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翻转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动脉顺行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07:0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带翻转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顺行灌注装置,适用于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疾病如:胸主动脉瘤,急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全弓置换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手术方式。全弓置换远端吻合时,受限于远端暴露,通常需要在开放远端即下半身停循环状态下才能进行,此时深低温停循环技术不可避免。长时间深低温停循环会导致内环境紊乱、全身凝血功能障碍,肝脏、肾脏、脊髓等缺血性损伤。为了缩短停循环时间,有报道称下半身灌注可以通过封堵降主动脉近端从股动脉插管灌注实现。然而根据我们临床经验,利用传统的端端吻合方式,封堵导管的干扰会大大增加远端吻合的难度,而远端吻合口漏血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可能会得不偿失。此外,股动脉逆行灌注为非生理灌注,且需要额外股动脉切口。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可以降低远端吻合难度,缩短吻合时间。因此,结合两者优点,即既可以利用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又可以满足下半身顺行灌注缩短下半身停循环的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实施中,把球囊封堵灌注管置入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中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翻转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动脉顺行灌注装置,由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u型金属拉杆3、绑线4构成。
4.所述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由主体灌注管5、接头6、封堵球囊9、加减压装置10及连通管11组成。所述接头6作为连接管可选用圆形的塑料管或钢管,接头6的游离端8的口径为1/4,另一端为连接端7的口径为1/8,连接端7与主体灌注管5连接,游离端8是备用可与体外循环管路连接;所述主体灌注管5用于降主动脉灌注,距主体灌注管5的另一端15mm处设置封堵球囊9,所述封堵球囊9用于封堵降主动脉并固定灌注管,连通管11的一端行走于主体灌注管5壁内,连通管11另一端游离于管壁外并与加减压装置10相连。加减压装置10可通过连通管11注射、抽吸生理盐水来控制封堵球囊9的膨胀、收缩。
5.所述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是将四分叉人工血管修剪后由外向里翻转,将四个分支都翻到管内。内翻前在人工血管主体上设置相同的4个分支,其中第一分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平行排列,第四分支在与三个分支呈顺时针90
°
位置,翻转后四个分支都翻到管内。三个平行排列的分支血管分别用于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吻合,第四分支用于远端吻合结束后下半身再灌注插管。
6.所述u型金属拉杆3,长220mm,直径0.5mm的钢丝,弧形对折而成。
7.所述绑线4及捆绑方法为:绑线4固定于接头6,两端分别预留长20cm、60cm。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从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靠近第三分支端进入,u型金属拉杆3一端从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一端进入主体灌注管5管腔内,u型金属拉杆3另一端则平行于翻
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外侧,用较长端绑线顺时针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外,当与u型金属拉杆3交叉时,绑线从u型金属拉杆3下穿过并逆时针折返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当绑线再次与u型金属拉杆3交叉时,绑线从拉杆下穿过并顺时针并折返,顺时针和逆时针折返交替进行,继续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以此捆绑模式螺旋向主体灌注管5远端(向封堵球囊9端方向)行进,直到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另一端。绑线拉紧后与较短绑线打结,此状态为带翻转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顺行灌注装置的备用状态,其最宽处外径为15mm(图5)。
8.本发明是一种可以在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中实现下半身顺行灌注的装置。该装置将灌注管、封堵球囊、四分叉人工血管一体化设计,适用于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应用该装置可以避免使用深低温技术,显著缩短下半身停循环时间。同时可以应用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减少灌注管对远端吻合的干扰,进而缩短远端吻合时间。本发明可以解决全弓置换手术中,远端吻合困难、需长时间深低温停循环两大难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节省了手术时间,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具体特点如下:
9.(1)本发明是将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与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既能满足下半身持续顺行灌注,又能利用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降低远端吻合的难度,简化了手术步骤,有效缩短下半身停循环时间。
10.(2)本发明利用球囊灌注管封堵了降主动脉而且可以顺行灌注下半身,此灌注方式较股动脉插管逆行灌注更符合生理,且避免了股动脉插管等额外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11.(3)重新设计了四分叉人工血管,目前临床应用的四分叉人工血管多为进口材料,在我中心开展的300多例全弓置换手术中,每一例都要修剪掉很大一部分人工血管,浪费了昂贵的人工血管材料。并且,此过程是在深低温停循环状态下进行,损耗了宝贵的停循环时间。本设计中的分支血管尺寸是指其在自然收缩状态下的长度,基于我们的临床经验,一旦其处于拉伸状态,其长度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绝大多数患者的需求。此外,重新设计的四分叉血管体积大幅度减少,降低了捆绑的难度,有利于其被输送至降主动脉。
12.(4)u型金属拉杆的设计,不但为了方便捆绑血管,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患者降主动脉的解剖,对捆绑后的灌注装置重新塑形,有利于其顺利置入。
附图说明
13.图1带翻转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动脉顺行灌注装置备用状态示意图。
14.图2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结构示意图。
15.图3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设计示意图。
16.图4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和拉杆组合方式示意图。
17.图5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与降主动脉球囊灌管捆绑方法示意图。
18.图6第一实施例术中灌注方式示意图。
19.图中:1.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2.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3.u型金属拉杆,4.绑线,5.主体灌注管,6.接头,7.连接端,8.游离端,9.封堵球囊,10.加减压装置,11.连通管,12.人工血管主体,13.第一分支,14.第二分支,15.第三分支,16.第四分支,17.三分支开口18.线结。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带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的降主动脉顺行灌注的装置,由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u型金属拉杆3、绑线4构成。
22.参见图2,所述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由主体灌注管5、接头6、封堵球囊9、加减压装置10、连通管11组成。主体灌注管5的内径为4mm、外径为5mm,长110mm。接头6作为连接管可选用圆形的塑料管或钢管。接头6的游离端8的口径为1/4,连接端7的口径为1/8,连接端7与主体灌注管5连接,游离端8是作为备用可与体外循环管路连接。主体灌注管5用于降主动脉灌注,距主体灌注管5的另一端15mm处设置封堵球囊9,封堵球囊9的最大安全外径为50mm,耐压能力为400mmhg-600mmh,封堵球囊9用于封堵降主动脉并固定灌注管。连通管11的一端行走于主体灌注管5壁内,连通管11另一端游离于管壁外并与加减压装置10相连。加减压装置10可通过连通管11注射、抽吸生理盐水来控制封堵球囊9的膨胀、收缩。
23.参见图3,所述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是通过修剪后的四分叉人工血管内外翻转而成,四分叉人工血管的主体称为人工血管主体12,其上设置相同的4个分支,其中第一分支13、第二分支14、第三分支15平行排列,第四分支16设置在与三个分支呈顺时针90
°
的位置。三个平行排列的分支血管分别用于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吻合,第四分支16用于远端吻合结束后下半身再灌注插管。翻转后4个分支均内置到人工血管里面。人工血管主体12直径为26-30mm,长为70mm,第一分支13、第二分支14、第三分支15的直径为8mm,长为30mm,第四分支16的直径为8mm,长为20mm,第一分支13距离人工血管主体12一端30mm(近端),第三分支15距离人工血管主体12的另一端为10mm,第四分支16距离人工血管主体12近端40mm,
24.参见图3、图4、图5,所述u型金属拉杆3,长220mm,直径0.5mm的钢丝弧形对折而成。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的捆绑方法为: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从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近第三分支15端进入人工血管主体12,u型金属拉杆3的一端从接头6的游离端8进入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金属拉杆3的另一端则平行位于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外侧(图4)。用绑线4预留的较长端顺时针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当绑线4与u型金属拉杆3交叉时,绑线4穿过拉杆并逆时针折返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当绑线4再次与金属拉杆3交叉时,绑线4穿过拉杆再次折返继续捆绑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以此捆绑模式螺旋向远端行进,直到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末端,绑线4拉紧后与绑线4预留的较端一端打结形成线结18。此状态下即为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降主动脉顺行灌注装置备用状态,最宽处外径为15mm(图5)。捆绑时要求第一分支13、第二分支14、第三分支15的三分支开口17(图5)得以显露。
25.实施例2本发明具体使用方法1.先游离右腋动脉,体外循环动脉灌注管路分3/8跟1/4管路,分别备用接腋动脉插管跟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
26.2.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根部,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充分游离并套带。
27.3.通过右腋动脉插管、右心耳腔房管引流,建立体外循环。常规冠状静脉窦逆行插
管。阻断升主动脉,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后,左右冠状动脉直视下灌注心肌保护,并辅以间断逆行心肌保护液灌注。
28.4.体外循环降温过程中,修剪升主动脉近端病变,应用支架翻转技术吻合升主动脉近端。
29.5.均匀降温至鼻咽温28℃,直肠温30℃,选择还未修剪四分叉人工血管和术中覆膜支架尺寸。
30.6.修剪四分叉人工血管,保留人工血管主体12近端距第一分支13长度为30mm、远端距第三分支15为10mm,修剪后要求第一分支13、第二分支14、第三分支15的长度为30mm,第四分支16长度为30mm,然后翻转。应用实施例1的方法,捆绑四分叉人工血管至备用状态。
31.7.减流量至5-8ml/(min
·
kg)阻断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经右腋动脉行单侧选择性脑灌。
32.8.横断主动脉弓,修剪弓部远端至吻合口边缘,探查降主动脉,离断左锁骨下动脉近降主动脉端,连续缝合封闭其开口,植入术中覆膜支架。
33.9.根据降主动脉曲度,调整本发明灌注装置进入降主动脉的角度,置入灌注装置时确保三分支开口17朝向患者头部。待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近第三分支15端边缘重叠于吻合口边缘后,拉出u型金属拉杆3,剪断绑线4并拉出绑线,因为此时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包括绑线大部分已在降主动脉里面,注意此过程中不能移动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与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的位置。
34.10.连接体外灌注管路与降主动脉球囊封堵灌注管1,开放灌注管路,充分排气后,在加减压装置10中注入30ml生理盐水,加大灌注流量至1/2全流量(图6)。
35.11.观察是否有血从封堵气囊边漏出,有漏出情况,再加注5ml生理盐水。至此第一阶段停循环结束,总用时不超过5min。
36.12.利用分支血管翻转技术行远端吻合,总用时不超过25min。
37.13.远端吻合后,减流量至5-8ml/(min
·
kg),停止降主动脉顺行灌注。抽取用于球囊封堵的生理盐水,移除灌注管至第四分支16,拉出翻转的四分叉人工血管2。
38.14.经充分排气后,分别阻断三个分支及人工血管近端,第二阶段停循环结束,总用时不超过2min。流量恢复至全流量1/2。
39.15.待第二分支14与左颈总动脉吻合完成后,恢复全流量灌注,体外循环复温开始。
40.16.近端吻合完成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接下来,先后吻合第三分支15与左锁骨下动脉,第一分支13与无名动脉。
41.17.待鼻咽温37℃,直肠温35℃,体外循环撤离。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