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8:32: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


背景技术:

2.在船上生活的船员,每天都需要上厕所,且船不会每天都靠岸处理粪便,甚至几个月都不会靠岸,这就需要很大的容器来储存粪便,不仅占用船上的有限空间,而且收集起来比较麻烦。传统的冲水马桶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而且国家明令禁止不能随意向河道内排放生活污水。
3.现有的微生物降解马桶一般采用座式设计,生物菌种的降解效率达不到要求;分解粪便会产生臭气,难以处理;安装时船身开孔,安装慢,对船体牢固定等有损伤;在不破坏甲板的情况下难以安装。
4.申请人于2021年08月2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219803515、名称为:“一种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的实用新型专利,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不适合船上晃动比较大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具有外壳、位于外壳左上端的隔板、位于外壳右上端的控制盒以及位于外壳内部的降解槽、搅拌轴结构、减速电机、除臭风机、下底板、楼梯、加强板、支撑架、上底板、围栏、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马桶盖组成;所述隔板固定在外壳左上方,电控板固定在控制盒内,电控板固定连接在外壳右上面,所述电控板连接有光电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功能显示灯,所述光电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功能显示灯均固定在控制盒左上方的斜面上;外壳内部固定有容置便物的内胆,搅拌轴位于降解槽中间位置;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搅拌轴一端;所述除臭风机固定在外壳后侧板上;所述下底板位于外壳底部;所述楼梯连接上底板及下底板;所述加强板在楼梯下侧;支撑柱安装在下底板上表面上并连接上底板;上底板位于隔板上方;围栏在上底板上方;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位于上底板上方,经过上底板下方的连杆与马桶盖相连接;所述马桶盖连接在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一端;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由脚踏板、遥控锁按钮、连杆、档杆、弹簧、遥控锁、支撑块、支撑座、马桶盖旋转轴组成;所述脚踏板固定在上底板上方,所述遥控锁按钮固定在脚踏板下方,所述连杆固定在脚踏板下方及支撑块上方,所述档杆固定在上底板下方,所述弹簧连接加强筋和连杆,所述遥控锁固定在连杆上,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支撑座上方,所述支撑座固定在下底板上方,马桶盖旋转轴一端连接连杆,马桶盖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马桶盖,加热装置安装在降解槽与外壳中间的空隙内。
7.上述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主体结构材料采用不锈钢制作。
8.上述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降解槽标称容积20l。
9.上述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降解槽内的搅拌轴有一根。
10.上述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的标称转速为10r/min。
11.本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可自动加热、可自动除湿、开盖可自动保护、可快速降解排泄物、降解效率高、安装方便不会破坏船体、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流程框图。
16.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技术,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光电传感器、2—控制盒、3—电控板、4—除臭风机、5—减速电机、6—磁吸装置、7—搅拌轴、8—加热装置、9—降解槽、10—外壳、11—下底板、12—楼梯、13—加强板、14—支撑架、15—支撑柱、16—隔板、17—上底板、18—加强筋、19—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20—马桶盖、21—围栏、22—脚踏板、23—遥控锁按钮、24—马桶盖旋转轴、25—档杆、26—弹簧、27—遥控锁、28—连杆、29—支撑块、3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见图1到图4,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具有外壳10、位于外壳10左上端的隔板16、位于外壳10右上端的控制盒2以及位于外壳10内部的降解槽9、搅拌轴7结构、减速电机5、除臭风机4、下底板11、楼梯12、加强板13、支撑架14、上底板17、围栏21、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19、马桶盖20组成;所述隔板16固定在外壳10左上方,电控板3固定在控制盒2内,电控板3固定连接在外壳10右上面,所述电控板3连接有光电传感器1、温湿度传感器、功能显示灯,所述光电传感器1、温湿度传感器、功能显示灯均固定在控制盒2左上方的斜面上;外壳10内部固定有容置便物的内胆,搅拌轴7位于降解槽9中间位置;所述减速电机5固定在搅拌轴7一端;所述除臭风机4固定在外壳10后侧板上;所述下底板11位于外壳10底部;所述楼梯12连接上底板17及下底板11;所述加强板13在楼梯12下侧;支撑柱15安装在下底板11上表面上并连接上底板17;上底板17位于隔板16上方;围栏21在上底板17上方;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19位于上底板17上方,经过上底板17下方的连杆28与马桶盖20相连接;所述马桶盖20连接在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19一端;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19由脚踏板22、遥控锁按钮23、连杆28、档杆25、弹簧26、遥控锁27、支撑块29、支撑座30、马桶盖旋转轴24组成;所述脚踏板22固定在上底板17上方,所述遥控锁按钮23固定在脚踏板22下方,所述连杆28固定在脚踏板22下方及支撑块29上方,所述档杆25固定在上底板17下方,所述弹簧26连接加强筋18和连杆28,所述遥控锁27固定在连杆28上,所述支撑块29固定在支撑座30上方,所述支撑座30固定在下底板11上方,马桶盖旋转轴24一端连接连杆28,马桶盖旋转轴24的另一端连接马桶盖20,加热装置8安装在降解槽9与外壳10中间的空隙内。
1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主体结构材料采用不锈钢制
作。
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降解槽9标称容积20l。
2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降解槽9内的搅拌轴7有一根。
2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7的标称转速为10r/min。
2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是与加热装置8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降解槽9内的温湿度控制的。
2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蹲位式船用无水自降解方便器,加强板13固定在楼梯12下方起加强作用,连接楼梯12对楼梯12起支撑作用,支撑柱15固定在下底板11上方且对上底板17起支撑作用,加强筋18对上底板起到加强的作用,支撑块29固定在支撑座30上且对连杆28起支撑作用。
24.本技术中,支撑柱、隔板、上底板、加强筋、围栏等等,起到了限定空间等作用,在较大晃动时,人员也能保持位置。
25.本技术的原理框图请见图4,首先设备启动,搅拌轴开始工作,按比例加入适量菌种和木屑稻壳等垫料,实现激活菌种;上厕所时,打开坐便器盖,电机自动停转,排便结束后,盖上坐便器盖,电机自动启动,搅拌轴开始工作,充分旋转搅拌,使菌种和粪便充分接触,和加热系统相配合,6-8小时后,完成生物降解;粪便分解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经除臭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过程几乎无废渣产生,少量固体残余物和垫料混合后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园林绿化、盆栽等施肥,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减量化处理,降解率超99%。因菌种属于消耗品,需要定期添加,根据使用量及排便量估算,菌种添加及残渣清掏约需半年到一年一次。
26.本技术中为了达到微生物马桶降解减量的目的,在微生物降解马桶中将木屑、稻壳等混合,搭配锯末添加微生物菌剂,再通过温度控制及机械搅拌系统促进有益微生物的迅速繁殖,通过这些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直接把粪尿分解成水蒸汽、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的产生。此方式操作简便,插电就能用,成本低廉。
27.降解后产生的水分及其他气体直接蒸发排出,分解后极少量余渣富含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回收为高效有机肥料,可转运应用于农田、园林等地施肥,实现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包含着大量好氧微生物的高效生物活性填料可将粪尿中的臭气吸收转化,实现了对粪便的分解,脱臭,净化一体处理。本技术中,通过生物菌种在3-4小时内将粪便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少量无机物,不产生臭味,不排放污水。
28.本技术中,马桶蹲位式设计,通过楼梯走到方便器上方,用支撑柱支撑花纹板构成蹲位脚踏板,在通过花纹板上的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来打开并自锁马桶盖。脚踏式翻盖自锁机构是通过脚踏板,使脚踏板下面的连杆机构运动,使连接在连杆尾部的与马桶盖连接的旋转轴转动,带动马桶盖旋转,达到翻开马桶盖的目的,再通过脚踏板背面的凸杆点击下方的遥控锁按钮,让固定在连杆上的遥控锁关闭,来达到自锁的目的;通过再次踩踏脚踏板点击按钮来打开遥控锁,在通过连接连杆和加强筋的弹簧将连杆拉回到最初的位置,来让马桶盖关闭。
29.本技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反馈来的马桶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判断环境是否适合生物菌种生存,再通过搅拌和加热装置来调节温度和湿度,让生物菌种持续高效的分解粪便。现在市场上的生物菌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粪便快速降解到90%以上,长时间运作,马桶内部会形成粪便堆积沾黏在内壁死角,不利于生物菌种持续工作。本技术中针对分解粪便的特殊生物菌,能在6-8小时内将粪便分解99%以上,针对内壁死角粘连问题对降解槽结构和搅拌叶片进行了优化,解决了马桶长时间运作,粪便会堆积的问题。同时考虑船上环境,对产品做了针对性设性,甲板不开孔,采用磁吸装置,为保证安全及稳定采用磁性盘固定;考虑船上防腐问题,产品的主要构件、部件、配件均采用质量更高的耐腐蚀性材料。
30.本技术中,主要具有以下核心功能:
31.1、自动恒温功能:采用自动加热、温感传感器,常设温度根据不同地域设置对生物菌繁殖的最佳温度,低于常设温度时自动加热,高于常设温度自动停止。
32.2、自动除湿功能:坐便器内部封闭,采用内循环技术,加热同时除湿,保持生物菌繁行最佳湿度,加快生物菌分解。
33.3、自动定时搅拌功能:根据不同使用频率设置自动定时搅拌,充分利用生物菌分解,节能高效。
34.4、开盖自动保护功能:为防止坐便器内部搅拌时不小心开盖或开盖后使用时坐便器处理腔内搅拌轴仍在工作,造成不必要损伤,坐便器设开盖自动安全保护,开盖后电机停转。
35.5、快速降解功能:在微生物菌剂的处理下,粪便在6-8小时即可完成降解。
36.6、磁吸固定功能:考虑船上环境,甲板不开孔,采用磁吸装置,为保证安全及稳定采用磁性盘固定。
37.7、蹲位式方便功能:采用蹲位式,而不是坐位式,避免了皮肤接触坐位式马桶圈冰凉感和避免可能的皮肤接触马桶圈上的病菌造成感染。
38.本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可自动加热、可自动除湿、开盖可自动保护、可快速降解排泄物、降解效率高、安装方便不会破坏船体、更加卫生。
39.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