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道组件和送风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3:46: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和一种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具有两个出风风道的送风设备,两个出风风道间隔排布以实现送风设备的两侧出风,该种出风方式较为单一,且两个出风风道中间位置的风速较小,会令送风设备的中间区域会形成送风盲区,影响送风设备的整体送风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风道组件。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送风设备。
6.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其包括进风口、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分别与进风口连接,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从进风口处朝不同方向延伸以使两者之间限定出通道,第一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部包括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腔。第三出风部与进风口连接,第三出风部包括第三出风腔和第三出风口,第三出风腔连通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其中,第三出风部设置在通道之外且位于通道的前侧或后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包括进风口、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分别与进风口连接,第一出风部包括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出风腔,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出风腔与进风口连通。第二出风部包括连通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出风腔,第二出风口通过第二出风腔与进风口连通。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从进风口处朝不同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之间形成通道,通道的形状与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延伸方向关联,具体地,通道可以呈o型、v型或u型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气流经由进风口进入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进而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送出。
8.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三出风部,第三出风部与进风口连接,第三出风部包括连通的第三出风口和第三出风腔,第三出风口通过第三出风腔与进风口连通。也就是说,对于从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而言,可以分别从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第三出风腔向外送出,能够有效增加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满足较远的送风距离。也就是说,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构成了一进多出的风道结构。
9.进一步地,第三出风部设在通道之外,且第三出风部位于通道的前侧或后侧,第三出风部对应通道设置,能够解决通道位置处存在的送风弱区问题,对该位置的送风量做出补充,确保整体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
10.其中,由于第三出风部位于通道的前侧或后侧,即第三出风部并未设在通道的内部,即第三出风部不会影响气流在通道处的流动,即不会影响气流的循环路径,同时,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的重心可以构成类似多边形的形状,令风道组件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11.值得说明的是,“前”是指朝向用户的一侧,“后”则为背离用户的一侧。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令第三出风部对应通道设置,能够确保整体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令第三出风部位于通道的前侧或后侧,能够令气流的循环路径更加流畅,减小风阻,提升风道组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进风部,进风部将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相互连接,进风部包括进风口和进风腔,进风口通过进风腔分别与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和第三出风腔连通。
14.在该设计中,风道组件还包括进风部,进风部用于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的支撑与连接。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均包括靠近进风口的端部,进风部将三者靠近进风口的端部相连接。其中,进风部包括连通的进风口和进风腔,进风口作为气流入口,气流进入进风腔后能够分别流向第一出风腔、第二出风腔和第三出风腔,最后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送出。
1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位于进风口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位于进风口的上侧,从而可以令风道组件整体的送风范围相对集中,对于风道组件而言,气流由下至上流动,适应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便于具有该风道组件的送风设备的结构排布,比如,送风设备内的扰流组件,能够近地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进风部包括主风段、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和第三次风段,进风口设在主风段上。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和第三次风段,分别连通设于主风段上。其中,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分别与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和第三次风段一一对应连接。
17.在该设计中,进风部包括相连通的主风段和三个次风段,气流经由进风口进入主风段,然后再经由相应的次风段进入相应的出风部内,也就是说,进风部具有分风作用。具体地,三个次风段包括至少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和第三次风段,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分别与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和第三次风段一一对应连接。
18.能够想到的是,主风段包括主风腔,第一次风段包括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段包括第二次风腔,第三次风段包括第三次风腔,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腔、第三次风腔分别与主风腔连通形成进风腔。
19.具体地,气流经由进风口进入主风腔内后,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一次风腔输送至第一出风腔、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二次风腔输送至第二出风腔、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三次风腔输送至第三出风腔。
20.进一步地,气流能够按照比例分别通过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腔和第三次风腔输送至不同的出风部,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进风腔内阻力较小,能够减小风阻。也就是说,输送至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内的风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1.比如,若输送至第三出风部内的风量小于第一出风部或第二出风部的风量,则可
以控制第三次风段的通流截面积小于第一次风段或第二次风段的通流截面积,在同等流速下,通流截面积较大的第一次风段或第二次风段能够提升第一出风部或第二出风部的送风量。
22.进一步地,第三次风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次风段和第二次风段之间。
23.在该设计中,第三次风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次风段和第二次风段之间,即第三次风段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也就是说,第三次风段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于第一次风段和第二次风段形成的空间内,进而令进风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也能够减少进风部加工难度。
24.比如,当第二次风段全部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次风段之间时,则相邻两个第一次风段、第二次风段,比如三个次风段可以呈一字型并排设置。或者,三个次风段的一端彼此靠近集中设在主风段上,三个次风段的另一端彼此远离设置,此时,三个次风段整体呈现出辐射状。
25.进一步地,第一次风段包括入风口和送风口,入风口相较于送风口靠近主风段设置,气流经由入风口进入第一次风腔,然后再有送风口进入第一出风腔内。具体地,入风口的通流截面积大于送风口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第一次风段的纵切面,自入风口向送风口的方向,呈现出缩口状,较小通流截面积的送风口处能够增加气流的流速,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于送风设备的轻薄化,在保证高效送风的基础上,风道组件的外形具有小型化需求,较小的送风口也能够适配于第一出风部的外观需求。
26.进一步地,第一次风段包括朝向进风腔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一弧形导风面,第一弧形导风面能够便于气流流动,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噪音,提升风道组件的使用性能。能够想到地,第二次风段也包括朝向进风腔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二弧形导风面。
27.进一步地,第三次风段包括朝向进风腔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三弧形导风面,第三弧形导风面能够便于气流流动,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噪音,提升风道组件的使用性能。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
29.在该设计中,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并排设置,即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基本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结构相同,减小加工装配难度,也能够令风道组件的外轮廓趋于规则。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一出风腔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一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31.在该设计中,第一出风腔的横截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出风腔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一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气流经由第一出风部的引导向第一出风口处流动时,会受到第一出风腔的腔壁的引导,沿靠近第一出风口的方向,第一出风腔逐渐缩紧,从而可以令气流在流向第一出风口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在第一出风口的位置处形成较大的风压,使得风可以吹得更远,进一步增强风道组件的送风距离。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腔的横截面在由后向前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也就是说,第一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的前壳和后壳,前壳与后壳拼接形成第一出风腔,第一出风口设在前壳的前侧。其中,对于后壳而言,后壳的横截面大致呈“v”状。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三出风部设置在通道的前侧,第三出风部的宽度小于通道的宽度。
35.在该设计中,第三出风部设在通道的前侧,即第三出风部相较于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而言,更加靠近用户一侧设置。第三出风部的宽度小于通道的宽度,即第三出风部不会遮挡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中任一者,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送出的风不会被第三出风部阻挡,有效提升风道组件整体的送风效率。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三出风部包括倾斜段和延伸段,倾斜段与进风口相连,延伸段与倾斜段相连并朝远离进风口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37.在该设计中,第三出风部包括倾斜段和延伸段,倾斜段与进风口连通,延伸段与倾斜段相连,延伸段朝向远离进风口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具体地,延伸段可以朝上大致垂直延伸,延伸段可以朝斜上方延伸,延伸段可以直线延伸,延伸段可以折弯延伸。其中,延伸段上设有第三出风口,通过倾斜段实现延伸段与进风口之间的连接,倾斜段能够实现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之间的相互避让,使得风道组件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稳定。若第三出风部仅具有朝向远离进风口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延伸段时,则延伸段靠近进风口的端部容易与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之间相互干涉,加工难度较大。
3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倾斜段所在平面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
°
,小于等于70
°

39.在该设计中,倾斜段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前述范围,合理的倾斜角度能够风道组件的整体重心位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升风道组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4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倾斜段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h大于等于50mm,小于等于200mm。
41.在该设计中,倾斜段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h满足前述范围,则延伸段处于与中心区域大致相同的高度,此时,经由延伸段上的第三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可以吹向中心区域附近,使得风集中在出风中心,出风中心通常为用户位置,使得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最大的送风量。
4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三出风腔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三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43.在该设计中,第三出风腔的横截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三出风腔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三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气流经由第三出风部的引导向第三出风口处流动时,会受到第三出风腔的腔壁的引导,沿靠近第三出风口的方向,第三出风腔逐渐缩紧,从而可以令气流在流向第三出风口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在第三出风口的位置处形成较大的风压,使得风可以吹得更远,进一步增强风道组件的送风距离。
4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出风腔的横截面在左右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也就是说,第三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出风部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的左壳和右壳,左壳与右壳拼接形成第三出风腔,第三出风口包括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左出风口设在左壳上,右出风口设在
右壳上,气流经由第三出风腔的引导,最后可以从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分别吹出。其中,左壳和/或右壳的横截面大致呈“v”状。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通道的宽度沿背离进风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47.在该设计中,通道包括靠近进风口的第一位置和远离进风口的第二位置,通道在第一位置处的宽度为x1,通道在第二位置处的宽度为x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道的宽度是指通道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由于通道的宽度取决于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形状,当通道呈由下至上逐渐变窄的趋势,那么围合形成通道的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会呈现出类似水滴状的外观,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有利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4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一出风部包括背离进风口的第一上端,第一上端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y1,第二出风部包括背离进风口的第二上端,第二上端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y2,第三出风部包括背离进风口的第三上端,第三上端与进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y3,其中,y1>y3,y2>y3。
49.在该设计中,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第三出风部分别包括背离进风口的第一上端、第二上端、第三上端,第一上端和第二上端位于第三上端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即对于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而言,三者的上端错落有致的排布,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有利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50.其中,关于第一上端和第二上端与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高度相同时,则满足,y1=y2>y3。
5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沿着第一出风部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第一出风口的高度为h1,第三出风口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的h1/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
52.在该设计中,第一出风口沿着第一出风部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可以为一个沿第一出风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或者,第一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沿第一出风部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提升第一出风部的整体结构强度,对于第一出风口而言,第一出风口具有h1/2高度位置。
53.由于第一出风口的一半高度处朝前侧的延长线会形成风道组件的出风的中心区域,由于风吹出后是朝上流动的,为了避免顶部的风吹出后超高处流动,因此,将第三出风口的位置设置的较低,即令第三出风口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的h1/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使得经由第三出风口吹出的风基本位于中心区域附近,从而使得风能够集中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出风中心,令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
5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二出风口沿着第二出风部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第二出风口的高度为h,第三出风口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h2/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
55.在该设计中,第二出风口沿着第二出风部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出风口可以为一个沿第二出风部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或者,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出风口沿第二出风部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提升第二出风部的整体结构强度,对于第二出风口而言,第二出风口具有h2/2高度位置。
56.由于第二出风口的一半高度处朝前侧的延长线会形成风道组件的出风的中心区域,由于风吹出后是朝上流动的,为了避免顶部的风吹出后超高处流动,因此,将第三出风
口的位置设置的较低,即令第三出风口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二出风口的h2/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使得经由第三出风口吹出的风基本位于中心区域附近,从而使得风能够集中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出风中心,令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
5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第三出风部设置在通道的前侧,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前侧,第三出风口设在第三出风部的前侧、左侧、右侧中的至少一处。
58.在该设计中,第三出风部设置在通道的前侧,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在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前侧,即气流经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朝前吹出。具体地,气流经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朝向正前方吹出。
59.进一步地,当第三出风口设在左侧、右侧时,则第三出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三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能够形成倾斜朝外方向的送风。当第三出风口设在第三出风部的前侧时,则流经由第三出风口朝向正前方吹出。
6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将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远离进风口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三出风部设置在通道的前侧,连接部上设有操作界面,第三出风部的高度低于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高度以使连接部的上表面形成为倾斜面。
61.在该设计中,风道组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以将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远离进风口的端部连接起来,使得风道组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好。其中,第三出风部位于通道的前侧,且第三出风部的高度低于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的高度,此时,位于连接部上的操作界面倾斜向下朝向用户,相较于平面而言,倾斜设置能够方便用户操作。
62.进一步地,进风部、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具体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可将风道组件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设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提高了风道组件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风道组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6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
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因此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设备,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因此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6.需要说明的是,送风设备包括无叶风扇、空调器、烹饪设备等。其中,无叶风扇没有外露的扇叶而使得其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无叶风扇产生的气流更平稳,市场竞争力更高。
6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一步地,送风设备还包括机座和风机,机座包括导风通道,导风通道与风道组件的进风口连通。风机设于机座内,风机通过导风通道向进风口送风。
68.在该设计中,送风设备还包括机座和风机,机座包括导风通道,导风通道与风道组件的进风腔连通。风机设于机座内,风机作为扰动气流的动力源,风机通过导风通道向进风
腔送风,加压后的气流自导风通道,仅有进风口进入进风腔内,在进风腔内部,气流会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进入第一出风部、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最终由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吹向用户。
6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7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7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72.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正视图;
7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后视图;
7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纵向剖视图之一;
75.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侧视图;
76.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纵向剖视图之二;
77.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俯视图;
78.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79.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仰视图;
80.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81.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82.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83.1风道组件,
84.10进风部,10a进风腔,10b进风口,
85.100主风段,
86.101第一次风段,
87.102第二次风段,
88.103第三次风段,
89.11第一出风部,11a第一出风腔,11b第一出风口,
90.111第一上端,112前壳,113后壳,
91.12第二出风部,12a第二出风腔,12b第二出风口,
92.121第二上端,
93.13第三出风部,13a第三出风腔,13b第三出风口,
94.131倾斜段,
95.132延伸段,
96.133第三上端,
97.134左壳,135右壳,
98.14通道,
99.15连接部,
100.2送风设备,
101.21机座,22导风通道,
102.2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10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0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05.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道组件1和送风设备2。
1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1,其包括进风口10b、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分别与进风口10b连接,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从进风口10b处朝不同方向延伸以使两者之间限定出通道14,第一出风部11包括第一出风口11b、与第一出风口11b和进风口10b连通的第一出风腔11a,第二出风部12包括第二出风口12b、与第二出风口12b和进风口10b连通的第二出风腔12a。第三出风部13与进风口10b连接,第三出风部13包括第三出风腔13a和第三出风口13b,第三出风腔13a连通进风口10b和第三出风口13b。其中,第三出风部13设置在通道14之外且位于通道14的前侧或后侧。
1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1包括进风口10b、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分别与进风口10b连接,第一出风部11包括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一出风腔11a,第一出风口11b通过第一出风腔11a与进风口10b连通。第二出风部12包括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2b和第二出风腔12a,第二出风口12b通过第二出风腔12a与进风口10b连通。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从进风口10b处朝不同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之间形成通道14,通道14的形状与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延伸方向关联,具体地,通道14可以呈o型、v型或u型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气流经由进风口10b进入第一出风腔11a和第二出风腔12a,进而从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2b送出。
108.进一步地,风道组件1还包括第三出风部13,第三出风部13与进风口10b连接,第三出风部13包括连通的第三出风口13b和第三出风腔13a,第三出风口13b通过第三出风腔13a与进风口10b连通。也就是说,对于从进风口10b流入的气流而言,可以分别从第一出风腔11a、第二出风腔12a、第三出风腔13a向外送出,能够有效增加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满足较远的送风距离。也就是说,进风口10b、第一出风口11b、第二出风口12b和第三出风口13b构成了一进多出的风道结构。
109.进一步地,第三出风部13设在通道14之外,且第三出风部13位于通道14的前侧或后侧,第三出风部13对应通道14设置,能够解决通道14位置处存在的送风弱区问题,对该位置的送风量做出补充,确保整体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
110.其中,由于第三出风部13位于通道14的前侧或后侧,即第三出风部13并未设在通
道14的内部,即第三出风部13不会影响气流在通道14处的流动,即不会影响气流的循环路径,同时,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的重心可以构成类似多边形的形状,令风道组件1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111.值得说明的是,“前”是指朝向用户的一侧,“后”则为背离用户的一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令第三出风部13对应通道14设置,能够确保整体送风量和送风覆盖面积,令第三出风部13位于通道14的前侧或后侧,能够令气流的循环路径更加流畅,减小风阻,提升风道组件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113.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9所示,风道组件1还包括进风部10,进风部10将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靠近进风口10b的一端相互连接,进风部10包括进风口10b和进风腔10a,进风口10b通过进风腔10a分别与第一出风腔11a、第二出风腔12a和第三出风腔13a连通。
114.在该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还包括进风部10,进风部10用于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的支撑与连接。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均包括靠近进风口10b的端部,进风部10将三者靠近进风口10b的端部相连接。其中,进风部10包括连通的进风口10b和进风腔10a,进风口10b作为气流入口,气流进入进风腔10a后能够分别流向第一出风腔11a、第二出风腔12a和第三出风腔13a,最后从第一出风口11b、第二出风口12b和第三出风口13b送出。
11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位于进风口10b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位于进风口10b的上侧,从而可以令风道组件1整体的送风范围相对集中,对于风道组件1而言,气流由下至上流动,适应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便于具有该风道组件1的送风设备2的结构排布,比如,送风设备2内的扰流组件,能够近地设置。
116.进一步地,进风部10包括主风段100、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和第三次风段103,进风口10b设在主风段100上。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和第三次风段103,分别连通设于主风段100上。其中,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分别与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和第三次风段103一一对应连接。
117.在该实施例中,进风部10包括相连通的主风段100和三个次风段,气流经由进风口10b进入主风段100,然后再经由相应的次风段进入相应的出风部内,也就是说,进风部10具有分风作用。具体地,三个次风段包括至少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和第三次风段103,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分别与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和第三次风段103一一对应连接。
118.能够想到的是,主风段100包括主风腔,第一次风段101包括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段102包括第二次风腔,第三次风段103包括第三次风腔,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腔、第三次风腔分别与主风腔连通形成进风腔10a。
119.具体地,气流经由进风口10b进入主风腔内后,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一次风腔输送至第一出风腔11a、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二次风腔输送至第二出风腔12a、一部分气流会通过第三次风腔输送至第三出风腔13a。
120.进一步地,气流能够按照比例分别通过第一次风腔、第二次风腔和第三次风腔输送至不同的出风部,同时也能够保证在进风腔10a内阻力较小,能够减小风阻。也就是说,输
送至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内的风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1.比如,若输送至第三出风部13内的风量小于第一出风部11或第二出风部12的风量,则可以控制第三次风段103的通流截面积小于第一次风段101或第二次风段102的通流截面积,在同等流速下,通流截面积较大的第一次风段101或第二次风段102能够提升第一出风部11或第二出风部12的送风量。
122.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三次风段1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次风段101和第二次风段102之间。
123.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次风段10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次风段101和第二次风段102之间,即第三次风段103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也就是说,第三次风段10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于第一次风段101和第二次风段102形成的空间内,进而令进风部1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也能够减少进风部10加工难度。
124.比如,当第二次风段102全部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次风段101之间时,则相邻两个第一次风段101、第二次风段102,比如三个次风段可以呈一字型并排设置。或者,三个次风段的一端彼此靠近集中设在主风段100上,三个次风段的另一端彼此远离设置,此时,三个次风段整体呈现出辐射状。
125.进一步地,第一次风段101包括入风口和送风口,入风口相较于送风口靠近主风段100设置,气流经由入风口进入第一次风腔,然后再有送风口进入第一出风腔11a内。具体地,入风口的通流截面积大于送风口的通流截面积,也就是说,第一次风段101的纵切面,自入风口向送风口的方向,呈现出缩口状,较小通流截面积的送风口处能够增加气流的流速,与此同时,为了适应于送风设备2的轻薄化,在保证高效送风的基础上,风道组件1的外形具有小型化需求,较小的送风口也能够适配于第一出风部11的外观需求。
126.进一步地,第一次风段101包括朝向进风腔10a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一弧形导风面,第一弧形导风面能够便于气流流动,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噪音,提升风道组件1的使用性能。能够想到地,第二次风段102也包括朝向进风腔10a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二弧形导风面。
127.进一步地,第三次风段103包括朝向进风腔10a的导风面,导风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第三弧形导风面,第三弧形导风面能够便于气流流动,减少气流流动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噪音,提升风道组件1的使用性能。
128.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
129.在该实施例中,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并排设置,即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基本相同。进一步地,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结构相同,减小加工装配难度,也能够令风道组件1的外轮廓趋于规则。
130.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出风腔11a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一出风口11b的方向逐渐减小。
13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腔11a的横截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出风腔11a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一出风口11b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气流经由第一出风部11的引导向第一出风口11b处流动时,会受到第一出风腔11a的腔壁的引导,沿靠近第一出风口11b的方
向,第一出风腔11a逐渐缩紧,从而可以令气流在流向第一出风口11b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在第一出风口11b的位置处形成较大的风压,使得风可以吹得更远,进一步增强风道组件1的送风距离。
1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腔11a的横截面在由后向前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也就是说,第一出风腔11a的横截面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
13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出风部1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的前壳112和后壳113,前壳112与后壳113拼接形成第一出风腔11a,第一出风口11b设在前壳112的前侧。其中,对于后壳113而言,后壳113的横截面大致呈“v”状。
134.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三出风部13设置在通道14的前侧,第三出风部13的宽度小于通道14的宽度。
135.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出风部13设在通道14的前侧,即第三出风部13相较于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而言,更加靠近用户一侧设置。第三出风部13的宽度小于通道14的宽度,即第三出风部13不会遮挡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中任一者,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送出的风不会被第三出风部13阻挡,有效提升风道组件1整体的送风效率。
136.进一步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第三出风部13包括倾斜段131和延伸段132,倾斜段131与进风口10b相连,延伸段132与倾斜段131相连并朝远离进风口10b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
137.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出风部13包括倾斜段131和延伸段132,倾斜段131与进风口10b连通,延伸段132与倾斜段131相连,延伸段132朝向远离进风口10b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具体地,延伸段132可以朝上大致垂直延伸,延伸段132可以朝斜上方延伸,延伸段132可以直线延伸,延伸段132可以折弯延伸。其中,延伸段132上设有第三出风口13b,通过倾斜段131实现延伸段132与进风口10b之间的连接,倾斜段131能够实现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之间的相互避让,使得风道组件1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稳定。若第三出风部13仅具有朝向远离进风口10b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延伸段132时,则延伸段132靠近进风口10b的端部容易与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之间相互干涉,加工难度较大。
138.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倾斜段131所在平面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等于20
°
,小于等于70
°

139.在该实施例中,倾斜段131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满足前述范围,合理的倾斜角度能够风道组件1的整体重心位于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升风道组件1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140.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倾斜段131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h大于等于50mm,小于等于200mm。
141.在该实施例中,倾斜段131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h满足前述范围,则延伸段132处于与中心区域大致相同的高度,此时,经由延伸段132上的第三出风口13b吹出的气流可以吹向中心区域附近,使得风集中在出风中心,出风中心通常为用户位置,使得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最大的送风量。
142.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出风腔13a的横截面沿靠近第三出风口13b的方向逐渐减小。
143.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出风腔13a的横截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三出风腔13a的横
截面沿靠近第三出风口13b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是说,气流经由第三出风部13的引导向第三出风口13b处流动时,会受到第三出风腔13a的腔壁的引导,沿靠近第三出风口13b的方向,第三出风腔13a逐渐缩紧,从而可以令气流在流向第三出风口13b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在第三出风口13b的位置处形成较大的风压,使得风可以吹得更远,进一步增强风道组件1的送风距离。
14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出风腔13a的横截面在左右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也就是说,第三出风腔13a的横截面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状。
1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出风部13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的左壳134和右壳135,左壳134与右壳135拼接形成第三出风腔13a,第三出风口13b包括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左出风口设在左壳134上,右出风口设在右壳135上,气流经由第三出风腔13a的引导,最后可以从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分别吹出。其中,左壳134和/或右壳135的横截面大致呈“v”状。
146.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通道14的宽度沿背离进风口10b的方向逐渐减小。
147.在该实施例中,通道14包括靠近进风口10b的第一位置和远离进风口10b的第二位置,通道14在第一位置处的宽度为x1,通道14在第二位置处的宽度为x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道14的宽度是指通道14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由于通道14的宽度取决于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形状,当通道14呈由下至上逐渐变窄的趋势,那么围合形成通道14的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会呈现出类似水滴状的外观,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有利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148.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出风部11包括背离进风口10b的第一上端111,第一上端111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y1,第二出风部12包括背离进风口10b的第二上端121,第二上端121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y2,第三出风部13包括背离进风口10b的第三上端133,第三上端133与进风口10b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为y3,其中,y1>y3,y2>y3。
149.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第三出风部13分别包括背离进风口10b的第一上端111、第二上端121、第三上端133,第一上端111和第二上端121位于第三上端133所在水平面的上方,即对于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而言,三者的上端错落有致的排布,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有利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150.其中,关于第一上端111和第二上端121与进风口10b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高度相同时,则满足,y1=y2>y3。
151.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11b沿着第一出风部11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第一出风口11b的高度为h,第三出风口13b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11b的h1/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
15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b沿着第一出风部11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口11b可以为一个沿第一出风部1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或者,第一出风口11b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11b沿第一出风部11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提升第一出风部11的整体结构强度,对于第一出风口11b而言,第一出风口11b具有h1/2高度位置。
153.由于第一出风口11b的一半高度处朝前侧的延长线会形成风道组件1的出风的中
心区域,由于风吹出后是朝上流动的,为了避免顶部的风吹出后超高处流动,因此,将第三出风口13b的位置设置的较低,即令第三出风口13b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11b的h/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使得经由第三出风口13b吹出的风基本位于中心区域附近,从而使得风能够集中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出风中心,令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
154.进一步地,第二出风口12b沿着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第二出风口12b的高度为h2,第三出风口13b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一出风口11b的h2/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
155.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2b沿着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连续延伸设置或间隔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出风口12b可以为一个沿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或者,第二出风口12b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出风口12b沿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可以提升第二出风部12的整体结构强度,对于第二出风口12b而言,第二出风口12b具有h2/2高度位置。
156.由于第二出风口12b的一半高度处朝前侧的延长线会形成风道组件1的出风的中心区域,由于风吹出后是朝上流动的,为了避免顶部的风吹出后超高处流动,因此,将第三出风口13b的位置设置的较低,即令第三出风口13b的最高出风点不高于第二出风口12b的h/2高度处的水平延长线,使得经由第三出风口13b吹出的风基本位于中心区域附近,从而使得风能够集中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出风中心,令用户能够感受到最大的风速。
157.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第三出风部13设置在通道14的前侧,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2b分别设在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前侧,第三出风口13b设在第三出风部13的前侧、左侧、右侧中的至少一处。
158.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出风部13设置在通道14的前侧,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2b分别设在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前侧,即气流经由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2b朝前吹出。具体地,气流经由第一出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2b朝向正前方吹出。
159.进一步地,当第三出风口13b设在左侧、右侧时,则第三出风口13b和第一出风口11b、第三出风口13b和第二出风口12b能够形成倾斜朝外方向的送风。当第三出风口13b设在第三出风部13的前侧时,则流经由第三出风口13b朝向正前方吹出。
160.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风道组件1还包括连接部15,连接部15将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远离进风口10b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三出风部13设置在通道14的前侧,连接部15上设有操作界面,第三出风部13的高度低于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以使连接部15的上表面形成为倾斜面。
161.在该实施例中,风道组件1还包括连接部15,连接部15用以将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远离进风口10b的端部连接起来,使得风道组件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好。其中,第三出风部13位于通道14的前侧,且第三出风部13的高度低于第一出风部11和第二出风部12的高度,此时,位于连接部15上的操作界面倾斜向下朝向用户,相较于平面而言,倾斜设置能够方便用户操作。
162.进一步地,进风部10、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具体为一体式结构,因为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可将风道组件1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设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提高了风道组件1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
效率,使风道组件1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16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如图10和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送风设备2,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1。
1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设备2,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1,因此具有该风道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6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设备2,包括上述任一设计所提供的风道组件1,因此具有该风道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66.需要说明的是,送风设备2包括无叶风扇、空调器、烹饪设备等。其中,无叶风扇没有外露的扇叶而使得其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无叶风扇产生的气流更平稳,市场竞争力更高。
167.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送风设备2还包括机座21和风机23,机座21包括导风通道2214,导风通道2214与风道组件1的进风口10b连通。风机23设于机座21内,风机23通过导风通道2214向进风口10b送风。
168.在该实施例中,送风设备2还包括机座21和风机23,机座21包括导风通道2214,导风通道2214与风道组件1的进风腔10a连通。风机23设于机座21内,风机23作为扰动气流的动力源,风机23通过导风通道2214向进风腔10a送风,加压后的气流自导风通道2214,仅有进风口10b进入进风腔10a内,在进风腔10a内部,气流会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进入第一出风部11、第二出风部12和第三出风部13,最终由第一出风口11b、第二出风口12b和第三出风口13b吹向用户。
169.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7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