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5:2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硅油风扇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风扇的转速是考虑在使用条件最恶劣时保证发动机不过热的条件下设计的,因此,在车辆通常行驶过程中,应该把风扇的转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噪声,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对于发动机驱动的风扇,通常使用风扇离合器控制其转速。离合器内部封有粘性流体(硅油),靠其剪切粘力传递转矩。在风扇前面装有双金属片,用其感应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温度,由此控制风扇工作腔内硅油量,只有在必要时,才能传递转矩使风扇旋转。
3.硅油离合器壳体的组装结构质量到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若硅油离合器壳体平面加工尺寸达不到配合要求,可能出现漏油,而导致散热效率低下,但由于硅油离合器壳体的结构复杂,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壳体的角度不能调节,造成检测存在误差。
4.因此,有必要改进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壳体的角度不能调节,造成检测存在误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两侧的支撑座、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座上端之间的顶座、与所述顶座滑动连接的滑座、固定在所述滑座下端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下方的旋转夹持平台,所述旋转夹持平台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设置的第二座体、工作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转盘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工作台两端均固定有垫板,两个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固定,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轴体驱动连接。
7.所述支撑座外侧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座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8.所述顶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座上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9.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支撑部、穿设在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两个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末端的夹持部,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支撑部通过螺纹连接。
10.所述底板的低端固定有滚轮。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同时丝杆转动可带动滑座下端的检测组件沿x方向平移,可对工件指定位置进行检测,提高装置实用性;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轴体转动,第二转盘转动,实现工作台转
动,以便于调整工件的角度,便于全面检测工件。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旋转夹持平台的分解示意图;
14.图3为图1中顶座、滑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端两侧的支撑座2、固定两个支撑座2上端之间的顶座3、与顶座3滑动连接的滑座4、固定在滑座4下端的检测组件5以及设置在检测组件5下方的旋转夹持平台6。
17.底板1的低端固定有滚轮11,便于整体移动检测装置。支撑座2外侧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9,滑座4与丝杆9通过螺纹连接。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丝杆9转动,同时丝杆9转动可带动滑座4下端的检测组件5沿x方向平移,可对工件指定位置进行检测,提高装置实用性。x方向是指丝杆9的轴线延伸方向。
18.参见图3,顶座3上设有滑槽31,滑槽31为燕尾槽,滑座4上端在滑槽31内滑动,提高滑座4运动稳定性。
19.参见图1和图2,旋转夹持平台6包括固定在底板1的第一座体61、与第一座体61间隔设置的第二座体62、工作台63、固定在工作台63上的夹持组件64、与第一座体6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盘65、与第二座体62转动连接的第二转盘66以及第二电机67,工作台63两端均固定有垫板68,两个垫板68分别与第一转盘65、第二转盘66固定。
20.参见图2,第一座体61上设有第一轴体611,第一轴体611与第一转盘65连接,第二座体62上设有第二轴体621,第二轴体621与第二转盘66连接。第二电机67与第二轴体621驱动连接,通过第二电机67驱动第二轴体621转动,第二转盘66转动,实现工作台63转动,以便于调整工件的角度,便于全面检测工件。
21.参见图1,夹持组件64包括两个支撑部641、穿设在两个支撑部641的两个调节螺杆642以及固定在调节螺杆642末端的夹持部643,调节螺杆642与支撑部641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两个调节螺杆642,以控制两个夹持部643的靠近或远离,实现两个夹持部643夹紧或释放工件。
2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丝杆9转动,同时丝杆9转动可带动滑座4下端的检测组件5沿x方向平移,可对工件指定位置进行检测,提高装置实用性;通过第二电机67驱动第二轴体621转动,第二转盘66转动,实现工作台63转动,以便于调整工件的角度,便于全面检测工件。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端两侧的支撑座、固定两个所述支撑座上端之间的顶座、与所述顶座滑动连接的滑座、固定在所述滑座下端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下方的旋转夹持平台,所述旋转夹持平台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的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间隔设置的第二座体、工作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二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转盘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工作台两端均固定有垫板,两个所述垫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固定,所述第一座体上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所述第二座体上设有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轴体驱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外侧上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座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为燕尾槽,所述滑座上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支撑部、穿设在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两个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调节螺杆末端的夹持部,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支撑部通过螺纹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低端固定有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油离合器壳体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端两侧的支撑座、固定两个支撑座上端之间的顶座、与顶座滑动连接的滑座、固定在滑座下端的检测组件以及设置在检测组件下方的旋转夹持平台,旋转夹持平台包括固定在底板的第一座体、与第一座体间隔设置的第二座体、工作台、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夹持组件、与所一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盘、与第二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转盘以及第二电机,工作台两端均固定有垫板,两个垫板分别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轴体转动,第二转盘转动,实现工作台转动,以便于调整工件的角度,便于全面检测工件。便于全面检测工件。便于全面检测工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人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5/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