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下储油罐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0:2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储油罐,具体为一种布置于海床上的水下储油设施。


背景技术:

2.水下储油技术在国外已有一定应用,其主要作为开采油田的临时储油设施,其同时也是未来水下生产系统的配套设施。
3.我国具有很高的原油进口比例,相比之下我国的原油储存能力与原油接收能力不足以满足国家需求:若因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导致我国油轮航线切断,我国储备原油可供给国家需求的时间远少于国际一般时间;另一方面,在国际油价相对较低时期,我国通过大量进口增加国内原油储备,但却出现由于港口接受能力不足导致油轮长期在港口外排队不能靠岸,极大增加了进口成本。
4.在港口近海布置储油设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其允许油轮在不靠岸、不占用单点系泊情况下装卸原油,且不占用港口陆地空间,在港口有剩余接受能力的情况下可通过海管系统将水下储油设备中原油转移到陆地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原油储备能力不足问题,同时在不占用额外陆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强港口原油接受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下储油罐,其可布置于港口近海海底,满足油轮装卸原油需求。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储油罐、中心支座、主支座、边支座、基座构成。中心支座与主支座同圆心布置。边支座沿基座圆周均匀布置,其数量是8个。边支座安装位置与基座的边支座定位销位置相对应。所述主支座在安装的时候,主支座定位孔与基座的主支座定位销位置相对应。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储油罐布置满足长期工作需求,可以保证储油罐本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满足储油罐水下布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发明中心支座示意图。
10.图3为本发明主支座示意图。
11.图4为本发明主支座剖切示意图。
12.图5、6为本发明边支座示意图。
13.图7、8为本发明基座示意图。
14.图9为本发明未安装储油罐时示意图。
15.图10为本发明储油罐外形示意图。
16.其中:1、储油罐、2、中心支座,2-1、中心支座上支板,2-2、支板,2-3、中心支座下支
板,2-4、支柱,3、主支座,3-1、主支座上支板,3-2、支撑环,3-3、主支座下支板,3-4、边支座支架卡口,3-5、主支座定位孔,4、边支座,4-1、坡板,4-2、边支座支架,4-3、边支座底板,4-4、边支座定位槽,5、基座,5-1、边支座定位销,5-2、主支座定位销,5-3、辐条,5-4、通孔,5-5、裙板,5-6、裙板加强板,5-7、环裙板,5-8、环裙板加强板,5-9、防沉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由图2所示,中心支座2上侧为中心支座上支板2-1,下侧为中心支座下支板2-3,中心支座上支板2-1厚度大于中心支座下支板2-3,两者之间通过圆柱形的支柱2-4焊接相连。在支柱2-4外侧均匀分布支板2-2,支板2-2为矩形板,上下两侧与中心支座上支板2-1、中心支座下支板2-3焊接在一起,起到加强作用。
18.由图3、4所示,主支座3上侧为环形的主支座上支板3-1,下侧为环形的主支座下支板3-3,主支座上支板3-1厚度要大于主支座下支板3-3。主支座上支板3-1与主支座下支板3-3之间通过两道不同直径的支撑环3-2相连。主支座下支板3-3外侧有边支座支架卡口3-4,其为成对的近似矩形口,沿圆周均匀分布。主支座下支板3-3上均匀分布有主支座定位孔3-5,其为圆形通孔,两侧沿圆周方向有直槽口。
19.由图5、6所示,边支座4上部为弧形的坡板4-1,其上的弧度与储油罐1下部弧面吻合,坡板4-1可以与储油罐1下部弧面完全贴合。边支座4底部为边支座底板4-3,其通过边支座支架4-2为坡板4-1提供支撑。边支座支架4-2为两个一边为弧的三角形支架,坡板4-1与边支座底板4-3夹角位置的边支座支架4-2向外延伸至边支座底板4-3之外,该位置形状尺寸与边支座支架卡口3-4相一致。边支座底板4-3上有边支座定位槽4-4,其两侧有直槽口。
20.由图7、8所示,基座5主体为防沉板5-9,其为圆形板结构,上侧沿圆周均匀分布有边支座定位销5-1、主支座定位销5-2、辐条5-3,边支座定位销5-1为形状尺寸与边支座定位槽4-4一致的凸起,两侧沿径向有直槽口;主支座定位销5-2为圆形凸起,形状尺寸与主支座定位孔3-5的圆形通孔一致,两侧沿圆周方向有直槽口。辐条5-3为焊接在防沉板5-9上表面的条状物,主要作用为增加防沉板5-9强度,避免受力出现变形。防沉板5-9下侧中心位置为两个不同直径的环裙板5-7,其间通过环裙板加强板5-8连接,以防止其受力变形。外侧为均匀分布的裙板5-5,其成对沿径向布置,其间通过裙板加强板5-6连接。裙板5-6的位置与边支座定位销5-1是相对应的。防沉板5-9分布有通孔5-4,其作用与边支座定位销5-1、主支座定位销5-2两侧直槽口作用相同,为海底安装时供海水流通使用。
21.由图1、2、4、6、7、8、9、10所示,安装过程中,首先将中心支座2安装于防沉板5-9上表面中心位置,中心支座下支板2-3与防沉板5-9焊接在一起。而后安装边支座4,其数量是8个。将边支座定位槽4-4与边支座定位销5-1安装在一起,而后将边支座底板4-3与防沉板5-9焊接在一起。之后安装主支座3,将其安装于中心支座2同心位置,边支座支架卡口3-4卡在支座支架4-2延伸部分,主支座3安装完成后支座支架4-2延伸部分的上侧与主支座上支板3-1的下侧贴合。主支座3安装至准确位置后将主支座下支板3-3与防沉板5-9焊接在一起,将外侧支撑环3-2、主支座下支板3-3、边支座支架卡口3-4与支座支架4-2延伸部分焊接在一起。此时主支座上支板3-1、支撑环3-2、主支座下支板3-3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主支座定位孔3-5两侧直槽口、主支座定位销5-2两侧直槽口与外部连通;两块裙板5-5之间的空间与两个支座支架4-2之间的空间可通过支座定位槽4-4与边支座定位销5-1两侧的直槽口连
通。最后安装储油罐1,其下部与坡板4-1贴合在一起,底部与主支座上支板3-1、中心支座上支板2-1贴合在一起,储油罐1下部与底部与坡板4-1、主支座上支板3-1焊接相连。
22.图1为完整安装后示意图,在水下布置安装时,需将其整体吊装至海底,将裙板5-5、裙板加强板5-6、环裙板5-7、环裙板加强板5-8压入海沙中,防沉板5-9下表面与海沙贴合时水下安装完成。裙板5-5、裙板加强板5-6、环裙板5-7、环裙板加强板5-8、防沉板5-9将整体结构固定在海床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储油罐,其特征是:其由储油罐(1)、中心支座(2)、主支座(3)、边支座(4)、基座(5)构成;所述中心支座(2)与主支座(3)同圆心布置;所述边支座(4)沿基座(5)圆周均匀布置,其数量是8个;所述边支座(4)安装位置与基座(5)的边支座定位销(5-1)位置相对应;所述主支座(3)在安装的时候,主支座定位孔(3-5)与基座(5)的主支座定位销(5-2)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储油罐,其特征是:所述储油罐(1)下部外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储油罐,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支座(2)包括中心支座上支板(2-1)、支板(2-2)、中心支座下支板(2-3)、支柱(2-4);所述中心支座上支板(2-1)厚度大于中心支座下支板(2-3)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储油罐,其特征是:所述主支座(3)包括主支座上支板(3-1)、支撑环(3-2)、主支座下支板(3-3)、边支座支架卡口(3-4)、主支座定位孔(3-5);所述主支座上支板(3-1)厚度大于主支座下支板(3-3)厚度;所述边支座支架卡口(3-4)为沿主支座下支板(3-3)圆周均匀分布的成对槽口;所述主支座定位孔(3-5)为两侧有直槽口的圆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储油罐,其特征是:所述边支座(4)包括坡板(4-1)、边支座支架(4-2)、边支座底板(4-3)、边支座定位槽(4-4);所述坡板(4-1)上表面的弧度与储油罐(1)下部外侧弧面吻合,即坡板(4-1)上表面可以与储油罐(1)下部弧面完全贴合;所述边支座支架(4-2)为一边为弧线的三角形结构,其在坡板(4-1)与边支座底板(4-3)所形成的角位置向外延伸;所述边支座定位槽(4-4)为直槽口,其两侧带有小尺寸直槽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储油罐,包括裙板(5-5)、裙板加强板(5-6)、环裙板(5-7)、环裙板加强板(5-8)、防沉板(5-9),其特征是:所述基座(5)包括边支座定位销(5-1)、主支座定位销(5-2)、辐条(5-3);所述边支座定位销(5-1)为两侧带有槽口的凸起,其成对沿防沉板(5-9)均匀分布;所述主支座定位销(5-2)为两侧带槽口的凸起;所述裙板(5-5)成对沿防沉板(5-9)均匀分布,其位置与边支座定位销(5-1)相对应。

技术总结
一种水下储油罐,包括储油罐、中心支座、主支座、边支座、基座。基座主要包括防沉板、裙板、环裙板,其上安装中心支座、主支座、边支座为储油罐提供支撑,中心支座、主支座同圆心安装,8个边支座均匀围绕分布,主支座、边支座与储油罐焊接在一起。本发明满足储油罐近海水下布置要求,允许油轮港口外装卸油,提升港口原油接受能力与原油储量。受能力与原油储量。受能力与原油储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巍 黄培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深蓝水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