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1:0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样本检测领域,提出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提出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通过将载体与反应管设置在一体试验台上,使得样液的清洗、转移等工作与样液的反应衔接更加顺畅,能够适应一体化检测装置的需求,同时设置的第一压盖及u形拆封槽,能够保证一手即可完成封膜的拆封工作,防止载体发生晃动和偏移,更利于样液、清洗液与反应液的储存,同时节省了拆封枪头、清洗液及反应液的时间;同时第二支撑部能够对反应管进行有效支撑,防止反应管在挤压气囊、加压密封塞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滑移,有利于反应溶液的反应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密封塞的压装速度和精确度,有效缩短了检测过程的总耗时,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包括:所述载体包括支撑圈、试剂管及封膜,所述支撑圈一体成型于所述试剂管的顶端的外周侧,所述封膜卡盖于所述试剂管的顶部开口上,同时所述封膜贴附于所述支撑圈上;
5.所述反应管包括反应管本体、支撑台、注液管、密封囊、密封塞及挤压囊,所述反应管本体水平放置,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反应管本体底部,所述注液管设置于所述反应管本体顶部,所述注液管与所述反应管本体连通,所述密封囊安装于所述反应管本体的一端,所述挤压囊安装于所述反应管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密封塞安装于所述注液管的管口上;
6.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底部支撑体、顶部支撑架及第一压盖,所述顶部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上,所述第一压盖铰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架上,同时所述第一压盖卡盖于所述顶部支撑架上;所述顶部支撑架上设置有载体容置空间,所述载体容置空间的顶部两侧形成支撑梁,所述试剂管位于所述载体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圈卡扣于所述支撑梁上,所述顶部支撑架外周侧设置有压槽,所述支撑圈卡扣于压槽内,所述第一压盖同时扣押于所述支撑圈、支撑梁与顶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压盖上设置有u形拆封槽,所述u形拆封槽与所述支撑圈的内圈对齐;
7.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底部支撑体、支撑壁及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相接,所述支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内,所述第二压盖铰接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上,同时所述第二压盖卡扣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顶面,所述支
撑壁顶部设置有底部容置槽,所述第二压盖底部设置有顶部压块,所述反应管安装于所述底部容置槽内,所述顶部压块卡接于所述支撑壁顶端;
8.所述第二压盖上设置有密封塞安装孔。
9.进一步,所述载体容置空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所述支撑梁设置有多个。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
11.进一步,所述支撑台包括第一支撑台与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注液管同轴设置,所述支撑壁包括第一支撑壁及第二支撑壁,所述底部容置槽包括第一底部容置槽及第二底部容置槽,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壁顶部,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壁顶部,所述反应管本体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与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内;
12.所述密封塞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同轴;
13.所述顶部压块与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对接。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包括底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于所述底面的两侧,所述底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形状相适应。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相应的,所述第二支撑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所述第二压盖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密封塞安装孔,所述第二压盖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顶部压块。
16.进一步,所述第二压盖底部设置有第一压梁,所述密封塞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压盖及所述第一压梁,相邻所述密封塞安装孔之间形成第一对接平台,相邻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之间形成第二对接平台,所述第一对接平台与所述第二对接平台对接。
17.进一步,所述第二压盖底部设置有第二压梁,所述顶部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梁上,所述顶部压块的底端设置有圆滑的凸顶,相邻所述顶部压块之间形成顶部对接槽,相邻所述凸顶与所述顶部对接槽之间形成第三对接平台;
18.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对接平台,相邻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之间形成第五对接平台;
19.所述反应管本体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支撑台同轴;
20.所述顶部对接槽与所述第五对接平台对接,所述第三对接平台与所述第四对接平台对接,所述凸顶与所述卡槽对接。
21.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所述第二支撑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压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载体与反应管设置在一体试验台上,使得样液的清洗、转移等工作与样液的反应衔接更加顺畅,能够适应一体化检测装置的需求,同时设置的第一压盖及u形拆封槽,能够保证一手即可完成封膜的拆封工作,防止载体发生晃动和偏移,更利于样液、清洗液与反应液的储存,同时节省了拆封枪头、清洗液及反应液的时间;同时第二支撑部能够对反应管进行有效支撑,防止反应管在挤压气囊、加压密封塞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和滑移,有利于反应溶液的反应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密封塞的压装速度和精确度,有效缩短了检测过程的总耗时,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核酸样本检测用反应管的结构俯视图;
26.图3为图2所示的核算样本检测用反应管的结构主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的第一支撑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支撑部的w处的结构放大图;
30.图7为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的第二支撑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支撑部的x处的结构放大图;
32.图9为图7所示的第二支撑部的z处的结构放大图;
33.图10为图7所示的第二支撑部的y处的结构放大图;
34.图11为图7所示的第二支撑部的p处的结构放大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支撑圈a;试剂管b;封膜c;反应管本体a;支撑台b1;支撑台b2;注液管c;密封囊d;密封塞e;挤压囊f;第一支撑部1;第一底部支撑体11;顶部支撑架12;第一压盖13;u形拆封槽131;载体容置空间14;支撑梁15;压槽16;第二支撑部2;第二底部支撑体21;支撑壁22;第一支撑壁221;第二支撑壁222;第二压盖23;第一压梁231;第一对接平台2311;密封塞安装孔2301;第二压梁232;底部容置槽24;第一底部容置槽241;底面2411;第二对接平台24101;第一侧面2412;第二侧面2413;第二底部容置槽242;第四对接平台2421;第五对接平台2422;顶部压块25;凸顶2501;顶部对接槽251;第三对接平台252。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一种用于支撑核酸样本检测用载体及反应管的一体试验台,所述载体包括支撑圈a、试剂管b及封膜c,所述支撑圈a一体成型于所述试剂管b的顶端的外周侧,所述封膜c卡盖于所述试剂管b的顶部开口上,同时所述封膜c贴附于所述支撑圈a上;
39.见图2、图3,所述反应管包括反应管本体a、支撑台、注液管c、密封囊d、密封塞e及挤压囊f,所述反应管本体a水平放置,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反应管本体a底部,所述注液
管c设置于所述反应管本体a顶部,所述注液管c与所述反应管本体a连通,所述密封囊d安装于所述反应管本体a的一端,所述挤压囊f安装于所述反应管本体a的另一端,所述密封塞e安装于所述注液管c的管口上。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一体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部1与第二支撑部2,其中第一支撑部1用于支撑载体,第二支撑部2用于支撑反应管。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一支撑部1包括第一底部支撑体11、顶部支撑架12及第一压盖13,所述顶部支撑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11上,具体为,顶部支撑架一体12成型于第一底部支撑体11上,所述第一压盖13铰接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2上,同时所述第一压盖13卡盖于所述顶部支撑架12上;所述顶部支撑架12上设置有载体容置空间14,所述载体容置空间14的顶部两侧形成支撑梁15,所述试剂管b位于所述载体容置空间14内,所述支撑圈a卡扣于所述支撑梁15上,所述顶部支撑架12外周侧设置有压槽16,所述支撑圈a卡扣于压槽16内,所述第一压盖13同时扣压于所述支撑圈a、支撑梁15与顶部支撑架12上,所述第一压盖13上设置有u形拆封槽131,所述u形拆封槽131与所述支撑圈a的内圈对齐,设置压槽16后能够有效防止载体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通过第一压盖13将载体压住,在提取样液的过程中载体更加稳定;
42.其中载体容置空间14的高度大于载体的整体高度。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载体容置14空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所述支撑梁15设置有多个,一般设置4个,保证检测工作能够连续不断的进行,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速度。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二支撑部2包括第二底部支撑体21、支撑壁22及第二压盖23,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21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11相接,所述支撑壁22设置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21内,所述第二压盖23铰接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21上,同时所述第二压盖23卡扣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21顶面,所述支撑壁22顶部设置有底部容置槽24,所述第二压盖23底部设置有顶部压块25,所述反应管安装于所述底部容置槽24内,所述顶部压块25卡接于所述支撑壁22顶端,支撑壁22为反应管提供支撑,底部容置槽24与顶部压块25为反应管提供限位,保证反应管在反应过程中不会发生轴向滑动、偏移;
45.所述第二压盖23上设置有密封塞安装孔2301,密封塞安装孔2301用于安装密封塞e,通过密封塞安装孔2301将密封塞e压装在注液管c上。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一底部支撑体11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体21为一体成型的一个整体。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由于反应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因为为了节省材料,将所述支撑壁设置为两个薄壁,即包括第一支撑壁221及第二支撑壁222,与此相适应的,在反应管本体a底部设置两个支撑台,分别为第一支撑台b1与第二支撑台b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台b1与所述注液管c同轴设置,支撑台底部为平面,在注液及安装密封塞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滑动,所述底部容置槽24包括第一底部容置槽241及第二底部容置槽242,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壁221顶部,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24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壁222顶部,所述反应管本体a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与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242内;
48.所述密封塞安装孔2301与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同轴;
49.所述顶部压块25与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对接;
50.第一底部容置槽241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对反应管起支撑作用,第二个作用是为密封塞提供安装空间,第二底部容置槽的作用是为反应管提供支撑,第一底部容置槽与第二底部容置槽共同作用,保证反应管不会发生转动。
5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包括底面2411、第一侧面2412与第二侧面2413,所述第一侧面2412与所述第二侧面2413相对设置于所述底面2411的两侧,所述底面2411为水平面,所述第一侧面2412与所述第二侧面2413与所述第一支撑台b1的形状相适应;
52.第一支撑台b1底面为平面,保证在压装密封塞时反应管更加平稳,同时在顶部压块与第二底部容置槽的共同作用下,在压装密封塞时,反应管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反应管内的液体不会外洒,保证检测过程更加稳定。
53.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一支撑壁221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相应的,所述第二支撑壁22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242,所述第二压盖23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密封塞安装孔2301,所述第二压盖23底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顶部压块25;
54.根据一次检测的数量设置第一底部容置槽、第二底部容置槽及密封塞安装孔的数量。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二压盖23底部设置有第一压梁231,所述密封塞安装孔2301贯穿所述第二压盖23及所述第一压梁2301,相邻所述密封塞安装孔2301之间形成第一对接平台2311,相邻所述第一底部容置槽241之间形成第二对接平台24101,所述第一对接平台2311与所述第二对接平台24101对接;
56.第一对接平台2311与第二对接平台24101对接后,能够将反应管本体a限位,同时能够使注液管伸入第二压盖23上的密封塞安装孔2301内,便于后续密封塞的压装工装的顺利进行。
57.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二压盖23底部设置有第二压梁232,所述顶部压块25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梁232上,所述顶部压块25的底端设置有圆滑的凸顶2501,相邻所述顶部压块25之间形成顶部对接槽251,相邻所述凸顶2501与所述顶部对接槽251之间形成第三对接平台252;
58.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242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第四对接平台2421,相邻所述第二底部容置槽242之间形成第五对接平台2422;
59.所述反应管本体a顶部设置有卡槽g,所述卡槽g与所述第二支撑台b2同轴;
60.所述顶部对接槽251与所述第五对接平台2422对接,所述第三对接平台252与所述第四对接平台2421对接,所述凸顶2501与所述卡槽g对接;
61.即第二压盖上23的第二压梁232与第二支撑壁222对接,将反应管仅仅卡住,保证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管不会发生晃动。
62.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所述第二支撑台b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所述第二支撑壁22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压梁23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63.根据反应管的长度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支撑壁,相应的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支撑台,同时顶部压块与第二底部容置槽的数量与第二支撑壁的数量相适应。
64.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4-图11,反应管本体为圆管,支撑台为圆柱形,且支撑台的直径与圆管的直径相同,因此,第一底部容置槽为圆柱形,且直径与支撑台的直径相同,但是由于反应管本体比较长,因此伸出第一底部容置槽两端,所以第一底部容置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豁口,第二底部容置槽、第一顶部压块、第二顶部压块也是如此;
65.在进行检测前,首先将载体放置在载体容置空间内,第一底部支撑体顶部设置有压槽,支撑圈卡扣并限位在压槽内,然后将第一压盖盖在顶部支撑架上,此时,载体的支撑圈被压紧,从而保证载体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然后通过u形拆封槽将封膜撕开,然后进行样液的清洗、转移等工作,为检测做准备;
66.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将反应管放置在第一底部容置槽与第二底部容置槽内,然后将第二压盖卡扣到位,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管需要在设定温度下进行反应,因此将整个试验台设置为金属材质,具体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所以第二压盖与第一压盖的重量比较大,在将第二压盖放下后,第二压盖能够紧紧的压在第二底部支撑体上,从而能够将反应管进行限位,此时进行温度传输时,不会对试验台造成损坏,压紧后,检测仪器通过气缸等方式将密封塞压入到注液管上,将反应管进行密封,之后再进行加热、挤压等动作,并观察反应,通过设置一体试验台,使得取样、检测过程连接顺畅,进而有效节省了整体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67.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