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皱高弹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1:17: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皱高弹面料。


背景技术:

2.弹力面料,户外运动面料,良好的伸缩性面料不断推动户外活动的便捷,快速,有效的保护肌肉在伸展中的力量消耗,面料的弹力使得服装与运动节奏保持同步,在保护身体表面的基础上,更大的发挥人类突破极限的能力。
3.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面料的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面料的张力,由于弹性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张力使得弹性面料发生拉伸,但是弹力面料存放的情况下,面料上不存在张力,使得面料由于自身高弹力,面料两侧由于自身弹性,使得面料发生回弹,使得面料上出现褶皱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弹性面料在生产后容易出现两侧边回弹并且使得面料发生褶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皱高弹面料,通过设置摩擦系数不同的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使得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分为若干部分,让弹性件一以及弹性件二的变形均匀分布在若干部分上,从而使得变形更加均匀,使得面料本体难以发生褶皱,通过设置回复纱,使得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在拉伸后的弹性回复率降低,使得在弹性纱拉伸后回复时,给与回复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一个阻力,使得面料更加难以出现褶皱。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皱高弹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采用经线以及纬线梭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所述弹性纱一的弹性系数大于弹性纱二弹性系数,所述经线包括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所述弹性纱三的摩擦系数小于弹性纱四的摩擦系数。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纱一的弹性系数大于弹性纱二弹性系数,使得面料本体在拉伸时需要始终的拉力,防止弹性过好,导致拉伸后的面料回复时产生更大的作用力,通过将弹性纱三的摩擦系数设置为小于弹性纱四的摩擦系数,使得面料本体上形成若干摩擦系数的若干部分,使得形变分散在面料本体上,使得变形更加均匀,难以形成褶皱。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采用粗糙纱一、高弹纱一以及回复纱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一包覆在高弹纱一以及回复纱的外侧,位于弹性纱一上的所述高弹纱一的弹性回复率大于回复纱的弹性回复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粗糙纱一,使得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通过设置高弹纱使得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具有较好的弹性,通过设置回复纱,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在发生弹性变形时,回复纱阻碍高弹纱的回弹,使得产生褶皱
存在阻力,并且使得位于弹性纱一上的高弹纱一的弹性回复率大于回复纱的弹性回复率,弹力回复时也被分隔为若干部分,使得回弹的作用力均匀作用在回复纱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弹性纱一上回复纱的数量大于位于弹性纱二回复纱的数量。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位于弹性纱一上回复纱的数量大于位于弹性纱二回复纱的数量,从而使得弹性纱一的回复阻力更大,从而形成若干阻碍变形的部分,使得面料难以形成褶皱。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沿面料纬向交错分布,所述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均采用粗糙纱二、高弹纱二以及低弹纱加捻而成,所述粗糙纱二包覆在高弹纱二以及低弹纱的外侧,所述低弹纱的弹性系数大于高弹纱二的弹性系数,位于弹性纱三上的所述粗糙纱二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弹性纱四上的粗糙纱二的摩擦系数。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粗糙纱二,使得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具有较大摩擦系数,使得经线与纬线之间难以发生相对位移,低弹纱的弹性系数大于高弹纱二的弹性系数,使得低弹纱在受力时发生较小的形变,使得面料本体变形较小,回复时的量较小,从而使得难以产生褶皱,位于弹性纱三上的粗糙纱二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弹性纱四上的粗糙纱二的摩擦系数,通过摩擦系数使得弹性纱一以及弹性纱二的变形分散在整根纱线上,从而使得面料本体的变形较小。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三中低弹纱的数量大于弹性纱四低弹纱的数量。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弹性纱三中低弹纱的数量大于弹性纱四低弹纱的数量,通过经线以及纬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低弹纱的较高的地方使得面料难以发生变形,通过交织点使得面料本体上形成若干部分,使得变形分散在若干变形上,从而使得防皱功能较好。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糙纱一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位于弹性纱三上的所述粗糙纱二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位于弹性纱四上的所述粗糙纱二采用醋酸纤维以及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醋酸纤维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无论是交叉摩擦系数或者平行摩擦系数,使得面料在拉伸后回弹时,经线与纬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面料难以产生褶皱。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弹纱一以及高弹纱二均采用涤纶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率以及疲劳强度,使得面料更加耐用,氨纶纤维使得高弹纱一以及高弹纱二具有较好的弹性。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复纱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低弹纱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纤维的弹性回复率较低,且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使得弹性回复时具有更大阻力,低弹纱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使得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率以及较大的弹性系数。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通过设置不同摩擦系数的弹性纱三以及弹性纱四,使得弹性纱四将面料本体的纬线分隔为若干部分,使得面料本体在回复时总的变形量平均分布在纬向上,使得面料的变形更加均匀,通过设置回复纱,使得弹性回复率较小,使得回复纱阻碍弹性回复,使得回复时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使得回复时的总变形量较小,通过设置回复纱的数量,通过交织点的摩擦力,使得回复阻力分隔为若干部分,从而使得回复容量分隔,使得面料上难以形成较大褶皱。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一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二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三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四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弹性纱一;2、弹性纱二;3、弹性纱三;4、弹性纱四;5、粗糙纱一;6、高弹纱一;7、回复纱;8、粗糙纱二;9、高弹纱二;10、低弹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1.实施例:一种防皱高弹面料,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采用经线以及纬线梭织而成,纬线包括弹性纱一1以及弹性纱二2,纬线包括弹性纱三3以及弹性纱四4,弹性纱一1以及弹性纱二2均采用粗糙纱一5、高弹纱一6以及回复纱7加捻而成,弹性纱三3以及弹性纱四4均采用粗糙纱二8、高弹纱二9以及低弹纱10加捻而成。
32.如图2和图3所示,粗糙纱一5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使得粗糙纱一5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以及舒适度,并且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位于弹性纱三3上的粗糙纱二8采用醋酸纤维加捻而成,弹性纱三3与弹性纱一1以及弹性纱二2发生交叉摩擦,粘胶纤维的交叉摩擦系数较大,使得弹性纱三3与弹性纱一1以及弹性纱二2更加难以发生相对摩擦,位于弹性纱四4上的粗糙纱二8采用醋酸纤维以及锦纶纤维加捻而成,通过添加锦纶纤维,锦纶纤维的摩擦系数较大,由于弹性纱三3以及弹性纱四4交错设置,使得弹性纱四4通过摩擦系数将面料本体分为若干部分,高弹纱一6以及高弹纱二9均采用涤纶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能力,氨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通过涤纶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的高弹纱一6以及高弹纱二9具有较好的弹性,回复纱7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粘胶纤维的弹性回复能力较差,使得拉伸后难以回复,使得拉伸后的变皱的面料本体在拉伸后,通过回复纱7阻碍弹性回缩,致使面料变皱,低弹纱10采用锦纶纤维加捻而成,锦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弹性系数,使得面料在经向上难以拉伸,从而减小纬向上的变形,进一步防止面料变皱。
33.如图2和图3所示,采用两根回复纱7以及一根高弹纱一6并股并且一根粗糙纱一5包覆在其外侧加捻形成弹性纱一1,采用一根回复纱7以及两根高弹纱一6并股并且一根粗糙纱一5包覆在其外侧加捻形成弹性纱一1,由于回复纱7的回复变形率较小,使得高弹纱一6拉伸后,变形后的回复纱7促使高弹纱一6回复,从而使得面料本体上更加难以出现褶皱,
位于弹性纱一1上回复纱7的数量大于位于弹性纱二2回复纱7的数量,使得弹性纱一1更加难以发生回复,当相邻的弹性纱二2发生变形时,弹性纱一1能够通过纺织后结构限制弹性纱二2回复。
34.如图4和图5所示,采用两根低弹纱10以及一根高弹纱二9并股并在其外侧加捻一根粗糙纱二8形成弹性纱三3,采用一根低弹纱10以及两根高弹纱二9并股并在其外侧加捻一根粗糙纱二8形成弹性纱四4,由于位于弹性纱三3上的粗糙纱二8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位于弹性纱四4上的粗糙纱二8采用粘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加捻而成,使得摩擦系数存在差异,通过摩擦系数将单根弹芯纱一以及弹性纱二2分隔为若干部分,使得弹性纱一1以及弹性纱二2回复时由于摩擦系数不同形成若干变形段,使得总的变形平均分布,从而使得面料难以出现较大褶皱,弹性纱一1中低弹纱10的数量大于弹性纱二2低弹纱10的数量,使得面料本体在经向上具有较大摩擦系数,在保持面料弹性的功能时,使得面料本体发生的变形较小。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