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2:4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家用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连同点火针、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等元件实现产生火焰、维持火焰等功能。另外,传统燃气灶的点火过程,是通过点火针高压放电将喷出的燃气点燃,即采用点火针头部产生电火花,引燃点火孔喷出的燃气,进而点燃火盖上的燃气,完成点火,虽然点火比较快捷,但也容易有如下使用局限:一、由于点火孔对应的燃气喷出的流速过快,均会导致离焰或是导致点火成功率下降;二、溢流液容易进入外火盖或内火盖,而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点火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点不着火,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不能维持火焰,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燃烧器火盖及点火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点火成功率的燃气灶。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包括有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火盖,所述火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混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邻近所述火盖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结构,所述火盖的外周壁局部沿所述火盖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所述混气室相连通的容置室,所述点火结构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容置室中。
5.进一步地,所述点火结构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并用于加热燃气的加热体以及包围在所述加热体的外周围的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加热体和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容置室中。
6.该点火结构的电磁加热线圈利用其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包围有一金属加热体,金属加热体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金属加热体中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金属加热体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高温,从而利用金属加热体表面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等易燃物,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并且点火结构设置在容置室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溢液对点火结构造成影响。
7.为了实现点火结构点火时具有充足的二次空气,优选地,所述点火结构的本体外露在所述容置室外,所述本体与所述容置室的下部之间具有供外部二次空气进入所述容置室中的进气通道。
8.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顶部自上而下逐渐向远离所述加热体的方向倾斜。该设置具有如下好处:一、能更好地将外部二次空气导向容置室中;二、进气通道因本体的倾斜设置,也具有一定将进入容置室中的溢液导出容置室中的作用;三、点火结构点火后形成的火
焰因为二次空气补充充足而不易发生黄火;四、点火结构点火后形成的火焰因本体顶部的倾斜而使得进气通道也形成倾斜的缝隙,火焰被压扁,引燃周边的燃气,完成传火。
9.除了上述的传火方式,优选地,所述容置室的顶端敞口,对应地,所述火盖的顶壁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所述容置室上方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容置室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用于传火的传火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火盖的外周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传火通道连通的出火孔。通过凸台与容置室之间的间隙能更好地将点火结构点火后形成的火焰传至火盖的出火孔中。
11.进一步地,所述燃气灶还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有电性连接所述本体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点火结构产生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的混气室流至容置室中的燃气,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同时点火结构设置在与火盖的混气室相连通的容置室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溢液对点火结构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5.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包括有基座1以及连接在基座1上的火盖2,本实施例的火盖2为内环火盖,火盖2与基座1之间形成混气室3,基座1在邻近火盖2外周壁的位置设置有点火结构4,火盖2的外周壁局部沿火盖2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与混气室3相连通的容置室21,点火结构4的至少局部位于容置室21中,利用点火结构4产生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2的混气室3流至容置室21中的燃气,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同时点火结构4设置在与火盖2的混气室3相连通的容置室21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溢液对点火结构4产生影响。
18.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点火结构4包括本体41、设置在本体41的顶部并用于加热燃气的加热体42以及包围在加热体42的外周围的电磁加热线圈43,加热体42和电磁加热线圈43位于容置室21中。该点火结构4的电磁加热线圈43利用其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43包围有一金属加热体42,金属加热体42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金属加热体42中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金属加热体42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高温,从而利用金属加热体42表面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2等易燃物,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并且点火结构4设置在容置室21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溢液对点火结构4造成影响。为了实现点火结构4点火时具有充足的二次空气,该点火结构4的本体41外露在容置室21外,本体41与容置室21的下部之间具有供外部二次空气进入容置室21中的进气通道22。另外,本体41的顶部自上而下逐渐向远离加热
体42的方向倾斜。该设置具有如下好处:一、能更好地将外部二次空气导向容置室21中;二、进气通道22因本体41的倾斜设置,也具有一定将进入容置室21中的溢液导出容置室21中的作用;三、点火结构4点火后形成的火焰因为二次空气补充充足而不易发生黄火;四、点火结构4点火后形成的火焰因本体41顶部的倾斜而使得进气通道22也形成倾斜的缝隙,火焰被压扁,引燃周边的燃气,完成传火。除了上述的传火方式,本实施例的容置室21的顶端敞口,对应地,火盖2的顶壁向外延伸形成有遮挡在容置室21上方的凸台5,凸台5与容置室2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用于传火的传火通道6。火盖2的外周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传火通道6连通的出火孔20。通过凸台5与容置室21之间的间隙能更好地将点火结构4点火后形成的火焰传至火盖2的出火孔20中。最后,本燃气灶还包括有控制板,该控制板上设有电性连接本体41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
19.综上,该点火结构4在燃气灶加热电路的控制下控制电磁加热线圈43产生的交变磁场,电磁加热线圈43包围有一金属加热体42,金属加热体42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金属加热体42中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金属加热体42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高温,从而利用金属加热体42表面的高温来点燃燃烧器火盖2等易燃物,温度均匀、使用寿命长;同时由于利用涡流发热,因此能快速、节能地点火,由于点火结构4设置在与火盖2的混气室3相连通的容置室21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溢液对点火结构4产生影响,并且,利用进气通道22对点火结构4进行二次空气补充的同时还利用传火通道6进行最终的传火。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