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0:0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电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埋套管是为了使管道穿过砖墙、砼梁、砼墙等构件而预留的套管,现如今的套管预留预埋不能准确定位,容易造成后期管道施工无法准确穿过预留套管,导致预留套管作废,重新开洞,破坏主体结构,外观质量差。
3.例如公告号为cn10948803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准确定位的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用于定位套管与墙面间距的主轴杆及用于定位套管与墙面间角度的辅轴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轴杆上,另一端设有能够与定位杆配合固定在墙面上的内孔。通过主轴杆定位套管与墙面的间距,再通过辅轴杆来对套管的方向进行定位,使套管有一个固定的角度,从而能够达到套管预埋的准确定位。本技术方案还采用水平定位器和法面定位器的辅助,使得主轴杆和辅轴杆的定位更加准确,从而达到预埋套管的准确定位。
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定位装置操作繁琐,定位步骤繁琐,基于现状,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解决现如今的套管预留预埋定位不准确,造成管道施工无法顺利穿过预留套管,偏心等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上表面放置有套管,所述模板中心位置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放置有固定杆件,所述固定杆件的底部弯折形成钩子,所述固定杆件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固定杆件通过第一螺纹与内丝嵌套设置,所述固定杆件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的顶部设置有转轮,所述空心螺杆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空心螺杆通过第二螺纹螺接有连接杆装置,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两侧端与所述套管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杆组件通过上方设置的空心固定件与钢板连接,所述固定杆件贯穿所述空心固定件和所述钢板。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件确定套管中心轴与模板定位点相重合达到准确定位的效果,通过转动转轮可使连接杆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连接杆装置扩张和收缩,使套管的中心轴线与模板的定位点相重合,在套管定位结束后利用所述固定杆件的的底端设有的钩子,钩子可以钩在模板下方,方便对套管的定位紧固,旋转固定杆件的上端设有螺纹可与内丝嵌套连接,通过内丝与钩子的共同作用,使钢板与模板压紧,使套管固定在模板上面,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套管发生位移。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装置包括内螺环,所述内螺环与所述第二螺纹螺接,所述内螺环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杆组,所述内螺环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
杆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轴环,所述空心螺杆贯穿所述内轴环。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心螺杆上的第二螺纹与连接杆装置进行螺接,内螺环可在空心螺杆上上下移动,内螺环移动带动连接杆装置收紧和膨胀,完成定位。
11.进一步,所述第一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内螺环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一钢板铰接,所述第一钢板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环铰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钢板之间铰接,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活动下使得第一钢板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13.进一步,所述第二杆组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内螺环的右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钢板铰接,所述第二钢板铰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形成夹角,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环铰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活动下使得第二钢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与套管的内壁贴合,以此完成套管的定位。
15.进一步,所述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转轮的上方。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螺纹与内丝嵌套设置,将第一螺纹设置在转轮上方,第一螺纹与内丝旋紧,使得套管与模板紧固在一起,实现预埋套管准确定位。
17.进一步,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钩子的长度。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孔的直径大于钩子的长度,使得钩子可以从定位孔中取出。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中钢板与模板定位时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中模板打定位孔的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模板;10、定位孔;2、固定杆件;20、第一螺纹;21、钩子;22、内丝;3、空心螺杆;30、第二螺纹;4、连接杆装置;40、内螺环;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第一钢板;44、第三连接杆;45、第四连接杆;46、第二钢板;47、内轴环;5、空心固定件;6、钢板;7、转轮;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包括模板1,所述模板1的上表面放置有套管8,所述模板1中心位置开有定位孔10,所述定位孔10内放置有固定杆件2,所述固定杆件2的底部弯折形成钩子21,所述固定杆件2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20,所述固定杆件2通过第一螺纹20与内丝嵌套设置,所述固定杆件2的中部固定套设有空心螺杆3,所述空心螺杆3的顶部设置有转轮7,所述空心螺杆3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30,所述空心螺杆3通过第二螺纹30螺接有连接杆装置4,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两侧端与所述套管8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杆组件通过上方设置的空心固定件5与钢板6连接,所述固定杆件2贯穿所述空心固定件5和所述钢板6。
30.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埋套管准确定位装置,模板1的定位孔10内放置固定杆件2,固定杆件2上设置有空心螺杆3,空心螺杆3上螺接有连接杆装置4,连接杆装置4中的内螺环40、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内轴环47、第三连接杆44和第四连接杆45在套管8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的连接装置,当内螺环40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第三连接杆44和第四连接杆45向外扩张,第一钢板43与第二钢板46紧贴套管8内壁,确定套管8中心轴线。同理,当内螺环40向下移动会带动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第三连接杆44和第四连接杆45向中间方向收缩,第一钢板43与第二钢板46脱离套管8内壁以便下次使用。
31.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装置4包括内螺环40,所述内螺环40与所述第二螺纹30螺接,所述内螺环40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杆组,所述内螺环40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轴环47,所述空心螺杆3贯穿所述内轴环47。
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心螺杆3上的第二螺纹30与连接杆装置4进行螺接,内螺环40可在空心螺杆3上上下移动,内螺环40移动带动连接杆装置4收紧和膨胀,完成定位。
33.进一步,所述第一杆组包括第一连接杆41,所述第一连接杆41铰接设置在所述内螺环40的左端,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另一端部与第一钢板43铰接,所述第一钢板43铰接有第二连接杆42,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2形成夹角,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环47铰接。
3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和第一钢板43
之间铰接,在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的活动下使得第一钢板43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35.进一步,所述第二杆组包括第三连接杆44,所述第三连接杆44铰接设置在所述内螺环40的右端,所述第三连接杆44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钢板46铰接,所述第二钢板46铰接有第四连接杆45,所述第三连接杆44与所述第四连接杆45形成夹角,所述第四连接杆45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轴环47铰接。
3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三连接杆44和第四连接杆45的活动下使得第二钢板4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钢板43和第二钢板46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钢板43和第二钢板46与套管8的内壁贴合,以此完成套管8的定位。
37.进一步,所述第一螺纹20设置在所述转轮7的上方。
3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螺纹20与内丝嵌套设置,将第一螺纹20设置在转轮7上方,第一螺纹20与内丝旋紧,使得套管8与模板1紧固在一起,实现预埋套管8准确定位。
39.进一步,所述定位孔10的直径大于所述钩子21的长度。
4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孔10的直径大于钩子21的长度,使得钩子21可以从定位孔10中取出。
4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根据现场定位轴线,测量确定预留套管8的中心点,并用手电钻打孔,将准备预埋的套管8放在定位孔10上面,固定杆件2穿过套管8,穿过定位孔10,旋转转轮7,空心螺杆3开始转动,空心螺杆3带动内螺环40转动,连接杆装置4的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开始膨胀,使第一钢板43和第二钢板46紧贴套管8内壁,确定套管8的中心轴线;然后将钩子21置于模板1的底部,勾住模板1,旋转固定杆件2,固定杆件2上端的第一螺纹20与内丝紧固后,使套管8与模板1紧固在一起,实现预埋套管8准确定位,并且安装牢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养护期满后,转轮7按照安装时的反方向进行旋转,倾侧固定杆件2,使钩子21从定位孔10取出,拆除该装置即可重复利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