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2:2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仿真建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舰载机着舰阶段,航母上的着舰指挥官(lso,landing signal officer)通过设备、目视等方式密切关注飞机的飞行状态,并根据飞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向飞行员发送纠偏/复飞指令,以保证舰载机成功着舰或安全复飞。这种方式不仅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容易出错。
3.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包括:
7.飞行指挥仿真计算机,所述飞行指挥仿真计算机上运行有飞行指挥仿真模型,所述飞行指挥仿真模型用于接收舰载机以及航母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根据舰载机以及航母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解算出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获取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8.声音仿真计算机,所述声音仿真计算机上运行有声音控制软件,所述声音控制软件用于根据所述飞行指挥决策指令调用不同的语音信息,并通过音频矩阵和耳机对所述语音信息进行播放。
9.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包括纠偏决策指令以及复飞决策指令。
10.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获取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包括:
11.根据所述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多个决策区域;
12.为各个所述决策区域配置指令优先级;
13.定义各个所述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条件;
14.确定各个所述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15.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多个决策区域包括:
16.根据所述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5个决策区域,且所述决策区域沿高度方向上疏下密。
17.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为各个所述决策区域配置指令优先级包括:
18.将5个决策区域的指令优先级配置为:第一决策区域至第五决策区域的指令优先
级依次升高。
19.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义各个所述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条件包括:
20.在第一决策区域以及第五决策区域根据舰载机的位置偏差信息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21.在第二决策区域、第三决策区域、第四决策区域综合舰载机的位置偏差信息以及速度偏差信息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若舰载机具有向理想下滑状态的运动趋势,则不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22.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各个所述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包括:
23.第一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对中好、高度好;
24.第二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点点高、点点左/右、点点低、稍高、稍偏左/右、稍低;
25.第三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不要高、不要左/右飘、低、不要再高、太低;
26.第四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向左/右修、加点油门、加油门;
27.第五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复飞。
28.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义第二决策区域、第三决策区域、第四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优先级:
29.位置低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低告警,再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
30.位置高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再发送位置高告警。
31.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32.本技术的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具有建模准则合理、易于实现等特点,可应用于舰载机工程模拟器、铁鸟、飞行训练器等仿真平台,辅助于飞机系统设计和着舰飞行训练等任务。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舰载机飞行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决策区域划分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39.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包括:
41.飞行指挥仿真计算机,飞行指挥仿真计算机上运行有飞行指挥仿真模型,飞行指挥仿真模型用于接收舰载机以及航母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根据舰载机以及航母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解算出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并根据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获取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42.声音仿真计算机,声音仿真计算机上运行有声音控制软件,声音控制软件用于根据飞行指挥决策指令调用不同的语音信息,并通过音频矩阵和耳机对语音信息进行播放。
43.本技术的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飞行指挥仿真模型运行在飞行指挥仿真计算机上,其根据接收的舰载机和航母的状态信息,计算出飞机偏离理想下滑状态的位置和速度,经自主决策后生成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声音仿真计算机根据决策指令调用不同的语音信息进行播放,引导舰载机飞行员进行纠偏或复飞,以辅助舰载机飞行员完成着舰或复飞训练。
44.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飞行指挥仿真模型能够根据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获取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具体包括:
45.根据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多个决策区域;
46.为各个决策区域配置指令优先级;
47.定义各个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条件;
48.确定各个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49.本实施例中,在进行飞行指挥仿真模型开发时,以舰载机复飞窗口为基准,将飞行指挥决策区域划分为5个,并建立了下述建模准则:
50.1)综合飞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位置和速度进行决策;
51.2)将决策区域划分为下密上疏,对舰载机低于理想下滑道的状态反应更为灵敏;
52.3)在同一决策区域,指令触发优先级顺序:位置低》偏左/右》位置高。
5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根据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多个决策区域包括:
54.根据舰载机偏离理想下滑道的状态信息划分出5个决策区域,且决策区域沿高度方向上疏下密。
55.为各个决策区域配置指令优先级包括:
56.将5个决策区域的指令优先级配置为:第一决策区域至第五决策区域的指令优先级依次升高。
57.定义各个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条件包括:
58.在第一决策区域以及第五决策区域根据舰载机的位置偏差信息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59.在第二决策区域、第三决策区域、第四决策区域综合舰载机的位置偏差信息以及速度偏差信息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若舰载机具有向理想下滑状态的运动趋势,则不触发飞行指挥决策指令。
60.参见图4,确定各个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包括:
61.第一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对中好、高度好;
62.第二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点点高、点点左/右、点点低、稍高、稍偏左/右、稍低;
63.第三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不要高、不要左/右飘、低、不要再高、太低;
64.第四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向左/右修、加点油门、加油门;
65.第五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为:复飞。
66.还包括定义第二决策区域、第三决策区域、第四决策区域的飞行指挥决策指令的触发优先级:
67.位置低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低告警,再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
68.位置高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再发送位置高告警。
69.本技术的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同一2、3、4决策区域内指令触发优先级顺序:位置低》偏左/右》位置高,即,位置低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低告警而提示飞行员升高,之后再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而提示飞行员进行横向修正;位置高且具有横向偏差时,先发送位置偏左/偏右告警而提示飞行员进行横向修正,之后发送位置高告警而提示飞行员下降。
70.本技术通过梳理lso工作规范、经验准则,结合真实lso和舰载机飞行员工作经验,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舰载机飞行指挥模拟系统。本技术具有建模准则合理、易于实现等特点,可应用于舰载机工程模拟器、铁鸟、飞行训练器等仿真平台,辅助于飞机系统设计和着舰飞行训练等任务。
7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