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2022-04-08 02:1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2.充电插头广泛用于各种用电器,为用电器取电。传统充电插头的插脚直接设置在塑胶壳体上,依靠塑胶壳体的变形来实现插脚与导电体压紧在一起,从而实现电路的接触导通。这种依靠塑胶壳体变形受力来实现导通的方式无法通过gs认证。如图5、图6是传统充电器的结构,该种结果无法通过gs认证。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充电插头进行结构改良,使其能通过gs认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其插脚与导电体的接触良好,且插脚与导电体之间的连接无需依赖壳体变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包括壳体、插脚、插脚座、弹性导电体;
6.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具有插脚座槽;所述插脚座槽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卡块;所述弹性导电体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且所述弹性导电体的导电端伸入插脚座槽之中;
7.所述插脚的插入端从所述插脚座的顶面伸出,所述插脚的连接端伸入插脚座之中;所述插脚座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卡槽;所述插脚座卡入于所述插脚座槽之中,且所述卡块卡在所述卡槽;所述弹性导电体的导电端伸入所述插脚座内被所述插脚的连接端所压紧。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腔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腔体之中。
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密封边;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边插入所述密封槽之中。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置有倾斜面;所述限位挡板挤压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导电体通过安装压片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内部;插脚座槽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导电体的导电端从所述通孔伸入所述插脚座槽之中。
12.进一步的,所述插脚座包括第一插脚座和第二插脚座;所述第一插脚座插在所述第二插脚座上。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插脚座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插柱;所述第二插脚座上间隔设置若干个插孔,所述插柱插入插孔之中。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脚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脚支撑台,所述插脚支撑台上设置有插脚限位槽,所述插脚的连接端卡在所述插脚限位槽之中。
15.优选的,所述插脚支撑台中设置有供弹性导电体的导电端穿过的通腔。
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导电体为弹性金属片制作的配件。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所述充电插头,包括壳体、插脚、插脚座、弹性导电体。插脚设置在插脚座,插脚座卡在壳体上的插脚座槽之中,使得所述弹性导电体的导电端伸入所述插脚座内被所述插脚的连接端所压紧。这种连接方式壳体无需发生形变就能使得插脚和弹性导电体良好地接触,替代了传统充电插头需依靠塑胶壳体变形受力来实现导通的模式。
18.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密封边;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密封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在一起后两者形成密封结构,提高了充电插头的安全性。
19.插脚座包括第一插脚座和第二插脚座。第一插脚座和第二插脚座装配在一起后,插脚的连接端卡在所述插脚限位槽之中,给插脚提供了良好的受力支撑和限位的作用,能防止插脚松动。
2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5.图5是传统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传统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识说明:
28.10、壳体、11、安装腔体
29.12、插脚座槽13、卡块
30.14、通孔110、第一壳体
31.112、定位柱113、密封边
32.114、限位挡板115、倾斜面
33.120、第二壳体121、密封槽
34.123、定位腔体20、插脚
35.21、插入端22、连接端
36.30、插脚座31、第一插脚座
37.39、通腔33、插脚支撑台
38.34、插脚限位槽35、第二插脚座
39.36、插孔37、卡槽
40.38、插柱40、弹性导电体
41.41、导电端42、安装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42.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
43.其中,插脚20设置在插脚座30,插脚座30卡在壳体10上的插脚座槽12之中,使得所述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所述插脚座30内被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所压紧,能良好地接触并导通。这种连接方式解决了传统充电插头需依靠塑胶壳体10变形受力才能导通的问题。
44.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导电体良好接触的充电插头,包括壳体10、插脚20、插脚座30、弹性导电体40;所述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体11;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具有插脚座槽12;所述插脚座槽12 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卡块13;所述弹性导电体4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11内,且所述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插脚座槽12之中;所述插脚20的插入端21从所述插脚座30的顶面伸出,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伸入插脚座30之中;所述插脚座30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卡槽37;所述插脚座30卡入于所述插脚座槽12之中,且所述卡块13 卡在所述卡槽37;所述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所述插脚座30 内被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所压紧。壳体10为塑胶绝缘材料制作的配件。所述插脚座30的顶面是指与插座接触的一面。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在一起,其内部形成安装腔体11。弹性导电体40装配在安装腔体11之中,然后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插脚座槽12 之中。这里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所指的是与插脚20的连接端22 的连接位置处。插脚20优选的设置为l形的结构的。其中,插脚20的连接端22是由插脚20折弯而形成的。插脚20设置在插脚座30中,然后插脚座30卡入在插脚座槽12之中,使得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所述插脚座30内被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所压紧,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而壳体10无需变形。卡槽37优选设置为l形结构,卡块13优选为一字形。插脚座30插入插脚座槽12之中,然后旋转使得卡块13卡入卡槽37之中,从而实现卡合式的连接结构。
4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二壳体120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腔体123,所述第一壳体110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112;所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装配在一起,且所述定位柱112插入定位腔体123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10的开口边缘处设置有密封边113;所述第二壳体120的开口边缘处设有密封槽121,所述密封边113插入所述密封槽121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10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挡板114,所述限位挡板114上设置有倾斜面15;所述限位挡板114挤压所述第二壳体 120的内壁。倾斜面15有利于导行。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导电体40通过安装压片42安装在第二壳体120的内部;插脚座槽12上设置有通孔 14;所述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从所述通孔14伸入所述插脚座槽12 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装配步骤:弹性导电体40和安装压片42优选的采用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然后设置在安装腔体11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的时候,所述定位柱112插入定位腔体123之中,密封边113插入所述密封槽121之中,所述限位挡板114 挤压所述第二壳体120的内壁,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
二壳体120 方便定位装配,密封性好,结构牢固的优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扣合后,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插脚座槽12之中,等待插脚座30卡入插脚座槽12,从而使得插脚20能压紧所述弹性导电体40 的导电端41。
46.进一步的,所述插脚座30包括第一插脚座31和第二插脚座35;所述第一插脚座31插在所述第二插脚座35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插脚座3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插柱38;所述第二插脚座35上间隔设置若干个插孔36,所述插柱38插入插孔36之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脚座 3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脚支撑台33,所述插脚支撑台33上设置有插脚限位槽34,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卡在所述插脚限位槽34之中。优选的,所述插脚支撑台33中设置有供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穿过的通腔39。插柱38分别设置在第一插脚座31的中心以及边缘位置。第一插脚座31和第二插脚座35装配的时候,插柱插入插孔36之中,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从通腔伸入被插脚20的插脚20的连接端22所挤压接触,从而使得插脚20和弹性导电体40连接在一起。第一插脚座31和第二插脚座35装配在一起的时候,所述插脚20的连接端22卡在所述插脚限位槽34之中。插脚20在第一插脚座31和第二插脚座35的位置控制之下被限制在插脚限位槽34之中,不能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因此插脚 20在插脚限位槽34之中非常的牢固,不会松动,同时插脚20与弹性导电体40接触良好。
4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导电体40为弹性金属片制作的配件。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弹性,适应所述充电插头的使用环境。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弹性导电体40设置在壳体10之中,且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插脚座槽12之中。插脚20设置在插脚座30上,然后插脚座30卡在插脚座槽12之中,使得弹性导电体40的导电端41伸入插脚座30,然后弹性导电体40 的导电端41被插脚20所挤压,从而完成连接导通。这种装配方式巧妙地利用了充电插头的结构特性,从而完成了连接,使得充电插头符合了gs认证要求。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