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06 04:49: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四连杆铰链汽车电动尾门,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四连杆铰链汽车尾门的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安装结构,参见图1和图2所示,尾门1通过四连杆铰链3与车身5连接,电动驱动撑杆8的两端与四连杆铰链上的两个球头销2连接,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通过车身胶堵安装孔4从车身5外面穿到里面,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胶堵7固定到车身胶堵安装孔4上;图中省略了尾门线束13及其相关附件。由于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设于尾门1和车身之间,尾门1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电动驱动撑杆8和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随尾门1一起运动,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中间无法固定,容易出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异响、磨损等问题,并且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长度较长、悬吊起美观性较差。
3.目前有关汽车尾门线束或安装的在研究较多,例如cn201820058561.0公开了一种防扭曲的汽车尾门线束导向胶套结构,主要是对线束进行集中收集,方便导向胶管进行套设能够进行多角度旋转,使得线束不再扭曲从而保障线束以及胶套的完整,延长使用寿命。又如cn201910833701.6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主要解决支撑杆的防拉脱、防水效果,以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尚未涉及通过对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安排结构的改进,解决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异响、磨损等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对现有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进行优化,在满足线束安装的同时,避免出现异响和磨损等问题。
5.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包括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的一端从电动驱动撑杆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门上,且与尾门线束合并接入车身上。
6.进一步,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通过电动驱动撑杆线束接插件和尾门线束接插件与尾门线束合并。
7.进一步,在汽车尾门上设置安装孔和胶堵对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进行固定。在汽车尾门上对应电动驱动撑杆线束的中间位置设置卡子,用于进一步固定电动驱动撑杆线束。
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9.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将线束和胶堵由安装在车身上改为安装在尾门上,并且线束中间增加一个卡子固定在尾门上,避免了由于尾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电动驱动撑杆和电动驱动撑杆线束随尾门一起运动,而电动驱动撑杆线束中间无法固定,容易出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异响、磨损等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将尾门上的电动驱动撑杆线束与尾门上线束(灯具电路
等)合并,不需要新增另外的线束,结构简单,还缩短了电动驱动撑杆线束的长度,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简洁和有效。
附图说明
11.图1是现有汽车尾门安装电动驱动撑杆安装位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现有汽车尾门安装电动驱动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位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尾门,2-四连杆铰链球头销,3-四连杆铰链,4-车身胶堵安装孔,5-车身,6-电动驱动撑杆线束,7-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胶堵,8-电动驱动撑杆,9-尾门胶堵安装孔,10-尾门卡子安装孔,11-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卡子,12-电动驱动撑杆线束接插件,13-尾门线束,14-尾门线束电动驱动撑杆接插件,15-尾门线束尾门安装胶堵,16-尾门线束侧围安装胶堵。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参见图3,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的一端从电动驱动撑杆8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门1上,且与尾门线束13合并接入车身上。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通过接插件12和尾门线束接插件14与尾门线束13合并。进一步,在汽车尾门1上对应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的中间位置设置卡子11,用于进一步固定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
18.图中,尾门线束电动驱动撑杆接插件14、尾门线束尾门安装胶堵15以及尾门线束侧围安装胶堵16对尾门线束13固定。
19.参见图4,所述汽车尾门1上设置安装孔9(和胶堵7)对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进行固定。图中,四连杆铰链球头销2、四连杆铰链3和车身胶堵安装孔4与现有技术相同。
20.具体实施时,在汽车尾门1上增加1个圆孔9和1个长圆孔10,分别用于安装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胶堵7和卡子11,以缩短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开启尾门1,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通过尾门胶堵安装孔9从尾门1外面穿到里面,电动驱动撑杆线束接插件12与尾门线束电动驱动撑杆接插件14连接,通过尾门线束电动驱动撑杆接插件14上的卡子固定在尾门1上,在安装孔9上设置胶堵7用于将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固定在尾门1上。车身取消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胶堵安装孔17,避免了电动驱动撑杆线束过长和在尾门开启关闭过程中随尾门一起运动;同时,在电动驱动撑杆线束中间可以实现增加一个固定点11,使得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安装更加可靠和美观,解决了容易出现异响、磨损等问题。其他结构不变,例如电动驱动撑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四连杆铰链的上、下两个球头销2连接。
2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包括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的一端从电动驱动撑杆(8)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门(1)上,且与尾门线束(13)合并接入车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通过接插件(12)和尾门线束接插件(14)与尾门线束(13)合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门(1)上设置的安装孔(9)和胶堵(7)对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尾门(1)上对应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的中间位置设置卡子(11),用于固定电动驱动撑杆线束(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尾门电动驱动撑杆的线束安装结构,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的一端从电动驱动撑杆引出;另一端固定在汽车尾门上,且与尾门线束合并接入身车上。所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通过接插件和尾门线束接插件与尾门线束合并。采用本实用新型避免由于尾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电动驱动撑杆和电动驱动撑杆线束随尾门一起运动,而电动驱动撑杆线束中间无法固定,容易出现电动驱动撑杆线束异响、磨损等问题。损等问题。损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5/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