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9:5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已知一种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在具有热源侧单元及多个利用侧单元的空调机中,为了分别在各利用侧单元中切换地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对热源侧单元和多个利用侧单元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包括:与热源侧单元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连接的第一集管、与热源侧单元的吸入气体连通管连接的第二集管和与热源侧单元的液体连通管连接的第三集管;与各利用侧单元对应地设置且具有对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的多个阀的多个切换单元;以及收容第一~第三集管和多个切换单元的外壳。与各连通管连接的第一~第三集管的端部从外壳的侧面朝外部突出。
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40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像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例如配置于设置有空调系统的酒店或大楼等的房间的天花板背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中,多个阀前后排列地配置,第二集管和第三集管配置于多个阀的下方。因此,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大。
5.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谋求紧凑化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1)本公开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能与空调机中的热源侧单元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连接;第二集管,所述第二集管能与所述热源侧单元的吸入气体连通管连接;第三集管,所述第三集管能与所述热源侧单元的液体连通管连接;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空调机中的多个利用侧单元对应地设置,且具有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阀;以及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第一集管、所述第二集管、所述第三集管及所述切换单元,对所述热源侧单元与多个所述利用侧单元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集管的端部、所述第二集管的端部及所述第三集管的端部从所述外壳向外部突出且在第一方向上排成一列地配置,所述切换单元中的多个所述阀相对于所述第一集管的所述端部配置于朝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端部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离开的位置。
7.通过上述结构,能使外壳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变小,能谋求外壳的紧凑化。
8.(2)优选地,所述切换单元包括能与所述利用侧单元连接的利用侧气体配管及利用侧液体配管,所述利用侧气体配管及所述利用侧液体配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比起所述第一集管、所述第二集管及所述第三集管朝与多个所述阀相反的一侧延伸。
9.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第一~第三集管的端部与利用侧气体配管及利用侧液体配管靠近地配置,因此,例如能容易地从形成于天花板的检修口等对上述这些管进行作业(管的连接、检修等)。
10.(3)优选地,所述切换单元具有将所述第一集管与多个所述阀所包括的第一阀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管设置有去除制冷剂所含的异物的过滤器。
11.通过上述结构,与将过滤器设置于第一集管的情况相比,能使过滤器变小。
12.(4)优选地,所述切换单元具有将所述第一集管与多个所述阀所包括的第一阀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所述第一制冷剂管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一集管朝与所述第一阀相反的一侧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朝所述第一阀侧转换方向并与所述第一阀连接的第二部分。
13.(5)优选地,所述第一集管配置于比所述第二集管及第三集管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集管朝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倾斜地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与多个所述阀中配置于最靠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阀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配置于相同位置。
14.通过上述结构,能将对切换单元及集管进行收容的外壳的壁部配置成靠近第一部分的端部及阀的端部这两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外壳内的空间。另外,第一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不仅包括完全相同的位置,还包括处于实质上相同的位置(例如,3.0mm的尺寸差内)的情况。
15.(6)优选地,所述第三集管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集管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二集管的两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所述第三集管在其两端部之间具有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将多个所述切换单元中的多个所述阀的外侧包围的部分。
16.根据上述结构,第三集管在其两端部之间具有将多个阀的外侧包围的部分,因而能在避免与多个阀间的干扰的同时使第三集管的两端部与第一集管、第二集管的两端部排成一列地配置。
17.(7)优选地,所述第三集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集管与所述第二集管之间。
18.(8)优选地,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空间,所述空间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由所述第一集管、第二集管及第三集管中的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配置的端部集管和所述切换单元的多个阀中的在第二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端部集管的靠近阀确定,并且,所述空间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由将所述端部集管与所述靠近阀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和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壁部确定。
19.通过上述结构,能利用外壳内的空间进行阀的维修等。
20.(9)本公开的空调系统包括:具有热源侧单元及多个利用侧单元的空调机;以及上述(1)~(8)中任一个所述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2是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图。图3是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从某一方向观察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一个切换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一个切换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第一集管、第二集管和第三集管的排列的变形例的侧视说明图。图10是示出室外单元和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连接示例的俯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空调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示例,而是以权利要求书的形式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23.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空调系统100设置于大楼、工厂等以实现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调节。空调系统100包括空调机101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空调机101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运转来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制冷和制热。
24.空调机101具有:作为热源侧单元的室外单元110;以及作为利用侧单元的室内单元120。空调机101中,多台室内单元120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与一台室外单元110连接。空调机101能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按照每个室内单元120自由选择地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25.[室外单元的结构]图2是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图。室外单元110例如设于建筑物的屋顶、阳台等室外、地下。在室外单元110内配置有各种设备,上述设备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由此构成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经由液体连通管11、吸入气体连通管12及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内的制冷剂回路rc3连接。
[0026]
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包括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液体侧截止阀23、储罐24、压缩机25、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第三流路切换阀28、室外热交换器30、第一室外膨胀阀34和第二室外膨胀阀35。热源侧制冷剂回路rc1通过使上述设备经由多个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在室外单元110内配置有室外风扇33、未图示的控制部等。
[0027]
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及液体侧截止阀23是在制冷剂的填充、回收等时打开关闭的手动的阀。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的一端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气体侧第一截止阀21的另一端与延伸至储罐24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0028]
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的一端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气体侧第二截止阀22的另一端与延伸至第二流路切换阀27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液体侧截止阀23的一端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液体侧截止阀23的另一端与延伸至第一室外膨胀阀34和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0029]
储罐24是用于将吸入至压缩机25的低压制冷剂暂时贮存并对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进行分离的容器。
[0030]
压缩机25具有将压缩用马达内置的密闭式的结构,例如是涡旋方式、旋转方式等的容积式的压缩机。压缩机25将吸入的低压制冷剂压缩后从排出配管25a排出。在压缩机25的内部收容有冷冻机油。上述冷冻机油有时和制冷剂一起在制冷剂回路内循环。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10包括一台压缩机25。不过,室外单元110也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两台以上的压缩机25。
[0031]
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和第三流路切换阀28是四通切换阀。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和第三流路切换阀28根据空调机101的运转状况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的一个制冷剂流入口与排出配管25a或者从排出配管25a延伸的分岔管连接。
[0032]
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构成为在运转时一个制冷剂流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被切断,事实上作为三通阀起作用。
[0033]
室外热交换器30是交叉翅片式、微通道式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30包括第一热交换部31和第二热交换部32。第一热交换部31设于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上部,第二热交换部32设于比第一热交换部31靠下部的位置。
[0034]
第一热交换部31的气体侧端与延伸至第三流路切换阀28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热交换部31的液体侧端与延伸至第一室外膨胀阀34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0035]
第二热交换部32的气体侧端与延伸至第一流路切换阀26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热交换部32的液体侧端与延伸至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0036]
经过第一热交换部31及第二热交换部32的制冷剂与室外风扇33生成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室外风扇33是例如螺旋桨风扇,由室外风扇用马达(未图示)驱动。室外风扇33生成流入室外单元110内、经过室外热交换器30且朝室外单元110外流出的空气流。
[0037]
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是例如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第一室外膨胀阀34的一端与从第一热交换部31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室外膨胀阀34的另一端与延伸至液体侧截止阀2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0038]
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一端与从第二热交换部32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二室外膨胀阀35的另一端与延伸至液体侧截止阀2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根据运转状况调节开度,并根据其开度对经过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0039]
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对压缩机25、室外风扇33、第一室外膨胀阀34、第二室外膨胀阀35、第一流路切换阀26、第二流路切换阀27、第三流路切换阀28进行动作控制。室外单元110的控制部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外单元110的控制部经由通信线与室
内单元120的控制部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控制部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0040]
[室内单元的结构]室内单元120是天花板埋入式、天花板悬挂式、落地式或者挂壁式。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例如包括四台室内单元120。
[0041]
在室内单元120内,设置有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包括室内膨胀阀51和室内热交换器52。利用侧制冷剂回路rc2通过用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膨胀阀51和室内热交换器52而构成。
[0042]
在室内单元120内,配设有室内风扇53及控制部(未图示)。室内膨胀阀51是能进行开度调节的电动阀。室内膨胀阀51的一端与液体管lp连接。室内膨胀阀51的另一端与延伸至室内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膨胀阀51根据其开度对经过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
[0043]
室内热交换器52例如是交叉翅片式、微通道式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端与从室内膨胀阀51延伸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端与气体管gp连接。流入至室内热交换器52的制冷剂与室内风扇53生成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并从室内热交换器52排出。
[0044]
室内风扇53例如是横流风扇、西洛克风扇。室内风扇53由室内风扇用马达(省略图示)驱动。室内风扇53生成从室内空间流入室内单元120内部、经过室内热交换器52、然后朝室内空间流出的空气流。
[0045]
通过室内单元120的控制部(省略图示)对室内膨胀阀51及室内风扇53进行动作控制。室内单元120的控制部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内单元120的控制部与未图示的遥控器连接。室内单元120的控制部基于输入至遥控器的设定温度等运转条件驱动室内风扇53、室内膨胀阀51。
[0046]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结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设置于室外单元110和多个室内单元120之间。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对向室外单元110和各室内单元120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
[0047]
图3是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0048]
如图3所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具有外壳131。外壳131呈大致长方体状。在外壳131内收容有多个集管55、56、57、58及多个切换单元7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3~图6示出的第一方向z设为上下方向,将第二方向y设为前后方向,将第三方向x设为左右方向。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x相互正交。
[0049]
在外壳131的后壁131c设置有控制箱132。在控制箱132内收容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控制部。
[0050]
也可以是,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控制箱132设置于外壳131的侧壁131b。在上述侧壁131b形成有在假定设置有控制箱132的情况下由能装拆的盖体131f关闭的开口131e。在控制箱132设置于外壳131的侧壁131b的情况下,将盖体131f拆下,由此,能使外壳131内与控制箱132内连通。
[0051]
(集管)
多个集管55、56、57、58包括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及第四集管58。如图2所示,第一集管55与高低压气体连通管(第一气体连通管)13连接。第二集管56与吸入气体连通管(第二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三集管57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
[0052]
如图4~图6所示,第一集管55沿左右方向x形成为一直线状。第二集管56也沿左右方向x形成为一直线状。第一集管55和第二集管56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地配置。第一集管55配置于比第二集管56靠上方处。第一集管55和第二集管56彼此平行地配置。
[0053]
如图3所示,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和第二集管56的两端部分别从外壳131的左右的侧壁131b突出。
[0054]
如图4~图6所示,第三集管57具有一对第一部分57a、一对第二部分57b及第三部分57c。一对第一部分57a构成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第一部分57a沿左右方向x配置。第一部分57a大致水平地配置。
[0055]
第三集管57配置于第一集管55与第二集管56的上下方向之间。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和第一集管55及第二集管56沿上下方向z排列地配置。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与第一集管55及第二集管56相互平行地配置。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如图3所示那样从外壳131的左右的侧壁131b突出。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5图所示,第一集管55的中心、第二集管56的中心和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的中心沿上下方向z在一直线上排列地配置。图5中,用符号l1表示穿过第一集管55的中心、第二集管56的中心及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的中心的直线。
[0057]
不过,第一集管55的中心、第二集管56的中心及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的中心也可不必配置在一直线上(直线l1上)。例如,如图9所示,在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在沿着穿过第一集管55的中心及第二集管56的中心的直线l2的方向上与第一集管55的中心及第二集管56重叠的情况下(在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配置在由w表示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是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和第一集管55及第二集管56沿上下方向z排列地配置。
[0058]
如图4及图6所示,第三集管57的一对第二部分57b从第一部分57a的左右方向x上的内端部朝后方弯曲并延伸。第二部分57b沿前后方向y配置。第二部分57b大致水平地配置。
[0059]
第三集管57的第三部分57c将一对第二部分57b的后端部彼此连接。第三部分57c沿左右方向x配置。第三部分57c大致水平地配置。第三集管57的第一部分57a、第二部分57b及第三部分57c均配置于相同高度。
[0060]
第三集管57的一对第二部分57b及第三部分57c在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大致u字状,且从外侧包围多个切换单元70中的多个阀ev1、ev2、ev3。第二部分57b及第三部分57c配置于外壳131内。第三集管57的第三部分57c与后述的第五制冷剂管p5的一端连接。
[0061]
如图4~图6所示,第四集管58沿左右方向x配置。第四集管58在前后方向y上配置于比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靠前侧处。第四集管58在上下方向z上配置于比第二集管56高且比第三集管57低的位置。第四集管58的一端经由连接管63与第二集管56连接。上述连接管63与第四集管58一起构成后述的第二制冷剂管p2。如图5所示,连接管63构
成从第二集管56朝前斜上方延伸的第二倾斜部。
[0062]
(切换单元)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多个切换单元70。各切换单元70形成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制冷剂回路rc3。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四个切换单元70。各切换单元70分别与一台室内单元120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能将四台室内单元120连接。不过,无需将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所有切换单元70与室内单元120连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中也可以存在未与室内单元120连接的切换单元70。在参照图10而像后述那样将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可整体上将五台以上的室内单元120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连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也可以包括两个、三个或者五个以上的切换单元70,不限于四个切换单元70。
[0063]
多个切换单元70全部是相同的结构,且沿左右方向x排列地配置。各切换单元70的制冷剂回路rc3分别包括多个阀ev1、ev2、ev3以及多个制冷剂管。
[0064]
图7是从某一方向观察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一个切换单元的立体图。图8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一个切换单元的立体图。在图7和图8中,仅示出集管55、56、57的一部分。
[0065]
在切换单元70中,多个阀ev1、ev2、ev3包括第一阀ev1、第二阀ev2及第三阀ev3。这些阀ev1、ev2、ev3由能调节开度的电动阀构成。第二阀ev2及第三阀ev3由控制部进行动作控制以采取全闭状态、全开状态和开度调节状态中的任一个。第一阀ev1由控制部进行动作控制以采取最小开度状态、全开状态和开度调节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第一阀ev1即便处于最小开度的状态,在其内部也形成有制冷剂流动的微小流路(省略图示),不会全闭。
[0066]
第一阀ev1和第二阀ev2沿前后方向y排列地配置。具体而言,第一阀ev1配置于前侧,第二阀ev2配置于后侧。如图4所示,第三阀ev3配置于第一阀ev1和第二阀ev2的前后之间且在左右方向x上偏离的位置。
[0067]
如图5所示,在上下方向z上,第一阀ev1的上端和第二阀ev2的上端配置于大致相同的高度。第三阀ev3配置于比第一阀ev1和第二阀ev2稍低的位置。第一阀ev1、第二阀ev2及第三阀ev3配置于与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相比向后方离开的位置。
[0068]
如图7和图8所示,切换单元70包括将第一集管55和第一阀ev1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p1。上述第一制冷剂管p1具有第一部分p1a及第二部分p1b、p1c。如图5所示,第一部分p1a从第一集管55朝前斜上方延伸。上述第一部分p1a构成第一倾斜部。第一部分p1a的上端配置于比第一集管55高的位置。第一部分p1a的上端配置于与第一阀ev1及第二阀ev2的上端相同的高度。另外,相同的高度包括第一部分p1a的高度与第一阀ev1及第二阀ev2的高度之差在3.0mm以内的情况。
[0069]
第一制冷剂管p1的第二部分p1b、p1c从第一部分p1a的前端折返并向后方延伸。第二部分p1b、p1c具有从第一部分p1a的前端向下方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垂直部p1b。垂直部p1b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集管55低的位置。
[0070]
第二部分p1b、p1c具有从垂直部p1b的下端向后方水平地延伸的水平部p1c。水平部p1c的后端与第一阀ev1的一端连接。
[0071]
第一制冷剂管p1的水平部p1c在前后方向y上经过第一集管55的下方。水平部p1c配置于与第三集管57大致相同的高度。如图4所示,第一制冷剂管p1的水平部p1c和第三集管57的第二部分57b以沿左右方向x排列的方式相互平行地配置。在水平部p1c的中途设置有过滤器f1。
[0072]
如图5所示,在外壳131内形成有由第一集管55和第一阀ev1在前后方向y上划分且由第一制冷剂管p1(参见图6)和上壁131d在上下方向z上划分而成的空间s。通过如图3所示那样将盖体131f从外壳131的侧壁131b拆下而将开口131e打开,能从外部进入上述空间s。通过利用上述空间s,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阀ev1、ev2、ev3的维修等。
[0073]
如图7所示,切换单元70包括与第一阀ev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制冷剂管p3。第三制冷剂管p3从第一阀ev1朝下方延伸。切换单元70包括与室内单元120的气体管gp连接的利用侧气体配管61。第三制冷剂管p3的下端部与利用侧气体配管61的长度方向中途连接。
[0074]
利用侧气体配管61沿前后方向y延伸。利用侧气体配管61具有大致水平地配置的第一部分61a。如图5所示,利用侧气体配管61的第一部分61a经过第一集管55和第二集管56的上下方向z之间,且与第一集管55及第二集管56相比向前方延伸。利用侧气体配管61的第一部分61a配置于比第三集管57低且比第四集管58高的位置。在第一部分61a设置有过滤器f3。如图3所示,利用侧气体配管61的第一部分61a从外壳131的前壁131a向前方突出。
[0075]
如图7所示,利用侧气体配管61具有与第二阀ev2的一端连接的第三部分61c。第三部分61c在比第一部分61a高的位置处大致水平地配置,且配置于比第一阀ev1靠后侧。
[0076]
利用侧气体配管61在第一部分61a和第三部分61c之间具有第二部分61b。第二部分61b通过从第一部分61a和第三部分61c向下方弯曲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第二部分61b与第三制冷剂管p3的下端连接。
[0077]
如图5和图8所示,第二阀ev2的另一端与第四制冷剂管p4的后端连接。第四制冷剂管p4的前端与第二集管56连接。在第四制冷剂管p4的中途设置有过滤器f4。
[0078]
如图5所示,第四制冷剂管p4的前端具有从第二集管56朝后斜上方延伸的第一部分p4a。第四制冷剂管p4具有从第一部分p4a朝后斜下方延伸的第二部分p4b。
[0079]
切换单元70包括与室内单元120的液体管lp连接的利用侧液体配管62。利用侧液体配管62沿前后方向y延伸。如图4所示,在从上方观察时,利用侧液体配管62与利用侧气体配管61平行地配置。如图3所示,利用侧液体配管62从外壳131的前壁131a向前方突出。
[0080]
如图5和图8所示,利用侧液体配管62的后端与过冷热交换器59连接。过冷热交换器59沿前后方向y配置。在过冷热交换器59的内部,如图2所示那样设置有第一传热管59a及第二传热管59b。过冷热交换器59在流动于第一传热管59a的制冷剂和流动于第二传热管59b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0081]
如图2和图5所示,利用侧液体配管62的后端与第一传热管59a的一端(前端)连接。第一传热管59a的另一端(后端)与第五制冷剂管p5的一端(前端)连接。第五制冷剂管p5的另一端(后端)与第三集管57中的第三部分57c连接。
[0082]
如图5和图8所示,切换单元70包括从第五制冷剂管p5的中途分岔的第六制冷剂管p6。第六制冷剂管p6从第五制冷剂管p5向上侧延伸。第六制冷剂管p6的上端与第三阀ev3的一端连接。在第六制冷剂管p6的中途设置有过滤器f2。
[0083]
在第三阀ev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七制冷剂管p7的上端。第七制冷剂管p7的下端部与图2示出的过冷热交换器59的第二传热管59b的一端(后端)连接。过冷热交换器59的第二传热管59b的另一端(前端)连接有第八制冷剂管p8的一端(后端)。上述第八制冷剂管p8的另一端(前端)与第二制冷剂管p2连接。
[0084]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制冷剂管p2具有:上述第四集管58;以及将上述第四集管58与第二集管56连接的连接管63。如图5所示,连接管63从第二集管56朝前斜上方延伸。连接管63构成第二倾斜部。连接管63的上端与第四集管58连接。
[0085]
第八制冷剂管p8从过冷热交换器59朝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第八制冷剂管p8的前端部p8a朝前斜下方延伸,并与第四集管58连接。
[0086]
制冷剂从第三集管57经由第五制冷剂管p5、第六制冷剂管p6、第三阀ev3、第七制冷剂管p7、过冷热交换器59及第八制冷剂管p8流入第四集管58,将在后文中进行描述。并且,流入第四集管58的制冷剂穿过连接管63流入第二集管56。
[0087]
[空调系统的运转]以下,参照图2,对通过空调系统100使所有正在工作的室内单元120进行制冷的情况(以下,称为“全制冷运转”)、使所有正在工作的室内单元120进行制热的情况(以下,称为“全制热运转”)以及使正在工作的室内单元120的一部分进行制冷而其余部分进行制热的情况(以下,称为“制冷制热混合运转”)进行说明
[0088]
(全制冷运转)在全制冷运转中,切换单元70的第一阀ev1被设为全开。第二阀ev2被设为全开。对第三阀ev3进行开度调节。对室内膨胀阀51进行开度调节。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被设为全开。
[0089]
在停止过程中的室内单元120中,即便在进行全制冷运转、全制热运转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室内膨胀阀51被设为全闭,与该室内单元120对应的第一阀ev1被设为最小开度,第二阀ev2及第三阀ev3被设为全闭。
[0090]
当压缩机25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25a、第一流路切换阀26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等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0并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30中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第一室外膨胀阀34、第二室外膨胀阀35、液体侧截止阀23等而流入液体连通管11。
[0091]
流入液体连通管11的制冷剂流经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三集管57而向各切换单元70的第五制冷剂管p5流入。向第五制冷剂管p5流入后的制冷剂流入过冷热交换器59的第一传热管59a,并进一步经由利用侧液体配管62而流入室内单元120。
[0092]
向第五制冷剂管p5流入后的制冷剂还分岔地流向第六制冷剂管p6,与第三阀ev3的开度相应地被减压,并流入过冷热交换器59的第二传热管59b。在上述过冷热交换器59中,在流动于第一传热管59a的制冷剂和流动于第二传热管59b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流动于第一传热管59a的制冷剂被过冷并流入室内单元120。
[0093]
流动于过冷热交换器59的第二传热管59b的制冷剂从第八制冷剂管p8流入第四集管58,并经由连接管63流入第二集管56。流入室内单元120的制冷剂在由室内膨胀阀51减压后在室内热交换器52中蒸发。
[0094]
在室内单元120中,在室内热交换器52中蒸发的制冷剂从气体管gp流入利用侧气
体配管61,主要经过第二阀ev2并流入第二集管56。流入第二集管56的制冷剂经由吸入气体连通管12流入室外单元110,并被吸入至压缩机25。
[0095]
流入利用侧气体配管61的制冷剂也经过第一阀ev1,并流入第一集管55。流入第一集管55的制冷剂(低压气体制冷剂)穿过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经由第二流路切换阀27及储罐24而被吸入至压缩机25。
[0096]
(关于全制热运转)在全制热运转中,切换单元70的第一阀ev1被设为全开。第二阀ev2被设为全闭。第三阀ev3被设为全闭。室内膨胀阀51被设为全开。对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进行开度调节。
[0097]
当压缩机25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配管25a及第二流路切换阀27等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一集管55、切换单元70的第一制冷剂管p1而经过第一阀ev1,并从利用侧气体配管61流入室内单元120的气体管gp。
[0098]
流入气体管gp的制冷剂流入室内单元120的室内热交换器52而冷凝。冷凝后的制冷剂经过室内膨胀阀51,在液体管lp中流动,并流入切换单元70的利用侧液体配管62。流入利用侧液体配管62的制冷剂经由过冷热交换器59、第五制冷剂管p5而流入第三集管57。
[0099]
流入第三集管57的制冷剂在液体连通管11中流动并流入室外单元110,在第一室外膨胀阀34、第二室外膨胀阀35中被减压。减压后的制冷剂在经过室外热交换器30时蒸发,并经由第一流路切换阀26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等而被吸入至压缩机25。
[0100]
(关于制冷制热混合运转)在与正在工作的室内单元120中的、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120(以下,称为“制冷侧室内单元120”)对应的切换单元70(以下,称为“制冷侧切换单元70”)中,第一阀ev1被设为最小开度。第二阀ev2被设为全开。对第三阀ev3进行开度调节。对制冷侧室内单元120的室内膨胀阀51进行开度调节。
[0101]
在与正在工作的室内单元120中的、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120(以下,称为“制热侧室内单元120”)对应的切换单元70(以下,称为“制热侧切换单元70”)中,第一阀ev1被设为全开。第二阀ev2被设为全闭。第三阀ev3被设为全闭。制热侧室内单元120的室内膨胀阀51被设为全开。对第一室外膨胀阀34及第二室外膨胀阀35进行开度调节。
[0102]
当压缩机25驱动时,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排出配管25a及第二流路切换阀27等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由压缩机25压缩后的高压气体制冷剂的另一部分经由排出配管25a及第三流路切换阀28而在室外热交换器30的第一热交换部31中冷凝,并经由第一室外膨胀阀34流入液体连通管11。在第一热交换部31中冷凝后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室外膨胀阀35在第二热交换部32中蒸发,并经由第一流路切换阀26被吸入至压缩机25。
[0103]
流入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的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一集管55,在制热侧切换单元70的第一制冷剂管p1、第一阀ev1、利用侧气体配管61中流动,并流入气体管gp。
[0104]
流入气体管gp的制冷剂在制热侧室内单元120的室内热交换器52中冷凝。冷凝后
的制冷剂从液体管lp流入制热侧切换单元70的利用侧液体配管62,在过冷热交换器59、第五制冷剂管p5中流动并流入第三集管57。
[0105]
从室外单元110流入液体连通管11的制冷剂也流入第三集管57。流入第三集管57的制冷剂经过制冷侧切换单元70的第五制冷剂管p5、过冷热交换器59、利用侧液体配管62、液体管lp流入制冷侧室内单元120。此时经过冷热交换器59的制冷剂通过从第五制冷剂管p5分岔而流经第六制冷剂管p6且在第三阀ev3中被减压的制冷剂进行过冷却。
[0106]
流入制冷侧室内单元120的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51中被减压,并在室内热交换器52中蒸发,对室内进行冷却。蒸发后的制冷剂流经气体管gp,并流入制热侧切换单元70的利用侧气体配管61,经过第二阀ev2流入第四制冷剂管p4及第二集管56,且在吸入气体连通管12中流动并被吸入至压缩机25。
[0107]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连接示例)图10是示出室外单元和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的连接示例的俯视说明图。在图10示出的示例中,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配置成以第二方向y上的朝向交替地替换的状态在第三方向x上排列。相邻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彼此相互连接。在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排列方向的一端部配置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中,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以及第三集管57的一端与分别从室外单元110延伸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吸入气体连通管12、液体连通管11直接连接。因此,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相对于单元110串联地连接。
[0108]
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中,利用侧气体配管61及利用侧液体配管62朝第二方向y的一侧突出的情况与朝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突出的情况交替配置。因此,能容易地分别朝向相对于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配置于第二方向y的一侧的空调区域a和配置于另一侧的空调区域a配设制冷剂配管,使设置于各空调区域a的室内单元120与制冷剂配管(气体管gp及液体管lp)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第二集管56的两端部及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沿上下方向排列地配置,因此,即便将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排列成像上述那样使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利用侧气体配管61及利用侧液体配管62交替地朝第二方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突出,也能将相邻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一集管55彼此、第二集管56彼此以及第三集管57彼此连接。
[0109]
从室外单元110流出的制冷剂以经过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方式流动,并从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流入各室内单元120。从各室内单元120流出的制冷剂从各自对应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经由其它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流入室外单元110或者直接流入室外单元110。因此,即便在任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上连接有停止过程中的室内单元120的情况下,在该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集管55、56、57中也流有制冷剂。
[0110]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1)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能与空调机101中的室外单元110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第一气体连通管)13连接的第一集管55;能与室外单元110的吸入气体连通管(第二气体连通管)12连接的第二集管56;以及能与室外单元110的液体连通管11连接的第三集管57。此外,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切换单元70,上述切换单元70与空
调机101中的多个室内单元120对应地设置,且具有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阀ev1、ev2、ev3。此外,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外壳131,上述外壳131收容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第三集管57及切换单元70。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对室外单元110与多个室内单元120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
[0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集管55的端部、第二集管56的端部及第三集管57的端部从外壳131向外部突出且在上下方向(第一方向)z上排成一列地配置。切换单元70中的多个阀ev1、ev2、ev3相对于第一集管55的端部配置于朝与上下方向z及上述端部所延伸的左右方向(第三方向)x垂直的前后方向(第二方向)y离开的位置。
[0112]
通过使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能使上下方向z上的外壳131的长度变小,能谋求外壳131的紧凑化。因此,能容易地在天花板背面等狭窄空间设置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尤其,近几年,为了将房间的居住空间确保得较大,存在天花板背面的空间的上下方向z的长度变小的倾向,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也能容易地应对向上下方向z的长度较小的空间的设置。
[0113]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切换单元70包括能与室内单元120连接的利用侧气体配管61及利用侧液体配管62。利用侧气体配管61及利用侧液体配管62在前后方向y上比起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朝与多个阀ev1、ev2、ev3相反的一侧(前侧)延伸。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第一~第三集管55、56、57的端部与利用侧气体配管61及利用侧液体配管62靠近地配置。因此,例如能容易地从形成于天花板的检修口等进行其它管相对于上述这些管的连接、检修等作业。
[0114]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切换单元70具有将第一集管55与多个阀ev1、ev2、ev3所包括的第一阀ev1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p1。在上述第一制冷剂管p1设置有去除制冷剂所含的异物的过滤器f1。因此,与将过滤器设置于与多个切换单元70的第一制冷剂管p1连接的第一集管55的情况相比,能使设置于各第一制冷剂管p1的过滤器f1变小。
[0115]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制冷剂管p1具有:在前后方向y上从第一集管55朝与第一阀ev1相反的一侧(前侧)延伸的第一部分p1a;以及从第一部分p1a朝第一阀ev1侧(后侧)转换方向并与第一阀ev1连接的第二部分p1b、p1c。第一集管55配置为比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靠上侧(上下方向z的一侧),且第一制冷剂管p1的第一部分p1a从第一集管55朝上侧倾斜地延伸。在上下方向z上,第一部分p1a中的上端部(上下方向z的一侧的端部)与多个阀ev1、ev2、ev3中的配置于最上侧的第一阀ev1、第二阀ev2的上端部配置于相同位置。
[0116]
通过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将对切换单元70及集管55、56、57进行收容的外壳131的上壁131d配置成靠近第一制冷剂管p1的第一部分p1a的上端及阀ev1、ev2的上端这两者,能够有效地利用外壳131内的空间。
[0117]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与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及第二集管56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地配置。第三集管57在其两端部57a之间具有在从上方观察时将多个切换单元70中的多个阀ev1、ev2、ev3的外侧包围的第二部分57b、第三部分57c。因此,能在避免与多个阀ev1、ev2、ev3间的干扰的同时使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与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的两端部排成一列地配置。
[0118]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31内形成有空间s,上述空间s的前后方向y上的两
端由第一集管55、第二集管56及第三集管57中的在上侧的端部配置的端部集管(第一集管)55和切换单元70的多个阀ev1、ev2、ev3中的在前后方向y上最靠近端部集管55的靠近阀(第一阀)ev1确定,且上下方向z上的两端由将端部集管55与靠近阀ev1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p1和外壳131的上壁131d确定。能利用上述空间s使针对切换单元70的阀ev1、ev2、ev3进行的检修、维修等变容易。
[0119]
(7)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能与空调机101中的室外单元110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第一连通管)13连接的第一集管55;以及能与室外单元110的液体连通管11连接的第三集管57。此外,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包括切换单元70,上述切换单元70与空调机101中的多个室内单元120对应地设置,且具有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多个阀ev1、ev2、ev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进一步包括收容第一集管55、第三集管57及切换单元70的外壳131。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对室外单元110和多个室内单元120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
[01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切换单元70具有与第一集管55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管p1,第一制冷剂管p1具有从第一集管55朝斜上方延伸的第一部分(第一倾斜部)p1a。通过使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能够对在第一集管55中流动的制冷剂所含的冷冻机油从与停止过程中的室内单元120对应的切换单元70的第一制冷剂管p1流入切换单元70内或积存于该切换单元70内进行抑制。
[0121]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包括与室外单元110的吸入气体连通管(第二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二集管56,切换单元70包括与第二集管56连接的第二制冷剂管p2,第二制冷剂管p2具有从第二集管56朝斜上方延伸的连接管(第二倾斜部)63。因此,能对在第二集管56中流动的制冷剂所含的冷冻机油流入与停止过程中的室内单元120对应的切换单元70的第二制冷剂管p2或积存于该切换单元70内进行抑制。
[0122]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制冷剂管p1的第一部分(第一倾斜部)p1a及第二制冷剂管p2的连接管(第二倾斜部)63分别从第一集管55和第二集管56向外壳131的前侧的侧壁131a延伸。因此,能利用外壳131的前侧的侧壁131a与第一集管55及第二集管56之间的空间来配置用于抑制冷冻机油积存到切换单元70的第一制冷剂管p1的第一部分p1a及第二制冷剂管p2的连接管63这两者。
[0123]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二制冷剂管p2具有第四集管58,上述第四集管58供来自第三集管57的制冷剂流入,且与连接管63的上端连接。由此,从第三集管57向第四集管58流入的制冷剂在朝第二集管56向下倾斜地配置的连接管63中流动并流入第二集管56。因此,制冷剂能顺畅地从第四集管58向第二集管56流动,能对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在第四集管58及连接管63中积存进行抑制。
[0124]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八制冷剂管p8具有朝第四集管58向斜下方延伸的前端部(第三倾斜部)p8a。因此,制冷剂也能顺畅地从第八制冷剂管p8向第四集管58流动,能对制冷剂中的冷冻机油在第八制冷剂管p8中积存进行抑制。
[0125]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第一部分)57a与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地配置,在与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所延伸的左右方向x垂直的前后方向y上,切换单元70中的多个阀ev1、ev2、ev3配置于与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分离的位置,第三集管57在其两端部57a之间具有俯视观察时对多个切换单元70
中的多个阀ev1、ev2、ev3的外侧进行包围的第二部分57b、第三部分57c。由此,能将第一集管55及第三集管57的两端部57a与多个阀ev1、ev2、ev3配置成在上下方向z上不重叠,能使外壳131的上下方向z的长度变小,能谋求外壳的紧凑化。第三集管57在其两端部57a之间具有对多个阀ev1、ev2、ev3的外侧进行包围的第二部分57b、第三部分57c,因此能在避免与多个阀ev1、ev2、ev3间的干扰的同时使第三部分57c的两端部57a与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z上排列地配置。
[0126]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壳131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131b,第一集管55的两端部从一对侧壁131b向外壳131的外部突出。因此,如图10所示,能将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第一集管55彼此串联连接。在上述情况下,即便在任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所有切换单元70所对应的室内单元120停止运转的状态下,在第一集管55中也流有制冷剂,因此,该制冷剂所含的冷冻机油积存于该切换单元70内的机会增加。因此,如上述那样包括具有从第一集管55朝斜上方延伸的第一部分(第一倾斜部)p1a的第一制冷剂管p1或者包括具有从第二集管56朝斜上方延伸的连接管(第二倾斜部)63的第二制冷剂管p2的情况更为有效。
[0127]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四制冷剂管p4的前端部(第四倾斜部)p4a从第二集管56朝斜上方延伸。因此,能对在第二集管56中流动的制冷剂所含的冷冻机油流入与停止过程中的室内单元120对应的切换单元70的第四制冷剂管p4或积存于该切换单元70内进行抑制。
[0128]
[其他变形例]本公开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也可以设置在室内的天花板背面以外。
[012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方向z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y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为左右方向而配置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以第一方向z为水平方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配置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符号说明
[0130]
11:液体连通管12:吸入气体连通管13:高低压气体连通管55:第一集管56:第二集管57:第三集管57a:第一部分(两端部)57b:第二部分57c:第三部分58:第四集管61:利用侧气体配管62:利用侧液体配管70:切换单元100:空调系统
101:空调机110:室外单元(热源侧单元)120:室内单元(利用侧单元)130: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1:外壳ev1:第一阀ev2:第二阀ev3:第三阀f1:过滤器p1:第一制冷剂管p1a:第一部分(第一倾斜部)p2:第二制冷剂管s:空间x:左右方向(第三方向)y:前后方向(第二方向)z:上下方向(第一方向)。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