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磁流量计用压力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5-06 07:46: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制造电磁流量计用工艺装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流量计用压力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水压试验是制造电磁流量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但在生产大口径电磁流量计(≥dn500)时,由于所需设备过于庞大笨重,存在水压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电极安装后不能通过水压试验进行验证,这就使电磁流量计的产品质量留有隐患。因此简单方便的水压试验装置成为生产大口径电磁流量计(≥dn500)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磁流量计用压力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在制造大口径电磁流量计(≥dn500)时可以对电极处进行水压试验。
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流量计用压力试验装置包括两根压力管、密封垫、两个压力测头,支撑杆、连接杆、两个放气阀、密封圈、压力泵,所述两根压力管一端分别与压力泵相连接,另一端放置密封垫后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与连接杆相连接;支撑杆和连接杆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相连接;所述两个放气阀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测头上。
5.所述两个压力测头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端带有球头的圆柱体,用于分别连接支撑杆和连接杆,圆柱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的凹槽,两个压力测头分别通过凹槽扣在被测测量管上;圆柱体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内孔,在垂直于圆柱体轴线方向焊接一个螺纹套,且螺纹套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与第一内孔相通,两个压力测头分别通过螺纹套与所述两个压力管相连接;两个压力测头上分别设有内螺纹通气孔,通过内螺纹通气孔与所述两个放气阀相连接。
6.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第三内孔,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四内孔,所述第四内孔与第三内孔相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支撑杆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两个压力测头圆柱体上的球头分别插入支撑杆的第三内孔和连接杆的第四内孔中。
7.所述两个放气阀的结构相同,分别为前端带有90
°
锥度的螺纹堵,用于与所述两个压力测头上的内螺纹通气孔螺纹连接。
8.所述一种电磁流量计用压力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有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支撑杆一端的外螺纹拧入连接杆的内螺纹中。
9.第二步、将密封圈分别放入两个压力测头的凹槽中,将两个放气阀分别拧到两个压力测头的内螺纹通气孔中。
10.第三步、将两根压力管一端分别与压力泵相连接,另一端放置密封垫后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圆柱体上的螺纹套相连接。
11.第四步、将两个压力测头上的带有球头的圆柱体分别插入支撑杆的第三内孔和连接杆的第四内孔中。
12.第五步、将一个压力测头上放置有密封圈的凹槽扣在被测测量管的一端电极上,同时另一个压力测头上放置有密封圈的凹槽扣在被测测量管相对应的另一端电极上。
13.第六步、旋紧支撑杆,使得两个压力测头与被测测量管顶紧。
14.第七步、开启压力泵试加压,旋松放气阀,待两个压力测头内气体排空有水流出时,旋紧放气阀。
15.第八步、将压力泵加压至要求的数值后,关闭压力泵,然后保压、泄压。
16.第九步、反向转动支撑杆,使两个压力测头松动并取出,完成一次被测测量管打压过程。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制造大口径电磁流量计(≥dn500)时可以对电极处进行水压试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所需设备过于庞大笨重,水压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电极安装后采用本发明通过水压试验进行验证,消除了电磁流量计产品质量上的隐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支撑杆放大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连接杆放大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压力测头的主视图;图6为图2中压力测头的俯视图;图7为图2中放气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本装置的两根压力管1一端分别与压力泵8(便携式压力泵)相连接,另一端放置密封垫2后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3相连接。支撑杆4与连接杆5相连接;支撑杆4和连接杆5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3相连接;两个放气阀6分别安装在两个压力测头3上。两个压力测头3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端带有球头16的圆柱体,用于分别连接支撑杆4和连接杆5,圆柱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7的凹槽18,两个压力测头3分别通过凹槽18扣在被测测量管9上;圆柱体轴线方向设有第一内孔14,在垂直于圆柱体轴线方向焊接一个螺纹套12,且螺纹套12轴线方向设有第二内孔13,第二内孔13与第一内孔14相通,两个压力测头3分别通过螺纹套12与两个压力管1相连接;两个压力测头3上分别设有内螺纹通气孔17,通过内螺纹通气孔17与两个放气阀6相连接。
20.如图2、图3、图4所示,本装置的支撑杆4和连接杆5均为一金属棒,支撑杆4的一端设有第三内孔10,连接杆5的一端设有第四内孔11,第四内孔11与第三内孔10相同;支撑杆4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支撑杆4与连接杆5螺纹连接;两个压力测头3圆柱体上的球头16分别插入支撑杆4的第三内孔10和连接杆5的第四内孔11中。
21.如图7所示,本装置的两个放气阀6的结构相同,分别为前端带有90
°
锥度的螺纹
堵,用于与两个压力测头3上的内螺纹通气孔17螺纹连接。
22.如图1至图7所示,本装置的使用方法有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支撑杆4一端的外螺纹拧入连接杆5的内螺纹中。
23.第二步、将密封圈7分别放入两个压力测头的凹槽18中,将两个放气阀6分别拧到两个压力测头3的内螺纹通气孔17中。
24.第三步、将两根压力管1一端分别与压力泵8相连接(注意:与压力泵连接的两压力管1应在同一侧),另一端放置密封垫2后分别与两个压力测头3圆柱体上的螺纹套12相连接。
25.第四步、将两个压力测头3上的带有球头16的圆柱体分别插入支撑杆4的第三内孔10和连接杆5的第四内孔11中。
26.第五步、将一个压力测头3上放置有密封圈7的凹槽18扣在被测测量管9的一端电极上,同时另一个压力测头3上放置有密封圈7的凹槽18扣在被测测量管9相对应的另一端电极上。
27.第六步、旋紧支撑杆4,使得两个压力测头3与被测测量管9顶紧。
28.第七步、开启压力泵8试加压,旋松放气阀6,待两个压力测头3内气体排空有水流出时,旋紧放气阀6。
29.第八步、将压力泵8加压至要求的数值后,关闭压力泵8,然后保压、泄压。
30.第九步、反向转动支撑杆4,使两个压力测头3松动并取出,完成一次被测测量管9打压过程。
31.本装置压力测头3所用材料为304不锈钢,通过车削加工,加工出腔体15、第一内孔14、凹槽18及带有球头16的圆柱体。再由钳工加工出内螺纹通气孔17和第二内孔13。最后将螺纹套12焊接在圆柱体上。
32.支撑杆4所用材料为q235a,通过车削加工,加工出外螺纹及第三内孔10。再由铣削加工,加工出对方。
33.连接杆5所用材料为q235a,通过车削加工,加工出内螺纹及第四内孔11。
34.放气阀6所用材料为304不锈钢,通过车削加工而成。
35.其余密封垫2及密封圈7为标准件。
36.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将本装置连接好。开启打压泵8,水流自泵体通过压力管1、螺纹套12、第二内孔13、第一内孔14到达腔体15。旋松放气阀6,将腔体15内气体放出,使得水充满腔体15与被测工件9上电极相接触。待有水从内螺纹通气孔17流出时旋紧放气阀6。当加压到要求数值后关闭压力泵8,保压至规定的时间,泄压。反向转动支撑杆4,使两个压力测头3松动并取出。
37.用兆欧表检测被测测量管9上电极对地绝缘电阻当>200mω时为合格,否则需要重新装配被测测量管9上电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