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器的振荡器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7:18: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振荡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振荡器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出风均由运动导风板进行方向控制,普遍的技术方案如下:一、外置横向导风板位于出风口,通过转动实现上下扫风;二、内置纵向小导叶实现左右扫风;三、横向细孔风板实现低速微风;四、前置面板挡风板,实现四周出风。
3.但是,在这些方案中,空调器的出风方向固定,而且单一,束状风扫风感强,舒适性较差,稳态束状定向风使室内气流组织模式单一,无法产生风速大小、方向瞬态变化的舒适风场,另外,出风模式普遍具有周期性,混风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振荡器,该空调器的振荡器可以提高室内的混风效率,而且可以改变室内稳态气流组织形式,避免气流直吹,达到自然舒适的送风效果。
5.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6.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振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以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主流通道和至少一个回流通道,所述主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隔板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回流通道的进口,所述隔板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回流通道的出口,所述隔板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流段,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段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呈扩张状,以在所述主流通道内的部分气流产生偏转后,使得另一部分气流产生涡卷。
7.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振荡器,气流经过至少一个隔板后,可以使腔体内的气流产生偏转,而且可以在隔板处形成涡卷,实现振荡器的自振荡出风,如此,可以提高室内的混风效率,而且可以改变室内稳态气流组织形式,避免气流直吹,达到自然舒适的送风效果。
8.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所述隔板还包括: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所述第一导风段向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主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段向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主流通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段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回流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二导风段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回流通道的进口,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段和第二导风段之间。
9.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振荡器的纵截面内,所述第一导风段与所述腔体中轴线的夹角为α,所述第二导风段与所述腔体中轴线的夹角为β,α和β的取值范围为:0
°
<α<90
°
,0
°
≤β<90
°

10.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隔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板相对所述腔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收缩段,所述第一收缩段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且所述第一收缩段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2.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收缩段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第一端部,所述第一导风段邻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为第二端部,在所述振荡器的纵截面内,所述第一端部的尺寸为a,两个所述隔板的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为b,a与b之间的关系为:a<b。
13.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导流段与所述第一导风段连接的一端为第三端部,两个所述隔板的所述第三端部之间的距离为c,c>b。
14.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收缩段,所述第二收缩段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且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大。
1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弧形导流段,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收缩段且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6.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振荡器的纵截面内,所述第二弧形导流段与所述第二收缩段的连接处两端连线为第一线段,第二导风段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线段为非相交关系。
17.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振荡器。
1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0.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示意图;
21.图2是气流在腔体内流动的第一过程的示意图;
22.图3是气流在腔体内流动的第二过程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振荡器;
25.10、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腔体;14、主流通道;15、回流通道;16、第一收缩段;160、第一端部;17、第二收缩段;18、第二弧形导流段;20、隔板;21、进口;22、出口;23、第一弧形导流段;230、第三端部;24、第一导风段;240、第二端部;25、第二导风段。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27.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振荡器1,当然,该振荡器1不限于使用于空调器上,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合适的物件上。
28.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振荡器1,包括:壳体10和至少一个隔板20,壳体10构成振荡器1的整体的外形结构,而且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气流在经过振
荡器1时出现泄漏,壳体10内形成有腔体13,气流可以进入到腔体13内,而至少一个隔板20设置于腔体13内,气流经过至少一个隔板20后,可以使腔体13内的气流产生偏转,而且可以在隔板20处形成涡卷,实现振荡器1的自振荡出风,如此,可以提高室内的混风效率,而且可以改变室内稳态气流组织形式,避免气流直吹,达到自然舒适的送风效果。
29.如图1所示,壳体10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腔体13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连通,这样,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腔体13内,然后可以从出风口12处出风,通过偏转后,可以在室内形成自振荡的瞬态涡卷风。
30.如图1所示,在将至少一个隔板20设置于腔体13内后,可以将腔体13分隔为主流通道14和至少一个回流通道15,主流通道14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对设置,隔板20邻近出风口12的一端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隔板20邻近进风口11的一端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也就是说,当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主流通道14后会向出风口12的方向流动,而部分气流在流动至出风口12时会由于壳体10的阻挡从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进入到回流通道15中,然后从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回到主流通道14。
31.如图1所示,隔板20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流段23,第一弧形导流段23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呈扩张状,以在主流通道14内的部分气流产生偏转后,使得另一部分气流产生涡卷。也就是说,回流通道15中的气流回到主流通道14后,可以使主流通道14中的部分气流产生偏转,同时,第一弧形导流段23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另一部分气流可以在隔板20处产生沿进风口11方向的逆向流动,从而产生涡卷效应,而且将第一弧形导流段23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构造为扩张状,气流可以沿第一弧形导流段23向外侧扩大,以便于气流沿第一弧形导流段23产生涡卷效应高压区。
32.以下为举例当隔板20为两个时,气流的流动原理。两个隔板20在腔体13内上下间隔设置。
33.主气流偏转效应:如图2和图3所示,当气流从进风口11沿腔体13中轴线到达出风口12附近时,由于出风口12上下侧的壳体10结构,部分气流会沿壳体10结构表面流动,并进入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由于流动的不均匀性,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的流量不同,例如:经过上端回流通道15的气流的流量大于经过下端回流通道15的气流的流量,从而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的流量也不同,从进风口11进入的主气流会在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处由上、下端不同流量的气流的推动作用下产生偏转。
34.偏转气流涡卷效应:如图3所示,偏转的气流靠近下端的隔板20后,由于气流“附壁”效应,部分气流会沿下端的隔板20运动,主气流靠近下端的隔板20的表面运动,同时,回流通道15的气流在上端的隔板20处产生沿进风口11方向的逆向流动,产生涡卷效应,该效应进一步将主气流推向下端的隔板20的一侧,此时出风口12处产生偏向下的速度。
35.主气流被推向下端的隔板20的一侧,该侧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的气流的流量又会比上端的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的气流的流量大,从而导致“主气流偏转效应”和“偏转气流涡卷效应”在对立侧发生,如此,在出风口12处产生向上、向下的周期性流动,从而产生自振荡的效果。
36.此外,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隔板20还包括:第一导风段24和第二导风段25,第一导风段24向远离出风口12的方向延伸,而且第一导风段24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第
二导风段25向远离进风口11的方向延伸,而且第二导风段25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导风段24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第二导风段25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第一弧形导流段23连接于第一导风段24和第二导风段25之间。
37.第一导风段24向远离出风口12的方向延伸,而且第一导风段24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气流在进入腔体13后沿第一导风段24偏转,第二导风段25向远离进风口11的方向延伸,而且第二导风段25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气流可以更加方便地沿着第二导风段25导向至出风口12,从而从出风口12处导出。第一导风段24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出口22,第二导风段25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部分气流可以从第二导风段25与壳体10之间进入到回流通道15,然后从第一导风段24与壳体10之间回到主流通道14。第一弧形导流段23连接于第一导风段24和第二导风段25之间,而且第一弧形导流段23与第一导风段24不相切,即气流沿第一导风段24运动后可以沿第一弧形导流段23向外侧扩大,以便于气流沿第一弧形导流段23产生涡卷效应高压区,将主气流推向对立侧隔板20,使主气流产生弯曲转向。
38.其中,如图1所示,在振荡器1的纵截面内,第一导风段24与腔体13中轴线的夹角为α,第二导风段25与腔体13中轴线的夹角为β,α和β的取值范围为:0
°
<α<90
°
,0
°
≤β<90
°
。第一导风段24与腔体13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
°
<α<90
°
,也就是说,第一导风段24需要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气流在进入腔体13后沿第一导风段24偏转,第二导风段25与腔体13中轴线的夹角范围为:0
°
≤β<90
°
,第二导风段25可以向主流通道14的方向倾斜设置,也可以与腔体13中轴线平行设置,这样气流在经过第二导风段25时都可以被导向至出风口12处。
39.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隔板20为两个,两个隔板20相对腔体1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当隔板20为两个时,优选地,两个隔板20相对腔体1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这样气流经过两个隔板20并且发生偏转后,可以使上、下出风的振幅相差较小,当然,根据腔体13的实际结构和布置,两个隔板20也可以不相对腔体1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0包括:第一收缩段16,第一收缩段16设置于进风口11,而且第一收缩段16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在进风口11处设置有第一收缩段16,而且第一收缩段16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这样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到腔体13后产生射流效应,防止气流发散。
41.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收缩段16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为第一端部160,第一导风段24邻近进风口11的一端为第二端部240,在振荡器1的纵截面内,第一端部160的尺寸为a,两个隔板20的第二端部240之间的距离为b,a与b之间的关系为:a<b。也就是说,第一端部160的尺寸小于两个隔板20的第二端部240之间的距离,这样气流进入腔体13后,可以向第一导风段24的方向偏转,从而保证气流进入主流通道14后的偏转空间。
4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弧形导流段23与第一导风段24连接的一端为第三端部230,两个隔板20的第三端部230之间的距离为c,c>b。两个隔板20的第三端部230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隔板20的第二端部240之间的距离,如此,气流在沿着主流通道14流动时,可以使气流的偏转空间足够大。
43.另外,如图1所示,壳体10包括:第二收缩段17,第二收缩段17设置于出风口12,而
且第二收缩段17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大。第二收缩段17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大,而且第二收缩段17远离出风口12的一端可以构造为圆弧状,这样可以使气流在自振荡时可沿不同角度顺利流出,减少出风口12处的阻力。
44.当然,如图1所示,壳体10还包括:第二弧形导流段18,第二弧形导流段18连接于第二收缩段17,而且第二弧形导流段18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将第二弧形导流段18连接于第二收缩段17,部分气流可以沿第二弧形导流段18的表面流动并导流至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处,从而进入到回流通道15。而第二弧形导流段18在朝向出风口12的方向上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如此,可以保证部分气流遇到第二弧形导流段18时可回流至相应的回流通道15的进口21。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第二弧形导流段18的导流作用的前提下,第二弧形导流段18的结构也可以不为弧形状。
45.可选地,在振荡器1的纵截面内,第二弧形导流段18与第二收缩段17的连接处两端连线为第一线段,第二导风段25的延长线与第一线段为非相交关系。也就是说,第二导风段25的延长线不与第二弧形导流段18与第二收缩段17的连接处的两端连线相交,这样可以避免第二导风段25对于在第二弧形导流段18与第二收缩段17的连接处的出风的影响,另外,当振荡器1应用于空调器时,还需要考虑空调器的风道的空间进行设置。
4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振荡器1。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倾斜”、“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