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07:1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
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胶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在进行原料配比和反应时,传统是先将胶水各组份倒入反应罐,然后将反应罐通过叉车送至搅拌机处,通过搅拌机搅拌反应,搅拌后反应后再通过叉车叉到相应储存或灌装后,再将抽胶泵塞入反应罐,通过抽胶泵将胶水原料抽出至小桶内,再通过人工将小桶内的胶水倒入相应设备的储存斗或进料罐内,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中转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无法形成连续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它包括有输送架,输送架上安装有输送带,输送带中部一侧的地面上竖直固定有立柱,立柱上部活动套装有升降导轴,立柱内安装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与升降导轴底部连接,升降导轴顶部安装有搅拌单元,安装后的搅拌单元位于输送带承托面上方,输送带承托面上方的立柱上设有夹紧单元;输送带输出端的地面上设有基座,基座顶部安装有转向架,转向架上活动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上安装有提升架,提升架上安装有转向单元。
5.所述的转向单元包括有提升臂、翻转轴、翻转架、限位柱,其中,提升臂为两条,分别固定在提升架两侧,其中一条提升臂端部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架两侧固定有翻转轴,翻转电机的传动轴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输出端与其中一条翻转轴连接,翻转架底部设有托板,翻转架中部固定有弧形的侧向限位板,侧向限位板内弧面向前,侧向限位板两端各铰接一条防脱抱臂,限位柱竖直固定在翻转架顶部,限位柱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拉杆,翻转架后侧安装有防脱动力单元,防脱动力单元与限位拉杆、防脱抱臂连接。
6.所述的夹紧单元包括有固定铰板、夹紧定位臂,其中,固定铰板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立柱下部两侧,每组固定铰板均为两块,夹紧定位臂为两条,其一端铰接在两块固定铰板之间,另一端悬空,两条夹紧定位臂的悬空端相对一侧安装有活动夹板,活动夹板呈弧形,两块活动夹板的内弧面相对;立柱下部呈水平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相应的夹紧定位臂铰接。
7.所述的搅拌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升降导轴顶部的动力座,动力座其中一端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竖直安装在动力座底部,搅拌电机的传动轴向上穿过动力座与主传动轮连接;动力座另一端底部安装有导向筒,导向筒内通过轴承环安装有外搅拌筒,外搅拌筒与搅拌电机之间的动力座上通过轴承环安装有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中部安装有从动轮,
从动轮与主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中间传动轴下部安装有下传动齿轮,中间传动轴上部安装有上传动齿轮;外搅拌筒底部安装有上搅拌叶片,外搅拌筒顶部设有外传动齿环;外传动齿环与下传动齿轮啮合;内搅拌轴套装在外搅拌筒内,内搅拌轴底部向下伸出外搅拌筒与下搅拌叶片连接,内搅拌轴顶部向上伸出外搅拌筒与内传动齿环连接,内传动齿环与上传动齿轮之间的动力座上安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一侧与内传动齿环啮合,另一端与上传动齿轮啮合。
8.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反应罐由输送带承托向后输送,当行至搅拌单元处时,夹紧单元将反应罐夹紧定位,搅拌单元下降对反应罐内的胶水原料进行搅拌,搅拌后夹紧单元松开反应罐,反应罐由输送带承托送至转向单元内,通过转向单元承托转向后倒入后工序,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与外部系统配合可以形成自动化的生产线。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发明的夹紧单元示意图。
11.图3为本发明的搅拌单元示意图。
12.图4为本发明的提升架安装示意图。
13.图5为本发明的转向单元示意图。
14.图6为本发明的防脱抱臂铰接示意图。
15.图7为本发明的防脱动力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α-氰基丙烯酸低白化胶组合式搅拌装置包括有输送架1,输送架1上安装有输送带2,输送带2中部一侧的地面上竖直固定有立柱501,立柱501上部活动套装有升降导轴503,立柱501内安装有顶升气缸502,顶升气缸502的活塞杆向上与升降导轴503底部连接,升降导轴503顶部安装有搅拌单元,安装后的搅拌单元位于输送带2承托面上方,输送带2承托面上方的立柱501上设有夹紧单元;输送带2输出端的地面上设有基座3,基座3顶部安装有转向架4,转向架4上活动安装有升降柱402,升降柱402上安装有提升架403,提升架403上安装有转向单元。升降柱402下部通过轴承环安装在转向架4上,升降柱402底部安装有升降柱齿轮5,转向架4内安装有转向电机6,转向电机6的传动轴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向齿轮7,转向齿轮7与升降柱齿轮5啮合,升降柱402上部活动套装有转向导轴,升降柱402内安装有转向气缸,转向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与转向导轴底部连接,转向导轴顶部安装有提升架403。
17.转向单元包括有提升臂404、翻转轴406、翻转架407、限位柱409,其中,提升臂404为两条,分别固定在提升架403两侧,其中一条提升臂404端部外侧安装有翻转电机405,翻转架407两侧固定有翻转轴406,翻转电机405的传动轴与齿轮箱连接,齿轮箱输出端与其中一条翻转轴406连接,翻转架407底部设有托板408,翻转架407中部固定有弧形的侧向限位板410,侧向限位板410内弧面向前,侧向限位板410两端各铰接一条防脱抱臂411,限位柱409竖直固定在翻转架407顶部,限位柱409内活动安装有限位拉杆412,翻转架407后侧安装
有防脱动力单元,防脱动力单元与限位拉杆412、防脱抱臂411连接。防脱动力单元包括有防脱气缸413、防脱连杆414,其中,防脱气缸413两端各连接一个气缸连接件415,防脱抱臂411中部通过中轴与侧向限位板410端部铰接,防脱抱臂411前端呈弧形,其内弧面相对,防脱抱臂411后端与气缸连接件415铰接,每个气缸连接件415上铰接有一条防脱连杆414,限位拉杆412顶部向上穿过限位柱409与桶钩416连接,限位拉杆412底部向下穿过限位柱409与限位铰销连接,限位铰销与防脱连杆414铰接,铰接后的防脱连杆414、防脱气缸413后视呈三角形。
18.夹紧单元包括有固定铰板521、夹紧定位臂519,其中,固定铰板521为两组,分别固定在立柱501下部两侧,每组固定铰板521均为两块,夹紧定位臂519为两条,其一端铰接在两块固定铰板521之间,另一端悬空,两条夹紧定位臂519的悬空端相对一侧安装有活动夹板522,活动夹板522呈弧形,两块活动夹板522的内弧面相对;立柱501下部呈水平安装有双向气缸523,双向气缸523的活塞杆分别与相应的夹紧定位臂519铰接。
19.搅拌单元包括有安装在升降导轴503顶部的动力座504,动力座504其中一端安装有搅拌电机505,搅拌电机505竖直安装在动力座504底部,搅拌电机505的传动轴向上穿过动力座504与主传动轮506连接;动力座504另一端底部安装有导向筒510,导向筒510内通过轴承环安装有外搅拌筒507,外搅拌筒507与搅拌电机505之间的动力座504上通过轴承环安装有中间传动轴509,中间传动轴509中部安装有从动轮515,从动轮515与主传动轮50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中间传动轴509下部安装有下传动齿轮516,中间传动轴509上部安装有上传动齿轮517;外搅拌筒507底部安装有上搅拌叶片511,外搅拌筒507顶部设有外传动齿环512;外传动齿环512与下传动齿轮516啮合;内搅拌轴508套装在外搅拌筒507内,内搅拌轴508底部向下伸出外搅拌筒507与下搅拌叶片513连接,内搅拌轴508顶部向上伸出外搅拌筒507与内传动齿环514连接,内传动齿环514与上传动齿轮517之间的动力座504上安装有中间齿轮518,中间齿轮518一侧与内传动齿环514啮合,另一端与上传动齿轮517啮合。
20.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动力座及相关部件上升,双向气缸活塞杆伸出使夹紧定位臂的定位端(活动夹板)相对远离,使定位端位于输送带的边缘处,将配比后的原料倒入反应罐,反应罐由输送带承托向后输送,当行至搅拌单元下方时,双向气缸活塞杆收缩,带动夹紧定位臂的定位端(活动夹板)相对靠拢,最后将反应罐夹住(对中),使搅拌轴与反应罐对齐,顶升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动力座下降,动力座同步带动外搅拌筒、内搅拌轴下降,使下搅拌叶片、上搅拌叶片插入胶水原料内,搅拌电机运转,通过皮带带动中间传动轴转动,中间传动轴带动上传动齿轮、下传动齿轮同步转动,下传动齿轮带动外传动齿环转动,外传动齿环同步带动外搅拌筒转动,从而使下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正向搅拌),上传动齿轮则带动中间齿轮转动,中间齿轮带动内传动齿环转动,内传动齿环同步带动内搅拌轴转动,从而使下搅拌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反向搅拌),通过一正一反搅拌(根据电机的正反转,可以更换相应搅拌叶片的旋转方向),使原料形成双向旋流,大大增加了原料的搅拌和反应效率;原料反应完成后,双向气缸活塞杆伸出使夹紧定位臂的定位端(活动夹板)相对远离,使定位端位于输送带的边缘处,反应罐由输送带承托继续向后输送,当反应罐行至托板上时;原始防脱气缸活塞杆收缩带动防脱抱臂前端张开,同时桶钩上行,转向气缸动作,带动托板表面与输送带承托面平行,反应罐由输送带输送至托板上,输送到位后(原料桶后
侧与侧向限位板内弧面接触),防脱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气缸连接件动作,气缸连接件带动两条防脱抱臂后端相对远离,两条防脱抱臂前端以中轴为中心相对靠拢,最终将原料桶中部箍紧,同时,气缸连接件带动两条防脱连杆下部相对远离,防脱连杆上部下行,在下行的同时拉动限位拉杆下行,限位拉杆同步带动桶钩下行将原料桶顶部边缘钩住,转向电机转动,通过转向齿轮带动升降柱齿轮转动,升降柱齿轮带动升降柱转动,升降柱带动提升架以及反应罐转向,转向完成后即可将反应后的胶水倒出,本方案通过外部系统控制,可以使原料桶内的原料分多次,少量的倾倒,也可以一次性倒入后工序,倒完后升降柱带动反应罐下降,反应罐通过外部传送带或输送辊送出。
21.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