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5:14: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当汽车行驶夜间行驶在没有路灯的道路时,行车环境的光线较暗,在进行转弯操作时,通常会开启车辆转向对应侧的照明灯,照明灯照射仍会存在照明盲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转弯时,通过辅雾灯辅助转向灯来缩小转向时的照明盲区。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5.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
6.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
7.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9.灯光组合开关,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入端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1.设于方向盘上的转角传感器,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入端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13.组合仪表,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出端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集成有上述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转向操作时,控制转型侧的雾灯配合转向灯来进行照明,可有效增加转向侧光线,增大转向视线角度,极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
明,仅示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19.该系统包括:
20.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
21.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
22.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连接。
23.光传感器实时检测行驶前方的光强,将检测到的光强值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左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开启,左转向结束时,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关闭;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右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开启,右转向结束时,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关闭。
24.本实用新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包括:
25.灯光组合开关;
26.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
27.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
28.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灯光组合开关连接。
29.光传感器实时检测行驶前方的光强,将检测到的光强值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光组合开关发送的左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开启,接收到光组合开关发送的关闭信号时,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关闭;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光组合开关发送的右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开启,接收到光组合开关发送的关闭信号时,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关闭。
30.本实用新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包括:
31.设于方向盘上的转角传感器;
32.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
33.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
34.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转角传感器连接。
35.光传感器实时检测行驶前方的光强,将检测到的光强值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转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方向盘的转向(左转向及右转向)及转角值,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在转角值大于转角阈值时,则认定车辆处于转弯状态,若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基于左转向信号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开启,在检测到方向盘回位时,则控制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关闭;基于右转向信号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开启,在检测到方向盘回位时,则控制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关闭。
36.本实用新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及实施例三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包括:
37.组合仪表,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出端连接。
38.在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开启时,控制组合仪表上的左转向指示灯闪烁;在控
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开启时,控制组合仪表上的右转向指示灯闪烁。
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上集成有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及实施例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转向操作时,控制转型侧的雾灯配合转向灯来进行照明,达到缩小转向时的照明盲区,极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41.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灯光组合开关,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入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方向盘上的转角传感器,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入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组合仪表,与车身控制器bcm的输出端连接。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上集成有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向辅助照明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包括:设于车身前端的光传感器;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端与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左前雾灯及右前雾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光传感器连接。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到的行驶前方光强发送至车身控制器BCM,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左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左转向灯及左前雾灯开启;车身控制器BCM接收到右转向信号,且光传感器检测到光强值小于光强阈值,则控制右转向灯及右前雾灯开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转向操作时,控制转型侧的雾灯配合转向灯来进行照明,达到缩小转向时的照明盲区,极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行车的安全性。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颖 余建安 邵云雷 胡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