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6 04:2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际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3.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车载充电机通过安装支架集成在汽车内。
4.现有的3.3kw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系统通常采用单置标准7芯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前需将充电枪的两端分别对插车端充电座和交流电源端口,操作繁琐且经常由于误操作如枪头插拔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充电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具备收放充电线缆自如以实现便携充电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的3.3kw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系统通常采用单置标准7芯充电枪进行充电,充电前需将充电枪的两端分别对插车端充电座和交流电源端口,操作繁琐且经常由于误操作如枪头插拔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充电失败。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盖板;
7.所述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充电机,所述充电机上设置有充电线缆和控制盒,且所述充电线缆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框架上;
8.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卷线筒,所述充电线缆缠绕设置于所述卷线筒上,所述卷线筒上设置有扭簧,且所述扭簧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接;
9.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卷线筒上设置有棘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固定盘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相啮合的棘爪,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弹簧片。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
述支撑框架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滑杆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固定盘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且所述盖板通过两个所述螺栓与所述安装框架相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架,且所述充电线缆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15.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与充电机连接的充电线缆穿过安装框架和壳体延伸出支架外,通过将充电线缆卷绕在卷线筒上,并通过扭簧对卷线筒施加复位回转的作用力,即可实现,在充电时,只需拉出充电线缆将其与充电桩连接,并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对充电线缆的运动进行限位,避免扭簧的拉力影响充电线缆充电,在充电完成后,再通过解锁机构解除对充电线缆的限位,即可令充电线缆在扭簧的复位作用下自动收线,相比传统的充电系统,无需在每次充电时另行安装充电枪,避免了误操作导致的充电失败,并且收放线缆操作简便、安全。
17.2、该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用于保护充电机的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在对充电机进行维修检测时,只需将螺栓拧出,即可拆卸下盖板将充电机暴露出来。
18.3、该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通过固定架将充电线缆的尾部固定起来,可以避免卷线筒在正反转动以对充电线缆收放线时,对充电线缆的尾部也施加拉力,进而拉扯充电机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中:1、壳体;2、安装框架;201、盖板;202、螺栓;3、充电机;301、充电线缆;302、固定架;303、控制盒;4、支撑框架;401、卷线筒;402、扭簧;5、固定盘;501、棘轮;6、限位机构;601、滑槽;602、滑杆;603、棘爪;604、弹簧片;7、解锁机构;701、连接板;70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4,一种可收线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安装框架2,安装框架2上设置有盖板201;
28.安装框架2内设置有充电机3,充电机3上设置有充电线缆301和控制盒303,且充电线缆301滑动设置于壳体1和安装框架2上;
29.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框架4,支撑框架4上转动设置有卷线筒401,充电线缆301缠绕设置于卷线筒401上,卷线筒401上设置有扭簧402,且扭簧402与支撑框架4相连接;
30.支撑框架4上设置有固定盘5,卷线筒401上设置有棘轮501。
31.本实施例中:壳体1是充电系统的整体外壳,充电线缆301上安装有标准16a三爪插头,可插入家用插座实现慢充功能,用在具有3.3kw慢充功能的车上,控制盒303用于实现外带缆上控制功能(过流检测/过温检测/漏电检测等),安装框架2设置在壳体1的下内壁,通过将充电机3安装于安装框架2内,再安装上盖板201,可以完成对充电机3的安装;
32.充电线缆301则从安装框架2和壳体1右侧的开口处穿过延伸至壳体1外,用于与充电桩连接对充电机3进行充电;
33.为使得充电线缆301在放线时操作方便,并在充电后能够自动收线,设置有支撑框架4,支撑框架4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卷线筒401的两端分别转动在支撑框架4的两部分之间,充电线缆301缠绕在卷线筒401的表面,扭簧402的一端连接在卷线筒401的表面,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框架4的侧壁;
34.在对充电机3进行充电时,只需通过充电线缆301的头部将其拉出,此时,卷线筒401会被充电线缆301带动逆时针旋转,并扭曲扭簧402,在充电完成后,只需松开充电线缆301,卷线筒401就会在扭簧402的回弹力下顺时针旋转,将充电线缆301重新卷起并收回壳体1内。
35.实施例2
36.请参阅图1-4,支撑框架4内设置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包括开设于固定盘5上的滑槽601,滑槽601内滑动设置有滑杆602,滑杆602上设置有与棘轮501相啮合的棘爪603,固定盘5上设置有弹簧片604。
37.本实施例中:为使得充电线缆301在拉出后进行充电时,扭簧402的回弹力不会拽动充电线缆301影响正常充电,设置有限位机构6;
38.其中,棘轮501连接在卷线筒401的前端,弹簧片604安装在固定盘5的侧内壁,并且弹簧片604的一端压紧棘爪603,棘爪603通过弹簧片604与固定盘5的侧内壁弹性连接;
39.当向外拉出充电线缆301使得卷线筒401逆时针转动时,棘轮501会随着一起逆时针转动,此时棘轮501不会与棘爪603卡住,棘爪603会在棘轮501的拨动下不断来回摆动;
40.而当扭簧402的回弹力使得卷线筒401有顺时针回转的趋势时,棘轮501会一起顺时针转动,此时棘轮501的转动方向与棘爪603的齿的方向相逆,棘爪603会将棘轮501卡住,使其无法转动,从而对卷线筒401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逆时针转动进行放线。
41.实施例3
42.请参阅图1-4,限位机构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机构6对称设置于支撑框架4内。
43.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加强对棘轮501的限位作用,将限位机构6设置有两个,并基于固定盘5左右对称。
44.实施例4
45.请参阅图1-4,支撑框架4内还设置有解锁机构7,解锁机构7包括设置于两个滑杆602上的连接板701,连接板701上设置有压缩弹簧702,且压缩弹簧702与固定盘5相连接。
46.本实施例中:为解除限位机构6对卷线筒401的锁定,使其能够顺时针转动进行收线,设置有解锁机构7;
47.其中,连接板701与两个滑杆602的前端连接,压缩弹簧702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板701的后端,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盘5的前端,当压缩弹簧702未受外力时,两个棘爪603与棘轮501对准起到限位作用;
48.在充电完成后,需要进行收线时,只需向后推动连接板701,使得两个滑杆602分别沿着两个滑槽601向后滑动,进而使得两个棘爪603与棘轮501脱离接触,此时再松开充电线缆301,充电线缆301就会在扭簧402的回弹作用下自动收线;
49.收线完成后,松开连接板701,在压缩弹簧702的回弹作用下两个棘爪603就会自动复位。
50.实施例5
51.请参阅图1-4,盖板20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202,且盖板201通过两个螺栓202与安装框架2相连接。
52.本实施例中:盖板201和安装框架2的前后两部均开设有螺纹槽,相邻的两个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栓202,通过两个螺栓202将盖板201安装在安装框架2上,可进行拆卸,起到方便对充电机3进行维检的作用。
53.实施例6
54.请参阅图1-4,壳体1内设置有固定架302,且充电线缆301设置于固定架302上。
55.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卷线筒401在转动时带动充电线缆301的左侧部分移动,进而拉扯到充电机3本体,在壳体1的下内壁设置有固定架302,充电线缆301固定在固定架302的孔内。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