵接,降低了外接件2的配合部21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与卡接配合部111解除配合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外接件2与主轴1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光纤连接器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被误分离的风险,进而提升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84.其中,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卡接,本技术对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方式不做特殊限定。
85.更具体地,外框套12能够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运动,以使外接件2的配合部21与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抵接或解除抵接;如图4所示,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22,凹槽122沿主轴11的轴向运动至配合部21的上方时,配合部21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解除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
8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连接时,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配合,且配合部21与外框套12的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抵接,以限制配合部21的变形,从而锁定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此时,沿主轴11的轴向,凹槽122位于配合部21的侧上方;当拆除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时,控制外框套12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运动,使得凹槽122运动至配合部21的正上方,此时,配合部2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变形,从而解除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以便于拆分外接件2和光纤连接器1。因此,设置凹槽122,能够便于解除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通过控制外框套12相对于主轴11的运动来控制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的配合或解除配合,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并简化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结构。
87.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光纤连接器1还设置有弹性件13,弹性件13的一端连接于外框套12,弹性件13的另一端连接于主轴11。
8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连接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过程中,配合部21未与卡接配合部111配合时,外框套12在配合部21的驱动下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向外接件2的安装方向运动,此时弹性件13被压缩并产生回弹力,当配合部21与卡接配合部111配合后,配合部21取消对外框套12的作用力,外框套12在弹性件13的驱动向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向靠近外接件2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与配合部21抵接,以锁定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在拆卸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时,驱动外框套12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向外接件2的安装方向运动,此时弹性件13被压缩并产生回弹力,当取消对外框套12的控制时,外框套12在弹性件13的驱动向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向靠近外接件2的方向运动,以便于下次对外接件2的安装。因此,设置弹性件13,使得外框套12能够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便于锁定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并有利于外接件2与光纤连接器1的下一次安装,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光纤连接器1的结构,并简化用户操作。
89.其中,如图5所示,光纤连接器1还设置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安装于主轴11,弹性件13的一端通过安装座14与主轴11连接。
9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有安装座14,能够便于弹性件13与主轴11的连接,从而简化了弹性件13与主轴11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结构,并增加了弹性件13与主轴11连接的稳固性,降低了弹性件13在使用或运输过程中断开与主轴11的连接的风险,进而增加了光纤连接器1的工作稳定性。
91.更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主轴11设置有第五限位部112,外框套12设置有第五限位配合部123,外框套12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运动时,第五限位部112能够与第五限位配合部123配合,以限制外框套12的运动距离,降低外框套12运动距离过大导致外框套12脱离主轴11的风险,从而增加外框套12与主轴11连接的稳定性。
92.其中,如图5所示,第五限位部112为t型,能够增加第五限位部112与第五限位配合部123的接触面积,降低第五限位部112与第五限位配合部123的接触面积过小导致第五限位部112和第五限位配合部123损坏的风险,从而延长了第五限位部112和第五限位配合部123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五限位部112还可以为矩型、梯型等,本技术对第五限位部112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特殊限定。
93.上述光纤连接器组件通过控制外框套12的运动来锁定或解锁连接件与光纤连接器1的连接,在光纤连接器组件使用或运输过程中,外框套12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运动导致连接件与光纤连接器1被误解锁,从而导致光纤连接器组件无法正常工作。
94.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光纤连接器1还设置有尾套15,尾套15的一端与外框套12连接,尾套15的另一端与主轴11连接,尾套15能够锁定或解锁外框套12与主轴11之间的连接。
9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安装或拆卸外接件2的过程中,尾套15控制外框套12和主轴11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外框套12能够相对于主轴11沿主轴11的轴向运动,以锁定或解锁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当外框套12锁定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后,尾套15能够锁定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使得外框套12无法发生相对于主轴11的运动,降低了外框套12在外力作用下解锁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外接件2与主轴11连接的稳固性,进而增加了光纤连接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同时,用户可根据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选择是否锁定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当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环境稳定、简单时,用户能够控制尾套15解锁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以便于安装或更换外接件2;当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环境复杂(如复杂穿管场景)时,用户能够通过尾套15锁定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以增加外接件2与主轴11连接的稳固性。因此,通过锁定或解锁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能够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并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可应用场景,进而增加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通过尾套15控制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锁定或解锁,有利于用户在远端操作,降低了操作空间小而带来的不便性,从而降低了光纤连接器组件安装所需要的空间。
96.具体地,如图8~图12所示,尾套15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52,外框套12的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配合部124,第一限位部152能够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配合,以限制外框套12对于尾套15的运动;主轴11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3,尾套15设置有第二容纳腔151,第二容纳腔15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第二限位部113能够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53配合,以限制尾套15相对于主轴11的运动。
9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沿主轴11的轴向,外框套12能够相对于尾套15运动,和/或,尾
套15能够相对于主轴11运动,以实现外框套12相对于主轴11运动。因此,第一限位部152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配合,使得外框套12无法发生相对于尾套15的运动,第二限位部113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53配合,使得外框套12与尾套15形成的组合结构无法发生相对于主轴11的运动,从而使得外框套12无法发生相对于主轴11的运动,以实现锁定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的目的。因此,通过第一限位部152和第一限位配合部124的配合、第二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配合来锁定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简化了外框套12、尾套15和主轴11的结构,减小了外框套12、尾套15和主轴11安装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光纤连接器1的安装空间。
98.其中,第一限位部152能够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卡接,第二限位部113能够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卡接,本技术对第一限位部152能够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的配合方式、第二限位部113能够与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配合方式不做特殊限定。
99.更具体地,如图所示,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包括沿外框套12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外框套12周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限位配合部153包括沿尾套15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沿尾套15周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尾套15解锁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时,第一限位部15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内,且第一限位部152能够沿第一延伸部运动,第二限位部1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延伸部内,且第二限位部113能够沿第三延伸部运动;尾套15锁定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时,第一限位部15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延伸部内,并与第二延伸部的侧壁抵接,第二限位部113的至少部分位于第四延伸部内,并与第四延伸部的侧壁抵接。
10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外接件2安装于主轴11的过程中,尾套15解锁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此时,外框套12在外接件2的驱动下沿主轴11的轴向向靠近尾套15的方向运动,即第一限位配合部124沿第一延伸部运动,当外接件2的配合部21与主轴11的卡接配合部111配合后,外框套12在弹性件13的驱动下沿主轴11的轴向向靠近外接件2的方向运动,以锁定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此时,驱动尾套15相对于主轴11转动,使得第一限位部152进入第二延伸部内,并与第二延伸部抵接,使得第二限位部113进入第四延伸部,并与第四延伸部的侧壁抵接,以锁定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从而增加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的稳固性。将外接件2从主轴11上拆除的过程中,驱动尾套15相对于主轴11转动,使得第一限位部152进入第一延伸部,并与第一延伸部的侧壁抵接,第二限位部113进入第三延伸部,以解锁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此时,驱动尾套15相对于主轴11向远离连接件的方向运动,即第二限位部113沿第三延伸部运动,外框套12在第一限位部152的驱动下跟随尾套15向远离外接件2的方向运动,以解锁外接件2与主轴11的连接。因此,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包括沿外框套12轴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和沿外框套12周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限位配合部153包括沿尾套15轴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和沿尾套15周向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能够便于锁定或解锁外框套12和主轴11的连接,也能够便于锁定或解锁连接件和主轴11的连接,从而进一步简化光纤连接器1的结构。同时,通过旋转尾套15来锁定或解锁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1.其中,第一限位部152和第一限位配合部124中,一者为凸起结构,另一者为凹槽结构;第二限位部113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中,一者为凸起结构,另一者为凹槽结构。在本申
请中,第一限位部152和第二限位部113为凸起结构,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为凹槽结构,以便于第一限位部152、第二限位部113、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加工。
102.此外,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可以为l型、t型、u型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为其他的变形结构,以便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加工,本技术对第一限位配合部124和第二限位配合部153的具体结构不做特殊限定,只需满足第一限位部152能够沿第一限位配合部124进行轴向和周向的运动、第二限位部113能够沿第二限位配合部153进行轴向和周向的运动即可,以便于实现尾套15对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的锁定或解锁。
103.更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二延伸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三限位部124a,第一限位部152在第二延伸部内运动时,能够与第三限位部124a抵接。
10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尾套15转动,以使第一限位部152在第二延伸部内运动时,第一限位部152能够与第三限位部124a抵接,以限制第一限位部152的运动,降低了第一限位部152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延伸部运动导致外框套12与主轴11的连接被误解锁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尾套15锁定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光纤连接器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105.此外,如图8所示,沿外框套12的轴向,外框套12靠近尾套15的一端设置有缺口125。
10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尾套15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52,当尾套15与外框套12连接时,外框套12靠近尾套15的一端需发生弹性变形,以便于第一限位部152进入外框套12的第一容纳腔121内并与第一限位配合部124抵接。因此,外框套12设置有缺口125,能够有利于外框套12的侧壁的弹性变形,从而便于尾套15与外框套12的安装,降低外框套12和第一限位部152损坏的风险,进而延长外框套12和尾套15的使用寿命。
107.如图11所示,尾套15包括操作部154,操作部154设置有凸起或凹槽122。
1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安装、使用或拆卸光纤连接器组件时,用户均握持在操作部154上,在操作部154上设置凸起或凹槽122,能够增加操作部154的摩擦力,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以尾套15上的第一限位部152为界限,尾套15靠近连接件的一端为硬端,即强度大,以增加尾套15能够承受的作用力,尾套15远离连接件的一端为软端,即可发生弹性变形,软端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光纤连接器1内部光缆被拉断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光纤连接器组件的使用性能。
109.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