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4-27 09:2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吸湿排汗面料国标gb/t21655.1中所规定的蒸发速率要求为洗前洗后0.18,为了提升运动时的服用舒适性,很多运动品牌将面料蒸发速率的标准要求提高到0.2以上,这虽然解决部分问题,但是随着运动市场的火热,市场竞争的加剧,目前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服装速干性能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案旨在研究出了一种新型超快速干面料,在满足其他吸排指标的前提下,能大幅度提高蒸发速率,缩短人们在运动后服装的干燥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服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手感棉柔,具有针孔结构,透气性好,并且,采用由两种不同亲水性纱线组成的包芯纱,在吸水时因吸湿度不同会发生不同卷曲,从而形成孔隙,能有效提高蒸发效率,缩短面料干燥时间的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
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包括由面纱和底纱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采用添纱平纹组织的凸起横列和由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编织而成的针孔横列,所述面纱采用包芯纱,所述包芯纱包括皮层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的芯层。
5.进一步的,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和皮层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吸湿性弱于芯层,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同时在芯层和皮层之间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包芯纱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所述皮层为pet纱,所述芯层为pbt纱。
6.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包芯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能形成较多孔隙,以供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快干;所述皮层和芯层的重量比为 2:1-4:1。
7.进一步的,为了将皮层加捻设置在芯层外部,提高皮层吸水后的卷度,加强纱线的毛细效果,并使皮层呈弧状的顶部微微凸出在面料表面,手感棉柔舒适;所述皮层呈8字形结构加捻绕设于芯层外周。
8.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底纱纱线细、重量轻,从而保证织造出来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轻薄效果;所述底纱采用50d/48f轻网络结构细旦聚酯长丝。
9.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底纱的上色效果,以形成织物双面双色的外观风格;所述底纱采用阳离子涤纶长丝。
10.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织物的紧密性和弹性,同时具有优越的伸缩回弹性,柔软的手感;所述添纱平纹组织的添纱比例面纱:底纱为3:1-2:1。
11.进一步的,凸起横列为添纱平纹组织,针孔横列通过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设
置形成针孔,不仅在织物内侧表面形成凹凸横条针孔外观,且由于面纱和底纱分别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50d/48f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两种纱不同的水份扩散性形成湿度差,便于水分沿织物厚度方向源源不断地向表面迅速渗透,并且,凹陷的针孔组织便于皮肤与衣物之间的空气流通,提高汗水的蒸发速度;所述凸起横列具有四道,四道凸起横列连续设置,所述针孔横列具有一道,所述针孔横列设于相邻连续四道凸起横列之间。
12.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织物重量轻,穿着舒适;所述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平方米克重为130-140g/m2。
13.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还提供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生产方法。
1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方案是: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15.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选用50d/48f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为原料,采用单面2针道圆纬机进行编织;
16.其中,构成所述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2 纵行
×
5横列,其中:2纵行由2针道2枚针筒针排列而成,5横列由针筒周围 5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
17.1个完全组织的5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路穿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第2、3、4、5路穿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
18.1个完全组织的5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对应成圈,第2、3、4、5路针筒针a和针筒针b均对应成圈;
19.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20.表1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21.成圈系统12345穿纱21 21 21 21 2针筒三角a∩δδδδ针筒三角bδδδδδ
22.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2表示50d/48f 超细旦聚酯长丝;三角配置符号说明: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
23.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平幅水洗

理布

松弛

沸缩

脱水

预定型

订边

染色

还原洗

酸洗

冷洗

脱水

手工拆边

开幅理布

成定型

成品检验检测,
24.其中,沸缩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再朝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3746b和占面料重量比为0.2%的tf129k,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加热到80℃保温10分钟,溢流洗至40℃以下排液;
25.预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温度在170℃;
26.染色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3746b 和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浴中柔软剂,再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分散染料,运转 5分钟后,升温至130℃进行保温,溢流洗至60℃以下排液;
27.酸洗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28.成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成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温度在150℃。
29.进一步的,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和皮层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吸湿性弱于芯层,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同时在芯层和皮层之间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包括皮层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的芯层,所述皮层为pet纱,所述芯层为pbt纱,所述皮层呈8字形结构绕设于芯层外周,所述皮层和芯层的重量比为2:1-4:1。
30.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1.(1)本发明凸起横列为添纱平纹组织,针孔横列通过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设置形成针孔,凸起横列和针孔横列交替配置,不仅在织物内侧表面形成凹凸横条针孔外观,且由于面纱和底纱分别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 50d/48f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两种纱不同的水份扩散性形成湿度差,便于水分沿织物厚度方向源源不断地向表面迅速渗透,并且,凹陷的针孔组织便于皮肤与衣物之间的空气流通,提高汗水的蒸发速度;
32.(2)本发明添纱平纹组织中的面纱,选用包芯弹性长丝(pet包覆pbt),其采用了8字形包覆结构,在皮层和芯层纱线之间形成很大的空隙,pbt吸湿性强于pet,面料接触到水份的时候,被芯层的pbt大量吸收,而皮层的pet由于吸湿性弱于pbt,这样造成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而且由于皮芯之间的大空隙位于面料表层便于空气流通,从而可将面料的蒸发速率提升到国标的2倍以上,达到0.36;
33.(3)本发明触感棉柔舒适、弹性优良,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与50d/48f轻网络结构细旦聚酯长丝双层垫纱编织,包芯纱的8字形结构使纱线呈弧状的顶部微微凸出在面料表面,手感棉柔舒适,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为添纱平纹组织的面纱,使织物底布紧密,织物纵、横向延伸性和弹性优良;
34.(4)本发明具有双面效应,织物一面为凹凸横条外观结构,织物另一面为平面针孔结构,将添纱平纹组织中的底纱换为100%的阳离子涤纶交替编织,还可以构成双面双色的外观风格。
附图说明
35.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针孔横列;2-凸起横列;3-面纱;301-皮层;302-芯层;4-底纱; a-高踵针;b-低踵针。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41.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包括由面
纱3和底纱4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面纱3和底纱4的用纱重量比在 3:1-2:1之间,最佳用纱重量比例为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37.7:62.3,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采用添纱平纹组织的凸起横列2 和由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编织而成的针孔横列1,凸起横列2由面纱3和底纱4编织而成,针孔横列1由底纱4编织而成,所述面纱3采用包芯纱,所述包芯纱包括皮层301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301的芯层302。
4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302和皮层301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301吸湿性弱于芯层302,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302,同时在芯层302和皮层301之间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包芯纱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所述皮层301为pet纱,所述芯层302为pbt纱。
4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包芯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能形成较多孔隙,以供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快干;所述皮层301和芯层302 的重量比为2:1-4:1。
4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皮层301加捻设置在芯层302外部,提高皮层301 的吸水后的卷度,加强纱线的毛细效果,并使皮层301呈弧状的顶部微微凸出在面料表面,手感棉柔舒适;所述皮层301呈8字形结构加捻绕设于芯层302 外周。
4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底纱纱线细、重量轻,从而保证织造出来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轻薄效果;所述底纱4采用50d/48f轻网络结构细旦聚酯长丝。
4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织物的紧密性和弹性,同时具有优越的伸缩回弹性,柔软的手感;所述添纱平纹组织的添纱比例面纱重量:底纱重量为3:1-2:1,最佳比例面纱重量:底纱重量为2:1。
47.在本实施例中,凸起横列2为添纱平纹组织,针孔横列1通过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设置形成针孔,不仅在织物内侧表面形成凹凸横条针孔外观,且由于面纱3和底纱4分别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50d/48f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两种纱不同的水份扩散性形成湿度差,便于水分沿织物厚度方向源源不断地向表面迅速渗透,并且,凹陷的针孔组织便于皮肤与衣物之间的空气流通,提高汗水的蒸发速度;所述凸起横列2具有四道,四道凸起横列2 连续设置,所述针孔横列1具有一道,所述针孔横列1设于相邻连续四道凸起横列2之间。
48.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包括由面纱3和底纱4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采用添纱平纹组织的凸起横列2和由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编织而成的针孔横列1,所述面纱5 采用包芯纱,所述包芯纱包括皮层301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301的芯层302。
4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凸起横列2和针孔横列1均设置一道,且凸起横列2和针孔横列1交替设置,既具有添纱平纹组织,又具有针孔结构,以保证织物具有针孔状空隙,供空气流通,从而提高织物干燥速度。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凸起横列2仅设置一道还是连续设置四道,也可以连续设置两道或五道,以呈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5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302和皮层301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301吸湿性弱于芯层302,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302,同时在芯层302和皮层301之间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包芯纱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所述皮层301为pet纱,所述芯层302为pbt
纱。
5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包芯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能形成较多孔隙,以供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快干;所述皮层301和芯层302 的重量比为2:1-4:1。
5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皮层301加捻设置在芯层302外部,提高皮层301 的吸水后的卷度,加强纱线的毛细效果,并使皮层301呈弧状的顶部微微凸出在面料表面,手感棉柔舒适;所述皮层301呈8字形结构加捻绕设于芯层302 外周。
5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底纱纱线细、重量轻,从而保证织造出来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轻薄效果;所述底纱4采用50d/48f轻网络结构细旦聚酯长丝。
5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织物的紧密性和弹性,同时具有优越的伸缩回弹性,柔软的手感;所述添纱平纹组织的添纱比例面纱:底纱为3:1-2:1,最佳比例面纱:底纱为2:1。
55.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包括由面纱3和底纱4编织而成的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采用添纱平纹组织的凸起横列2 和由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编织而成的针孔横列1,所述面纱3采用包芯纱,所述包芯纱包括皮层301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301的芯层302。
5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底纱4采用阳离子涤纶长丝,阳离子涤纶长丝与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交替编织,利用阳离子纤维染色的色牢度好、颜色鲜艳等特点,构成织物双面双色的外观风格。
5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302和皮层301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301吸湿性弱于芯层302,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302,同时在芯层302和皮层301之间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包芯纱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所述皮层301为pet纱,所述芯层302为pbt纱。
5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包芯纱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能形成较多孔隙,以供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快干;所述皮层301和芯层302 的重量比为2:1-4:1。
5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皮层301加捻设置在芯层302外部,提高皮层301 的吸水后的卷度,加强纱线的毛细效果,并使皮层301呈弧状的顶部微微凸出在面料表面,手感棉柔舒适;所述皮层301呈8字形结构加捻绕设于芯层302 外周。
6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织物的紧密性和弹性,同时具有优越的伸缩回弹性,柔软的手感;所述添纱平纹组织的添纱比例面纱:底纱为3:1-2:1,最佳比例面纱:底纱为2:1。
61.在本实施例中,凸起横列2为添纱平纹组织,针孔横列1通过成圈线圈和集圈线圈交替设置形成针孔,不仅在织物内侧表面形成凹凸横条针孔外观,且由于面纱3和底纱4分别采用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阳离子涤纶长丝,两种纱不同的水份扩散性形成湿度差,便于水分沿织物厚度方向源源不断地向表面迅速渗透,并且,凹陷的针孔组织便于皮肤与衣物之间的空气流通,提高汗水的蒸发速度;所述凸起横列2具有四道,四道凸起横列2连续设置,所述针孔横列1具有一道,所述针孔横列1设于相邻连续四道凸起横列2之间。
62.实施例4:一种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63.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选用50d/48f细旦轻网络结构聚酯长丝和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为原料,面纱3和底纱4的用纱重量比为 62.3:37.7,采用单面2针道
圆纬机进行编织;
64.其中,构成所述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2 纵行
×
5横列,其中:2纵行由2针道2枚针筒针排列而成,5横列由针筒周围 5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
65.1个完全组织的5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路穿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第2、3、4、5路穿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和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
66.1个完全组织的5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对应成圈,第2、3、4、5路针筒针a和针筒针b均对应成圈;
67.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68.表1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69.成圈系统12345穿纱21 21 21 21 2针筒三角a∩δδδδ针筒三角bδδδδδ
70.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2表示50d/48f 超细旦聚酯长丝;三角配置符号说明: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
71.其中,所述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平均长度为25.8cm,所述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50d/48f超细旦聚酯长丝的平均长度为25cm;
72.毛坯织物横密:73线圈纵行/5cm,纵密:156线圈横列/5cm,平方米克重: 110g/m2,制得的光坯织物的门幅176cm,织物平方米克重140g/m2;
73.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平幅水洗

理布

松弛

沸缩

脱水

预定型

订边

染色

还原洗

酸洗

冷洗

脱水

手工拆边

开幅理布

成定型

成品检验检测,
74.其中,沸缩工艺:按照浴比为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再朝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3746b和占面料重量比为0.2%的tf129k,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加热到80℃保温10分钟,溢流洗至40℃以下排液;
75.预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温度在170℃;
76.染色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放入织物进行循环运行,从染色机的附加缸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3746b 和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浴中柔软剂,再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分散染料,运转 5分钟后,升温至130℃进行保温,溢流洗至60℃以下排液;
77.酸洗工艺:按照浴比1:10~12朝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染色机内水溶液和织物以3.0℃/分的速度加热到60℃并保温10分钟后排液;
78.成定型工艺:通过定型机进行成定型,加入浸轧液,浸轧液采用清水,控制温度在150℃。
7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包芯纱芯层302和皮层301吸湿性不同的结构,且皮层301吸湿性弱于芯层302,以保证水份被锁定在面纱的芯层302,同时在芯层302和皮层301之间
形成位于面料表层的大空隙,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蒸发速率,实现超速干燥;所述100d/96f包芯双组分弹性纱包括皮层301以及吸湿性优于皮层301的芯层302,所述皮层301为pet纱,所述芯层302为pbt纱,所述皮层301呈8字形结构绕设于芯层302外周,所述皮层301和芯层302的重量比为2:1-4:1。
80.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超速干单面纬编弹性织物,分别参照gb/t21655.2-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定e法等标准,测试织物洗前和经5次水洗后的芯吸高度、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等吸湿性能,蒸发速率速干性能,以及抗起毛起球等级等,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l为织物纵向,w 为织物横向)。
81.表2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0082][0083][0084]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