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水上游乐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07:5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上游乐器具,详细地说,涉及具备防止水中遇难的上浮引导部的水上游乐器具。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漂浮在游泳池或海的水面上的被称为水上运动场或海上乐园等的设施变得流行。这些设施是将封入有空气的袋状的垫子、滑块等游乐器具组合若干个而漂浮在水面上,能够在组合的游乐器具上步行、跑步,进而也能够从游乐器具跃入游泳池、海中的设施。这些组合的游乐器具大多由聚氯乙烯等制造,封入有空气。
3.图8是下表面为平面的现有的水上游乐器具的立体图。这是一种游乐器具,该游乐器具是像沙滩垫或床的床垫那样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将这样的游乐器具连接、或者与其他游乐器具组合而漂浮在水面上,能够在该水上游乐器具上步行或跑步。
4.该漂浮在水面上的游乐器具大多是不透明的,在人潜入游乐器具的下侧的情况下不能容易地进行确认,由于游乐器具的下表面大致水平,所以当穿着救生衣时,由于其浮力而被按压在游乐器具的下表面,即使游泳也存在难以露出到水面上的情况。因此,若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为水平,则有可能导致水中遇难事故。
5.在专利文献1的图7中,公开了为了防止水中遇难事故的可能性而在水上漂浮游乐器具上安装了安全网的图。通过安装该安全网,能够防止潜入漂浮的水上漂浮游乐器具的下侧而被水平的片材妨碍,无法上浮到水面上而溺水这样的事故。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注册实用新型第30099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0.但是,专利文献1的图7所公开的安全网作为水上游乐器具的安全装置是有效的,但该安全网的构造复杂且重量也较重,若设置在水上游乐器具的下侧,则存在水上游乐器具因安全网的自重而下沉的问题。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水上游乐器具,其构成为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为凸部,通过在该凸部封入或填充流体、即空气或水,即使在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的下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水上游乐器具下表面的凸部容易地露出到水面上。
13.即,一种水上游乐器具,其在由柔软材料的薄膜形成的能够密闭的空间的内部封入和/或填充流体而漂浮于水面,其特征在于,该水上游乐器具在下表面设置有凸部,并具备:水上游乐器具的上部的水上漂浮部,其被封入作为流体的空气;以及水上游乐器具的下部的包含凸部的上浮引导部,其被填充作为流体的水,在水上漂浮部与上浮引导部之间设
置有隔断流体的分隔件。
14.通过这样在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设置凸部,即使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的下侧,也能够容易地上浮到水面上。另外,通过设置分隔件,能够抑制填充于上浮引导部的水的移动,实现水上游乐器具的稳定化。
15.另外,其特征在于,上浮引导部的凸部的形状为大致圆弧柱形状。通过这样构成,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的凸部从其中央部向水面上倾斜,因此,通过浮力,能够容易地上浮到水面上。
16.另外,其特征在于,上浮引导部的凸部的形状为三棱柱形状。通过这样构成,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的凸部从其中央部向水面上倾斜,因此,通过浮力,能够容易地上浮到水面上。
17.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分离地形成,填充水的上浮引导部安装在封入空气的水上漂浮部的下表面。
18.由于水上游乐器具的上部和下部能够分离,所以能够在组装水上漂浮部后,安装下部的上浮引导部,另外,也能够卸下上浮引导部而仅使用水上游乐器具的水上漂浮部。
19.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扣眼,利用绳索使设置于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的上下的扣眼彼此连结并紧贴。
20.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分别制造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能够在封入和/或填充空气或水之后使两者牢固地紧贴。
21.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水上游乐器具的上浮引导部的下部填充水,在上浮引导部的上部封入空气而设置空气层。
22.通过设置空气层,能够产生与上浮引导部的重量相应的浮力,能够防止水上漂浮部由于上浮引导部的重量而下沉。
23.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水上游乐器具的上浮引导部设置凸部,在水上漂浮部与上浮引导部之间不设置分隔膜。
24.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分隔件的材料。
25.发明效果
26.以上,根据本发明,由于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因凸部而倾斜,因此即使在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的下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上浮到水面上。另外,能够防止水上漂浮部由于上浮引导部的重量而下沉。
附图说明
27.图1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的水上游乐器具的立体图。
28.图2是图1所示的水上游乐器具的俯视图。
29.图3是沿图2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30.图4是沿图2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
31.图5是凸部的形状为三棱柱形状的水上游乐器具的立体图。
32.图6的(a)是平面为圆形的水上游乐器具的俯视图,图6的(b)、(c)是其剖视图。
33.图7的(a)是水上游乐器具的上部和下部分离的水上游乐器具的俯视图,图7的(b)
是沿a-a线的剖视图。
34.图8是下表面为平面的现有的水上游乐器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上浮引导部具备凸部的水上游乐器具进行说明。
36.图1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水上漂浮部和上浮引导部的水上游乐器具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水上游乐器具1的水上漂浮部2是床的床垫那样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是在由柔软材料的薄膜形成的能够密闭的空间的内部封入空气而漂浮于水面的部分。在水上游乐器具1的下部设置有上浮引导部3,在该上浮引导部3设置有凸部4。
37.上浮引导部3由与水上漂浮部2相同的材料形成,是在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1的下侧时,通过人的浮力或救生衣的浮力而沿着凸部4的倾斜引导到水面上的部分。水中外皮5是上浮引导部3的表面的水中部分的薄膜。另外,在上浮引导部3设置有多个流体注入/排出口8。从该流体注入/排出口8封入/填充空气或水并排出空气或水。另外,水上漂浮部2的流体注入/排出口未图示(以下的图也相同)。
38.图1所示的上浮引导部3的凸部4为大致圆弧柱形状,将该水上游乐器具1与其他水平游乐器具组合而构成被称为水上运动场或海上乐园的设施。
39.除了图1所示的大致长方体的水上漂浮部2之外,水上游乐器具的平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除了水上游乐器具的水上面6是能够水平行走的形状之外,还可以是具备滑梯的游乐器具、梯子那样的游乐器具、在水上面6具备山那样的凸部的水上游乐器具等。这些水上游乐器具的薄膜只要是柔软且阻断流体的材料即可,例如由聚氯乙烯等形成。
40.无论水上游乐器具的水上面6是怎样的形状,都在其下表面形成凸部,在该凸部填充水。通过填充水,下表面的凸部不会产生浮力,水上漂浮部2能够像不具备上浮引导部3的凸部4的状态那样漂浮在水面上。
41.另外,通过在水上游乐器具1的下部具备上浮引导部3,上部的水上漂浮部2由于该上浮引导部3的重量而下沉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向下部的上浮引导部3全部填充水,而是以产生与上浮引导部3的重量相应的浮力的方式封入空气,将上浮引导部3的上部作为空气层7。
42.另外,在上部的水上漂浮部2与下部的上浮引导部3之间形成有后述的图3等所示的分隔件9。通过该分隔件9,上部的空气与下部的水被隔断而不移动,因此水上游乐器具1稳定化。
43.通常,这些水上漂浮部2、上浮引导部3以及分隔件9被制造为一体,但也可以没有水上漂浮部2与上浮引导部3之间的分隔件9。
44.进而,也可以是如下的形态:将水上漂浮部2和上浮引导部3各自分离来进行制造,并在它们中分别封入和/或填充空气或水之后,组合水上漂浮部2和上浮引导部3。
45.图2是图1所示的水上游乐器具1的俯视图,是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在该俯视图中,存在a-a线以及b-b线的切断线,图3是沿图2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图4的剖视图是沿着圆弧柱的母线的切断面,因此其形状为大致长方形。
46.图3所示的切断面朝向水面的下方形成有凸部4,其形状为圆弧形状。假设人潜入
水上游乐器具1的下侧的情况下,该人的浮力以及如果穿着救生衣则其浮力也被附加。因此,虽然向上方产生浮力,但由于上浮引导部3的下表面为圆弧形状,因此不会停留在水面下,能够通过浮力而沿着圆弧形状上浮到水面上。
47.另外,图3所示的模仿人的图表示即使在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1的下侧的情况下,也沿着圆弧形状的倾斜而上浮的样子(以下的图6的(b)也相同)。
48.在此,图3及图4所示的阴影部表示填充有水(以下的图6的(b)、(c)及图7的(b)的阴影部也相同)。上浮引导部3没有在其整个空间中充满水,而是封入空气而形成有空气层7。通过以产生与上浮引导部3的重量相应的浮力的方式封入空气,能够防止水上漂浮部2因上浮引导部3的重量而下沉。
49.另外,在水上漂浮部2与上浮引导部3之间形成有分隔件9。并且,在上浮引导部3设置有多个流体(水或空气)注入/排出口8。
50.另外,切断面为圆弧形状,但即使不是圆弧形状,也可以是朝向水面倾斜的形状,例如椭圆形状,也可以是抛物线形状。
51.图5是上浮引导部3的凸部4的形状为三棱柱形状的水上游乐器具10的立体图。三棱柱的一个侧面处于与水上漂浮部2的下表面结合的状态,另外2个侧面形成凸部4。另外,在上浮引导部3设置有多个流体注入/排出口8。
52.上浮引导部3的三棱柱的2个侧面分别朝向水面倾斜,即使在潜入水上游乐器具10的下侧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浮力沿着凸部4上浮到水面上。
53.这样,通过在上浮引导部3设置凸部4,由于水上游乐器具10的上浮引导部3的下表面为三棱柱形状,不是水平而是朝向水面倾斜,因此即使在潜入水上游乐器具10的下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上浮到水面上。
54.另外,虽然省略了图5的上浮引导部3的形状的剖视图,但上浮引导部3为三棱柱形状,因此与三棱柱的底面平行的剖视图为三角形,与侧面的边平行的剖视图为长方形。
55.图6的(a)是水上游乐器具的平面为圆形的俯视图,图6的(b)(c)是沿通过圆形的中心的2个正交的a-a线以及b-b线的剖视图。2个切断面都是圆弧形状,上浮引导部3的凸部4是用不通过球的中心的平面切取而得到的形状。
56.此外,凸部4的水面下的高度也可以与球的半径相同或者比球的半径大。另外,也可以不是切取球而得到的形状,而是切取抛物面或椭圆面而得到的形状。
57.图7的(a)是水上漂浮器具2和上浮引导部3分离后的水上游乐器具30的俯视图,图7的(b)是沿a-a线的剖视图。图7的(b)是将图3所示的剖视图分离为水上漂浮部2和上浮引导部3的图。
58.由于水上漂浮器具2和上浮引导部3为分离的形态,所以水上漂浮部2和上浮引导部3可以用粘接剂11固定,也可以在水上漂浮器具2和上浮引导部3的周边设置多个扣眼12,用绳索等将各自的上下的扣眼12捆绑而结合。另外,也可以并用粘接剂11和扣眼12。
59.通过分离,水上漂浮部2和上浮引导部3能够分别组装,另外,上浮引导部3也能够拆卸使用。
60.另外,使形成水上游乐器具的薄膜透明,即使在人潜入水上游乐器具的下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目视进行确认,但为了通过目视进行确认,需要多个监视人员。
61.在本发明中,由于是在水上游乐器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凸部的构造,所以即使在人
潜入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人及救生衣的浮力沿着凸部的倾斜上浮到水面上,不需要目视的监视人员。
62.另外,由于设置于上浮引导部的凸部由柔软材料的薄膜制造,因此表面光滑,与网眼那样的构造不同,不会钩挂于凸部。
63.而且,不是网眼那样的与水上漂浮部完全不同的材料,水上漂浮部和设置有凸部的上浮引导部能够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化地制造。
64.标号说明
65.1、10、20、30、100:水上游乐器具;2:水上漂浮部;3:上浮引导部;4:凸部;5:水中外皮;6:水上面;7:空气层;8:流体注入/排出口;9:分隔件;11:粘接剂;12:扣眼。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