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以及装置与流程

2022-04-02 06:02: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气调保鲜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气调保鲜技术是通过调整环境气体来延长食品贮藏寿命和货架寿命的技术。目前的气调保鲜技术通常由分体式的气调保鲜装置实现,但是分体式的气调保鲜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调配,由于是对各个所需设备的单独运输,因此运输成本较高,另外,分体式气调保鲜装置在使用前还需进行安装调试,其中还包括一些管道的安装,因此,分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安装调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最后,在使用过程中,分体式气调保鲜装置占地面积大,不适合批量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以及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在底盘四周固定安装架,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包括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上层空间包括前半部分空间和后半部分空间,下层空间包括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在下层空间中的左侧空间安装空压机,用于提供压缩空气;在下层空间中的右侧空间安装冷干机,用于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去除;在上层空间中的后半部分空间安装制氮设备,用于制取预设纯度的氮气;在上层空间中的前半部分空间安装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装置内各个设备的运行,以对目标物料实施气调保鲜。
5.可选地,其中,底盘和/或安装架上具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固定内部设备;安装架的顶部具有起重用的吊环;底盘上具有叉车作业孔。
6.可选地,其中,在安装架的四个面以及顶面安装隔板;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冷却水进出口和/或通风口,用于为空压机散热;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通风口,用于为冷干机散热;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通风口,用于为控制模块散热。
7.可选地,其中,制氮设备包括膜组,膜组在空间中横向布置。
8.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抽气泵,用于将目标区域的气体抽出;在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由抽气泵抽取的气体的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以使控制模块确定目标物料所在区域气体是否符合要求;其中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目标物料所在区域的气体不符合要求时控制各个设备的运行,以调整供气口输出的气体的纯度。
9.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至少第一次面设置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连接设置于装置所在房间的管道,管道通过第一接口将设备所在房间的气体输送到检测设备。
10.可选地,其中,检测设备包括: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11.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靠近控制模块的隔板上设置开合门,在开合门上设置控
制模块的显示屏和/或操作面板。
12.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装置的背面隔板上设置开合门。
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该装置是按照如上所述的方法而构建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
14.本技术的实施例根据空压机、冷干机、制氮设备和控制模块的工作方式将空压机、冷干机、制氮设备和控制模块集成于一体并放置在由底盘和安装架组成的框架结构内,从而实现气调保鲜装置的一体式设计,该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占地面积较小,运输方便,并且使用时只需简单安装调试即可。因此,利用本技术实施例能够解决以往气调保鲜装置占地面积大,以及在运输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高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21.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构建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22.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技术一部分用来说明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技术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至步骤105。
27.步骤101:在底盘四周固定安装架,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包括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上层空间包括前半部分空间和后半部分空间,下层空间包括左侧空间和右侧空间。
28.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在底盘101的四周固定有安装架102。安装架102包围的空间包括上层空间a和下层空间b,上层空间a包括前半部分空间a1和后半部分空间a2,下层空间b包括左侧空间b1和右侧空间b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02可以为金属框架。
29.步骤102:在所述下层空间中的左侧空间安装空压机,用于提供压缩空气。
30.具体地,如图2所示,空压机103安装在下层空间b中的左侧空间b1,用于提供压缩空气。
31.步骤103:在所述下层空间中的右侧空间安装冷干机,用于将所述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去除。
32.具体地,如图1所示,冷干机104安装在下层空间b中的右侧空间b2,用于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去除。
33.步骤104:在所述上层空间中的后半部分空间安装制氮设备,用于制取预设纯度的氮气。
34.具体地,如图2所示,制氮设备105安装在上层空间a中的后半部分空间a2,用于制取预设纯度的氮气。
35.步骤105:在所述上层空间中的前半部分空间安装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装置内各个设备的运行,以对目标物料实施气调保鲜。
36.具体地,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106安装在上层空间a中的前半部分空间a1,用于控制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内各个设备(如空压机103、冷干机104和制氮设备105)的运行,以对目标物料实施气调保鲜。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物料例如可以包括生鲜食品等。
37.本技术的实施例根据空压机103、冷干机104、制氮设备105和控制模块106的工作方式将空压机103、冷干机104、制氮设备105和控制模块106集成于一体并放置在由底盘101和安装架102组成的框架结构内,从而实现气调保鲜装置的一体式设计,进而解决了气调保鲜装置占地面积大,以及在运输和调试的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大量的人力的问题。
3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底盘和/或安装架上具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固定内部设备;安装架的顶部具有起重用的吊环;底盘上具有叉车作业孔。
39.具体地,如图1所示,底盘101和/或安装架102上具有多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内部设备,例如用于固定空压机103和冷干机104。安装架102的顶部可以具有起重用的吊环107,以便于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吊装和搬运。底盘101上可以具有叉车作业孔108。
40.这样,通过将内部设备固定在底盘101和/或安装架102上,使得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会脱落,保证了本装置运输时的稳定性,另外,在安装架102顶部设置起重用的吊环107则方便了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搬运,底盘101上的叉车作业孔108可以便于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通过叉车进行搬运,使得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运输更加便捷。
4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401至步骤404。
42.步骤401:在所述安装架的四个面以及顶面安装隔板。
43.具体地,如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安装架102的四个面以及
顶面装有隔板301。
44.步骤402: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冷却水进出口和/或通风口,用于为空压机散热。
45.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301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出口302和/或通风口303,用于为空压机103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侧面可以包括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左侧面即为图5所示的左侧面。空压机103可以是水冷式空压机,即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接口302进入空压机103上的冷却管道,以吸收空压机产生的热量,从而达到为空压机103降温的目的。空压机103还可以是风冷式空压机,通过通风口303使得空压机103产生的热量得以散出。当然,无论空压机是水冷式空压机还是风冷式空压机,在侧面的隔板上均可以同时设置冷却水进出口302和通风口303,以达到双重降温的效果。
46.步骤403: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通风口,用于为所述冷干机散热。
47.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301上设置有通风口109,用于为冷干机104散热。可选地,冷干机104可以是风冷式冷干机,由于冷干机104安装在下层空间b中的右侧空间b2,所以可以在安装架102的右侧面的隔板301上设置通风口109,用于为冷干机104散热。
48.步骤404: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上设置通风口,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散热。
49.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至少一个侧面的隔板301上设置有通风口304,用于为控制模块106散热。可选地,由于控制模块106安装在上层空间a中的前半部分空间a1,所以可以在安装架102的左侧面的隔板301上设置通风口304,用于为控制模块106散热。
50.这样,通过在安装架102的四个面以及顶面装有隔板301可以对内部设备起到一定的防尘和保护作用;另外由于空压机103、冷干机104和控制模块106在工作的过程中均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在侧面的隔板上设置冷却水进出口302和/或通风口303,用于空压机103的散热;设置通风口109,用于冷干机104的散热;设置通风口304,用于控制模块106的散热,从而保证了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内各个设备的正常工作。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制氮设备包括膜组,所述膜组在空间中横向布置。
52.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制氮设备105可以通过膜制氮的方式进行制氮。具体地,制氮设备105可以包括膜组201,膜组201在空间中为横向布置,膜组201可以用于制氮。
53.这样,由于膜组201进行制氮的制氮设备105体积较小,在保证不影响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使用的前提下,较小的制氮设备105使得集成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体积更小、更方便使用和运输,另外制氮设备中的膜组201横向布置使得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内各个设备的布置安装更加紧凑,进一步减小了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体积。
54.如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601至步骤602:
55.步骤601:在所述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抽气泵,用于将目标区域的气体抽出。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区域可以包括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所在的房间区域、目标物料所在区域和室外区域。
57.步骤602:在所述安装架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检测设备。
58.具体地,如图1所示,检测设备可以用于检测由抽气泵抽取的气体的参数,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106,以使控制模块106确定目标物料所在区域气体是否符合要求。控制模块106还可以用于在目标物料所在区域的气体不符合要求时控制各个设备的运行,以调整供气口输出的气体的纯度。示例性地,控制模块106具体可以用于在目标物料所在区域的气体不符合要求时控制制氮设备105调节输出氮气的纯度。
59.这样,控制模块106可以根据检测设备检测的结果自动调整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输出氮气的纯度,从而实现对目标物料所在区域内气体的监控。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检测设备可以包括: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这样,通过检测设备可以检测目标区域内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模块106可以根据这些气体参数控制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产生一定纯度的氮气使得目标区域内的气体符合气调保鲜的要求。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构建方法还包括:在至少第一次面设置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设置于所述装置所在房间的管道,所述管道通过第一接口将所述设备所在房间的气体输送到所述检测设备。
62.具体地,如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至少第一侧面a的第一接口305,第一接口305连接设置于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所在房间的管道(图中未示出),管道通过第一接口305将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所在房间的气体输送到检测设备。
63.这样,检测设备可以检测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所在房间的氧气的含量,如果房间内氧气含量低于设定值,说明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中的氮气有泄露,这时,控制模块可以关闭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运行,并可以发出警报。
64.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靠近控制模块106的隔板301上设置开合门401,控制模块106的显示屏402和/或操作面板403设置于开合门401上。
65.这样,如果控制模块106出现问题,打开开合门402就可以进行的维修,从而使得控制模块106的维修变得方便。
66.图8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的后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地,可以在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的背面隔板上设置开合门501。
67.这样,通过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背面的开合门可以看到装置里面各个设备,当一体式气调保鲜装置10内有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
68.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公开的范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