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14:53: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包括腔体(100)、动力循环机构(31)和热交换设备(32);所述腔体(10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浸没待降温电子元器件的导热液(6);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射流机构(4),所述腔体内的导热液(6)通过动力循环机构(31)经过热交换设备(32)和射流机构(4)再回流到腔体内,其中热交换设备(32)用于对输送过来的导热液(6)进行换热冷却,射流机构(4)用于将换热冷却后的导热液(6)对腔体(100)内的导热液(6)进行喷射使其加快液体的流动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浸入在腔体(100)的导热液(6)内或者设置在该导热液(6)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的结构为喷头,所述喷头包含有多个用于对导热液(6)增压的喷孔(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为垂直或者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0)包含有一个循环出液孔(21),当喷头(6)的喷射方向为倾斜时,所述循环出液孔(21)位于喷头(6)喷射方向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冷却后的导热液(6)通过射流机构(4)喷射对腔体(100)内的导热液(6)产生液体湍流现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能实现间断式喷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机构(4)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容导热液流过的流道(460),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分别与两所述流道连通的出液孔(461),所述壳体内设有使所述流道实现间断式连通以使所述出液孔(461)实现间断式喷液的阻断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机构包括柔性导管(62b)、压块(54)和凸轮(52),所述柔性导管(62b)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压块(54)滑配在所述壳体内、且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柔性导管(62b)的方向运动,所述壳体内设有使所述压块(54)有背向所述柔性导管的运动趋势的弹性部件;所述凸轮(52)与一动力机构连接,且能推动所述压块(54)向所述柔性导管(62b)靠近并阻断所述柔性导管(62b)。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工作腔(4410),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侧壁设有进液口(4420)及出液口(4431),所述进液孔(4420)作为输入口与循环管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孔(4431)通过至少两个管路分别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柔性导管设置在所述管路上;所述第一工作腔(4410)内转动地安装有容进入的导热液驱动的叶轮(51),所述凸轮(52)通过主轴(522)与所述叶轮(51)刚性连接、且能与所述叶轮(51)同步转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4431)上连接有总管(61),所述总管(61)分支成至少两个分别与流道连通的支路(62),所述支路(62)上设有柔性导管(62b),所述柔性导管位于所述压块的运动路径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机构还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整体为长方体的安装座本体(53),所述安装座本体(53)上开设有安
装孔(533),所述安装座本体(53)的两端贯穿有管路孔(530),所述安装座本体(53)的前端开设有连通所述管路孔(530)的滑孔(531),所述滑孔(5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凸轮52的转动轴线,所述压块54滑配在所述滑孔531内,且所述压块54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管路孔530的长度方向,所述压块54背向所述凸轮滑动时能挤压套设在所述管路孔530内的柔性管并实现阻断。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包括主孔及设置在所述主孔两侧的副孔532,所述主孔连通所述管路孔530,所述副孔532连通所述主孔,所述副孔532的端部形成第一台阶面532a;所述压块包括能插入所述主孔的压块本体542、及设置在所述压块本体542两侧且能插入所述副孔的限位块543,所述限位块543的端部形成第二台阶面543a,所述第一台阶面532a与所述第二台阶面543a之间设有使所述压块有背向管路孔530运动的弹性部件;所述压块本体的542的头部设有能插入所述管路孔并用于挤压柔性管路的挤压部542a,所述压块本体542的尾部设有用于与凸轮接触的触板54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2包括凸轮本体521及固定在所述凸轮本体中心的主轴522,所述主轴522的侧壁设有用于与叶轮连接的键;所述凸轮本体521的侧壁周向均布有n个第一工作面521a,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所述第一工作面521为与所述主轴522同轴的圆弧面,相邻两所述第一工作面521a之间连接有第二工作面521b,所述第二工作面521b的工作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工作面521a的工作半径,所述凸轮转动时所述第一工作面521a与所述第二工作面521b交错与所述压块接触并推动所述压块往复滑动。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面521a的圆心角α小于或等于第二工作面521b的圆心角β,且n*α (n 1)*β=180
°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液冷散热系统,包括腔体、动力循环机构和热交换设备;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液和浸没在导热液内并与其进行换热降温的电子元器件。所述腔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射流机构,所述腔体内的导热液通过动力循环机构经过热交换设备和射流机构再回流到腔体内,其中热交换设备用于对输送过来的导热液进行换热冷却,射流机构用于将换热冷却后的导热液对腔体内的导热液进行喷射使其加快液体的流动性。本发明的新型液冷散热系统,通过射流机构对导热液朝腔体的导热液进行喷射,提高了腔体的导热液的流动效果,因此增强了液冷散热系统对电子元器件的换热效果。系统对电子元器件的换热效果。系统对电子元器件的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晨 林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4/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