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饲料添加剂与流程

2022-04-30 11:2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2.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cc)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革兰阳性的条件性致病菌。该菌易从消化道或伤口侵入动物机体,在小肠和盲肠绒毛膜上大量繁殖,产生α、β等12种肠毒素,能够快速作用于动物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引起组织损伤,尤其被小肠吸收后会引起其他脏器水肿、出血坏死。魏氏梭菌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传染性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治疗畜禽魏氏梭菌病,目前主要从日常饲养管理和疫苗注射等方面入手。比如注意畜禽饮水卫生,定期对畜禽舍进行消毒、保持干燥,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等。注射疫苗虽然可以预防魏氏梭菌病的发生,但效果有限。且一旦发病,多采用胃中插管放气、使用抗生素或中草药制剂治疗等方法,死亡率较高。因此,通过预防和治疗防控畜禽魏氏梭菌病是目前畜禽养殖的主要需求之一。
3.抗菌肽作为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也因此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7141339a的专利申请就提出了一种蜜蜂肽,其氨基酸序列为:tyr-ile-pro-gln-pro-arg-pro-pro-his-pro-arg-leu,该蜜蜂肽稳定性好,抗菌活性高,比较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防控畜禽魏氏梭菌病。
4.鉴于此,蜜蜂肽在食品医药、畜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已被证明,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寻找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和应用中是最佳的候选者之一。但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高效制备活性高、产量高的重组蜜蜂肽蛋白并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实践应用方法,尤其是如何降低应用成本,使畜牧养殖生产中用得起并且有效。一个高效的重组工程抗菌肽的应用,包括完整的上下游技术研究及创新,即除了上游的基因序列获取、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实验室及小试规模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等研究外,还应对下游的重组蛋白规模化分离纯化制备、制剂产品开发及实践生产应用进行研究。后者直接决定了这些技术的“实用价值”,能否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真正难题,更加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和应用探索。蜜蜂肽作为重组蛋白,如果应用高纯度的产品制剂进行应用,成本很高。众所周知,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的现实情况是养殖成本本身就过高,分离纯化的抗菌肽无法大量的应用。如何探索出蜜蜂肽的低成本应用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关乎蜜蜂肽等抗菌肽类产品在畜牧养殖业应用中的生死存亡,是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饲料添加剂,以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成本过高、蜜蜂肽难以大规模制备生产的技术难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饲料添加剂,包括如下步骤:
8.(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5-38℃培养16-28h,制得活化菌株;
9.(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5-38℃、180-25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16-28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10.(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实验室种子液接种于一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一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
11.(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发酵液接种于二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
12.(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发酵液接种于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
13.(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总质量3%的加益粉,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14.作为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一级发酵液发酵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培养10h,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15.作为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二级发酵液发酵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培养10h,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16.作为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三级发酵液发酵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培养20h,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6.5
±
0.2。
17.按照上述任意一种方法所制备的饲料添加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一级与二级两级简单发酵液扩培,再进行三级发酵,大大缩减了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成本,实现工业化大规模制备的发酵工艺,生产产品抑菌效果好并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一级和二级较为简单的发酵液,使得原料成本降低了800~1000元/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成本过高、蜜蜂肽难以大规模制备生产的技术难题,降低了养殖饲料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20.2、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成品,试验表明对产气荚膜梭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最大可达27.25mm;活体动物实验表明对魏氏梭菌病的预防和/或治疗有显著作用,发病率降低至10%,治愈率高达90%以上;
21.3、本发明将多肽ap2表达菌发酵物选择与3%加益粉载体进行喷干,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饲料添加要求(可在固体饲料中添加,也可以满足工厂化饲养中进入饮用水系统饲喂),而且产品稳定性好,使得蜜蜂肽ap2抑菌效价最高,耐酸性、耐碱性、耐高温性能好;且制备的饲料添加剂易于保存和运输,添加至饲料中可显著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实现畜禽养殖高产化;
22.4、本发明制备全过程无需添加抗生素,避免了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避免动
物养殖过程中因大量使用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
23.5、本发明通过菌体和发酵产物的全利用方式的制剂产品,充分发挥蜜蜂肽的抗菌肽作用、代谢物的营养供给以及菌体的微生态效应,协同增效,显著降低了产品开发和应用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本发明对制备的抗菌肽产品在预防和治疗畜禽魏氏梭菌病方面的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应用方案,综合表现为增加了养殖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27.(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54343x的专利申请公布的技术方案构建的菌种)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5
±
0.5℃培养18h,制得活化菌株;
28.(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5
±
0.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0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29.(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0.1升实验室种子液接种于10升一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一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5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30.(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发酵液接种于1吨二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5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31.(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发酵液接种于20吨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发酵过程温度调节至35
±
0.5℃,发酵时间20h,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6.5
±
0.2。
32.(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3%的加益粉,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5.(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54343x的专利申请公布的技术方案构建的菌种)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活化培养18h,制得活化菌株;
36.(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0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37.(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0.1升实验室种子液接种于10升一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
培,所述一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38.(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发酵液接种于1吨二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39.(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发酵液接种于20吨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发酵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20h,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6.5
±
0.2。
40.(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3%的加益粉,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41.对比例1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43.(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54343x的专利申请公布的技术方案构建的菌种)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活化培养18h,制得活化菌株;
44.(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0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45.(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实验室0.1升种子液接种于10升一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一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46.(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液体发酵液接种于1吨二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二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47.(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液体发酵液接种于20吨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发酵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6.5
±
0.2。
48.(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3%的加益粉,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49.对比例2
5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1.(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54343x的专利申请公布的技术方案构建的菌种)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活化培养18h,制得活化菌株;
52.(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0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53.(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0.1升实验室种子液接种于10升一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一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8.0
±
0.2。
54.(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发酵液接种于1吨二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8.0
±
0.2。
55.(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发酵液接种于20吨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发酵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20h,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7.5
±
0.2。
56.(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3%的加益粉,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57.对比例3
5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蜜蜂肽饲料添加剂,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59.(1)活化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将能表达蜜蜂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54343x的专利申请公布的技术方案构建的菌种)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培养18h,制得活化菌株;
60.(2)制备实验室种子液:所述活化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37
±
0.5℃、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20h,制得实验室种子液;
61.(3)制备一级发酵液:将0.1升实验室种子液接种于10升一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一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0.3m3/h
‑‑
0.45m3/h,搅拌速率18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62.(4)制备二级发酵液:将一级发酵液接种于1吨二级发酵液培养基进行扩培,所述二级发酵液培养基按照玉米浸粉1.5%、蛋白胨0.8%、氯化钠0.8%和消泡剂0.03%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添加比例,与水复配而成;培养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10h,通气量30m3/h
‑‑
50m3/h,搅拌速率120r/min,ph值调节至7.2
±
0.2。
63.(5)制备三级发酵液:将二级发酵液接种于20吨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及泡沫处理后得到发酵液,所述三级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各组分为:蛋白胨18-22g/l、葡萄糖18-22g/l、酵母粉8-12g/l、柠檬酸钠4-6g/l、硫酸铵4-6g/l、七水硫酸镁0.4-0.6g/l、氯化
钙0.05-0.2g/l和磷酸氢二钾1.0-1.5g/l,余量为水;发酵过程温度调节至37
±
0.5℃,发酵时间20h,通气量200m3/h
‑‑
500m3/h,搅拌速率220r/min,ph值维持在6.5
±
0.2。
64.(6)喷雾干燥:在发酵液中加入3%的碳酸钙,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饲料添加剂成品。
65.抑菌活性测定
66.测定样品与方法:取实施例1-2中制备产品以及对比例1-3中制备产品各1g,加入1ml无菌去离子水溶解,4000g、10min离心处理;以市面购买的宣称具有防治魏氏梭菌病的某品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1ml作为对照组。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本发明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产品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见表1)。
67.表1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制备产品对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mm)
[0068][0069]
由表1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2中制备产品对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比例1-3中制备产品对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显著低于实施例2,对比例1结果说明通过成分复杂的三级发酵,不仅增加了发酵培养基成本,反而对不同源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并未提高;对比例2和对比例3结果说明调节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与载体选择对多肽ap2分泌表达以及载体吸附性有影响。
[0070]
稳定性测定
[0071]
耐高温性测定:以抑菌活性为检测目标,对实施例1-2、对比例1-3中制备产品分别进行温度40、60、80、100℃处理20min,对照组为按照实施例2中制备产品,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上述处理后产品对沙门氏菌(cicc 10467)的抑制作用(见表2)。
[0072]
表2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制备产品抑菌活性的热稳定性(抑菌圈直径/mm)
[0073][0074][0075]
由表2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2中制备产品在不同温度处理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不同温度处理之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例1-3中制备产品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热稳定性降低,当温度高于60℃时,处理组数据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对比例1说明三级发酵培养基成分不仅复杂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不显著且热稳定性显著降低;对比例2和对比例3说明发酵培养过程控制ph值对多肽ap2表达的重要性,以及选择合适载体对多肽ap2热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0076]
耐酸碱性测定:以抑菌活性为检测目标,对实施例1-2、对比例1-3中制备产品分别进行ph2、ph4、ph6、ph8处理20min,对照组为按照实施例2中制备产品,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上述处理后产品对沙门氏菌(cicc 10467)的抑制作用(见表3)。
[0077]
表3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制备产品抑菌活性的酸碱稳定性(抑菌圈直径/mm)
[0078][0079]
由表3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2、对比例1中制备产品在不同ph值处理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不同ph值处理之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例2-3中制备产品在不同ph值处理后,酸碱稳定性降低,说明发酵培养过程控制ph值对多肽ap2表达的重要性,以及选择合适载体对多肽ap2酸碱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0080]
应用实施例1:
[0081]
预防猪魏氏梭菌病的应用
[0082]
试验选择重量相近健康70天龄仔猪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全部饲养在同一个畜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市售宣称对魏氏梭菌病有防治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组按照实施例1-2,对比例1-3制备多肽ap2表达菌发酵物产品,饲喂添加量为400g/t,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通风,白天自然光照,按常规接种疫苗,连续饲喂20天后,在各组中添加0.5%的从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置的魏氏梭菌病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猪源)发酵培养液,试验期为30天,观察魏氏梭菌病发生情况(表4)。结果显示试验实施例2对猪魏氏梭菌病的预防效果最好,优于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对比例2-3对猪魏氏梭菌病的预防效果降低。
[0083]
表4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制备产品对猪魏氏梭菌病的预防作用
[0084][0085]
应用实施例2
[0086]
治疗猪魏氏梭菌病的应用
[0087]
试验选择重量相近的健康70天龄仔猪70只,饲喂从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置的魏氏梭菌病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猪源)发酵培养液,直至出现典型的魏氏梭菌病症状,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全部饲养在同一个畜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市售宣称对魏氏梭菌病有防治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组按照实施例1-2,对比例1-3制备多肽ap2表达菌发酵物产品,饲喂添加量为400g/t,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通风,白天自然光照,连续5-15天,观察发病情况(表5)。结果显示试验实施例2对猪魏氏梭菌病的治疗效果最好,优于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对比例2-3对猪魏氏梭菌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
[0088]
表5多肽ap2表达菌菌株发酵物制备产品对猪魏氏梭菌病的治疗作用
[0089][0090]
应用实例3提高猪生产性能的作用
[0091]
试验选择重量相近健康25天龄断奶仔猪105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全部饲养在同一个畜舍,每个重复分栏饲养。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市售宣称对魏氏梭菌病有防治效果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组按照实施例1-2,对比例1-3制备多肽ap2表达菌发酵物产品,饲喂添加量为400g/t,饲喂前全部称出初始体重,每7天进行一次称重,自由采食和饮水,自然通风,白天自然光照,按常规接种疫苗。试验期为35天,测定并计算增重和料肉比(表6)。结果显示试验实施例2平均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且优于其它处理组,对比例1-3平均日增重高于空白对照组且料肉比降低,说明多肽ap2对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有显著效果。
[0092]
表6多肽ap2表达菌制备产品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0093]
[0094][0095]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