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23:16: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


背景技术:

2.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视具体应用场合而定,其他装置则必不可少。
3.现有的挤压油缸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高温环境作业情况,容易损坏密封圈而造成油缸出现内泄现象,影响油缸的使用。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包括挤压油缸主体,还包括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所述挤压油缸主体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所述第一换热筒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换热筒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所述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的内周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上构造有通槽,所述第一换热筒的外周构造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进口管,所述第二换热筒的外周构造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出口管。
9.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杆,所述挤压油缸主体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杆,且支杆的数量设置为四根;支杆用于支撑起挤压油缸主体,使得挤压油缸主体与安装板之间存在间隙。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杆的外侧焊接固定有底环,所述支杆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内环,所述内环的内周焊接固定有防护网,且内环的内部安装有位于防护网上方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能够带动挤压油缸主体与安装板间隙中的空气向上流动,对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进行降温,提高挤压油缸主体的换热效果。
11.进一步地,所述出口管位于进口管的上侧;冷却液由下向上流动,能够与挤压油缸主体的外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保证液压油缸主体的冷却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底环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横杆;手握横杆转动螺柱,能够调节底环与安装板之间的间距,改变挤压油缸主体的离地高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油缸主体的顶部安装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构造有螺纹通孔;通过顶板便于将挤压油缸主体离地安装在使用部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外部循环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出口管和进口管连接,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内部的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从而与挤压油缸主体进行热交换,降低挤压油缸使用状态下的温度,保证挤压油缸主体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支杆和防护网,能够降低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内部的冷却液温度,提高对挤压油缸主体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的支杆、底环、螺柱和横杆,便于调节底环的离地距离,使得挤压油缸主体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的第一换热筒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的第二换热筒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19.图中:1、挤压油缸主体;2、第一换热筒;3、第二换热筒;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进口管;7、出口管;8、弧形导流板;9、通槽;10、支杆;11、底环;12、螺柱;13、横杆;14、内环;15、防护网;16、散热风扇;1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如图1-4所示,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包括挤压油缸主体1,还包括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所述第一换热筒2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换热筒3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2.所述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的内周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导流板8,所述弧形导流板8上构造有通槽9,所述第一换热筒2的外周构造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进口管6,所述第二换热筒3的外周构造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出口管7。
23.其中,还包括支杆10,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杆10,且支杆10的数量设置为四根;支杆10用于支撑起挤压油缸主体1,使得挤压油缸主体1与安装板之间存在间隙。
24.其中,所述支杆10的外侧焊接固定有底环11,所述支杆10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内环14,所述内环14的内周焊接固定有防护网15,且内环14的内部安装有位于防护网15上方的散热风扇16;散热风扇16能够带动挤压油缸主体1与安装板间隙中的空气向上流动,对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进行降温,提高挤压油缸主体1的换热效果。
25.其中,所述出口管7位于进口管6的上侧;冷却液由下向上流动,能够与挤压油缸主体1的外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保证液压油缸主体的冷却效果。
26.其中,所述底环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柱12,所述螺柱12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横杆13;手握横杆13转动螺柱12,能够调节底环11与安装板之间的间距,改变挤压油缸主体1的离地高度。
27.其中,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的顶部构造有螺
纹通孔;通过顶板17便于将挤压油缸主体1离地安装在使用部位。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顶板17与安装板安装固定或将底环11与安装板安装固定,若使用底环11与安装板固定,安装前能够通过转动横杆13调节底环11与安装板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内部注入冷却液后,将外部循环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出口管7和进口管6连接,循环泵带动冷却液在弧形导流板8之间由下而上循环流动,降低挤压油缸主体1的温度,同时散热风扇16带动挤压油缸主体1底部的空气向上流动,对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进行散热。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包括挤压油缸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所述第一换热筒(2)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4),所述第二换热筒(3)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所述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筒(2)和第二换热筒(3)的内周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导流板(8),所述弧形导流板(8)上构造有通槽(9),所述第一换热筒(2)的外周构造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进口管(6),所述第二换热筒(3)的外周构造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出口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杆(10),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杆(10),且支杆(10)的数量设置为四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0)的外侧焊接固定有底环(11),所述支杆(10)的内侧焊接固定有内环(14),所述内环(14)的内周焊接固定有防护网(15),且内环(14)的内部安装有位于防护网(15)上方的散热风扇(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7)位于进口管(6)的上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柱(12),所述螺柱(12)的顶部焊接固定有横杆(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油缸主体(1)的顶部安装固定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的顶部构造有螺纹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散热型挤压油缸,包括挤压油缸主体,还包括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所述挤压油缸主体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所述第一换热筒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换热筒的端部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筒和第二换热筒的内周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上构造有通槽,所述第一换热筒的外周构造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进口管,所述第二换热筒的外周构造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内周焊接固定有出口管。保证挤压油缸正常工作,且挤压油缸主体的冷却效果较好,使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灵活。使用更加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昌深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4/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