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2:28: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g1),变焦时固定且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用于对不同物距进行调焦;第三透镜组(g3),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组(g4),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光阑组(sto),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五透镜组(g5),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组(g6),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组(g7),变焦时固定且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具有恒定fno,fno等于镜头焦距f/入瞳直径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中包括至少一枚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g2)中包括至少一个粘合镜片;所述第三透镜组(g3)中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组(g4)中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组(g5)中包括至少一枚负透镜;所述第六透镜组(g6)中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组(g7)中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g1)中包括至少一枚折射率nd≥1.84、阿贝数vd≤34的负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各透镜组满足以下式:-3.0<f1/f
w
<-1.0;8.5<f2/f
w
<10;20<f3/f
w
<16;1.5<f4/f
w
<4.0;-2.5<f5/f
w
<-1.0;1.0<f6/f
w
<3.5;2.0<f7/f
w
<5.0;其中,f
w
为光学系统摄远端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组(g3)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组(g4)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组(g5)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组(g6)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组(g7)的焦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广角端变焦至摄远端的变焦过程中,第三透镜组(g3)与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先减小后增加;第四透镜组(g4)与第三透镜组(g3)之间、第五透镜组(g5)与光阑组(sto)之间、第六透镜组(g6)与第五透镜组(g5)之间的间隔都减小;光阑组与第四透镜组(g4)之间、第八透镜组(g8)与第七透镜组(g7)之间的间隔都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组(g7)至像侧之间设置有等效棱镜组(p)、光阀(img)。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阀(img)为0.67英寸光阀芯片,其分辨率为1920
×
1200,像元间距7.56um,奈奎斯特频率为67lp/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包括包括自物侧到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组G1,变焦时固定且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组G2,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用于对不同物距进行调焦;第三透镜组G3,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组G4,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光阑组STO,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五透镜组G5,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组G6,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且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组G7,变焦时固定且具有正光焦度;所述变焦投影光学系统具有恒定Fno,在保证变焦过程中Fno恒定不变的前提下,焦距17.68mm-28.28mm,变焦比为1.6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其 白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