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9:11: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维卡软化温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当需要使用维卡软化温度试验仪测试管材的维卡软化温度时,首先需要制作测试样品,对于壁厚小于2.4mm的管材,需要将切割管材得到的弧形样品加热压平,得到平板样品。试验时将弧形样品凹面向上设置在平板样品上,二者之间不得有缝隙。这种双层设置的样品不易固定,一旦样品在测试中发生移动,将导致测试结果无效;试验过程中为了保持液态导热介质(如甲基硅油)各部分温度一致,需进行搅拌,导致液态导热介质内部不断流动,如果样品受到上升液流的影响,将导致测试结果不准;压针应该作用于弧形样品凹面的最低点,以确保弧形样品和平板样品之间不存在间隙,但弧形样品在设置时不容易对准压针,需要反复调节,操作不便,因此中国专利cn212514350u中提出了一种管材热变形维卡试验机,是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具体包括加热箱体,加热箱体上设置有试验架,在需要试验时将试验架从加热箱体中取出,通过试验架中的压框和压片将平板样品和弧形样品固定在载物板上,避免了试验过程中样品移动,也避免了弧形样品和平板样品受上升液流影响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导致测试结果不准。
3.现有技术中这种管材热变形维卡试验机,试验架的顶部突出于加热箱体的顶部,在取出试验架时需要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实现,这种操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且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不需要人工操作手动将加热箱体中的试验架取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包括加热箱体和试验架,所述加热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试验架可升降设置在第一容腔内,所述加热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互相连通,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穿出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内,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一容腔内的部分与试验架的底部相抵用于带动试验架在第一容腔内上下移动。
6.升降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二容腔内,另一端穿出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内,在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架内,将试验架放入到加热箱体内时,通过位于第一容腔内升降组件的一端带动试验架向下移动,使试验架位于第一容腔内,待试验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时,需要将试验架从加热箱体内取出,此时位于第一容腔内的升降组件向上移动带动试验架在第一容腔内向上移动,逐步移动至露出加热箱体顶部的位置,此过程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取放试验架,试验架可随着升降组件自动升降,使得取放试验架效率更高。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竖向的立板和横向的升降板,所述
立板上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升降板的一侧与导轨滑动配合,升降板的一端穿过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内,立板位于二容腔内,通过升降板与导轨的配合,使得升降板在第一容腔内上下移动,将试验架放置在升降板上即可实现试验架随着升降板的升降在第一容腔内上下移动的过程。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升降板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气缸的驱动实现升降板在第一容腔内上下移动的过程。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轨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升降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轨滑动配合,升降板的两侧与导轨滑动配合,实现升降板的升降过程。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板体前后之间的宽度小于第一板体前后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二板体穿过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内,试验架放置在第二板体上,通过第二板体的升降实现试验架随之升降的过程。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的中部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宽度小于试验架最窄处的宽度,避免试验架从通孔处掉落情况的产生且方便试验架散热。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左右两侧所述导轨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卡块,避免升降板从导轨顶部或者底部脱离的情况产生。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立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杆底部与立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实现了对升降板的支撑,保证了升降板的稳固性。
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升降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二容腔内,另一端穿出第二容腔位于第一容腔内,在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架内,将试验架放入到加热箱体内时,通过位于第一容腔内升降组件的一端带动试验架向下移动,使试验架位于第一容腔内,待试验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时,需要将试验架从加热箱体内取出,此时位于第一容腔内的升降组件向上移动带动试验架在第一容腔内向上移动,逐步移动至露出加热箱体顶部的位置,此过程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取放试验架,试验架可随着升降组件自动升降,使得取放试验架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试验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升降组件的主视图。
21.图中,1-加热箱体;2-试验架;3-第一容腔;4-第二容腔;5-升降组件;6-立板;7-升
降板;8-导轨;9-安装板;10-气缸;11-通孔;12-卡块;13-第一板体;14-第二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图4所示,一种管材维卡试验专用制样工具,包括加热箱体1和试验架2,所述加热箱体1内设置有第一容腔3,所述试验架2可升降设置在第一容腔3内,所述加热箱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容腔4,所述第二容腔4内设置有升降组件5,所述第二容腔4与第一容腔3互相连通,所述升降组件5的一端穿出第二容腔4位于第一容腔3内,所述升降组件5位于第一容腔3内的部分与试验架2的底部相抵用于带动试验架2在第一容腔3内上下移动。
24.升降组件5的一端位于第二容腔4内,另一端穿出第二容腔4位于第一容腔3内,在试验样品固定在试验架2内,将试验架2放入到加热箱体1内时,通过位于第一容腔3内升降组件5的一端带动试验架向下移动,使试验架2位于第一容腔3内,待试验结束后将样品取出时,需要将试验架2从加热箱体1内取出,此时位于第一容腔3内的升降组件5向上移动带动试验架2在第一容腔3内向上移动,逐步移动至露出加热箱体1顶部的位置,此过程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取放试验架2,试验架2可随着升降组件5自动升降,使得取放试验架2效率更高。
25.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竖向的立板6和横向的升降板7,所述立板6上固定设置有导轨8,所述升降板7的一侧与导轨8滑动配合,升降板7的一端穿过第二容腔4位于第一容腔3内,立板6位于二容腔内,通过升降板7与导轨8的配合,使得升降板7在第一容腔3内上下移动,将试验架2放置在升降板7上即可实现试验架2随着升降板7的升降在第一容腔3内上下移动的过程。所述立板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与升降板7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安装板9上固定设置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活动端与升降板7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气缸10的驱动实现升降板7在第一容腔3内上下移动的过程。所述导轨8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升降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轨8滑动配合,升降板7的两侧与导轨8滑动配合,实现升降板7的升降过程。
26.所述升降板7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13和第二板体14,所述第一板体13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轨8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板体14前后之间的宽度小于第一板体13前后之间的宽度,所述第二板体14穿过第二容腔4位于第一容腔3内,试验架2放置在第二板体14上,通过第二板体14的升降实现试验架2随之升降的过程。所述第二板体14的中部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的宽度小于试验架2最窄处的宽度,避免试验架2从通孔11处掉落情况的产生且方便试验架2散热。左右两侧所述导轨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卡块12,避免升降板7从导轨8顶部或者底部脱离的情况产生。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