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及汽车与流程

2022-04-25 04:1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车身控制和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持续炎热的高温天气,停放在太阳下暴晒的汽车车内座舱温度高达六七十度,且即使车辆没有被太阳直射,也会因为光线的辐射作用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车内温度达到让人很不舒服以至于感觉要窒息的程度,面对扑面袭来的热浪,人们通常采取的做法是:迅速打开车门、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要么在车外等待车内换气降温,要么上车等待,面对车内闷人的温度、气味以及温度非常低的冷风。无论是车外等待还是上车等待,都给乘驾人员带来极为不舒适的驾乘体验。
3.现有技术中,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很多汽车上都搭载了智能中控系统,通过智能中控系统来控制整车的车门和玻璃升降系统。如cn108944739a和cn111741167b都提供了用移动设备就能控制车辆的系统及方法,但也仅仅是帮助车主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车身的车门、玻璃和后备箱等的关闭,并不足以用来解决高温天气下的车内需要快速降温的问题。而cn203093678u提供了一种汽车换气、降温装置,仅通过加速车内空气流速,通过车窗排出车内热空气,交换效果不够高效,降温效果慢,会使驾乘人员等待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及汽车,避免目前汽车自动控制方式中对车内高温换气降温效果不佳、时间长的问题,取得自动、高效降温换气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车身控制器接收、分解来自指令发射器(5)的换气降温指令;s2:车身控制器控制对角车门、天窗(2)和风扇开启,并控制对角车门按设定时长在可活动范围内往复摆动;s3:对角车门往复摆动结束后,车身控制器控制关闭车门、天窗(2)和风扇;s4:车身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启。
6.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s2.1:车身控制器同时向左前门、天窗和风扇控制器下发指令,左前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左前门(4),并控制连接在车体和左前门(4)之间的电动液压撑杆撑开车门至70
°
角;天窗控制器接收指令后,控制天窗幕布和天窗玻璃全部展开;风扇控制器接收指令后,控制风扇开启且风力开启至最大值;s2.2:车身控制器向右后门控制器下发指令,右后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右后门(3),并控制连接在车体和右后门(3)之间的电动液压撑杆工作,电动液压撑杆驱动右后
门(3)往复摆动;s2.3:车身控制器向左前门、右后门控制器下发指令,左前门、右后门的控制器接收指令后,通过电动液压撑杆收回来关闭左前门(4)、右后门(3);s2.4:车身控制器向右前门控制器下发指令,右前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右前门(6),并控制连接在车体和右前门(6)之间的电动液压撑杆撑开车门至70
°
角;s2.5:车身控制器向左后门控制器下发指令,左后门控制器收到指令后,解锁左后门(7),并控制连接在车体和左后门(7)之间的电动液压撑杆工作,电动液压撑杆驱动左后门(7)往复摆动。
7.进一步地,步骤s2.2和步骤s2.5中,对应车门往复摆动的时长均为30秒;所述可活动范围为15
°‑
80
°
;往复摆动的频次为4-10次/分钟。
8.进一步地,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确认无风险或清除风险;用户靠近车辆,检查车辆周边是否有障碍物会阻挡车辆开闭车门,如果有,需要清除;同时还需要检查天窗(2)上方是否有坠物掉入车内的风险,或者因雨雪等天气带来的风险,如果有,需要清除;检查完毕后,执行步骤s1。
9.进一步地,步骤s3中,车身控制器通过车门、天窗(2)和风扇控制器对应控制车门、天窗(2)和风扇关闭,车身控制器同时向车门、天窗和风扇控制器下发关闭指令;车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控制连接在车体和车门之间的电动液压撑杆收回来关闭开启的车门;天窗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完全关闭幕布和玻璃;风扇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关闭风扇。
10.进一步地,步骤s4中,车身控制器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空调开启,车身控制器向空调控制器下发指令,空调控制器接收指令后,控制空调开启且风力开启至最大值、温度开启至最低。
11.进一步地,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有使车门和天窗(2)具备防夹功能的防夹模块。
1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采用上述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及汽车,通过车身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自动控制执行,首先,开门相比于开车窗好,不仅能增大空气热交换的通风面积,还能延伸至座舱的底部,相当于座舱内上下部的热空气均能迅速窜出,非常有利于降低座舱内整体气温。其次,开天窗有利于热空气散出座舱,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且分子运动剧烈,向四周扩散能力更强。此外,风扇开启,空气获得了更多的动能,加速了座舱内空气流动,运动能力更佳,扩散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后,开启对角车门,扇动(通过电动液压撑杆驱动对角车门往复摆动)车门强化空气流动。当扇动车门时,往复摆动的车门运动,带动车门周边及座舱内空气同时运动,部分座舱内的空气被带走。而且高速空气的气压相对于周边空气更低,在扇动的车门的周边形成负压区,座舱内的空气会被高压推出。不断地扇动车门,会逐步抽走座舱内的空气,使座舱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空气。外界冷空气又因为座舱内负压的存在,被吸进座舱内,逐步使座舱的热空气被外界冷空气替换,实现降温目的。换一组对角车门之后,重复循环,让座舱内的所有热空气得以均匀且高效地与外界对换,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该方法对于降温的效果便不再明显,进一步通过车内空调来强化降温。
14.本发明的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在自动控制执行的方式中,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对车内高温换气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的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开启左前门、右后门换气降温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开启右前门、左后门换气降温的示意图;其中,车辆1,天窗2,右后门3,左前门4,指令发射器5,右前门6,左后门7。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请参见图1,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认无风险或清除风险;用户靠近车辆1,检查车辆1周边是否有障碍物会阻挡车辆1开闭车门,如果有,需要清除;同时还需要检查天窗2上方是否有坠物掉入车内的风险,或者因雨雪等天气带来的风险,如果有,需要清除;检查完毕后,执行步骤s2;s2:车身控制器接收、分解并下发换气降温指令;用户通过指令发射器5向车辆1发送换气降温指令,车身控制器接收所述换气降温指令后,开始分解该指令,并下发给对应的零部件控制器执行;车身控制器同时给车门、天窗2和座舱内风扇的控制器下发指令;s3:开启对角车门、天窗2和风扇,并扇动车门;车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车门解锁,与车身连接的电动液压撑杆撑开车门至70
°
角,并固定稳住该角度;天窗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将天窗幕布和天窗玻璃全部展开;风扇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将风力开启至最大值;车身控制器给车门控制器下发指令,车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车门,电动液压撑杆开始扇动车门,扇动期间,并不将后备箱车门与车身合并,扇动时间为30秒;车门扇动结束执行步骤s4;s4:关闭车门、天窗2和风扇;车身控制器下发关闭指令,车门控制器接收到该指令后,通过电动液压撑杆收回来关闭开启的车门,但不上锁;风扇控制器接收到该指令后,关闭风扇;天窗控制器接收到该指令后,完全关闭幕布和玻璃;s5:开启空调;车身控制器给空调控制器下发指令,空调接收该指令后,打开空调,并将空调风力开到最大、温度开到最冷;s6:结束。
1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s3.1:左前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左前门4,电动液压撑杆撑开车门至70
°
角,并固定稳住该角度;天窗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将天窗幕布和天窗玻璃全部展开;风扇控制器接收指令后,将风力开启至最大值;s3.2:右后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右后门3,利用电动液压撑杆开始扇动右后门3,扇动期间,并不将右后门3与车身合并,扇动时间为30秒;
s3.3:左前门4、右后门3的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通过电动液压撑杆收回关闭左前门4、右后门3,但不对车门上锁;s3.4:右前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解锁右前门6,操控电动液压撑杆撑开车门至70
°
角,并固定稳住该角度;s3.5:左后门控制器收到指令后,解锁左后门7,利用电动液压撑杆开始扇动左后门7,扇动期间,并不将左后门7与车身合并,扇动时间为30秒。
1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提供一种通过指令发射器向车辆下发通风换气降温指令,车身控制器收到指令后,指挥相应零部件按步骤执行。然后,电动液压撑杆打开左前门4,并固定稳住在70
°
角,天窗2全打开,开启风扇至最大档,电动液压撑杆并扇动右后门3,扇动期间不关闭车门。右后门3扇动30秒之后,同时关闭左前门4和右后门3。然后,打开右前门6并固定稳住在70
°
角,电动液压撑杆扇动左后门7,扇动30秒,扇动期间,不关闭左后门7。之后,同时关闭右前门6,左后门7和天窗2,切换风扇为空调。完成换气降温。
20.本发明所采用的换气降温方法,首先,开门相比于开车窗好,不仅能增大空气热交换的通风面积,还能延伸至座舱的底部,相当于座舱内上下部的热空气均能迅速窜出,非常有利于降低座舱内整体气温。其次,开天窗2有利于热空气散出座舱,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且分子运动剧烈,向四周扩散能力更强。此外,风扇开启,空气获得了更多的动能,加速了座舱内空气流动,运动能力更佳,扩散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后,开启对角车门,扇动车门,强化空气流动。当扇动车门时,往复摆动的车门运动,带动车门周边及座舱内空气同时运动,部分座舱内的空气被带走。而且高速空气的气压相对于周边空气更低,在扇动的车门的周边形成负压区,座舱内的空气会被高压推出。不断地扇动车门,会逐步抽走座舱内的空气,使座舱内的气压低于外界空气。外界冷空气又因为座舱内负压的存在,被吸进座舱内,逐步使座舱的热空气被外界冷空气替换,实现降温目的。换一组对角车门之后,重复循环让座舱内的所有热空气得以均匀且高效地与外界对换,达到迅速降温的目的。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该方法对于降温的效果便不再明显,需要通过车内空调来强化降温。
21.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涉及的硬件包括:车辆、指令发射器5、车身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动液压撑杆(图中未示出)、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车门包括左前门4、左后门7、右前门6、右后门3,所述步骤s4中关闭的车门为右前门6和左后门7;所述电动液压撑杆安装于四个车门,用于撑开或关闭它们。电动液压撑杆的两端,通过球铰方式连接车体和车门钣金上的球头安装支架。车身控制器发出指令之后,解锁车门,电机提供驱动力以引导电动液压撑杆伸缩,对角车门便可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扇动,所述设定时长为60秒;所述角度范围为15
°‑
80
°
;扇动的频次为4-10次/分钟。电动液压撑杆和驱动其的电机为现有技术,可结合所需往复运动频次定制。
22.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有使车门和天窗具备防夹功能的防夹模块。
23.这样,当关闭车门和天窗2的过程中出现有阻碍物时,不会因强行关闭而对阻碍物和车门车窗造成损害。
24.其中,所述车门、天窗2、风扇、空调控制器均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所述防夹模块通过lin总线与车身控制器连接。
25.这样,当车身控制器收到指令发射器5发出的换气降温指令后,通过can总线来控制车门、风扇、天窗2和空调的开闭或工作,与此同时,车身控制器通过lin总线保证防夹模
块的正常工作。
26.其中,步骤s2中用户使用指令发射器5的有效距离为车身周围20米内。所述指令发射器5包括车辆遥控器或带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机。
27.这样,出于财产和车辆安全考虑,避免人身伤害等因素,驾乘人员只能在车辆1附近时使用,且使用前,需要确保车辆1周边无障碍物。
28.本实施例中,当指令发射器5为带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机时,其内安装有配套的手机应用,而车辆1端配置有车身蓝牙,这样,所述指令发射器5和车身控制器通过蓝牙建立通信连接;而车身控制器,即车身电脑,用于控制车身电器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下发指令。
29.一种汽车,采用上述车辆的换气降温方法。
3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