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高炉渣底滤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2:3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包括存水池和至少一个底滤池;所述底滤池内设有模块化过滤层,所述模块化过滤层与所述底滤池的池底间隔设置,所述底滤池通过所述模块化过滤层分为抓渣区和滤后沉淀区,所述滤后沉淀区中设有反冲洗管结构和排水结构,所述反冲洗管结构位于所述模块化过滤层与所述排水结构之间;所述存水池内设有存水过滤层,所述存水池通过所述存水过滤层分为溢流区和滤后存水区,所述溢流区与所述抓渣区通过溢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溢流通道上设有通道开关,所述滤后存水区与所述抓渣区通过回水管路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池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底滤池和第二底滤池,所述回水管路上设有回水泵,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管段,两个所述连接管段上均设有连接控制阀,两个所述连接管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滤池的抓渣区和所述第二底滤池的抓渣区相连通,所述第一底滤池和所述第二底滤池均通过各自的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溢流区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池上设有存水排污管,所述存水排污管与所述滤后存水区相连通,所述存水排污管上设有排污开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结构包括多个独立分区进水管路,所述底滤池的池底划分形成多个反冲分区,每个所述反冲分区中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独立分区进水管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分区进水管路包括相连接的分区进水主管和分区进水支管,所述分区进水支管的两端设有布水支管结构,所述布水支管结构上设有多个水流喷射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结构包括布水连接支管和连接在所述布水连接支管的两端的两根布水横向支管,所述分区进水支管与所述布水连接支管相连,在所述布水横向支管上间隔排列设有多根水流喷射管,多个所述水流喷射孔开设在多根所述水流喷射管上,所述水流喷射孔面向所述模块化过滤层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喷射孔沿所述水流喷射管的长度方向等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水流喷射孔沿所述水流喷射管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水流喷射管的长度方向,两两相邻的所述水流喷射孔的间距为100mm-400mm。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喷射孔沿所述水流喷射管的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水流喷射孔关于所述水流喷射管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水流喷射孔绕所述水流喷射管轴线的夹角为30
°‑
180
°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喷射孔的直径为5mm-30mm。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多个独立分区排水管路,所述底滤池的池底划分形成多个排水分区,每个所述排水分区中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独立分区排水管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分区排水管路包括
相连接的分区排水主管和分区排水支管,所述分区排水支管的两端设有排水支管结构,所述排水支管结构上设有多个排水孔。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支管结构包括排水连接支管和连接在所述排水连接支管的两端的两根排水横向支管,所述分区排水支管与所述排水连接支管相连,多个所述排水孔开设在多根所述排水横向支管上。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排水横向支管的长度方向,两两相邻的所述排水孔的间距为100mm-400mm。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沿所述排水横向支管的圆周方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孔关于所述排水横向支管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排水孔绕所述排水横向支管的轴线夹角为30
°‑
180
°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10mm-50mm。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滤池上的排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水管和所述排污管均与所述滤后沉淀区相连通。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过滤层的底面贴合设有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的下部设有承重支架,所述承重框架通过所述承重支架支撑所述模块化过滤层。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架包括多个第一格栅板和多个第二格栅板,多个所述第一格栅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格栅板十字交叉排列相连,相邻的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第二格栅板之间的中空部分形成通水孔。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过滤层的顶面上设有过滤层保护结构。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保护结构包括多根第一钢梁和多根第二钢梁,多根所述第一钢梁与多根所述第二钢梁十字交叉排列相连,相邻的所述第一钢梁和所述第二钢梁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抓斗起重机的抓斗尺寸。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过滤层包括过滤箱体和设于所述过滤箱体内的过滤介质,所述过滤介质沿着所述过滤箱体的高度方向层叠设置多个过滤分层,位于最上层的所述过滤分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过滤箱体的上端面平齐,每个所述过滤分层内均含有颗粒状的过滤体。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从上向下的方向,所述过滤体的直径逐渐增大。2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结构与所述排水结构之间设有冲洗管路,所述冲洗管路包括依次设置的排水管段、冷却加压管段和进水管段,所述排水管段与所述排水结构相接,所述进水管段与所述反冲洗管结构相接;在所述排水管段与所述进水管段之间设有反流管路,所述反流管路上设有反流控制阀,在所述反流管路与所述排水管段的连接处下游的所述排水管段上设有排水控制阀,在所述反流管路与所述进水管段的连接处下游的所述进水管段上设有进水控制阀。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排水管段至所述进水管段方向,所述冷却加压管段上依次设有热水泵、冷却塔和冲渣泵。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渣泵的下游的所述冷却加压管段上连接有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塔相连,所述回流管路上设有回流控制阀。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渣底滤池系统还包括粒化池,所述粒化池上设有水渣流槽,所述水渣流槽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底滤池的顶部,所述进水管段上连接有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粒化池相接,所述输送管路上设有输送控制阀。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化池与所述反冲洗管结构之间设有气体反冲管路,所述气体反冲管路包括进气管段和集气管段,所述进气管段上设有进气控制阀,所述集气管段上设有集气控制阀,所述集气管段与所述粒化池相接用以输送蒸汽,所述进气管段与所述反冲洗管结构相接。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控制阀与所述集气控制阀之间的所述气体反冲管路上连接有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的另一端为空气进口,所述空气管路上安装有空气控制阀。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分区与所述排水分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冷却加压管段的两端设有多个所述排水管段和多个所述进水管段,每个所述排水管段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独立分区排水管路,每个进水管段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独立分区进水管路,每个所述反冲分区对应的所述进水管段与对称的所述排水分区对应的所述排水管段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反流管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渣底滤池系统,涉及金属冶炼设备领域,所述高炉渣底滤池系统包括存水池和至少一个底滤池,底滤池内设有模块化过滤层,底滤池通过模块化过滤层分为抓渣区和滤后沉淀区,存水池内设有存水过滤层,存水池通过存水过滤层分为溢流区和滤后存水区,溢流区与抓渣区通过溢流通道相连通,滤后存水区与抓渣区通过回水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模块化过滤层及排水结构进行反向冲洗,极大减缓了模块化过滤层的板结速度,并且通过存水池能够对冲洗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模块化过滤层的使用寿命。了模块化过滤层的使用寿命。了模块化过滤层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山 陈瑜 郑文学 王得刚 陈秀娟 芦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