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管拱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0:35: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拱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管混凝土拱桥主拱的施工方法主要有缆索吊装施工法、转体施工法和支架施工法。其中,缆索吊装施工法较为常用,但由于钢管拱外包混凝土荷载大,在提升吊装过程中,钢管拱线形会发生变化,锚梁角度也会随之变化,中间的水平索也会受力较大。因此如何保证锚梁能够随着角度的变化而旋转,并且保证钢管拱能够线形不发生变化,成为钢管拱提升安装的重点考虑问题。
3.现有专利中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技术为:一种钢管拱吊装用提升架(申请号:cn201821338955.8),该文件包括顶部连接机构,上部支架,钢管桩底座及锚固工字钢;其中,顶部连接机构与上部支架的顶部连接;上部支架的底部与钢管桩底座的顶部连接;锚固工字钢位于钢管桩底座的底部;锚固工字钢的一端伸入岩层中,锚固工字钢与岩层之间设有注浆层;锚固工字钢与钢管桩底座之间设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位于注浆层的上部。但该起吊方式为采用的是支架施工法。缆索吊装施工法中由于钢管拱跨度大,吨位重,两端起吊时容易发生两端翘起变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易装拆、结构轻便牢固,既节约施工成本,还能防止钢管拱轴线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钢管拱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钢管拱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包括钢管拱、张拉吊耳、第一锚梁、第二锚梁、水平张拉索、锚具和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拱下方的左右两边各设置一个张拉吊耳,所述的张拉吊耳与钢管拱通过耳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的张拉吊耳上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两个所述的张拉吊耳之间设置有水平张拉索,所述的水平张拉索一端固定在第一锚梁,水平张拉索另一端穿过第二锚梁,第二锚梁上设置有与水平张拉索活动连接的千斤顶。
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均设置有锚盘垫板。
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中部均设置有便于水平张拉索穿过的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的张拉吊耳上设置有销孔,所述的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也分别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销孔;销孔外均设置有耳板加劲环。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张拉吊耳与第一锚梁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张拉吊耳与第二锚梁通过销轴铰接;销轴与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的销孔之间均为间隙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张拉索一端穿过第一锚梁并通过锚具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的锚具使用前与承压板和螺旋筋进行组装。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千斤顶固定连接在第二锚梁上,通过调整千斤顶控制水平张拉索的长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耳板加劲环,耳板和耳板加劲环通过加劲板固定连接在钢管拱上。
15.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拱与张拉吊耳连接处安装有多组拱肋加强板。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该钢管拱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中,
18.1、锚梁通过销轴铰接在张拉吊耳上,使得在钢管拱吊装过程中,水平索角度发生变化时,锚梁能够随着角度变化而转动。保证锚梁处于自由状态,进而保证钢管拱的顺利提升安装;
19.2、千斤顶控制水平张拉索的长度和张紧度,能够很好的克服在提升过程中钢管拱产生的张力;
20.3、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前端设置多块耳板加劲环,第一锚梁和第二锚梁的后端均设置有锚盘垫板,可以很好地提高承载能力,保证钢管拱的吊装安全;
21.4、加劲板为钢板,目的为增加焊接面积,进而增加承载力,防止在吊装时焊接位置脱落;使结构更加稳固,焊接部位均需保证焊接质量,保证结构安全;
22.5、该装置在提升安装过程中,可以让钢管拱受力均匀,线型不会发生变化,顺利保证钢管拱的合拢;
23.6、该装置安装方便,便于拆卸,能够很好的克服在提升过程中钢管拱产生的张力,使钢管拱不会发生变形,为钢管拱的合拢安装提供技术保障。
24.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张拉吊耳与拱桥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张拉吊耳与拱桥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第一锚梁正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第一锚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第一锚梁侧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第二锚梁正视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第二锚梁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销轴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加劲板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耳板加劲环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张拉吊耳;2、第一锚梁;3、水平张拉索;4、第二锚梁;5、千斤顶;6、耳板;7、耳板加劲环;8、加劲板;9、拱肋加强板;10、钢管拱;11、锚具;12、销轴;13、锚盘垫板;14、提升吊耳;15、销孔;16、通孔;17、提升索。
38.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如附图1-12所示,该钢管拱10液压提升水平索吊耳及连接锚梁装置,包括钢管拱10、张拉吊耳1、第一锚梁2、第二锚梁4、水平张拉索3、锚具11和千斤顶5;钢管拱10下方的左右两边各设置一个张拉吊耳1,张拉吊耳1与钢管拱10通过耳板6固定连接;张拉吊耳1上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张拉吊耳1之间设置有水平张拉索3,水平张拉索3一端固定在第一锚梁2,水平张拉索3另一端穿过第二锚梁4,第二锚梁4上设置有与水平张拉索3活动连接的千斤顶5。
41.张拉吊耳1上设置有销孔15,所述的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也与张拉吊耳1的销孔15对应设置有销孔15。销孔15外设置有耳板加劲环7,销轴12穿过销孔15,张拉吊耳1与第一锚梁2通过销轴12铰接;所述的张拉吊耳1与第二锚梁4通过销轴12铰接;销轴12与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的销孔15之间均为间隙连接。锚梁通过销轴12铰接在张拉吊耳1上,使得在钢管拱10吊装过程中,水平索角度发生变化时,锚梁能够随着角度变化而转动。保证锚梁处于自由状态,进而保证钢管拱10的顺利提升安装。
42.锚梁和张拉吊耳1之间通过销轴12连接,销轴12留有富余的有限的活动空间,同时可释放应力,避免钢管拱10在提升安装过程中,钢管拱10线型发生变化导致水平索角度发生变化时,连接器受到较大作用力。
43.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的前端均设置有加劲板8,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的后端均设置有锚盘垫板13,目的是可以很好地提高锚梁的承载能力,保证钢管拱10的吊装安全。
44.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中部均设置有便于水平张拉索3穿过的通孔16。水平张拉索3一端穿过第一锚梁2上的通孔16并通过锚具11固定。所述的锚具11使用前与承压板和螺旋筋进行组装。千斤顶5固定在第二锚梁4上,水平张拉索3与千斤顶5活动连接,通过调整千斤顶5控制水平张拉索3的长度。千斤顶5控制水平张拉索3的长度和张紧度,能够很好的克服在提升过程中钢管拱10产生的张力。
45.钢管拱10与张拉吊耳1连接处安装有多组拱肋加强板9。耳板6上设置有耳板加劲环7,耳板6和耳板加劲环7通过加劲板8固定连接在钢管拱10上。
46.加劲板8和拱肋加强板9均为钢板,目的为增加焊接面积,进而增加承载力,防止在吊装时焊接位置脱落;使结构更加稳固,焊接部位均需保证焊接质量,保证结构安全。
47.该装置锚梁通过销轴12铰接在张拉吊耳1上,使得在钢管拱10吊装过程中,水平索角度发生变化时,锚梁能够随着角度变化而转动。保证锚梁处于自由状态,进而保证钢管拱10的顺利提升安装。在提升安装过程中,可以让钢管拱10受力均匀,线型不会发生变化,顺利保证钢管拱10的合拢;该装置安装方便,便于拆卸,能够很好的克服在提升过程中钢管拱10产生的张力,使钢管拱10不会发生变形,为钢管拱10的合拢安装提供技术保障。所述主体结构主要采用连续角焊缝连接牢固且焊有若干加劲板8使结构更加稳固,焊接部位均需保证焊接质量,保证结构安全。
48.该装置在使用中的具体工作过程:
49.第一步:拼装张拉吊耳1;采用的张拉吊耳1包括左张拉吊耳1和右张拉吊耳1,拼装张拉吊耳1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将耳板6和耳板加劲环7拼装就位。
50.第二步:安装张拉吊耳1;将左张拉吊耳1和右张拉吊耳1通过加劲板8固定在钢管拱10下方,并在所述钢管拱10的左拱脚和右拱脚安装张拉吊耳1的部位分别安装环形加劲板8即拱肋加强板9,对拉受力点进行加强,防止张拉时钢管拱10变形。
51.第三步:拼装第一锚梁2和第二锚梁4,第一锚梁2钢绞线固定端的挤压型锚具11或压花型锚具11,应事先与承压板和螺旋筋进行组装,第二锚梁4上安装固定千斤顶5。
52.第四步:第一锚梁2内穿水平张拉索3;水平张拉索3通常采用钢绞线束, 采用人工穿束的方式进行, 钢绞线编束时,应逐根理顺,捆扎成束,不得紊乱;穿束完成后通过锚具11固定;锚具11安装时,锚板应对正,夹片应打紧,且片位要均匀:但打紧夹片时不得过重敲打,以免把夹片敲坏。
53.第五步;水平张拉索3另一端穿过第二锚梁4,大吨位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应会同专业人员进行试张拉。确认张拉工艺合理,张拉伸长值正常,并无有害裂缝出现后,方可成批张拉。
54.第六步:在钢管拱10上贴应力应变观测片;将应力应变片贴在所述钢管拱10中间的最高处,用于张拉时观测钢管拱10的轴线变化。
55.以上为该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下面是常规起吊后续过程:
56.第七步:安装提升吊耳14、提升索17和提升支架;在钢管拱10与所述左张拉吊耳1和右张拉吊耳1对应的部位分别焊接左提升吊耳14和右提升吊耳14;固定好提升索17;在钢管拱10的左拱脚和右拱脚分别安装左提升支架和右提升支架。
57.第八步:提升对拉钢管拱10,在钢管拱10提升时,观察应变片数据保持竖向提升力与对拉力基本相等,以防止钢管拱10吊装变形。
58.目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59.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