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骨科测深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8:59: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骨科测深尺。


背景技术:

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骨科测深尺则是为了测量患者骨头上钻孔深度的工具。
3.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骨科测深尺,专利号:cn209253162u,它利用将测深尺与骨骼接触的地方设置为内凹的曲面,将勾头穿过骨骼并勾上骨骼的另一端,并使测深尺紧密贴靠在骨骼上,达到更好固定在骨骼上的效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但是,上述方案采用一体式结构,待对病人骨骼孔洞上测量深度后需要整体进行消毒处理,操作较为麻烦,并且利用勾头对测深尺的另一端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骨科测深尺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骨科测深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测深尺,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的一侧面可拆卸安装有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手持部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滑块移动的位置调整机构,所述测量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抵靠部和齿轮,所述测量部的内部设置于有驱动齿轮旋转的角度调整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移动槽和移动块,所述移动槽开设于手持部的上表面,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手持部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所述第一推动块的顶端贯穿移动槽的内部并延伸至手持部的上方,且第一推动块与移动块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块,两个所述联动块远离移动块的一端均贯穿手持部的内壁并延伸至手持部的外部,两个所述联动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孔。
9.进一步的,所述滑块靠近手持部的一侧面开设有与联动块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滑块的上表面插接有两个插杆,且两个插杆的底端分别插接于两个插孔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测量部的内部,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测量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动块,且第二推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齿条的外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动块的顶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测量部的外表面喷涂有刻度线。
13.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的一侧面开设有螺孔,所述测量部远离旋转槽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孔的内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骨科测深尺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测量部、滑块、抵靠部、位置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旋转杆和齿轮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将测量部可拆卸安装在手持部上,能够对测量部进行单独更换消毒,并通过角度调整机构推动齿轮旋转,使旋转杆带动抵靠部在旋转槽的内部旋转,并利用位置调整机构推动滑块在测量部上滑动,能够对骨骼孔洞内深度进行精准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杆、限位孔、联动块和插孔之间的配合设置,通过联动块插入限位孔的内部,并将插杆插入插孔的内部,能够使联动块固定在限位孔的内部,进而使联动块可推动滑块在测量部上移动,进而对骨骼内孔洞深度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剖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量部的立体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部的立体图。
22.图中:1、手持部;2、测量部;3、滑块;4、旋转槽;5、抵靠部;6、位置调整机构;61、移动槽;62、移动块;63、第一推动块;64、联动块;65、插孔;7、角度调整机构;71、滑槽;72、齿条;73、导向槽;74、第二推动块;8、旋转杆;9、齿轮;10、限位孔;11、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科测深尺,该骨科测深尺用于在骨科中实现对骨骼中孔洞的深度测量,通过设计测量部2、滑块3、抵靠部5、位置调整机构6、角度调整机构7、旋转杆8和齿轮9,使得手持部1与测量部2之间可实现自由的拆卸安装,还使得抵靠部5可在旋转槽4的内部随意旋转,达到方便对测量部2消毒和提升测量精度的目的。
25.参见图1~图5,一种骨科测深尺,包括手持部1,手持部1的一侧面可拆卸安装有测量部2,测量部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3,手持部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滑块3移动的位置调整机构6。
26.手持部1的一侧面开设有螺孔,测量部2远离旋转槽4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孔的内部,可将测量部2螺旋安装在手持部1上,并且手持部1的边角处进行钝化处理,提升医生手持手持部1的舒适性。
27.位置调整机构6包括移动槽61和移动块62,移动槽61开设于手持部1的上表面,移动块62滑动连接于手持部1的内部,移动块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63,第一推动块63的顶端贯穿移动槽61的内部并延伸至手持部1的上方,且第一推动块63与移动块62滑动连接。
28.通过第一推动块63在移动槽61的内部滑动,能够使第一推动块63带动移动块62在手持部1的内部滑动,进而对移动块62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第一推动块63的顶端开设有防滑纹路。
29.移动块6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联动块64,两个联动块64远离移动块62的一端均贯穿手持部1的内壁并延伸至手持部1的外部,两个联动块6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插孔65。
30.通过移动块62在手持部1的内部滑动,并利用移动块62可对联动块64从移动槽61内的伸出量进行调整,进而可通过联动块64对滑块3在测量部2的位置进行调整。
31.滑块3靠近手持部1的一侧面开设有与联动块64相适配的限位孔10,滑块3的上表面插接有两个插杆11,且两个插杆11的底端分别插接于两个插孔65的内部。
32.通过将联动块64插入限位孔10的内部,并将插杆11插入插孔65的内部,能够使插杆11通过插孔65对联动块64进行限位,保证联动块64在限位孔10内的稳定性。
33.测量部2远离手持部1的一端开设有旋转槽4,旋转槽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8,旋转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抵靠部5和齿轮9,测量部2的内部设置于有驱动齿轮9旋转的角度调整机构7。
34.通过旋转杆8带动抵靠部5在旋转槽4的内部旋转,能够使抵靠部5可收纳至旋转槽4的内部,使测量部2伸入孔洞内时抵靠部5不会对测量部2的移动造成阻碍。
35.角度调整机构7包括滑槽71,滑槽71开设于测量部2的内部,滑槽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72,且齿条72与齿轮9啮合连接,通过将齿条72在滑槽71的内部滑动,并在齿条72和齿轮9之间的啮合作用,使齿轮9可带动旋转杆8在旋转槽4的内部旋转。
36.测量部2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槽73,导向槽7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动块74,且第二推动块74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齿条72的外表面,通过第二推动块74在导向槽73的内部滑动,能够对齿条72在滑槽71内的位置进行调整。
37.第二推动块74的顶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测量部2的外表面喷涂有刻度线,通过第二推动块74上的防滑纹路能够提升医生推动第二推动块74的稳定性。
38.工作原理:
39.对测量部2进行安装时:
40.首先,将测量部2远离旋转槽4的一端安装于手持部1内的螺孔中,随后,将联动块64插入限位孔10的内部,最后,将插杆11插入插孔65的内部,实现了测量部2与手持部1之间可拆卸安装的目的,方便对测量部2进行更换消毒。
41.需要对骨骼上孔洞深度进行测量时:
42.首先,医生手持手持部1并将测量部2远离手持部1的一端插入骨骼上孔洞的内部,随后,推动第二推动块74,使第二推动块74在导向槽73的内部滑动,并带动齿条72在滑槽71的内部滑动,在齿轮9的作用下,使旋转杆8带动抵靠部5旋转,可使抵靠部5贴靠在孔洞的另一侧,最后,推动第一推动块63,使第一推动块63在移动槽61的内部滑动,从而使移动块62在手持部1的内部滑动,进而使联动块64推动滑块3在测量部2上滑动,可根据测量部2上刻度线对孔洞的深度进行测量,能够对骨骼孔洞内深度进行精准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