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内自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4:08: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2.当车内被锁或出现紧急情况时,通常通过救生锤来击碎玻璃,逃出车内;然而操作救生锤不仅需要较大的力量,而且需要一定的技巧,对于乘员的要求较高。为了更加方便的车内乘员逃离,避免被锁车内引起的生命财产等安全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可靠的车内自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自救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本体和活塞,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在所述本体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可燃气体;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装置。
5.其中,所述活塞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其中,所述点火装置为电点火装置。
7.其中,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邻近设置。
8.其中,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导线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并且所述导线上设置有点火开关。
9.其中,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正电极延伸至所述后壳体内且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
10.其中,所述点火装置为摩擦点火装置。
11.其中,所述燃烧室内还设置有动作室,所述动作室内设置有导向槽和燃烧条;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按压面板,所述按压面板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动作室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按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燃烧条配合的凸起结构。
12.其中,所述按压面板与所述本体的后壁之间的按压柱上设置有阻尼弹簧。
13.其中,所述按压面板与所述本体的后壁之间还可设置多个导向柱。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当车内有人员意外或因汽车故障被困时,被困人员可以方便的自主及时逃出车外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的车内自救装置的第一视图。
17.图2为实施例1的车内自救装置的第二视图。
18.图3为实施例1的车内自救装置的截面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2的车内自救装置的第一视图。
20.图5为实施例2的车内自救装置的第二视图。
21.图6为实施例2的车内自救装置的截面视图。
22.图7为实施例3的车内自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实施例2的车内自救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24.图9为图8中圈出部分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6.实施例1
27.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本体10和活塞20,所述本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20,所述活塞20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10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30。在所述本体10与所述活塞20之间形成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设置有可燃气体。在所述活塞20与所述本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所述燃烧室11内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所述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邻近设置,并且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42通过导线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并且所述导线上设置有点火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本体10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12。
28.当车内有人员意外或因汽车故障被困时,被困人员可通过操作点火开关操作该装置工作,其原理为:当操作点火开关(例如按下按钮)时,正电极和负电极与蓄电池形成通路,从而使两电极间产生火花,点燃燃烧室内储存可燃气体,燃烧室由于有限的空间及气体膨胀,带动活塞(上部安装有尖锐头部的撞击针)向上高速移动撞击玻璃,从而使玻璃破碎,达到逃出车内的目的。
29.实施例2
30.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本体10和活塞20,所述本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20,所述活塞20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10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30。在所述本体10与所述活塞20之间形成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设置有可燃气体。在所述活塞20与所述本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在所述本体10的后端设置有后壳体13,所述后壳体13内设置有内置电池70。所述本体10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12。所述燃烧室11内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所述正电极41和负电极42邻近设置。所述正电极41延伸至所述后壳体13内且通过导线与开关60连接,所述开关60设置在所述后壳体13的外壁上。所述负电极42与所述内置电池70电连接。
31.当车内有人员意外或因汽车故障被困时,被困人员可通过操作点火开关操作该装置工作,其原理为:当操作点火开关(例如按下按钮)时,正电极和负电极与蓄电池形成通路,从而使两电极间产生火花,点燃燃烧室内储存可燃气体,燃烧室由于有限的空间及气体
膨胀,带动活塞(上部安装有尖锐头部的撞击针)向上高速移动撞击玻璃,从而使玻璃破碎,达到逃出车内的目的。
32.实施例3
33.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本体10和活塞20,所述本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20,所述活塞20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10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30。在所述活塞20与所述本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所述本体10的前端设置有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12。在所述本体10与所述活塞20之间形成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11内设置有动作室90和可燃气体。所述动作室90内设置有导向槽91和燃烧条92(例如镁条)。所述本体10的后端设置有按压面板80。所述按压面板80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动作室90的按压柱81,所述按压柱8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91配合的导向块83,所述按压柱8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燃烧条92配合的凸起结构82。在所述按压面板80与所述本体10的后壁之间的按压柱81上设置有阻尼弹簧84;而所述按压面板80与所述本体10的后壁之间还可设置多个导向柱85。
34.当车内有人员意外或因汽车故障被困时,被困人员可通过按压面板操作此装置工作,原理为:当按下按压面板时,与外部按压面板相连接的粗糙凸起结构与相接触镁条(位于燃烧室内部)摩擦,从而产生火花,点燃燃烧室内储存可燃气体,燃烧室由于有限的空间及气体膨胀,带动活塞(上部安装有尖锐头部的撞击针)向上高速移动撞击玻璃,从而使玻璃破碎,达到逃出车内的目的。
35.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活塞,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在所述本体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可燃气体;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为电点火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邻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通过导线与车载蓄电池连接,并且所述导线上设置有点火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正电极延伸至所述后壳体内且通过导线与开关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内置电池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为摩擦点火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还设置有动作室,所述动作室内设置有导向槽和燃烧条;所述本体的后端设置有按压面板,所述按压面板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动作室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按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燃烧条配合的凸起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板与所述本体的后壁之间的按压柱上设置有阻尼弹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内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板与所述本体的后壁之间还可设置多个导向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自救装置,涉及汽车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本体和活塞,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本体外设置的多个撞击针;所述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汽车玻璃相配合的安装面,在所述本体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可燃气体;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点火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内自救装置,当车内有人员意外或因汽车故障被困时,被困人员可以方便的自主及时逃出车外以防止意外的发生。防止意外的发生。防止意外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聂卫强 李磊 付立杰 李鑫 崔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