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

2022-04-27 18:44: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养殖场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


背景技术:

2.随着水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水域放养和大棚地面平养的养殖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3.传统养殖模式对河流、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成为周边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成因,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质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各种病原微生物经排泄物随水流传播,造成水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严重危害了人畜的生活环境,而日益污染的饲养环境又严重危及放养其中的水禽健康。因此传统饲养方式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同时也严重制约水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述弊端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消费需求、环境保护及环境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当前水禽养殖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4.同时,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已成现代养殖主流,养殖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以及通风等环境因子直接影响畜禽的日常行为和生长速度及免疫状态。传统人工管理已不能满足现代集约化养殖场信息处理的需求。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于是出现了利用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搭建一个数字化养殖监控网络和信息汇集交互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国外发达国家逐渐开展了基于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禽舍环境测控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利用环境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畜舍进行有效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益。
5.水禽环保型全封闭旱养技术是一种不依赖于自然开放式水体的水禽环保型养殖模式,采用全程封闭式网上养殖技术。圈舍设计有自动饲喂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环境监控等系统。适用与蛋鸭、肉鸭、种鸭和种番鸭等各种水禽。网上饲养的水禽,其粪便漏在网床下的地面,便于收集和处理;由于仅提供饮水而不设嬉水池,避免鸭粪对水的污染。
6.然而,现有技术中,水禽环保型全封闭旱养技术采用的禽舍对内部的环境监测和调控,比如温度、湿度等的控制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部环境监测和调控较好的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
8.一种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包括禽舍建筑本体,所述禽舍建筑本体内设有作为禽类活动场地的网床,以及沿禽舍建筑本体长度方向设置、供人员进出的走道,网床的下方设有刮粪槽,网床的上方设有采光灯,所述禽舍建筑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墙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对禽舍建筑本体内部进行降温的风机和湿帘,所述禽舍建筑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墙体上设有窗户或透光卷帘,所述禽舍建筑本体内还设有分别用于采集温度、湿度和光
照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
9.优选的,所述禽舍建筑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将采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信息传输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禽舍内环境远程智能监控。利用无线传感器自动监控和采集禽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利用无线通信模块无进行信息的可靠传输,最后利用物联网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实现实时警报,并以手机短信等形式自动向生产管理者发出警报,生产管理者可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环境优化。实现水禽环境的远程监控是避免高温应激、确保空气质量而减少呼吸道疾病,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一种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10.优选的,所述禽舍建筑本体的长度方向为东西走向布置,所述湿帘位于西面的墙体上,所述风机位于东面的墙体上。水禽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冬季气温低,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关闭北面和部分南面窗户或透光卷帘,保持舍内温度不低于10~15℃。冬季雏禽需要人工加温,注意防寒保温。夏季采用湿帘-风机系统降温,降低蛋鸭的热应激。一般维持鸭舍内温度不超过30℃。温度过高,往往造成采食量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在鸭舍东西两端的墙上安装足够数量的风机和湿帘,以满足高温季节降温通风的需要。风机可分组或者独立开关,便于控制通风量。舍内可安装喷雾系统,用于气雾消毒和辅助降温。
11.优选的,所述走道设于靠墙一侧,或者设于中间区域将网床分为两列。当走道设于靠墙一侧时,即为单列式布局,一般当禽舍为东西方向布置时,走道设置在靠北面墙壁处。当走道设于中间区域将网床分为两列时,即为双列式布局。单列还是双列根据养殖禽类的不同种类和规模等条件选择。
12.优选的,所述走道的宽度为1.0~1.5m。走道的宽度需要满足推车方便进出,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操作。所述网床的高度为50~70cm。网床是水禽的主要活动生产场所。
13.优选的,所述刮粪槽沿禽舍建筑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共设有4~6条刮粪槽,每条刮粪槽的宽度为1.5~2.5m,刮粪槽内设有自动刮粪装置,所述禽舍建筑本体的墙体外侧设有用于收集各刮粪槽刮出粪便的贮粪池,所述贮粪池设于风机所在一侧的墙体外侧。风机向外排风,湿帘一侧向内进风,所以将贮粪池设计在风机一侧可以避免贮粪池的气味输送到禽舍内部。自动刮粪装置可以每天刮粪一次,将粪便收集到贮粪池统一处理。
14.优选的,所述走道与网床之间还设有产蛋区,所述产蛋区底面低于网床高度,所述产蛋区铺垫有柔性垫料。对于产蛋的禽类,比如蛋鸭和种鸭,需要额外增加产蛋区。柔性垫料可以是稻草或者稻壳。保证产蛋区的干燥和清洁卫生,方便做窝。
15.更优选的,所述产蛋区底面低于网床高度10~20cm,产蛋区宽度为50~80cm,铺垫的柔性垫料厚度为10~15cm。
16.更优选的,所述产蛋区在靠近走道和靠近网床的两侧均设有分隔墙,其中,靠近网床一侧的分隔墙上间隔设有出入口。将网床部分的活动区与产蛋区之间设有物理屏障,以提供安静的产蛋环境。并且,通过分隔产蛋区,减少非产蛋需求的进入产蛋区的时间,产蛋区可以长度方向每隔10~15m设立隔断。
17.本实用新型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监控的环保型全封闭旱养水禽圈舍,解决了水禽养殖对水资源环境依赖的瓶颈问题,使其拥有更多养殖发展空间,该饲养技术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有利于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水禽养殖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养鸭增效、农民增收以及水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禽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禽舍的内部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禽舍朝南一侧的立面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禽舍朝北一侧的立面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禽舍朝西一侧的立面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禽舍朝东一侧的立面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禽舍单列式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禽舍双列式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26.图9为贮粪池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产蛋区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产蛋区的高度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产蛋区分隔墙及出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6所示,一种环保型网床养殖用的禽舍,包括禽舍建筑本体,禽舍建筑本体一般可以采用彩钢板或砖瓦结构,屋顶需要保温和隔热,密闭不透气,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禽舍建筑本体的长度和跨度(即宽度)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但一般以宽10m~15m,长度80m~100m为宜。禽舍建筑本体的两端开有门1,且长度方向的两侧墙体,要安装足够数量的大面积的窗户8或者透光卷帘,保证良好的采光以及夏季散热。禽舍建筑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墙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对禽舍建筑本体内部进行降温的风机6和湿帘7。
31.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禽舍建筑本体的长度方向为东西走向布置,湿帘7位于西面的墙体上,风机6位于东面的墙体上。水禽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冬季气温低,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关闭北面和部分南面窗户8或透光卷帘,保持舍内温度不低于10~15℃。冬季雏禽需要人工加温,注意防寒保温。夏季采用湿帘7-风机6系统降温,降低蛋鸭的热应激。一般维持鸭舍内温度不超过30℃。温度过高,往往造成采食量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在鸭舍东西两端的墙上安装足够数量的风机6和湿帘7,以满足高温季节降温通风的需要。风机6可分组或者独立开关,便于控制通风量。舍内可安装喷雾系统,用于气雾消毒和辅助降温,比如,图7中所示的喷淋头17。
32.如图2、7~9所示,禽舍建筑本体内设有作为禽类活动场地的网床2,以及沿禽舍建筑本体长度方向设置、供人员进出的走道3,网床2的下方设有刮粪槽4,网床2的上方设有采光灯5,禽舍建筑本体内还设有分别用于采集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各传感器9可以间隔设置在禽舍的不同位置,且每一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9均可以设置多个,用于采集禽舍不同位置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33.禽舍建筑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将采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信息传输出去的无线通信模块10。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禽舍内环境远程智能监控。利用无线传感器自动监控和采集禽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0无进行信息的可靠传输,最后利用物联网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实现实时警报,并以手机短信等形式自动向生产管理者发出警
报,生产管理者可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环境优化。实现水禽环境的远程监控是避免高温应激、确保空气质量而减少呼吸道疾病,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一种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34.图7所示实施方式中,走道3设于靠墙一侧,当走道3设于靠墙一侧时,即为单列式布局,一般当禽舍为东西方向布置时,走道设置在靠北面墙壁处。图8(图中未画出各传感器9及采光灯5这些设备)所示实施方式中,走道3设于中间区域将网床2分为两列。当走道3设于中间区域将网床2分为两列时,即为双列式布局。单列还是双列根据养殖禽类的不同种类和规模等条件选择。走道3的宽度为1.0~1.5m。走道3的宽度需要满足推车方便进出,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操作。网床2的高度为50~70cm。网床2是水禽的主要活动生产场所。
35.如图1、2和9所示,刮粪槽4沿禽舍建筑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共设有4~6条刮粪槽4,每条刮粪槽4的宽度为1.5~2.5m,刮粪槽4内设有自动刮粪装置,禽舍建筑本体的墙体外侧设有用于收集各刮粪槽4刮出粪便的贮粪池11,贮粪池11设于风机6所在一侧的墙体外侧。风机6向外排风,湿帘7一侧向内进风,将贮粪池11设计在风机6一侧可以避免贮粪池11的气味输送到禽舍内部。自动刮粪装置可以每天刮粪一次,将粪便收集到贮粪池11统一处理。
36.如图10~1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走道3与网床2之间还设有产蛋区12,产蛋区12底面低于网床2高度,产蛋区12铺垫有柔性垫料13。对于产蛋的禽类,比如蛋鸭和种鸭,需要额外增加产蛋区12。柔性垫料13可以是稻草或者稻壳。保证产蛋区12的干燥和清洁卫生,方便做窝。产蛋区12底面低于网床2高度10~20cm,产蛋区12宽度为50~80cm,铺垫的柔性垫料13厚度为10~15cm。
37.产蛋区12在靠近走道3和靠近网床2的两侧均设有分隔墙14,其中,靠近网床2一侧的分隔墙14上间隔设有出入口15。将网床2部分的活动区与产蛋区12之间设有物理屏障,以提供安静的产蛋环境。并且,通过分隔产蛋区12,减少非产蛋需求的进入产蛋区的时间,产蛋区12可以长度方向每隔10~15m设立隔断。产蛋区12顶面可以设置可移动盖网16,用于保护产蛋区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