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1:1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托盘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


背景技术:

2.电子托盘一般用于临时存放或包装电子产品和电子零件,有冲压型生产的托盘,也有吸塑成型的托盘,其中以吸塑成型的电子托盘居多,其作用是为了防止电子产品和电子零件的静电触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目前,电子托盘的吸塑成型过程为:将平展的热塑性塑料板材或片材(材料)固定在模具上,通过加热器将材料加热到软化温度变软后,用真空泵快速抽去掉材料与模具间的空气,使得材料吸附于模具的表面,即吸附于成型腔的内壁和底壁上,再冷却成型后脱模得到电子托盘。
4.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材料与成型腔的内壁和底壁结合较为紧密,因此通过吸塑成型后的电子托盘脱模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将模具的主体拆分成相配合的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并设置可伸缩的若干个顶杆,若干个顶杆在真空泵工作时回缩,不与可移动部分相接触,不影响吸塑作业的正常进行;若干个顶杆在鼓风机工作时伸出,与可移动部分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将吸塑成型的产品顶出,实现脱模,以解决现有的吸塑模具所存在的脱模困难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包括有模具、固定连接在模具底部的底壳、真空泵和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有位于四周的固定部分、位于底部的可移动部分以及由所述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围成的成型腔,模具与底壳之间具有空腔,模具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连通所述成型腔与空腔的若干个气孔;
8.所述底壳的底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进/出气孔,所述的若干个进/出气孔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端和鼓风机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底壳的内底面上分别设有可伸缩的若干个顶杆,所述的若干个顶杆在所述真空泵工作时回缩,不与所述可移动部分相接触;若干个顶杆在所述鼓风机工作时伸出,与所述可移动部分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
9.进一步的,每个顶杆均包括有套筒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套装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且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可沿所述套筒的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
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底端设有通孔,若干个所述的通孔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端和鼓风机的出口端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空泵工作时,所述活塞沿所述套筒的内壁下移,带动所述伸缩杆回缩,不与所述可移动部分相接触,所述可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相吻合,实现吸塑;所述
的鼓风机工作时,所述活塞沿所述套筒的内壁上移,带动所述伸缩杆伸出,与所述可移动部分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实现脱模。
12.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的进口端处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鼓风机的出口端处连接有第二控制阀。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分与可移动部的接触部位设有台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将模具的主体拆分成相配合的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并设置可伸缩的若干个顶杆,若干个顶杆在真空泵工作时回缩,不与可移动部分相接触,不影响吸塑作业的正常进行;若干个顶杆在鼓风机工作时伸出,与可移动部分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将吸塑成型的产品顶出,实现脱模,利用现有的真空泵和鼓风机即可实现上述功能,无需设置过多的部件,成本低,方便实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吸塑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脱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见图1-4,一种用于加工电子托盘的吸塑模具,包括有模具1、固定连接在模具1底部的底壳2、真空泵3和鼓风机4,模具1包括有位于四周的固定部分101、位于底部的可移动部分102以及由固定部分101和可移动部分102围成的成型腔103,模具1与底壳2之间具有空腔5,模具1的四周侧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连通成型腔103与空腔5的若干个气孔6;
22.底壳2的底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进/出气孔7,若干个进/出气孔7通过管道8分别与真空泵3的进口端和鼓风机4的出口端相连接,底壳2的内底面上分别设有可伸缩的若干个顶杆9,若干个顶杆9在真空泵3工作时回缩,不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若干个顶杆9在鼓风机4工作时伸出,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102。
23.本实用新型中,每个顶杆均包括有套筒91和伸缩杆92,伸缩杆92套装于套筒91的内部,且伸缩杆9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可沿套筒91的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93。
24.本实用新型中,套筒91的底端设有通孔94,若干个通孔94通过气管10分别与真空泵3的进口端和鼓风机4的出口端相连接。
25.由此,真空泵3工作时,活塞93沿套筒91的内壁下移,带动伸缩杆92回缩,不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可移动部分102与固定部分101相吻合,实现吸塑;鼓风机4工作时,活塞93沿套筒91的内壁上移,带动伸缩杆92伸出,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102,实现脱模。
26.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泵3的进口端处连接有第一控制阀11,鼓风机4的出口端处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2。由此,实现分别对应控制真空泵3和鼓风机4与若干个进/出气孔7之间的通断。
27.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部分101与可移动部102的接触部位设有台阶13。由此,在若干个顶杆9回缩而不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时,台阶13使得可移动部102自然回落并与固定部分101相吻合,且不会滑脱。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9.实施吸塑时,真空泵3开启工作,鼓风机4关闭,第一控制阀11开启,第二控制阀12关闭。
30.在此过程中,真空泵3通过气管10抽取套筒91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得活塞93沿套筒91的内壁下移,带动伸缩杆92回缩,不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可移动部分102自然回落并与固定部分101相吻合,不影响吸塑作业的正常进行。
31.对吸塑成型的产品进行冷却时,真空泵3关闭,鼓风机4开启工作,第一控制阀11关闭,第二控制阀12开启。
32.在此过程中,鼓风机4通过气管10向套筒91内鼓入空气,形成正压,使得活塞93沿套筒91的内壁上移,带动伸缩杆92伸出,与可移动部分102相接触并顶升可移动部分102,将吸塑成型的产品顶出,实现脱模。
33.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现有的真空泵3和鼓风机4即可实现上述功能,即解决了现有的吸塑模具所存在的脱模困难的问题,且无需设置过多的部件,成本低,方便实用,效率高。
34.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35.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