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永磁双向双稳态操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0:3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抵压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永磁双向双稳态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在高、低压开关领域,普遍采用两种开关操动机构。一种是弹簧储能式操动机构,另一种是电磁操动机构。上述两种操动机构,仅针对其可靠性而言,远低于目前国内、外倡导使用的永磁操动机构,因为永磁操动机构只有一个运动件。
3.目前,利用真空灭弧室的电器产品,国内外主要有两大类:真空接触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上述两类产品具备良好的开断性能和稳定可靠的电寿命,广泛应用在工作条件比较苛刻的重要场所。例如,abb公司生产的vm1型永磁操动机构真空断路器和国产的ckj5系列真空断路器。
4.现有的专利号为“zl201820732805.9”,专利名称为“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包括两个同型号的真空管以及两个真空管之间的双稳态永磁电磁铁,其特征是:还包括沿双稳态永磁电磁铁的铁芯轴心贯穿的丝杆,所述丝杆与铁芯间隙配合;所述丝杆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对应的真空管的动触头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长度调节螺母,并使调节后的丝杆和两个动触头的总长度h=l-k.其中l两只真空管静触头的间距,k是一个真空管的开距;所述丝杆的两端部均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部抵触在铁芯上,另一端部抵触在真空管的动触头上;当线圈通电后,会驱使铁芯朝一侧移动,压缩该侧的压力弹簧,使得压力弹簧带动该侧的真空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同时丝杆会带动另一侧的真空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所述铁芯移动的距离x=k c,其中k为真空管的触头开距,c为压力超程,所述压力超程为压力弹簧对动触头与静触头紧密接触施加一定压力所需的行程。”其丝杆的两端均套设压力弹簧,两端的压力弹簧的压缩比会略有差异,导致丝杆两端真空管动触头位移的同步性差,影响真空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同步性高的永磁双向双稳态操动机构。
6.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永磁双向双稳态操动机构,包括永磁机构,所述永磁机构包括永磁体、铁芯以及线圈,所述铁芯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铁芯的两端均设有帽盖,所述帽盖上开设有与铁芯相对通的安装孔,所述铁芯内插设有与贯通孔间隙配合的丝杆,所述贯通孔内设有套设于丝杆上的压力弹簧,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设有与其相连且与帽盖相抵的垫片,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丝杆两端的垫片相抵。
7.上述结构中,在丝杆两端各螺接一个真空管,当线圈通电后,会驱使铁芯带动丝杆朝一侧移动,丝杆带动该侧的真空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同时丝杆会带动另一侧的真空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当改变线圈的电流方向后,所述铁芯会朝另一侧移动,使得该
侧的真空管闭合,两侧的真空管受永磁机构驱动,始终处在一合一闭状态并互锁,使得本实用新型只要改变线圈所用直流电的电流方向即可简单控制,转换时间极短,实现负荷不间断。通过设置压力弹簧能够对闭合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施加压力超程,所述压力超程为压力弹簧对动触头与静触头紧密接触施加一定压力所需的行程。铁芯位移的距离等于真空管的开距加上压力超程的距离,从而在铁芯朝向一侧位移至真空管开距时,该侧动触头与静触头呈闭合状态,随后铁芯继续位移压力超程数值的距离,使得帽盖对压力弹簧进行压缩,使增加对铁芯位移方向上的真空管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的紧密性,提高了真空管闭合的可靠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压力弹簧,能够使得丝杆两端真空管的状态变换同步性更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垫片能够更好的便于帽盖与压力弹簧进行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反向设置。
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转动丝杆来同时调节其两端的真空管的开距,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孔间隙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片相抵,所述固定块的截面呈六边形。
11.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块能够提高垫片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配合帽盖对压力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了压力弹簧的稳定性。通过将固定块设置成截面为六边形,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扳手与固定块配合,来转动丝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调节真空管开距的便捷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与固定块相对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孔间隙配合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片相抵。
13.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调节螺母能够提高其相对应一端的垫片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配合同步驱动框对压力弹簧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了压力弹簧的稳定性;还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来调节压力超程的数值,从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帽盖螺接于铁芯的两端。
1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片采用u型垫片。
17.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压力弹簧的限位安装,从而能够提高压力弹簧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管式单相换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管式三相不平衡换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含义:1-永磁机构;2-铁芯;3-线圈;4-永磁体;5-帽盖;51-安装孔;6-丝杆;7-压力弹簧;8-垫片;61-固定块;62-调节螺母;9-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 .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如图1至图3所示的永磁双向双稳态操动机构,包括永磁机构1,所述永磁机构1包括永磁体4、铁芯2以及线圈3,所述铁芯2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贯通孔,所述铁芯2的两端均设有帽盖5,所述帽盖5上开设有与铁芯2相对通的安装孔51,所述铁芯2内插设有与贯通孔间隙配合的丝杆6,所述贯通孔内设有套设于丝杆6上的压力弹簧7,所述丝杆6的两端均设有与其相连且与帽盖5相抵的垫片8,所述压力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丝杆6两端的垫片8相抵。
25.上述结构中,在丝杆6两端各螺接一个真空管9,当线圈3通电后,会驱使铁芯2带动丝杆6朝一侧移动,丝杆6带动该侧的真空管9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同时丝杆6会带动另一侧的真空管9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当改变线圈3的电流方向后,所述铁芯2会朝另一侧移动,使得该侧的真空管9闭合,两侧的真空管9受永磁机构1驱动,始终处在一合一闭状态并互锁,使得本实用新型只要改变线圈3所用直流电的电流方向即可简单控制,转换时间极短,实现负荷不间断。通过设置压力弹簧7能够对闭合的动触头与静触头施加压力超程,所述压力超程为压力弹簧7对动触头与静触头紧密接触施加一定压力所需的行程。铁芯2位移的距离等于真空管9的开距加上压力超程的距离,从而在铁芯2朝向一侧位移至真空管9开距时,该侧动触头与静触头呈闭合状态,随后铁芯2继续位移压力超程数值的距离,使得帽盖5对压力弹簧7进行压缩,使增加对铁芯2位移方向上的真空管9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的紧密性,提高了真空管9闭合的可靠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压力弹簧7,能够使得丝杆6两端真空管9的状态变换同步性更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通过设置垫片8能够更好的便于帽盖5与压力弹簧7进行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6.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6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反向设置。
27.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转动丝杆6来同时调节其两端的真空管9的开距,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便捷性。
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6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孔51间隙配合的固定块61,所述固定块61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片8相抵,所述固定块61的截面呈六边形。
29.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块61能够提高垫片8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配合帽盖5对压力弹簧7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了压力弹簧7的稳定性。通过将固定块61设置成截面为六边形,能够便于使用者通过扳手与固定块61配合,来转动丝杆6,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调节真空管9开距的便捷性。
30.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6与固定块61相对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孔51间隙配合的调节螺母62,所述调节螺母62一端与其相对应的垫片8相抵。
31.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调节螺母62能够提高其相对应一端的垫片8的稳定性,且能够便于配合帽盖5对压力弹簧7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了压力弹簧7的稳定性;还能够便于使用
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2来调节压力超程的数值,从而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帽盖5螺接于铁芯2的两端。
3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8采用u型垫片8。
3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压力弹簧7的限位安装,从而能够提高压力弹簧7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