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6:0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浮具,具体是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


背景技术:

2.救生浮具是一款应用于水上救生的浮动设备,其特点是可在水上漂浮,最常见的救生浮具莫过于救生圈。
3.现有的救生圈大多是充气式的,且通常需要预先充气备用,当在内河遇到意外落水者时,由于充气后的救生圈体积较大,导致抛出时所受风阻较大,无法抛出较远的距离,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的内壁设置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救生圈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环形气腔,所述救生圈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壁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与对应的环形气腔连通,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端面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筒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壳,所述拉杆位于筒体内的外壁套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套壳相抵,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筒体的内壁相抵,所述套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筒体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外壁贯穿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筒体的另一端面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位于筒体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压缩气瓶,所述筒体的外壁位于活塞与连接管之间贯穿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充气管配合连接,所述套壳内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筒体的外壁与锁定机构的对应处贯穿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筒体的外壁与活动槽的对应处设置有激发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套壳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的底端由活动槽穿出,所述锁定块的顶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套壳的内壁相抵。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活动槽位于壳体的内侧,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活动槽的对应处,所述锁定块的底端与凸轮贴合,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与漏水检测器,所述漏水检测器上电连接有两个电极杆,所述电极杆的一端均贯穿壳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侧穿设有吸水绳,所述电极杆的端部插入吸水绳内,所述定位套的外壁螺纹有螺丝,所述螺丝的螺纹端贯穿定位套的外壁后插入吸水绳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外壁贯穿设置有供电接口,所述救生圈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柔性灯带,所述柔性灯带与对应的供电接口电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杆位于筒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环形气腔及两个充气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某个环形气腔或充气机构发生故障时,使救生圈仍能够进行充气并为落水者提供充足的浮力,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且救生圈在抛出前为未充气状态,整体体积较小,因此所受风阻较小,能够抛出更远的距离。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水绳的设置,当救生圈抛入水中,但两个对应的电极杆位于水面上方无法及时与水接触时,吸水绳能够将水吸入其纤维间,从而使两个电极杆形成通路,通过定位套及螺丝的设置,便于对吸水绳进行拆装。
17.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环的设置,便于对拉杆进行操作,且能够对拉杆及活塞的活动范围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以避免活塞对出气管的进气口造成堵塞,及避免插针贯穿压缩气瓶。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中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中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救生圈1、隔膜2、环形气腔3、凹槽4、充气管5、拉绳6、柔性灯带7、充气机构8、筒体9、拉杆10、拉环11、第一弹簧12、套壳13、活塞14、插针15、通气孔16、连接管17、压缩气瓶18、出气管19、第二弹簧20、锁定块21、壳体22、减速电机23、凸轮24、控制器25、漏水检测器26、电极杆27、蓄电池28、供电接口29、吸水绳30、定位套31、螺丝32、活动槽33。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河船用多功能救生浮具,包括救生圈1,所述救生圈1的内壁设置有隔膜2,所述隔膜2将救生圈1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环形气腔3,所述救生圈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外壁设置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与对应的环形气腔3连通,所述凹槽4的内侧设置有充气机构8,所述充气机构8包括筒体9,所述筒体9端面贯穿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位于筒体9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壳13,所述拉杆10位于筒体9内的外壁套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与套壳13相抵,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筒体9的内壁相抵,所述套壳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与筒体9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活塞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插针15,所述插针15的外壁贯穿设
置有通气孔16,所述筒体9的另一端面贯穿设置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位于筒体9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压缩气瓶18,压缩气瓶18为市售的成熟产品,其内部为高压二氧化碳,且端部有一体成型的封堵,所述筒体9的外壁位于活塞14与连接管17之间贯穿设置有出气管19,所述出气管19与充气管5配合连接,所述套壳13内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筒体9的外壁与锁定机构的对应处贯穿设置有活动槽33,所述筒体9的外壁与活动槽33的对应处设置有激发机构。
25.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套壳13的内壁滑动连接的锁定块21,所述锁定块21的底端由活动槽33穿出,所述锁定块21的顶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顶端与套壳13的内壁相抵。
26.所述激发机构包括壳体22,所述活动槽33位于壳体22的内侧,所述壳体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23,所述减速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24,所述凸轮24位于活动槽33的对应处,所述锁定块21的底端与凸轮24贴合,所述壳体2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8,所述壳体22的外壁设置有开关。
27.需要激发时,启动减速电机23驱动凸轮24转动,即可利用凸轮24将锁定块21顶入筒体9内,使活塞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推动插针15移动,从而使插针15刺穿压缩气瓶18的封堵,使其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通气孔16排出,并经出气管19及充气管5充入对应的环形气腔3内。
28.所述壳体22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5与漏水检测器26,所述漏水检测器26上电连接有两个电极杆27,所述电极杆27的一端均贯穿壳体22。
29.当两个电极杆27同时遇水以形成通路时,控制器25会接收到漏水检测器26所发送的信号,并控制减速电机23启动,以对充气机构进行激发。
30.所述壳体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套31,所述定位套31的内侧穿设有吸水绳30,所述电极杆27的端部插入吸水绳30内,所述定位套31的外壁螺纹有螺丝32,所述螺丝32的螺纹端贯穿定位套31的外壁后插入吸水绳30内,吸水绳30为具有优良的吸水能力的纤维绳,可采用棉绳、麻绳、纸绳等。
31.通过吸水绳30的设置,当救生圈抛入水中,但两个对应的电极杆27位于水面上方无法及时与水接触时,吸水绳30能够将水吸入其纤维间,从而使两个电极杆27形成通路,通过定位套31及螺丝32的设置,便于对吸水绳30进行拆装。
32.所述壳体22的外壁贯穿设置有供电接口29,所述救生圈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柔性灯带7,柔性灯带7采用市售的防水型lde灯带,所述柔性灯带7与对应的供电接口29电连接。
33.通过柔性灯带7的设置,能够在夜间使落水者及时发现救生圈1的位置,同时便于船上人员观察到救生圈1的充气状况。
34.所述救生圈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6。
35.通过拉绳6的设置,便于船上人员将救生圈1向船只处拖动。
36.所述拉杆10位于筒体9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1。
37.通过拉环11的设置,便于对拉杆10进行操作,且能够对拉杆及活塞14的活动范围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以避免活塞14对出气管19的进气口造成堵塞,或使插针15贯穿压缩气瓶18。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救生圈以易展开的方式进行折叠,之后通过拉环11拉动拉杆10,使套壳13移动至活动槽33处,使锁定块21在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插入活动槽33内,以对活塞14及插针15等进行锁定,之后将出气管19与充气管5进行连接,最后在连接管17的端部安装压缩气瓶18即可。
40.当遇到落水者时,将折叠好的救生圈1抛出,因此时救生圈1未充气,整体体积较小,因此所受风阻较小,能够抛出更远的距离,当救生圈1落水后,两个对应的电极杆27同时遇水以形成通路,使漏水检测器26检测到救生圈1入水并向控制器25发送电信号,控制器25收到电信号后,会控制减速电机23启驱动凸轮24转动,即可利用凸轮24将锁定块21顶入筒体9内,使活塞14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推动插针15移动,从而使插针15刺穿压缩气瓶18的封堵,使其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通气孔16排出,并经出气管19及充气管5充入对应的环形气腔3内,使救生圈1快速充气膨胀,并漂浮在水面上。
41.通过柔性灯带7的设置,能够在夜间使落水者及时发现救生圈1的位置,同时便于船上人员观察到救生圈1的充气状况。
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水绳30的设置,当救生圈抛入水中,但两个对应的电极杆27位于水面上方无法及时与水接触时,吸水绳30能够将水吸入其纤维间,从而使两个电极杆27形成通路,通过定位套31及螺丝32的设置,便于对吸水绳30进行拆装。
4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环11的设置,便于对拉杆10进行操作,且能够对拉杆及活塞14的活动范围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以避免活塞14对出气管19的进气口造成堵塞,或使插针15贯穿压缩气瓶18。
4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环形气腔3及两个充气机构8的设置,能够在某个环形气腔3或充气机构8发生故障时,使救生圈仍能够进行充气并为落水者提供充足的浮力,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4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