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2:5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2.肿瘤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由于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因而缺乏根本的预防措施。迄今为止,人类尚无法像治疗其他常见多发病那样地治愈恶性肿瘤。由于恶性肿瘤的难治性,数世纪以来,各国学者除通过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的方法,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以取得更长的生存期。但放疗和化疗对人体免疫力影响很大,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3.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肿瘤的非热消融技术。其运用微秒级高压电脉冲,使受作用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孔隙,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的内平衡,进而导致细胞调亡。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电极数量、电极间距和电极暴露长度。在使用时,最重要的是电场在破坏细胞膜的同时,不会引起热焦耳加热引起的组织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对于临近重要血管和神经的病灶,可以进行微创消融,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4.根据专利号为 cn201820667825.2,一种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握持件、直面板和斜面板,直面板和握持件的底端均设有底板和脚轮,直面板的内侧设有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和第一电路板,触摸屏通过触摸屏卡子连接斜面板,握持件的外侧设有探头支架和杂物支架;本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握持件整体采用圆滑过渡设计,握持时更加舒适,相比传统的四个脚轮,设备底部的三个脚轮设计更加节省空间,而且更加轻便,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安装音频接口后可以让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享受音乐,提高诊疗时的舒适性,斜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这样患者躺着就能看到液晶触摸屏,便利性好,人性化设计,探头支架和杂物支架提高实用性。
5.根据专利号为cn202022766236.x,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包括靠墙壁设置的床体,所述墙壁上设有安放座,所述安放座上设有实现低频脉冲治疗的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包括放置在安放座上的主机、转接在主机上的显示控制面板、设置在主机上的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导线连接的若干电极片。所述安放座上还设有对若干电极片及其导线进行卡设的支架。所述床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束线的束线筒。通过将治疗仪主体设置在墙壁上,并通过支架与束线筒对导线进行束线,节省了房屋空间,避免了线路杂多乱放引起的不便。
6.根据专利号为cn201710937448.x,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包括电源模块、用于产生高电压的高压发生电路、用于产生脉冲波形的脉冲输出电路以及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高压发生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及脉冲输出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高压发生电路的高压输出端与脉冲输出电路的高压电源端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高压发生电路、脉冲输出电路以
及系统控制器供电。该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采用系统控制器控制高压发生电路的电压值以及脉冲输出电路的脉冲特性,满足用户的使用安全性以及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调节脉冲特性,增强使用的舒适性。
7.但是现有的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以及上述给出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现有使用的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患者身体不同的部位,进行准确方便的治疗,治疗区域受限,并且治疗的方式单一,治疗的过程中安全性能较差,所以需要一种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包括固定支撑架、驱动调节装置、头枕、治疗架、排放孔和治疗机构,所述固定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治疗架的两端底部,所述排放孔均匀开设在治疗架上,所述头枕固定连接在治疗架的一端中部,所述治疗机构滑动卡接安装在治疗架上;所述驱动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轮、支撑板、调节齿板、电动机、调节齿轮、驱动同步杆和同步驱动带,所述调节齿板的四端上部均转动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驱动同步杆固定连接在调节齿轮的中部之间,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在调节齿轮的外端中部,所述同步驱动带转动绕接在驱动轮之间,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位于一端的所述驱动轮的外部,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调节齿板的外端;所述治疗机构包括第一治疗部、喷药装置和第二治疗部,所述第一治疗部和第二治疗部固定连接在喷药装置的上端两侧;所述喷药装置包括滑动安装架、储药罐、气泵和喷嘴,所述储药罐固定安装在滑动安装架的上端,所述气泵固定连接在储药罐的上端,所述喷嘴均匀固定分布在滑动安装架的底端,且所述喷嘴的上端插入至储药罐的内部;所述第二治疗部包括滑动调节把手、电脉冲治疗仪、固定安装板和治疗主体,所述电脉冲治疗仪滑动卡接在限位板的内部,所述滑动调节把手固定连接在电脉冲治疗仪的两端中部,所述固定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电脉冲治疗仪的外端中部,所述治疗主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安装板的底端;所述治疗主体包括连接盘、转动调节柱、连接转轴、照明灯、输出端、转动调节把手和安装架,所述转动调节柱的上端转动卡接在连接盘的底端内部,所述转动调节柱的底端通过连接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上端,所述照明灯均匀转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外端,所述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底端中部,所述转动调节把手均匀固定安装在输出端的上端外部。
10.优选的,所述滑动安装架的底端滑动卡接在治疗架的两侧内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滑动安装架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治疗部和第二治疗部的结构相同。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通过螺栓与连接盘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滑动安装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滑动安装架的上端长度相同。
14.优选的,所述驱动同步杆转动卡接在治疗架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治疗架远离头枕的一端设有输出管,且所述排放孔与输出管连通。
16.优选的,所述输出端的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支撑套。
17.优选的,所述防护支撑套的材质为硅胶。
18.优选的,还包括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所述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通过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第一光电隔离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将反馈信号传送至外部的医用计算机,所述医用计算机通过高频多电极脉冲发生控制单元、时序功能控制单元、第二光电隔离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将控制信号传送至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
19.优选的,还包括一种脉搏频率监视方法,其中:s1对头枕和治疗架放置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其中脉搏检测单元包括光电传感器;s2其中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是以头枕为中心点,也是探测患者头部的脉搏信号,其余四个点位分别设置在治疗架上,分别对应患者的一对手腕及一对小腿腹的位置处:其中每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数量为至少一个;s3设置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并以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通过脉搏检测单元对实时监测出的脉搏信号进行评估,当高于或低于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时,则对治疗主体的控制单元发出终止信号,并同时发送警报信号文本集至护理人员的线上终端;其中在s2中,对脉搏信号进行计算过滤干扰时,根据脉搏检测单元识别到的信号频段,滤波后的信号频段为a(z):其中z为初始为滤波的信号频率,a(z)为滤波后的信号频段;根据滤波信号频段生成对应的频率相应:其中为最终的响应频率,x为信号频段的长度,t代表时长,根据每次检测到的响应频率来确定该频率段波长的起始点,从而确定整体脉搏频率;当实时的脉搏频率被计算完成后会对脉搏的特征频率参数进行提取并生成对应的脉搏信号文本集。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调节装置,利用驱动调节装置可以自动的调节和控制治疗机构沿着治疗架滑动,从而使得治疗机构治疗的区域和位置可以调节和改变,使得工作区域更广,方便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
21.二、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以任意转动的治疗主体,使得通过治疗主体可以以最佳的角度和位置,对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精准的治疗。
22.三、本发明通过设置储药罐和气泵,可以使得在利用电极脉冲放电的同时结合药液喷雾的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防护支撑套可以对输出端起到防护的作用,使得输出端治疗的过程中安全。
23.四、本发明采用多个电极双向脉冲放电,在治疗区域设定上,高压陡脉冲在组织内形成网状放电区域,使有效不可逆电场尽可能的覆盖肿瘤组织,减少消融盲区,增强治疗计划的有效性。
24.五、本发明通过采用脉搏频率监视方法,通过头枕和治疗架上放置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进行实时检测脉搏频率,根据预设的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判断脉搏信号是否处于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则采取对治疗主体的控制单元发出终止信号,提升了治疗主体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主体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驱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治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喷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喷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治疗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治疗主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治疗主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主体的治疗主体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治疗设备的系统结构框图。
27.图中:1-固定支撑架、2-驱动调节装置、3-头枕、4-治疗架、5-排放孔、6-治疗机构、7-驱动轮、8-支撑板、9-调节齿板、10-电动机、11-调节齿轮、12-驱动同步杆、13-同步驱动带、14-第一治疗部、15-喷药装置、16-第二治疗部、17-滑动安装架、18-储药罐、19-气泵、20-喷嘴、21-限位板、22-滑动调节把手、23-电脉冲治疗仪、24-固定安装板、25-治疗主体、26-连接盘、27-转动调节柱、28-连接转轴、29-照明灯、30-输出端、31-转动调节把手、32-安装架、33-防护支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1.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包括固定支撑架1、驱动调节装置2、头枕3、治疗架4、排放孔5和治疗机构6,固定支撑架1固定连接在治疗架4的两端底部,排放孔5均匀开设在治疗架4上,头枕3固定连接在治疗架4的一端中部,患者躺在治疗架4上,头部通过头枕3进行支撑使得患者躺下治疗的过程中舒适,治疗机构6滑动卡接安装在治疗架4上,驱动调节装置2利用驱动调节装置2可以自动的调节和控制治疗机构6沿着治疗架4滑动,从而使得治疗机构6治疗的区域和位置可以调节和改变,使得工作区域广方便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可以任意转动的治疗主体25使得通过治疗主体25可以以最佳的角度和位置对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精准的治疗,通过储药罐18和气泵19可以使得在利用电极脉冲放电的同时结合药液喷雾的治疗;请参阅图3,驱动调节装置2包括驱动轮7、支撑板8、调节齿板9、电动机10、调节齿轮11、驱动同步杆12和同步驱动带13,调节齿板9的四端上部均转动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11,驱动同步杆12固定连接在调节齿轮11的中部之间,驱动轮7固定连接在调节齿轮11的外端中部,同步驱动带13转动绕接在驱动轮7之间,电动机10固定连接在位于一端的驱动轮7的外部,支撑板8固定连接在调节齿板9的外端,通过启动电动机10带动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转动,由于驱动轮7之间通过同步驱动带13转动连接,并且调节齿轮11之间通过驱动同步杆12固定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同步的松动,同步正反转动的调节齿轮11即可控制调节齿板9横向的滑动,从而调节齿板9通过支撑板8即可使得滑动安装架17横向的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和控制第一治疗部14和喷药装置15以及第二治疗部16的使用位置,可以将患者身体不同的位置进行治疗,治疗的区域可以调节和控制;请参阅图4,治疗机构6包括第一治疗部14、喷药装置15和第二治疗部16,第一治疗部14和第二治疗部16固定连接在喷药装置15的上端两侧,通过第一治疗部14和第二治疗部16可以同步的进行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请参阅图5、图6,喷药装置15包括滑动安装架17、储药罐18、气泵19和喷嘴20,储药罐18固定安装在滑动安装架17的上端,气泵19固定连接在储药罐18的上端,喷嘴20均匀固定分布在滑动安装架17的底端,且喷嘴20的上端插入至储药罐18的内部,在治疗的过程中启动气泵19可以将连接转轴28中的药液由喷嘴20中喷出实现辅助的治疗;请参阅图7,第二治疗部16包括滑动调节把手22、电脉冲治疗仪23、固定安装板24和治疗主体25,电脉冲治疗仪23滑动卡接在限位板21的内部,滑动调节把手22固定连接在
电脉冲治疗仪23的两端中部,固定安装板24固定连接在电脉冲治疗仪23的外端中部,治疗主体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安装板24的底端,通过电脉冲治疗仪23可以控制输出端30进行工作,通过外力握住转动调节把手31可以使得输出端30利用转动调节柱27在连接盘26的内部转动以及安装架32与转动调节柱27底端之间转动连接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输出端30可以与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合适的角度接触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和控制电脉冲治疗仪23和治疗主体25的位置;请参阅图8、图9,治疗主体25包括连接盘26、转动调节柱27、连接转轴28、照明灯29、输出端30、转动调节把手31和安装架32,转动调节柱27的上端转动卡接在连接盘26的底端内部,转动调节柱27的底端通过连接转轴28转动连接在安装架32的上端,照明灯29均匀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2的外端,输出端30固定连接在安装架32的底端中部,转动调节把手31均匀固定安装在输出端30的上端外部,在利用输出端30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照明灯29可以进行辅助的照明,方便进行治疗,通过外力握住转动调节把手31可以使得输出端30利用转动调节柱27在连接盘26的内部转动以及安装架32与转动调节柱27底端之间转动连接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输出端30可以与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合适的角度接触治疗。
32.请参阅图1、图2,滑动安装架17的底端滑动卡接在治疗架4的两侧内部,支撑板8的上端与滑动安装架17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8起到支撑和调节的作用。
33.请参阅图1、图2,第一治疗部14和第二治疗部16的结构相同。
34.请参阅图4,固定安装板24通过螺栓与连接盘26固定连接,使得治疗主体25方便拆卸维修更换。
35.请参阅图4,限位板21与滑动安装架17的外端固定连接,限位板21与滑动安装架17的上端长度相同。
36.请参阅图1、图2,驱动同步杆12转动卡接在治疗架4的内部。
37.请参阅图2,治疗架4远离头枕3的一端设有输出管,且排放孔5与输出管连通,通过排放孔5可以将药液引流至输出管并且排出。
38.本实施例在实施时,驱动调节装置2利用驱动调节装置2可以自动的调节和控制治疗机构6沿着治疗架4滑动,从而使得治疗机构6治疗的区域和位置可以调节和改变,使得工作区域广方便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可以任意转动的治疗主体25使得通过治疗主体25可以以最佳的角度和位置对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精准的治疗,通过储药罐18和气泵19可以使得在利用电极脉冲放电的同时结合药液喷雾的治疗,通过启动电动机10带动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转动,由于驱动轮7之间通过同步驱动带13转动连接,并且调节齿轮11之间通过驱动同步杆12固定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同步的松动,同步正反转动的调节齿轮11即可控制调节齿板9横向的滑动,从而调节齿板9通过支撑板8即可使得滑动安装架17横向的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和控制第一治疗部14和喷药装置15以及第二治疗部16的使用位置,可以将患者身体不同的位置进行治疗,治疗的区域可以调节和控制,启动电动机10带动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转动,由于驱动轮7之间通过同步驱动带13转动连接,并且调节齿轮11之间通过驱动同步杆12固定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同步的松动,同步正反转动的调节齿轮11即可控制调节齿板9横向的滑动,从而调节齿板9通过支撑板8即可使得滑动安装架17横向的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和控制第一治疗部14和喷药装置15以及第二治疗部16的使用位置,可以将患者身体不同的位置进行治疗。
39.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输出端30的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支撑套33,防护支撑套33的材质为硅胶。
40.本实施例在实施时,由于输出端30的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支撑套33,防护支撑套33的材质为硅胶,可以使得输出端30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防护支撑套33起到支撑隔离防护的作用,使得输出端30不会对患者的某一处持续的接触,只有利用外力安全使得防护支撑套33形变时输出端30才会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治疗,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41.工作原理:患者躺在治疗架4上,头部通过头枕3进行支撑使得患者躺下治疗的过程中舒适,通过启动电动机10带动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转动,由于驱动轮7之间通过同步驱动带13转动连接,并且调节齿轮11之间通过驱动同步杆12固定连接,因此可以使得驱动轮7和调节齿轮11同步的松动,同步正反转动的调节齿轮11即可控制调节齿板9横向的滑动,从而调节齿板9通过支撑板8即可使得滑动安装架17横向的滑动,从而可以调节和控制第一治疗部14和喷药装置15以及第二治疗部16的使用位置,可以将患者身体不同的位置进行治疗,治疗的区域可以调节和控制,通过电脉冲治疗仪23可以控制输出端30进行工作,通过外力握住转动调节把手31可以使得输出端30利用转动调节柱27在连接盘26的内部转动以及安装架32与转动调节柱27底端之间转动连接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输出端30可以与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合适的角度接触治疗,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启动气泵19可以将连接转轴28中的药液由喷嘴20中喷出实现辅助的治疗,由于输出端30的底端外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支撑套33,防护支撑套33的材质为硅胶,可以使得输出端30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防护支撑套33起到支撑隔离防护的作用,使得输出端30不会对患者的某一处持续的接触,只有利用外力安全使得防护支撑套33形变时输出端30才会与患者的皮肤接触治疗,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并且在利用输出端30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照明灯29可以进行辅助的照明,方便进行治疗,本装置使用过程中驱动调节装置2利用驱动调节装置2可以自动的调节和控制治疗机构6沿着治疗架4滑动,从而使得治疗机构6治疗的区域和位置可以调节和改变,使得工作区域广方便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治疗,通过可以任意转动的治疗主体25使得通过治疗主体25可以以最佳的角度和位置对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精准的治疗,通过储药罐18和气泵19可以使得在利用电极脉冲放电的同时结合药液喷雾的治疗。
42.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基于多电极双向脉冲放电的治疗设备,如图11所示,内部还包括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所述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通过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第一光电隔离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将反馈信号传送至外部的医用计算机,所述医用计算机通过高频多电极脉冲发生控制单元、时序功能控制单元、第二光电隔离单元和功率放大电路将控制信号传送至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
43.实施例3中,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用于产生高频双极性脉冲信号,电压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的反馈信号点的电压和电流信号,信号滤波单元为由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输入的反馈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高频多电极脉冲发生控制单元,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中央控制器,实现对双向高压脉冲放电主回路充放电的控制,高频多电极脉冲发生控制单元和时序功能控制单元共同实现对充电时间、放电时刻的控
制,对电极的连接控制,对充电电压的监视和数据采集,对放电脉冲的宽度,脉冲个数等参数的设置,对放电过程的监视,放电电压、电流的数据采集等控制与监测功能,功率放大电路为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一光电隔离单元和第二光电隔离单元均用于对输入/输出信号做光电隔离,以减小外部噪声信号对内部控制单元的噪声下扰,提高控制单元的可靠性。
44.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1-3中,还包括一种脉搏频率监视方法,其中:s1对头枕3和治疗架4放置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其中脉搏检测单元包括光电传感器;s2其中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是以头枕3为中心点,也是探测患者头部的脉搏信号,其余四个点位分别设置在治疗架4上,分别对应患者的一对手腕及一对小腿腹的位置处:其中每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数量为至少一个;s3设置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并以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通过脉搏检测单元对实时监测出的脉搏信号进行评估,当高于或低于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时,则对治疗主体25的控制单元发出终止信号,并同时发送警报信号文本集至护理人员的线上终端;其中在s2中,对脉搏信号进行计算过滤干扰时,根据脉搏检测单元识别到的信号频段,滤波后的信号频段为a(z):其中z为初始为滤波的信号频率,a(z)为滤波后的信号频段;根据滤波信号频段生成对应的频率相应:其中为最终的响应频率,x为信号频段的长度,t代表时长,根据每次检测到的响应频率来确定该频率段波长的起始点,从而确定整体脉搏频率;当实时的脉搏频率被计算完成后会对脉搏的特征频率参数进行提取并生成对应的脉搏信号文本集。
45.针对实施例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进行脉冲电流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头枕3和治疗架4上放置五个点位的脉搏检测单元进行实时检测脉搏频率,并对将干扰脉搏频率的信号进行规避及割舍,生成对应的脉搏信号文本集,同时该脉搏信号文本集也是实时生成的,根据预设的脉搏信号预设规范值判断脉搏信号是否处于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则采取对治疗主体25的控制单元发出终止信号,提升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