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22:46: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光膜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2.增光膜也称bef,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将其组装在背光源前面,将光源发出的光向显示设备使用者方向聚集,可将正面亮度提高约100[%]。
[0003]
在现在的增光膜的生产中会需要对其进行打孔加工,而现在的打孔其膜加工时稳定性较差,不利于进行加工,此外尾料不利于进行导出清除,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快速排料和高稳定性的打孔装置。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包括:底台、打孔机构、限制机构、、辅助机构和出料导槽,所述底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使用槽,所述打孔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台的上表面中央,所述限制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台的上表面两端,且限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打孔机构的输出端之间相互配合,所述辅助机构安装在底台的顶端内部,且辅助机构的输出端与底台的顶端之间相互滑动连接,若干所述出料导槽等距对称开设在底台的顶端。
[0007]
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
[0008]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底台的上表面中央,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下压气缸,两个所述下压气缸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架的侧壁与升降座的顶戴固定连接,且升降座与安装架之间相互滑动连接;
[0009]
侧块,若干所述侧块等距对称固定安装在升降座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的内圈对称固定安装有限制柱,且若干限制柱与若干侧块之间相互滑动连接,若干所述限制柱的底端外圈均套接有辅助弹簧,且辅助弹簧与侧块之间相互配合;
[0010]
打孔模座,若干所述打孔模座等距固定安装在升降座的下表面四角,若干所述打孔模座的内部均固定安装与气嘴,且气嘴与打孔模座之间相互配合。
[0011]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内圈对称开设有与侧块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
[0012]
优选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
[0013]
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对称固定安装在底台的上表面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中央固定安装有工作气缸,两个所述工作气缸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架的侧壁分别与两个连接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的底端分别与压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
[0014]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圈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架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台的上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架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
[0015]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打孔模座之间相互配合的圆角凹孔。
[0016]
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
[0017]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台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底台的侧壁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台的内部,所述丝杆通过两个连接块对称滑动连接有承载板,且两个连接块与丝杆之间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承载板的下表面中央。
[0018]
优选的,所述底台的顶端中央对称开设于与辅助机构之间相互配合的凹槽。
[0019]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由前一生产工序上的输送装置将膜送入到本设备内,此时,辅助机构将出料导槽的顶端进行封闭,随后,由限制机构对进入到本设备内的膜进行限制,当对膜的位置进行平铺限制后,此时打孔机构开始进行工作,当完成打孔工作后,辅助机构开始工作,将出料导槽的入口打开,随后,由打孔机构将打孔后的尾料送入都出料导槽内,进而完成对尾料的处理,此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通过设备上设有的打孔机构实现对膜进行打孔,而限制机构便于增加打孔机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而辅助机构可以配合打孔机构进行快速的尾料处理工作,此设备的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孔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孔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号:1、底台;2、使用槽;3、打孔机构;31、安装架;32、下压气缸;33、升降座;34、侧块;35、限制柱;36、辅助弹簧;37、打孔模座;38、气嘴;4、限制机构;41、固定架;42、工作气缸;43、连接架;44、压板;5、辅助机构;51、伺服电机;52、丝杆;53、承载板;54、连接块;6、出料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0]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所述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包括: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底台1、打孔机构3、限制机构4、辅助机构5和出料导槽6,所述底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使用槽2,所述打孔机构3固定安装在底台1的上表面中央,所述限制机构4固定安装在底台1的上表面两端,且限制机构4的输出端与打孔机构3的输出端之间相互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安装在底台1的顶端内部,且辅助机构5的输出端与底台1的顶端之间相互滑动连接,若干所述出料导槽6等距对称开设在底台1的顶
端。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由前一生产工序上的输送装置将膜送入到本设备内,此时,辅助机构5将出料导槽6的顶端进行封闭,随后,由限制机构4对进入到本设备内的膜进行限制,当对膜的位置进行平铺限制后,此时打孔机构3开始进行工作,当完成打孔工作后,辅助机构5开始工作,将出料导槽6的入口打开,随后,由打孔机构3将打孔后的尾料送入都出料导槽6内,进而完成对尾料的处理。
[003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打孔机构3包括:
[0034]
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固定安装在底台1的上表面中央,所述安装架31的上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下压气缸32,两个所述下压气缸32的输出端穿过安装架31的侧壁与升降座33的顶戴固定连接,且升降座33与安装架31之间相互滑动连接;
[0035]
侧块34,若干所述侧块34等距对称固定安装在升降座33的两侧,所述安装架31的内圈对称固定安装有限制柱35,且若干限制柱35与若干侧块34之间相互滑动连接,若干所述限制柱35的底端外圈均套接有辅助弹簧36,且辅助弹簧36与侧块34之间相互配合;
[0036]
打孔模座37,若干所述打孔模座37等距固定安装在升降座33的下表面四角,若干所述打孔模座37的内部均固定安装与气嘴38,且气嘴38与打孔模座37之间相互配合。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打孔机构3时,下压气缸32开始进行工作,将升降座33进行下降,而升降座33的底端等距固定安装有打孔模座37和气嘴38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实现对膜进行打孔加工,而升降座33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侧块34,而侧块34处均和事业有限制柱35和辅助弹簧36,可以在打孔机构3进行打孔加工时起到一定量的缓冲作用,更好的进行打孔加工。
[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安装架31的内圈对称开设有与侧块34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便于增加升降座33的移动稳定性。
[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限制机构4包括:
[0040]
固定架41,两个所述固定架41对称固定安装在底台1的上表面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架41的顶端中央固定安装有工作气缸42,两个所述工作气缸42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架41的侧壁分别与两个连接架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架43的底端分别与压板44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限制机构4时,工作气缸42带动连接架43使得压板44进行下压,进而实现对膜进行限制,而固定架41便于实现对限制机构4上的零部件进行固定安装。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两个所述固定架41的内圈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架43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底台1的上表面两端对称开设有与连接架43之间相互配合的滑槽,便于增加连接架43的工作稳定性。
[004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压板44的表面开设有与打孔模座37之间相互配合的圆角凹孔,便于增加压板44的运行稳定性。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辅助机构5包括:
[0045]
伺服电机51,所述伺服电机51固定安装在底台1的一侧,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端穿过底台1的侧壁与丝杆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52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底台1的内部,所述丝杆52通过两个连接块54对称滑动连接有承载板53,且两个连接块54与丝
杆52之间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5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承载板53的下表面中央。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辅助机构5时,伺服电机51带动丝杆52开始进行工作,进而实现连接块54进行移动,而连接块54上的承载板53便于配合打孔机构3对膜进行打孔工作。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底台1的顶端中央对称开设于与辅助机构5之间相互配合的凹槽,便于实现对辅助机构5进行工作。
[004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光膜加工钻孔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9]
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由前一生产工序上的输送装置将膜送入到本设备内,此时,辅助机构5将出料导槽6的顶端进行封闭,当需要使用辅助机构5时,伺服电机51带动丝杆52开始进行工作,进而实现连接块54进行移动,而连接块54上的承载板53便于配合打孔机构3对膜进行打孔工作,当需要使用打孔机构3时,下压气缸32开始进行工作,将升降座33进行下降,而升降座33的底端等距固定安装有打孔模座37和气嘴38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实现对膜进行打孔加工,而升降座33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侧块34,而侧块34处均和事业有限制柱35和辅助弹簧36,可以在打孔机构3进行打孔加工时起到一定量的缓冲作用,更好的进行打孔加工,随后,由限制机构4对进入到本设备内的膜进行限制,当需要使用限制机构4时,工作气缸42带动连接架43使得压板44进行下压,进而实现对膜进行限制,而固定架41便于实现对限制机构4上的零部件进行固定安装,当对膜的位置进行平铺限制后,此时打孔机构3开始进行工作,当完成打孔工作后,辅助机构5开始工作,将出料导槽6的入口打开,随后,由打孔机构3将打孔后的尾料送入都出料导槽6内,进而完成对尾料的处理。
[00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