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动测试装置及自动测试方法与流程

2022-04-27 07: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测试装置及自动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说明书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双列直插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也被称为dip封装,是一种集成电路的封装方式,集成电路的外形为长方形,在其两侧则有两排平行的金属引脚,称为排针。dip封装的元件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电镀的贯穿孔中,或是插入在dip插座(socket)上。dip封装的元件一般会简称为dipn,其中n是引脚的个数,例如二十六针的集成电路即称为dip26。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
4.关于采用dip封装的产品,不同属性的产品可以具有同样的外形,例如点胶产品和非点胶产品可以具有同样的外形。现有技术中,在对具有相同外形、不同属性的不同产品进行电参数测试时,需要通过更换测试装置的机械结构,实现测试方案的切换,以满足不同属性产品的测试要求。
5.更换测试装置的机械结构往往需要通过手工拆装,从而可能会导致故障率升高、产出效率降低,且设备调试时间长,过于依重技术人员能力,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高。测试装置需要备用多套不同产品的机械结构,从而设备成本高。还有,由于产品外形相同,属性不同,有开错批次、上错料的风险,不利于管控。
6.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测试装置及自动测试方法,能够根据待测试产品的属性自动切换测试结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放置区,用于放置待测试产品;
9.移动电极,位于所述放置区一侧,所述移动电极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移动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电极与所述待测试产品接触;所述移动电极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移动电极与所述待测试产品之间具有间隔;
10.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移动电极电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属性控制所述移动电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待测试产品上设置有属性标识,所述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的扫描机构,所述扫描机构能扫描所述属性标识并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点胶品或非点胶品;
12.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点胶品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电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待测试产品为非点胶品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移动电极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属性标识内存储有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点胶品的对应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非点胶品的对应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具有与所述第二信息不同的预定字符;所述扫描机构通过是否识别到所述预定字符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点胶品或非点胶品。
1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
15.相对设置的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所述放置区;
16.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伸入所述放置区内并与所述待测试产品接触,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产品。
17.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
18.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放置区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极性与所述移动电极的极性相同;
19.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在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放置区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的极性与所述移动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0.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电极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区。
2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
22.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对所述放置区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区;
23.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背对所述放置区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区;
24.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电极背对所述放置区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区;
25.第四气缸,位于所述第四电极背对所述放置区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四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区。
2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将待测试产品放置于放置区;
28.控制部获得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属性,并根据所述属性控制移动电极与所述待测试产品接触或非接触,以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应的测试。
2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获得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属性的步骤包括:
30.扫描机构扫描所述待测试产品上的属性标识;
31.判断是否识别到预定字符;
32.若是,则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点胶品;
33.若否,则所述待测试产品为非点胶品。
34.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应的测试的步骤包括:
35.对所述待测试产品施加高压交流电;
36.在预定时间内测试所述待测试产品的漏电流;
37.若所述漏电流大于预定值,则所述待测试产品不合格;
38.若所述漏电流小于或等于预定值,则所述待测试产品合格。
39.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测试装置,其控制部能根据待测试产品的属性控制移动电极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动电极位于第一位置时,移动电极与待测试产品接触;移动电极位于第二位置时,移动电极与待测试产品之间具有间隔,从而移动电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满足不同属性待测试产品的测试要求。因此,本自动测试装置能够根据待测试产品的属性自动切换测试结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40.在产率方面,本自动测试装置通过自动化程序控制,能自动实现结构切换,无需人工拆换机械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
41.在成本方面,节省了不同属性使用不同机械装置的成本,本自动测试装置只需要一套机械装置即能兼容两种不同属性的产品。
42.在质量方面,本自动测试装置杜绝了产品上错机台,导致产品误测试,甚至误出货等风险。
附图说明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44.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待测试产品为点胶品时,移动电极与待测试产品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待测试产品为非点胶品时,移动电极不与待测试产品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书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控制部执行测试程序时的显示界面图;
48.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9.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控制部获得待测试产品的属性的流程示意图;
50.图7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对待测试产品进行相应的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51.附图标记说明:
52.1、放置区;2、移动电极;3、盖板;4、底板;5、固定部;6、第一电极;7、动力件;8、第一气缸;9、第二气缸;10、第三气缸;11、第四气缸;12、第五气缸;13、待测试产品;
53.x:第一方向;
54.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5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测试装置,包括放置区1、移动电极2和控制部。
59.其中,放置区1用于放置待测试产品13。移动电极2位于放置区1一侧,移动电极2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移动电极2位于第一位置时,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接触。移动电极2位于第二位置时,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之间具有间隔。控制部和移动电极2电连接。控制部用于根据待测试产品13的属性控制移动电极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60.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测试装置,其控制部能根据待测试产品13的属性控制移动电极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移动电极2位于第一位置时,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接触;移动电极2位于第二位置时,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之间具有间隔,从而移动电极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能满足不同属性待测试产品13的测试要求。因此,本自动测试装置能够根据待测试产品13的属性自动切换测试结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61.在产率方面,本自动测试装置通过自动化程序控制,能自动实现结构切换,无需人工拆换机械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率。
62.在成本方面,节省了不同属性使用不同机械装置的成本,本自动测试装置只需要一套机械装置即能兼容两种不同属性的产品。
63.在质量方面,本自动测试装置杜绝了产品上错机台,导致产品误测试,甚至误出货等风险。
6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待测试产品13,一般是指需要进行电性能测试的半导体产品,尤其适用于外形相同、属性不同的两种产品。例如,待测试产品13可以是具有dip26封装外形的点胶品和非点胶品。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时,控制部控制移动电极2处于第一位置;待测试产品13为非点胶品时,控制部控制移动电极2处于第二位置。
65.在本实施方式中,待测试产品13上可以设置有属性标识。属性标识可以是条码、二维码或其他标识。属性标识内可以存储有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为点胶品的对应信息,第二信息为非点胶品的对应信息,第一信息具有与第二信息不同的预定字符。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是待测试产品13的测试程序,预定字符可以位于测试程序的程序名称中。预定字符可以例如为special,或者其他字符。
66.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控制部电连接的扫描机构。扫描机构能扫描属性标识并判断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或非点胶品。具体的,扫描机构通过是否识别到预定字符判断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或非点胶品。更具体的,扫描机构通过是否识别到属性标识内程序名称中的预定字符,判断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或非点胶品。
6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扫描机构可以为扫描枪,在将待测试产品13放入放置区1前,
先用扫描枪扫描属性标识。扫描枪可以固定在自动测试装置上,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以使用人工操作扫描枪进行扫描操作,也可以设置专用的机械臂抓取待测试产品13靠近扫描枪进行扫描操作,或者设置专用的流水线,使待测试产品13能自动经过扫描枪进行扫描操作。
6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扫描机构可以是图像获取器,其可以安装在自动测试装置上,在待测试产品13放在放置区1后,图像获取器可以立即获取属性标识的图案,使测试过程更高效。
69.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3和底板4,盖板3和底板4之间形成放置区1。该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部5。固定部5能伸入放置区1内并与待测试产品13接触,用于固定待测试产品13。
70.具体的,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在第一方向x位于放置区1相对的两侧。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的极性与移动电极2的极性相同。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在第二方向y位于放置区1相对的两侧。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极性与移动电极2的极性相反。
7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优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在图1中,第一方向x为竖直方向。
72.为了驱动移动电极2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与控制部电连接的动力件7。该动力件7可以为气缸、电缸、直线电机等。优选的,该动力件7为气缸。
73.由于自动测试装置需要用于测试多个待测试产品13,则需要待测试产品13不仅能安装在自动测试装置上,还能从自动测试装置上拆卸。因此盖板3、固定部5、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均需要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和待测试产品13接触以完成测试,也可以离开待测试产品13接触以使待测试产品13可以放入放置区1、在放置区1内调整位置或离开放置区1。
74.具体的,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0和第四气缸11,以分别辅助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移动。第一气缸8位于第一电极6背对放置区1的一侧,用于驱动第一电极6沿第一方向x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第二气缸9位于第二电极背对放置区1的一侧,用于驱动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x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第三气缸10位于第三电极背对放置区1的一侧,用于驱动第三电极沿第二方向y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第四气缸11位于第四电极背对放置区1的一侧,用于驱动第四电极沿第二方向y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
75.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5可以是能从上方压住待测试产品13的柱体。自动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气缸12,位于固定部5背对放置区1的一侧,用于驱动固定部5沿第一方向x靠近或远离放置区1。
76.具体的,盖板3和底板4上可以设有多个贯通孔,从而移动电极2、固定部5、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可以穿设其中,以接触或离开待测试产品13。
77.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可以为计算机,或者其他具有运行待测试产品13的测试程序能力的部件。如图4所示,为控制部执行测试程序时的显示界面。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位于控制部和动力件7之间的信号传输件,该信号传输件分别与控制部、动力件7电连接。其中,信号传输件和动力件7之间还可以设有机械手,从而信号传输件可以通过控制机械手来
控制动力件7,最终实现移动电极2的升降。机械手可以设有plc控制接口端,用于接收信号传输件发送过来的信号。
78.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预先定义好点胶品和非点胶品的程序名,例如,点胶品程序模式命名为xx_special.ini,非点胶品程序模式命名为xx.ini。根据品名投产要求,进行程序编写定义。自动测试装置的控制部通过识别程序名内的special字符,通知信号传输件发送对应信号给plc控制接口端。
79.如果扫描机构识别到special字符,那么该待测试产品13是点胶品,这时候信号传输件发送5v高电平信号给到plc控制接口端,plc控制接口端发送执行信号给动力件7,如图2所示,动力件7工作使移动电极2向下弹出,接触到点胶面,执行电参数测试。此时,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和移动电极2接正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负极。
80.如果扫描机构未识别到special字符,那么该待测试产品13是非点胶品,这时候信号传输件不会发送5v高电平信号给plc控制接口端,机械手处在0v无信号状态,plc控制接口端不会接收到5v高电平信号,则动力件7不会工作,如图3所示,移动电极2不会向下弹出,这时候自动测试装置适用于非点胶品的电参数测试。此时,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接正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负极。
81.请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2.步骤s10:将待测试产品13放置于放置区1;
83.步骤s20:控制部获得待测试产品13的属性,并根据属性控制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接触或非接触,以对待测试产品13进行相应的测试。
8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自动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如上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测试装置。该方法实施方式与装置实施方式相对应,其能够解决装置实施方式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应的达到装置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具体的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85.如图6所示,在步骤s20中,控制部获得待测试产品13的属性的步骤包括:
86.步骤s201:扫描机构扫描待测试产品13上的属性标识;
87.步骤s202:判断是否识别到预定字符;
88.步骤s203:若是,则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
89.步骤s204:若否,则待测试产品13为非点胶品。
90.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01中的扫描机构可以为扫描枪、图像获取器或其他部件,属性标识可以是条码、二维码或其他标识,属性标识内可以存储有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为点胶品的对应信息,第二信息为非点胶品的对应信息,第一信息具有与第二信息不同的预定字符。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是待测试产品13的测试程序。步骤s202中的预定字符可以位于测试程序的程序名称中。预定字符可以例如为special,或者其他字符。
91.如图7所示,在步骤s20中,对待测试产品13进行相应的测试的步骤包括:
92.步骤s205:对待测试产品13施加高压交流电;
93.步骤s206:在预定时间内测试待测试产品13的漏电流;
94.步骤s207:若漏电流大于预定值,则待测试产品13不合格;
95.步骤s208:若漏电流小于或等于预定值,则待测试产品13合格。
96.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05中的高压交流电可以是2400v,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和移动电极2接正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负极。若待测试产品13为点胶品,则移动电极2与
待测试产品13接触,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和移动电极2接正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负极;若待测试产品13为非点胶品,则移动电极2与待测试产品13相间隔,即非接触,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接正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接负极。
97.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06中的预定时间可以是1秒,步骤s207和步骤s208中的预定值可以是1ma。
98.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待测试产品13安装到位后,控制部开始运行待测试产品13的测试程序,施加高压交流电到待测试产品13上,测试待测试产品13的漏电流大小,测试时间为1s。若漏电流为0-1ma,则该待测试产品13合格,若漏电流超过1ma,则该待测试产品13不合格。
9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00.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101.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102.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

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103.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10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