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4-13 20:25: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对于电源技术发展,高性能的电源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源的动态特性例如建立时间与过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不同的电源拓扑其提高动态性能的方法也不同,提高电源动态特性从系统上而言就是提高增益穿越频率,即系统通带带宽。通常方式利用零极点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来提高系统的带宽,带宽越大,动态响应速度越快。而环路补偿器一般有三种:单极点补偿,双极点单极点补偿以及三极点双零点补偿,极点数量多可以保证系统稳定。
3.目前,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以频域方法添加零极点环路补偿电路,从而提高电源动态特性的方案,然而该方案可能额外干扰电源系统传递函数,对动态特性的提高局限性较大,而且还存在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显著改善现有补偿电路对电源系统产生干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外部补偿电路使用技术或方法的智能化程度。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外部补偿系统,所述外部补偿系统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一电源系统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当监听到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根据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基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根据所述优化后零极点从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补偿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上位控制端和零极点测量设备,所述上位控制端和所述零极点测量设备均与所述第一电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所述零极点测量设备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回读数据,基于所述回读数据计算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基于预先配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其中,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包括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补偿系统还包括外部补偿结构,所述外部补偿结构
包括电连接的下位控制端和外部补偿电路,所述下位控制端与所述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所述外部补偿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基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的步骤,包括:对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生成该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配置指令,并将所述配置指令发送至所述下位控制端;其中,所述配置指令包括与所述候选电容值对应的电容调整指令,和,与所述候选电阻值对应的电阻调整指令;通过所述下位控制端,将所述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容值调整至所述候选电容值,以及将所述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阻值调整至所述候选电阻值;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并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优化后零极点。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补偿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存储器关联存储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和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再次监听到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从所述存储器读取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补偿系统还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二电源系统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监听到所述第二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所述第二电源系统的第二当前零极点;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第二当前零极点对应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所述第二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当监听到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上位控制端向所述第一电源系统发送输出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电源系统基于所述输出指令进行输出。
13.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外部补偿系统,所述外部补偿系统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一电源系统连接,所述外部补偿系统包括上位控制端、零极点测量设备、外部补偿结构:所述零极点测量设备,用于当监听到所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所述上位控制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所述外部补偿结构,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所述上位控制端,还用于根据所述优化后零极点从所述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补偿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器关联存储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和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15.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监听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然后根据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再基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第
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最后根据优化后零极点从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上述方法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基于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第一电源系统进行零极点调整,从而得到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最终基于优化后零极点选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零极点的自动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外部补偿的智能化程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外部补偿的方式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零极点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第一电源系统产生干扰。
17.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补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补偿电路的伯德图;
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目前,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以频域方法添加零极点环路补偿电路,可能额外干扰电源系统传递函数,对动态特性的提高局限性较大,而且还存在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显著改善现有补偿电路对电源系统产生干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外部补偿电路使用技术或方法的智能化程度。
28.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外部补偿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应用于外部补偿系统,外部补偿系统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一电源系统连接,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2至步
骤s108:
29.步骤s102,当监听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其中,第一当前零极点用于表征第一电源系统的零极点位置,也可称之为调整前零极点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电源系统的主板配置已知,则可以通过外部补偿系统中的上位控制端预测计算一个或多个预测零极点,或零极点测量设备对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进行测量,零极点测量设备可以采用环路分析仪或;如果第一电源系统的主板配置未知,则必须使用零极点测量设备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进行测量。
30.步骤s104,根据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其中,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可以包括候选电阻值和候选电容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对第一当前零极点进行处理,即可得到一个或多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
31.步骤s106,基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其中,优化后零极点也即第一电源系统调整后的零极点位置,也可称之为调整后零极点位置。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可以按照该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外部补偿系统中的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和电阻值进行调整,具体的,将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调整至候选电容值,以及将外部补偿结构的电阻值调整至该候选电阻值。在具体实现时,外部补偿结构连接至第一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端,因此通过调节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和电阻值,即可调整第一当前零极点。进一步的,可以再次控制第一电源系统电源输出,并利用上位控制端或零极点测量设备对第一电源系统的零极点位置进行测量,将此次测量得到的零极点位置作为该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
33.步骤s108,根据优化后零极点从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优化零极点后的第一电源系统的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相频截止频率等相关参数,并基于上述相关参数选择相应目标外部补偿配置。示例性的,基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第一电源系统进行外部补偿后,第一电源系统的相关参数将随之改变,具体可将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相频截止频率的数值最好的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确定为目标外部补偿配置,并将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和电阻值分别调整目标电容值和目标电阻值,即可较好地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外部补偿方法,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基于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第一电源系统进行零极点调整,从而得到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最终基于优化后零极点选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零极点的自动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外部补偿的智能化程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外部补偿的方式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零极点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第一电源系统产生干扰。
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补偿系统包括上位机(也即,上位控制端)、环路分析仪、外部补偿结构和存储器,上位控制端、环路分析仪和外部补偿结构均与第一电源系统通信连接,环路分析仪、外部补偿结构和存储器均与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进一步的,外部补偿结构包括电连接的下位控制端和外部补偿电路,下位控制端与上位控制端通信连接,外部补偿电路与第一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位控制端向第一电源系统发送输出指令,以使第一电源系统基于输出指令进行输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生成相应的输出指令,该输出指令携带有目标电压值或目标电流值,第一电源系统接收到输出指令时,即可按照目标电压值或目标电流值进行输出。
37.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些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的实施方式,通过零极点测量设备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回读数据,基于回读数据计算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可以采用现有的处理算法计算第一当前零极点,并将第一零极点上传至上位控制端,便于上位控制端在零极点位置的基础上确定候选外部补偿配置。
38.对于前述步骤s10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上位控制端基于预先配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其中,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包括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一当前零极点已知,因此上位控制端在确定候选外部补偿配置时,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最接近当前第一零极点的配置,从而确定出相应的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通过按照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对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和电阻值进行调整,利用外部补偿结构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即可使第一电源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39.为便于对外部补偿结构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结构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外部补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出下位控制端可以采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外部补偿电路包括与数字电位器、2选1模拟开关、第一负比例运放、第二负比例运放、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其中,数字电位器分别与fpga芯片、2选1模拟开关、第一负比例运放的负端电连接,2选1模拟开关分别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fpga芯片电连接,第一负比例运放的负端还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电源系统,第一负比例运放的负端还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负比例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负比例运放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二负比例运放的负端,第二负比例运放的负端经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负比例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负比例运放和第二负比例运放的正端均接地。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一种外部补偿电路的伯德图。
40.在图2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述步骤s106实施方式,参见如下步骤1至步骤3:
41.步骤1,对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通过上位控制端生成该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配置指令,并将配置指令发送至下位控制端。其中,配置指令包括与候选电容值对应的电容调整指令,和,与候选电阻值对应的电阻调整指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fpga芯片接收上位控制端发送的电容调整指令和电阻调整指令。
42.步骤2,通过下位控制端,将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容值调整至候选电容值,以及将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阻值调整至候选电阻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fpga芯片将电阻调整指令转发至数字电位器,数字电位器将根据电阻调整指令调解自身的电阻档位,从而调整至相应的候选电阻值,另外,fpga芯片还将根据电容调整指令触发2选1模拟开关中相应的模拟开关闭合,以导通该模拟开关连接的电容,从而调整至相应的候选电容值,
最终将基于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该过程将改变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
43.步骤3,通过上位控制端控制第一电源系统输出,并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优化后零极点。在实际应用中,当通过外部补偿结构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后,可以再次控制第一电源系统输出,并对其零极点位置进行测量,用以评估该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的优化效果。
4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比对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的优化效果,其中,选择相位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相频截止频率的数值,判断优化效果,并将优化效果最好的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作为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上位控制端将按照该目标外部补偿配置包含的目标电容值和目标电阻值,向外部补偿结构发送电容调整指令和电阻调整指令,以使外部补偿结构将其自身电容值和电阻值调整至目标电容值和目标电阻值,并在此基础上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45.为便于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电源系统的主板配置已知为例,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应用示例,参见图4所示的另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402至步骤s410:
46.步骤s402,通过上位控制端控制第一电源系统输出。
47.步骤s404,通过环路分析仪测试第一电源系统的调整前零极点位置。
48.步骤s406,通过上位控制端基于自适应控制算法计算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位控制端将电容/电阻调整指令发送至fpga,由fpga控制电容值和电阻值,实现零极点的精调。
49.步骤s408,通过环路分析仪测试第一电源系统的调整后零极点位置。
50.步骤s410,判断优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是,执行结束;如果否,执行步骤s406。
5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补偿系统还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二电源系统连接,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a至步骤c执行为第二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的步骤:
52.步骤a,通过存储器关联存储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和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53.步骤b,当监听到第二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第二电源系统的第二当前零极点。其中,第二电源系统可以为第一电源系统同型号产品,或者,第一电源系统和第一电源系统为同一设备。
54.步骤c,通过上位控制端从存储器中读取第二当前零极点对应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二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储器中存储有调整前零极点位置与外部补偿配置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读取第二当前零极点对应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55.为便于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电源系统的主板配置未知为例,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应用示例,参见图5所示的另一种外部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502至步骤s514:
56.步骤s502,通过上位控制端控制第一电源系统输出。
57.步骤s504,判断第一电源系统是否第一次调节零极点位置。如果是,执行步骤
s506;如果否,执行步骤s516。
58.步骤s506,通过环路分析仪测试第一电源系统的调整前零极点位置。
59.步骤s508,通过上位控制端基于自适应控制算法计算候选外部补偿配置。
60.步骤s510,通过环路分析仪测试第一电源系统的调整后零极点位置。
61.步骤s512,判断优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是,执行步骤s514;如果否,执行步骤s508。
62.步骤s514,通过上位控制端将调整前零极点位置和目标外部补偿配置发送至存储器,并通过存储器关联存储调整前零极点位置和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63.步骤s516,通过上位控制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第一电源系统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并预判调整后零极点位置的准确性。在具体实现时,通过进一步预判调整后零极点位置是否准确,可以在调整后零极点位置不准确时,继续执行前述步骤s508,直至得到最优零极点位置。
6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再次监听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通过上位控制端从存储器读取第一电源系统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在实际应用中,在经过上位控制端计算零极点后,外部补偿结构的电容值和电阻值自适应调节,最终判断优化效果,优化效果对应的零极点位置等优化数据传回上位控制端,具体可传回至上位控制端中的自适应控制模块,自适应控制模块将优化数据传至存储器,存储器对优化数据进行保存,保存方式可以为覆盖保存(即只保存最优值)或全部存储,若进行全部存储,则最优值为最后一次存储的优化数据。
65.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针对同一产品第二次零极值调节时,第一电源系统可以在存储器模块寻找到最优值,进行预判零极点是否准确即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若针对同一设备,则可以直接调取存储器内最优值实现零极点调整,从而方便快捷地实现零极点位置调整。
66.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67.(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具有自适应补偿零极点工作模式与预判零极点自动补偿功能,通过软件控制零极点位置,具有配置数量多、零极点改善的范围大、调试方法简单等优势。
68.(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结构,具有电路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集成在现有板卡上等优势。
69.(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利用一对零极点改善电源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影响电源系统原有的系统特性,且兼容性强。
7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利用软件回读主板配置与电源输出,可实现自动补偿电路。具体的,fpga芯片或单片机直接回复存储器内的设定值,直接形成零极点配置。
7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智能化程度高且使用方便。
72.对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外部补偿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部补偿系统,该外部补偿系统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一电源系统连接,参见图6所示的一种外部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外部补偿系统包括上位控制端602、零极点测量设备604、外部补偿结构606:
73.零极点测量设备604,用于当监听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第
一当前零极点;
74.上位控制端602,用于根据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
75.外部补偿结构606,用于基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分别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点,得到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
76.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根据优化后零极点从候选外部补偿配置中确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7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述外部补偿系统,可以根据测量得到的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基于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第一电源系统进行零极点调整,从而得到各个候选外部补偿方案对应的优化后零极点,最终基于优化后零极点选定目标外部补偿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零极点的自动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外部补偿的智能化程度,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外部补偿的方式调整第一电源系统的零极点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第一电源系统产生干扰。
7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位控制端602和零极点测量设备604均与第一电源系统通信连接;零极点测量设备604还用于: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回读数据,基于回读数据计算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当前零极。
7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基于预先配置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和第一当前零极点,确定至少一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其中,候选外部补偿配置包括候选电容值和候选电阻值。
8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补偿结构606包括电连接的下位控制端和外部补偿电路,下位控制端与上位控制端602通信连接,外部补偿电路与第一电源系统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对于每个候选外部补偿配置,生成该外部补偿配置对应的配置指令,并将配置指令发送至下位控制端;其中,配置指令包括与候选电容值对应的电容调整指令,和,与候选电阻值对应的电阻调整指令;下位控制端还用于:将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容值调整至候选电容值,以及将外部补偿电路的当前电阻值调整至候选电阻值;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控制第一电源系统输出,并测量第一电源系统的优化后零极点。
8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补偿系统还包括与上位控制端602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还用于:关联存储所述第一电源系统的所述第一当前零极点和所述目标外部补偿配置。
8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当再次监听到第一电源系统输出时,从存储器读取第一电源系统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一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8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部补偿系统还与待配置零极点的第二电源系统连接;上位控制端602还用于:当监听到第二电源系统输出时,测量第二电源系统的第二当前零极点;从存储器中读取第二当前零极点对应的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以利用目标外部补偿配置为第二电源系统提供外部补偿。
84.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系统,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系统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85.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
法,具体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6.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