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封堵油藏大孔道的高强度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5-08 08:19: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由下述组分制成: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0.3%~0.9%、黄原胶0.1%~0.3%、交联剂0.2%~0.8%、快速促凝剂0.02%~0.1%、凝胶增强剂0.1%~0.3%、纳米颗粒0.5%~5%和余量的配制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是以聚环糊精为母核,丙烯酰胺及4-乙烯基-1-(3-磺丙基)吡啶内嗡盐单体为接枝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两性离子功能链段的超支化聚合物;优选地,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粘均分子量为300万~1000万,水解度为20%~40%;式i中,n为3,m为4000~130000,p为400~20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所述黄原胶的质量比为3: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酚醛树脂交联剂。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促凝剂为无机铬;所述无机铬由质量比为1:2的重铬酸钠和亚硫酸钠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结构增强剂为式ii所示手性c3超分子聚合物,
式ii中,n表示重复单元的个数,n=1~6,r1=h或c1-c3的直链烷基,r2=h或c1-c3的直链烷基,x为c1-c3的直链烷基。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锆和纳米三氧化二铝的任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1.5μm;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1μm,且≥175nm。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配制水加入反应器中,控制加热温度为45~50℃;2)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所述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和黄原胶,并继续搅拌;3)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交联剂,并继续搅拌;4)将搅拌均匀的体系加热到60~65℃,然后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凝胶增强剂,并继续搅拌;5)将搅拌均匀的体系降温到45~50℃,然后在不断搅拌条件下依次向反应器中加入所述纳米颗粒和所述快速促凝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10.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在封堵油藏大孔道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油藏大孔道的高强度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高强度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由下述组分制成:超支化聚丙烯酰胺聚合物0.3%~0.9%,黄原胶0.1%~0.3%,交联剂0.2%~0.8%,快速促凝剂0.02%~0.1%,凝胶增强剂0.1%~0.3%,纳米颗粒0.5%~5%和余量的配制水。本发明高强度双网络微纳米颗粒复合凝胶具有注入性好、凝胶强度高、悬浮稳定性好、封堵效果优异的特点;并且对高渗透层具有较强的封堵作用,对低渗透层的伤害较小,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后,能够扩大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改善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改善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花 张健 李先杰 管错 胡科 刘玉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2/5/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