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01:36: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


背景技术:

2.拉毛机通过密集型的钢针纺织物表面的化学纤维剔起,并对所剔起的绒毛进行梳理,在布料的表面形成绒毛,从而增加布料的保温性。一般的拉毛绒布,特别是较轻薄的面料或者汗布,经过拉毛机的出布辊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的轧折痕,是由于在生产像汗布这种较薄的针织物拉毛整理的时候,张力会调的大一些,保证布料不会被拉出破洞甚至断裂。这就导致张力大了之后,出布的时候,必然会使得布面出现一定的褶皱,而这种褶皱一旦形成,后道定型工序也很难消除。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包括拉毛机,所述拉毛机上开设有出料口,还包括底板、罗拉、伸缩罗拉和抚平机构,所述底板设置在拉毛机上,且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橄榄状的弧形板,所述罗拉设置在底板上,并位于弧形板与出料口之间,所述罗拉的高度低于弧形板高度,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底板宽度方向的缺口,且位于弧形板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所述伸缩罗拉设置于底板下部,且位于缺口远离出料口的一侧,所述抚平机构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弧形板与罗拉之间,所述抚平机构包括固定杆、驱动部件一、驱动部件二、两个拉伸部件,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伸缩杆滑动适配在底板上,且与驱动部件一相连,通过驱动部件一带动固定杆在底板上滑动,两个拉伸部件分别滑动适配固定杆的两侧,所述驱动部件二设置固定杆上,用于带动两个拉伸部件向固定杆的两侧移动。
7.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二包括丝杠二、移动块一、缓冲块一和升降轮,所述移动块一上设置有竖直的齿条,所述齿条竖直滑动适配在固定杆上,所述丝杠二的两端枢接在固定杆内,所述丝杠二的中部同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缓冲块一竖直滑动适配在移动块一的底部,所述缓冲块一通过弹簧三与移动块一相连,所述升降轮枢接在缓冲块一的底部,所述丝杠二两侧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拉伸部件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杠二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拉伸部件包括滑动块、移动块二、缓冲块二、两根导向杆和滑轮,所述滑动块螺纹连接在丝杠二上,所述移动块二位于滑动块的下部,且滑动块与移动块二之间通过弹簧二相连,所述滑动块的两侧设置有卡柱,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块二的一侧,另一端与卡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两侧开设有沿固定杆长度方向的滑槽一,所述滑
槽一与固定杆相互对应,所述缓冲块二竖直滑动适配在移动块二的底部,所述缓冲块二与移动块二之间通过弹簧四相连,所述滑轮枢接在缓冲块二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丝杠二的两端均设置有蜗卷。
10.优选的,所述伸缩罗拉包括辊轮、转动杆、电机二和两个套辊,所述辊轮的两端枢接在底板的底部,所述转动杆的两端枢接在底板的底部,且位于辊轮的下方,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花键,两个套辊分别套设在转动杆上,两个套辊内均开设有套辊长度方向的卡槽,并与花键相互对应,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套设有推板,且位于套辊与底板之间,所述推板与底板之间通过弹簧六相连,两个套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
11.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一包括丝杠一和电机一,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杆,所述丝杠一沿底板长度方向枢接在底板的一侧,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丝杠一相连,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竖直滑动适配在套杆内,靠近丝杠一一侧的套杆螺纹连接在丝杠一上,远离丝杠一一侧的套杆滑动适配在底板上,所述套杆上设置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杆相连。
12.优选的,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熨烫机构,用于对面料进行熨烫,所述熨烫机构包括曲杆和若干个挤压轮,所述曲杆的两端设置在底板上,且曲杆曲率与弧形板的曲率相等,若干个挤压轮枢接在曲杆上,所述挤压轮内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
13.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开设有竖直的滑槽二,且曲杆相对应,所述曲杆的两端竖直滑动适配在滑槽二内,所述曲杆与底板之间通过弹簧一相连。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通过将从拉毛机出来的布料通过罗拉后平铺在弧形板上,同时通过缺口进入底板下部的伸缩罗拉中。由于罗拉的高度低于弧形板的高度,且弧形板不断升高,两边低,从而使得布料平铺在弧形板上时,布料自动向两边摊开,即可有效改善布料上的折印。同时在弧形板上的抚平机构对布料进行进一步的抚平,使得布料上的折印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发明去除拉毛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固定杆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移动块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移动块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中伸缩罗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中挤压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拉毛机;2、出料口;3、底板;31、缺口;4、弧形板;5、罗拉;6、伸缩罗拉;61、电机二;62、辊轮;63、转动杆;64、套辊;65、花键;66、卡槽;67、推板;68、弹簧六;69、电磁铁;
7、抚平机构;71、驱动部件一;711、电机一;712、丝杠一;72、固定杆;721、套杆;722、滑槽一;73、驱动部件二;731、齿条;732、移动块一;733、缓冲块一;734、升降轮;735、丝杠二;736、齿轮;737、蜗卷;738、弹簧三;74、拉伸部件;741、移动块二;742、导向杆;743、弹簧二;744、缓冲块二;745、滑轮;746、滑动块;747、卡柱;748、弹簧四;75、气缸;8、熨烫机构;81、挤压轮;82、滑槽二;83、曲杆;84、弹簧一;85、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1,如图1-10所示,包括拉毛机1、底板3、罗拉5、伸缩罗拉6和抚平机构7,如图1所示,在拉毛机1上开设有出料口2,使得拉毛机1中对布料拉毛完成从出料口2中排出。将底板3设置在拉毛机1上,并与出料口2相对应,且位于出料口2的下方,使得从出料口2出来的布料平铺在底板3上。在底板3上设置有橄榄状的弧形板4,同时将罗拉5设置在底板3上,并位于弧形板4与出料口2之间,使得从出料口2出来的布料需要先经过罗拉5才可以平铺在弧形板4上。为了使布料在通过弧形板4时,弧形板4对布料中部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布料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自动向外拉伸,使得罗拉5的高度低于弧形板4高度,从而在布料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弧形板4对布料有个向上运动,使得布料自动向两边低拉伸,对布料上的折印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底板3上开设有沿底板3宽度方向的缺口31,且该缺口31位于弧形板4远离出料口2的一侧,同时伸缩罗拉65设置于底板3下部,且位于缺口31远离出料口2的一侧。从而当布料从罗拉5中经过弧形板4后通过缺口31进入伸缩罗拉65中,由于罗拉5和伸缩罗拉65之间存在高度差,从而使得位于罗拉5和伸缩罗拉65之间布料完全平铺在弧形板4上,并由于弧形板4形状对布料进行自动拉伸,从而有效改善布料上的折印。
29.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改善布料上的折印,将抚平机构7设置在底板3上,且位于弧形板4与罗拉5之间,通过抚平机构7对布料进行进一步的向两侧拉伸,从而进一步改善布料的折印。抚平机构7包括固定杆72、驱动部件一71、驱动部件二73、两个拉伸部件74,固定杆72位于底板3的上部,且固定杆72的两端通过伸缩杆滑动适配在底板3上,使得固定杆72即可通过伸缩杆上下运动,也可沿着底板3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其中一个伸缩杆与驱动部件一71相连,通过驱动部件一71带动固定杆72在底板3上滑动。将两个拉伸部件74分别滑动适配固定杆72的两侧,使得拉伸部件74在向两侧移动时可以将布料向两侧拉伸。将驱动部件二73设置固定杆72上,通过驱动部件二73在弧形板4上滑动时,带动两侧的拉伸部件74向两侧移动,从而带位于弧形板4上的布料向两侧移动,对布料进行一定的拉伸。
30.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二73包括丝杠二735、移动块一732、缓冲块一733和升降轮734,其中移动块一732上设置有竖直的齿条731,并且齿条731竖直滑动适配在固定杆72上,使得移动块一732上下移动时,也可带动齿条731在固定杆72上上下滑动。将丝杠二735的两端枢接在固定杆72内,同时丝杠二735的中部同轴设置有齿轮736,并且齿轮736与齿条731相互啮合,从而当齿条731在固定杆72上上下移动时,即可带动丝杠二735的转动。为了防止对布料造成损坏,将缓冲块一733竖直滑动适配在移动块一732的底部,同时缓冲块一733通过弹簧三738与移动块一732相连,并将升降轮734枢接在缓冲块一733的底部,从而通过弹簧三738的弹力使得升降轮734始终紧贴在弧形板4上,并且也可防止升降轮734对布料造成损坏。使丝杠二735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同时两个拉伸部件74分别螺纹
连接在丝杠二735的两侧,从而当丝杠二735转动时可以使两个拉伸部件74相互靠近或远离。
31.如图5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拉伸部件74包括了滑动块746、移动块二741、缓冲块二744、两根导向杆742和滑轮745,将滑动块746螺纹连接在丝杠二735上,从而当丝杠二735转动时可以带动滑动块746在丝杠二735上滑动。将移动块二741位于滑动块746的下部,且滑动块746与移动块二741之间通过弹簧二743相连,通过弹簧二743的弹力使得移动块二741向下运动。由于滑动块746需要进行横向移动,并且也需要带动移动块二741横向移动。因此在滑动块746的两侧设置有卡柱747,同时也将两根导向杆742设置在移动块二741的两侧并与卡柱747相对应,将导向杆742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块二741的一侧,另一端与卡柱747滑动连接,从而移动块二741在向上运动时,导向杆742可在卡柱747上上下滑动。在固定杆72上的两侧开设有沿固定杆72长度方向的滑槽一722,并且该滑槽一722与固定杆72相互对应,从而使得导向杆742在向上滑动时,可经过滑槽一722,同时滑槽一722也对导向杆742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将缓冲块二744竖直滑动适配在移动块二741的底部,缓冲块二744与移动块二741之间通过弹簧四748相连,并将滑轮745枢接在缓冲块二744的底部,从而通过弹簧四748的弹力使得滑轮745始终与弧形板4相接触。
32.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部件一71包括了丝杠一712和电机一711,伸缩杆包括了套杆721,丝杠一712沿底板3长度方向枢接在底板3的一侧,且丝杆一位于弧形板4最高点与罗拉5之间,从而使得固定杆72只能向弧形板4的最高点滑动。将电机一711的输出端与丝杠一712相连,通过电机一711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丝杠一712转动。将固定杆72的两端分别竖直滑动适配在套杆721内,使得固定杆72可在套杆721内竖直滑动,从而调节固定杆72距离套杆721之间的距离。靠近丝杠一712一侧的套杆721螺纹连接在丝杠一712上,从而当丝杠一712转动时带动套杆721在丝杠一712滑动,同时将远离丝杠一712一侧的套杆721滑动适配在底板3上,从而当套杆721在丝杠一712上滑动时可以带动整个固定杆72在弧形板4上滑动。在套杆721上设置有气缸75,且气缸75的输出端与固定杆72相连,通过气缸75输出端的运动来带动固定杆72在套杆721上的上下运动。
33.当布料平铺在弧形板4上时,两个滑轮745和一个升降轮734压在布料上,当电机一711输出端转动带动丝杠一712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杆72向弧形板4上移动。由于固定杆72向弧形板4的高点滑动,从而带动升降轮734和移动块一732向上运动,在移动块一732向上运动的同时齿条731也跟随向上运动,并带动齿轮736和丝杠二735转动。由于丝杠二735两侧螺纹旋向相反,从而带动两侧的滑动块746向两侧移动,并通过弹簧二743使得滑轮745始终与弧形板4上布料相接触,从而实现对弧形板4上的面料向两侧拉伸。当固定杆72移动至弧形板4最高点时,气缸75输出端运动使得固定杆72上升,升降轮734与弧形板4不接触,为了使滑动块746和移动块一732复位,如图6所示,丝杠二735的两端均设置有蜗卷737,在固定杆72向弧形板4移动时蜗卷737收紧,当升降轮734脱离弧形板4时,蜗卷737放松,使得丝杠二735反转,使得移动块一732和滑动块746复位。同时电机一711输出端转动使得固定杆72复位。
34.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罗拉65包括辊轮62、转动杆63、电机二61和两个套辊64,辊轮62的两端枢接在底板3的底部,同时将转动杆63的两端枢接在底板3的底部,且位于辊轮62的下方,将电机二6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63相连,通过电机二61输出端的转动带动
转动杆63转动。在转动杆63的中部设置有沿转动杆63长度方向的花键65,将两个套辊64分别套设在转动杆63上,同时两个套辊6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均开设有套辊64长度方向的卡槽66,并与花键65相互对应,从而套辊64可卡槽66滑动适配在花键65上,并且转动杆63上花键65转动时也可带动两个套辊64转动。使得套辊64与辊轮62形成一个类似罗拉5的结构,对布料进行拉动和传送。在转动杆63的两侧均套设有推板67,且位于套辊64与底板3之间,同时推板67与底板3之间通过弹簧六68相连,通过弹簧六68的弹力使得两个推板67推动两个套辊64相互靠近。在两个套辊6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69。当布料通过辊轮62与套辊64之间时,使电磁铁69的磁性相反,从而会使得两个套辊64向两侧移动,即可对位于辊轮62与套辊64之间的布料进行向两侧拉伸。
35.为了对弧形板4上已经拉伸完成的布料进行熨烫,如图2和图3所示,在弧形板4上设置有熨烫机构8,通过熨烫机构8对布料进行熨烫。熨烫机构8包括曲杆83和若干个挤压轮81,将曲杆83的两端设置在底板3上,且曲杆83曲率与弧形板4的曲率相等,使得曲杆83平行在弧形板4的上部。将若干个挤压轮81枢接在曲杆83上,使得布料在通过挤压轮81时可以带动挤压轮81转动。在挤压轮81内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加热丝85,同时加热丝85对挤压轮81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熨烫效果。在底板3的两侧开设有竖直的滑槽二82,且曲杆83相对应,同时曲杆83的两端竖直滑动适配在滑槽二82内。同时曲杆83的底部与底板3之间通过弹簧一84相连,通过弹簧一84的弹力使得挤压轮81始终紧贴弧形板4,对弧形板4上的布料进行有效的熨烫。
36.工作原理:当改善拉毛折印的拉毛机1使用时,将从拉毛机1出料口2出来的布料穿过罗拉5,并从升降轮734和滑轮745底部经过,并穿过挤压轮81与弧形板4之间,使得布料平铺在弧形板4上,最后通过缺口31穿入伸缩罗拉65内。当伸缩罗拉65和罗拉5一起运动时,使得位于伸缩罗拉65和罗拉5之间的布料平铺在弧形板4上,由于弧形板4中间凸起,使得位于弧形板4上的布料自然的存在向两边拉伸的力,从而对布料进行拉伸,即可有效的改善布料的上的折印。同时电机一711带动丝杠一712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杆72向弧形板4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轮734带动移动块一732和齿条73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齿轮736和丝杠二735旋转。在丝杠二735旋转的同时,两侧的滑动块746分别向两侧滑动,也带动滑轮745向两侧移动,从而对弧形板4上的布料进行向两侧拉伸。当固定杆72移动至弧形板4最高端时,气缸75运动,使得升降轮734脱落弧形板4,在蜗卷737作用下反转,使得升降轮734和滑轮745复位,并且在电机一711的作用下,使得固定杆72复位,为下次对弧形板4上的布料向两侧拉伸做准备。该拉毛机1有效的对布料拉毛时产生的折印进行改善,提高了拉毛布的生产质量。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