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2:0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臭氧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微量成分,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的10-30km空间,平流层臭氧可降低太阳紫外线进入地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
3.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气臭氧超越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环境监测及监管部门迫切需要建设大气臭氧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掌握o3 的变化特征和污染成因,科学制定防治和管控措施。
4.目前我国典型地区大气臭氧垂直廓线的研究报道极少、基础观测资料极为匮乏。单独的地面观测并不能满足空气质量评估的数据需要,开展污染物的垂直浓度监测对于研究近地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及其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5.目前臭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判断臭氧的局地生产及外来输送。通过大气臭氧垂直廓线探测数据,结合风向、风速、温湿度等各项数据,分析臭氧是高空传输﹑沉降﹑扩散和本地产生过程。2.臭氧与前体物的敏感性分析。通过累积的vocs、nox及o3等数据,绘制ekma曲线图,分析前体物 vocs,nox对臭氧污染形成的敏感性和臭氧污染控制敏感性。3.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析。通过vocs的主要成分及其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率分析,通过vocs 和臭氧走航测量,确定城市vocs排放的重点区域和污染源。
6.其中,车载臭氧走航测量通常持续时间长,跨区域比较大,城市道路路面的不平整性对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臭氧激光雷达一般采用波长266nm的固态激光器作为光源,经过多级反射后,由拉曼管激发289-316波长的激光,经扩束系统后射向大气。望远镜、激光器、拉曼管等结构件的外形尺寸决定了光路系统的光程较长,若系统的稳定性差,则会影响激光的发生和接收。在进行车载臭氧走航测量时,多将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直接固定在安装框架内,而安装框架的减震效果较差,进而导致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稳定性差,进而导致测试结果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减震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一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外部,所述第二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内部,所述第一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底面和侧面,所述第二减震机构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同方位设置。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安装框架底部设置底板,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六个钢丝绳减震器,其中,四个所述钢丝绳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部,两个所述钢丝绳减震器设
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一侧。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四个所述钢丝绳减震器分布在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两个所述钢丝绳减震器设置在臭氧激光雷达设备背部的安装框架上,且两个所述钢丝绳减震器横向设置。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六个橡胶减震器,其中,四个所述橡胶减震器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位于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底部,两个所述橡胶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一侧,且位于所述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的背部。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底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支撑座,四个所述橡胶减震器对称设置在两所述支撑座上。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安装框架上横向设置有安装板,两个所述橡胶减震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5.第一减震机构进行初步减震,第二减震机构用于吸收第一减震机构未完全缓冲的震动,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相互配合,具有双重减震的效果,进而保证了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框架、2底板、3臭氧激光雷达设备、4钢丝绳减震器、5橡胶减震器、6支撑座、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方便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1.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臭氧激光雷达设备减震装置,用于减缓车辆行进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车辆行进速度不稳定等因素对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造成的震动,提升车载臭氧走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本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第一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1外部,第二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1内部,第一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1底面和侧面,第二减震机构与第一减震机构同方位设置。第一减震机构进行初步减震,第二减震机构用于吸收第一减震机构未完全缓冲的震动,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相互配合,具有双重减震的效果,进保证了臭氧激光雷达设备的稳定性。
23.下面详细叙述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的具体结构。安装框架1底部设置底板2,第一减震机构包括六个钢丝绳减震器4,其中,四个钢丝绳减震器4设置在底板2底部,
两个钢丝绳减震器4设置在安装框架1一侧。四个钢丝绳减震器4分布在底板2的四个角,两个钢丝绳减震器4设置在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背部的安装框架1上,且两个钢丝绳减震器4横向设置。
24.六个钢丝绳减震器4的作用为: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和冲击主要通过底部四个钢丝绳减震器4吸收,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和冲击主要通过背部的两个钢丝绳减震器4吸收。当遇急刹车的情况时,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背面的两个钢丝绳减震器4对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既有固定的效果,也对水平和前后方向的冲击振动达到了缓冲的作用。这里的背面是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时背后的面。
25.第二减震机构包括六个橡胶减震器5,其中,四个橡胶减震器5设置在底板2的上方,且位于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底部,两个橡胶减震器5设置在安装框架1一侧,且位于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的背部。底板2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支撑座6,四个橡胶减震器5对称设置在两支撑座6上。安装框架1上横向设置有安装板7,两个橡胶减震器5间隔设置在安装板7上。
26.具体为:钢丝绳减震器4未吸收完全的冲击和振动会传递到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在前后、左右、上下、横摆、俯仰和侧倾(沿 x、y、z方向位移及绕三轴的旋转)等6个自由度直方向的振动和冲击由底部四个橡胶减震器5和侧面的两个橡胶减震器5隔振缓冲。
27.经过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的减震配合,保证光臭氧激光雷达设备3的稳定性,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使用。
28.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