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1:4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减震技术,尤其是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作为一种古老而现代的坝型, 混凝土重力坝因其施工技术简单、施工速度快、对各种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等优点,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坝工建设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且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80%以上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西部高海拔的多地震区域,大坝抗震的安全性是我国大坝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混凝土坝遭遇强烈地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开裂;目前工程采取的抗震措施以配置抗震钢筋为主,但试验证明配置抗震钢筋可以减小裂缝宽度,有效控制裂缝的发展,但不能避免裂缝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减免混凝土重力坝裂缝的发生。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在距重力坝坝体上、下游侧不小于100m位置的各布置至少一排在平面呈弧形分布的、深入到基岩中的隔断孔,每排隔断孔沿着坝体左右两岸方向布置,平面上为凸面镜型,凸面朝向重力坝坝体外侧,隔断孔的钻孔深度为坝高的0.5~0.6倍,隔断孔内放置直径不小于隔断孔径80%的pvc管,pvc管内用矿渣填实,pvc管两端用堵头封堵。
5.所述重力坝坝体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或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6.所述隔断孔直径为间距3~3.5m,上下游均采用两排,排距2.5m,前后排交叉布置,每排隔断孔两端的隔断孔靠近坝体的左、右两岸。
7.所述隔断孔在上、下游平面布置成相对的弧形,以便于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把地震波反射回去。
8.所述矿渣充填密实,以增加对地震波产生反射、折射与衍射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当地震波遇到呈弧形的隔断孔后反射回去,和下一个新的地震波波峰叠加、中和、消减,从而达到减弱地震波灾害的目的;另外孔内相对疏松的矿渣也会减弱地震波的传播。相比其他减震方法,本发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减免重力坝裂缝的发生。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发明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的的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 /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5.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在距重力坝坝体5上、下游侧不小于100m位置的各布置至少一排在平面呈弧形分布的、深入到基岩中的隔断孔1,每排隔断孔沿着坝体左右两岸方向布置,平面上为凸面镜型,凸面朝向重力坝坝体5外侧,隔断孔的钻孔深度为坝高的 0.5~0.6倍,隔断孔1内放置直径不小于隔断孔径80%的pvc管2,pvc管2 内用矿渣3填实,pvc管2两端用堵头4封堵。
16.所述重力坝坝体5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或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17.所述隔断孔1直径为间距3~3.5m,上下游均采用两排,排距2.5m,前后排交叉布置,每排隔断孔1两端的隔断孔靠近坝体的左、右两岸。所述隔断孔1在上、下游平面布置成相对的弧形,以便于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把地震波7反射回去。所述矿渣3充填密实,以增加对地震波产生反射、折射与衍射
18.本发明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地震波7遇到呈弧形的隔断孔后反射回去,和下一个新的地震波7波峰叠加、中和、消减,从而达到减弱地震波7灾害的目的;另外孔内相对疏松的矿渣也会减弱地震波7的传播。隔断孔1内放置直径不小于隔断孔径80%的pvc管2,形成不同材料,对地震波产生反射、折射与衍射。pvc管2两端用堵头4封堵,以防止河道里的水进入管内,增加对地震波产生反射、折射与衍射。
1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20.(1)首先进行大坝基础开挖,浇筑坝体;
21.(2)在大坝上游、下游距离坝体180m位置钻设隔断孔,孔径100~ 120mm,间距3~3.5m,上下游均采用两排,排距2.5m,前后排隔断孔交叉布置,隔断孔在平面上为凸面镜型布置,凸面朝向重力坝坝体外侧,钻孔深度为坝高的0.5~0.6倍;
22.(3)在隔断孔内放入底端封闭的pvc管,管内逐层填充矿渣并压实,矿渣填充至管口后封闭pvc管顶端。
23.(4)对隔断孔进行表面封堵。
24.整个过程完成。
25.上述的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距重力坝坝体(5)上、下游侧不小于100m位置的各布置至少一排在平面呈弧形分布的、深入到基岩中的隔断孔(1),每排隔断孔沿着坝体左右两岸方向布置,平面上为凸面镜型,凸面朝向重力坝坝体(5)外侧,隔断孔的钻孔深度为坝高的0.5~0.6倍,隔断孔(1)内放置直径不小于隔断孔径80%的pvc管(2),pvc管(2)内用矿渣(3)填实,pvc管(2)两端用堵头(4)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坝坝体(5)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或碾压混凝土重力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孔(1)直径为间距3~3.5m,上下游均采用两排,排距2.5m,前后排交叉布置,每排隔断孔(1)两端的隔断孔靠近坝体的左、右两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孔(1)在上、下游平面布置成相对的弧形,以便于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把地震波(7)反射回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渣(3)充填密实,以增加对地震波产生反射、折射与衍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地震区域混凝土重力坝的减震结构,在距重力坝坝体上、下游侧不小于100m位置的各布置至少一排在平面呈弧形分布的、深入到基岩中的隔断孔,隔断孔沿着坝体左右两岸方向布置,平面上为凸面镜型,凸面朝向重力坝坝体外侧,隔断孔的钻孔深度为坝高的0.5~0.6倍,隔断孔内放置直径不小于隔断孔径80%的PVC管,PVC管内用矿渣填实,PVC管两端用堵头封堵。利用凸面镜反射原理,地震波遇到呈弧形的隔断孔后反射回去,和下一个新的地震波波峰叠加、中和、消减,从而达到减弱地震波灾害的目的;另外孔内相对疏松的矿渣也会减弱地震波的传播。相比其他减震方法,本发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减免重力坝裂缝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成 张猛 于野 金鹏 刘春锋 赵东亮 梁帅成 岳丽丽 李岳东 郭魏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