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夹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9:42: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夹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夹线连接器,大多是使接触结构以点接触的方式夹持电线的芯体,因此,存在有电线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脱离接触结构的问题,且因为接触结构是以点接触的方式与芯体相接触,因此,接触结构与芯体的电性连接的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公开一种夹线连接器,主要用以改善现有的夹线连接器所存在的电线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的问题,以及利用点接触的方式与电线的芯体相接触所存在的电性连接效果不佳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夹线连接器,其包含:一壳体及至少一接触构件。壳体具有至少一穿孔及至少一容槽,容槽贯穿壳体的一顶壁,穿孔贯穿壳体的其中一侧壁,穿孔与容槽相互连通。接触构件设置于壳体中,接触构件包含:一底板结构及一弹性片体。底板结构面对顶壁设置,底板结构包含一凸起部,凸起部包含一接触面。弹性片体的一端固定于顶壁,弹性片体的一部分是由固定于顶壁的部分向凸起部的方向延伸形成,弹性片体具有一尖角结构,尖角结构邻近接触面设置,而尖角结构与接触面之间形成有一插入间隙。其中,穿孔用以提供一电线穿入,穿入穿孔的电线的一芯体能进入插入间隙,而被尖角结构及接触面共同夹持,且弹性片体受压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使芯体紧靠接触面设置。
5.可选地,所述接触面为一弧状面,所述弧状面用以使插入所述插入间隙中的所述芯体能位于所述接触面的中间位置。
6.可选地,所述弹性片体包含一固定段、一弹臂段及一弯曲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所述顶壁,所述弹臂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由所述固定段向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段由所述弹臂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弹臂段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用以提供一工具插入;插入所述开口中的所述工具能被操作而使所述弹臂段及所述弯曲段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移动;所述弹臂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尖角结构,而所述尖角结构邻近所述开口设置。
7.可选地,所述弹性片体及所述底板结构共同形成一渐缩通道,所述渐缩通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入口端及一固持端,所述入口端邻近所述穿孔设置,所述固持端邻近所述插入间隙设置,所述渐缩通道的内径由所述入口端向所述固持端逐渐缩小;所述尖角结构面对所述接触面的一第一抵靠面与所述弹臂段面对所述底板结构的一内侧面齐平,且所述尖角结构的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90度。
8.可选地,所述尖角结构还包含一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
相邻接,所述第二抵靠面与所述第一抵靠面的夹角介于45~65度。
9.可选地,所述夹线连接器还包含一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滑动地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滑动件能被操作而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滑动件内具有一第一抵顶部,所述第一抵顶部对应位于所述容槽中;当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弹性片体及所述底板结构未固持所述芯体时,所述第一抵顶部与所述弹性片体之间形成有一空隙;当所述弹性片体与所述底板结构共同固持所述芯体,且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抵顶部将推抵所述弹性片体,而使所述弹性片体向所述接触面抵压。
10.可选地,所述弹性片体包含一固定段、一弹臂段、一弯曲段、一连接段及一辅助弯曲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所述顶壁,所述弹臂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由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向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段由所述弹臂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弹臂段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弹臂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尖角结构,而所述尖角结构邻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弯曲段相反于与所述弹臂段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弯曲段相连接,所述连接段面对所述弹臂段设置,所述辅助弯曲段是由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向所述弹臂段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所述连接段及所述辅助弯曲段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而所述弯曲段将受压而产生弹性回复力,且所述弯曲段受压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使所述芯体紧靠所述接触面设置。
11.可选地,所述滑动件内具有一第二抵顶部,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抵顶部将位于所述尖角结构及所述接触面之间,而所述第二抵顶部将抵顶所述弹性片体而撑开所述插入间隙。
12.可选地,所述弹性片体包含一固定段、一弹臂段、一弯曲段、一连接段及一辅助弯曲段,所述固定段固定于所述顶壁,所述弹臂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段相连接,所述弹臂段由所述固定段的一端向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弯曲段由所述弹臂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弯曲段与所述弹臂段之间形成有一开口,所述弹臂段的末端形成有所述尖角结构,而所述尖角结构邻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弯曲段相反于与所述弹臂段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弯曲段相连接,所述连接段面对所述弹臂段设置,所述辅助弯曲段是由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向所述弹臂段的方向弯曲形成;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抵顶部是抵顶所述弯曲段,而使所述弹性片体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移动,据以撑开所述插入间隙,而所述滑动件未与所述底板结构相接触;所述滑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弯曲段、所述连接段及所述辅助弯曲段被所述第一抵顶部及所述第二抵顶部共同固持。
13.可选地,所述开口将所述弯曲段区隔为两个抵靠部,所述滑动件内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抵顶部,两个所述第二抵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避让间隙,所述避让间隙对应所述开口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抵顶部面对两个所述抵靠部设置;被所述弹性片体及所述底板结构固持的所述芯体的一部分能容置于所述避让间隙;于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抵顶部将对应推抵两个所述抵靠部,而各个所述抵靠部将沿相邻的所述第二抵顶部的一导引斜面向远离所述底板结构的方向移动。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夹线连接器通过弹性片体、尖角结构、接触面等设计,弹性片体及底板结构将是以面接触的方式与芯体相接触,且芯体插入插入间隙中时,弹性片体受压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使弹性片体及底板结构提供相对更好的夹持力道来夹持芯体。
15.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触构件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触构件的侧视图。
21.图6及图7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未插设及插设电线的剖面示意图。
22.图8为工具插入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触构件的开口的剖面示意图。
23.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24.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25.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6.图12及图13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且未插设及插设有电线的剖面示意图。
27.图14及图15分别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第二位置且未插设及插设有电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于以下说明中,如有指出请参阅特定图式或是如特定图式所示,其仅是用以强调于后续说明中,所述及的相关内容大部份出现于该特定图式中,但不限制该后续说明中仅可参考所述特定图式。
29.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其分别显示为本技术的夹线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技术的夹线连接器100包含一壳体1及两个接触构件2,两个接触构件2设置于壳体1中。在实际应用中,夹线连接器100可以是仅包含单一个接触构件2,或者,夹线连接器100也可以是包含三个以上的接触构件2,于此不加以限制。
30.壳体1具有两个穿孔11及两个容槽12。各容槽12贯穿壳体1的一顶壁13,两个穿孔11贯穿壳体1的其中一侧壁14,各个穿孔11与其中一个容槽12相互连通。各个容槽12可以是贯穿壳体1的一底壁15的一部分。两个穿孔11不相互连通,且两个容槽12之间具有一挡壁17。
31.两个容槽12可以是贯穿壳体1的底壁15,而底壁15可以是对应形成有两个开口151,两个接触构件2则可以是通过两个开口151设置于壳体1中。在实际应用中,各个接触构件2可以是包含有四个固定结构27,壳体1则可以是对应具有四个卡合槽16,而各个接触构件2设置于壳体1中时,各个固定结构27是对应卡合于其中一个卡合槽16中,而各个固定结
构27将稳固地设置于壳体1中。关于各个接触构件2所包含的固定结构27及壳体1所包含的卡合槽16的数量皆可依据需求增减。
32.各个接触构件2包含:一底板结构21及一弹性片体3。底板结构21及弹性片体3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置,底板结构21可以是向弹性片体3的方向弯折形成有四个固定结构27,且其中两个固定结构27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另外两个固定结构27彼此相面对地设置。底板结构21与弹性片体3可以是通过其中一个固定结构27相互连接。
33.底板结构21还可以包含一第一焊接段22、一第一平缓段23、一凸起部24、一第二平缓段25及一第二焊接段26。凸起部24包含一上升段241、一平台段242及一下降段243,平台段242的两端连接上升段241的一端及下降段243的一端,平台段242具有一接触面2421。第一平缓段23的两端连接第一焊接段22及上升段241,第二平缓段25的两端连接下降段243及第二焊接段26。第一焊接段22及第二焊接段26用以提供使用者将接触构件2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第一平缓段23及第二平缓段25可以是大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且第一平缓段23的表面及第二平缓段25的表面可以是大致相互齐平,上升段241是由第一平缓段23的一端向远离水平面的方向逐渐上升形成的倾斜片状结构,平台段242可以是大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下降段243是由平台段242的另一端向水平面的方向逐渐下降形成的倾斜片状结构。
34.其中两个固定结构27可以是由第一平缓段23的两个相反设置的侧边向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其中一个固定结构27与弹性片体3相连接,另外两个固定结构27可以是由第二平缓段25的两个相反设置的侧边向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
35.如图3至图6所示,弹性片体3包含一固定段31、一弹臂段32、一弯曲段33、一连接段34、一辅助弯曲段35及一尖角结构36。固定段31卡合设置于顶壁13的一凹槽131中,固定段31的一端与弹臂段32的一端相连接,且弹臂段32是由固定段31的一端向靠近底板结构21的平台段242的方向逐渐靠近延伸形成。弹臂段32的另一端与弯曲段33的一端相连接,弯曲段33是由弹臂段32的一端向远离底板结构21且靠近弹臂段32的外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而弯曲段33的外型可以是大致呈现为u字型。弯曲段33的另一端与连接段34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段34的另一端与辅助弯曲段35相连接,而弯曲段33、连接段34及辅助弯曲段35的外型可以是大致呈现为u字型。连接段34可以是由弯曲段33的一端向远离底板结构21且靠近弹臂段32的外侧面的方向延伸形成。辅助弯曲段35可以是由连接段34的一端向靠近弹臂段32的方向弯曲形成,且辅助弯曲段35与弹臂段32的外侧面之间具有一空隙s2。
36.在实际应用中,弯曲段33与弹臂段32之间可以形成有一开口3a,尖角结构36可以是形成于弹臂段32的末端(即弹臂段32相反于与固定段31的一端相连接的一端),尖角结构36则是邻近于开口3a设置,且尖角结构36的一部分可以是对应位于开口3a中,尖角结构36的尖端处是朝向平台段242的接触面2421,而尖角结构36与接触面2421之间形成有一插入间隙s1。具体来说,尖角结构36可以大致是三角柱状的结构。
37.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尖角结构36的面对接触面2421的一第一抵靠面361与弹臂段32面对底板结构21的一内侧面321齐平,且尖角结构36的第一抵靠面361与水平面的夹角θ不大于90度;尖角结构36的一第二抵靠面362与第一抵靠面361的夹角θ可以是介于45~65度,所述第二抵靠面362是与第一抵靠面361相邻接。如此,在芯体w1插入插入间隙s1时,尖角结构36的尖端处将更容易地插入芯体w1中。
38.如图6所示,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共同形成一渐缩通道c,渐缩通道c的两端分
别定义为一入口端c1及一固持端c2,入口端c1邻近穿孔11设置,固持端c2邻近插入间隙s1设置,渐缩通道c的内径由入口端c1向固持端c2逐渐缩小。在较佳的应用中,插入间隙s1的间距d可以是不大于芯体w1的10分之一,举例来说,在夹线连接器100是用来夹持芯体w1的线径介于0.50~1.10公厘的电线w的实施例中,插入间隙s1的间距d可以对应为0~0.15公厘。
39.如图7所示,当电线w插入夹线连接器100中时,电线w的一部分将位于渐缩通道c中,且电线w的芯体w1将通过插入间隙s1,而被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尖角结构36的末端(即尖端处)则能插入芯体w1中。由于插入间隙s1的间距d是小于芯体w1的外径,且底板结构21是固定于壳体1,因此,弹臂段32将被芯体w1推抵而向远离底板结构21的方向弹性变形,借此,弹臂段32受推抵而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使尖角结构36更稳定地与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芯体w1。
40.另外,插入芯体w1中的尖角结构36,其第一抵靠面361及第二抵靠面362将与芯体w1以面接触的方式连接,且底板结构21接触面2421同样是以面接触的方式与芯体w1相连接,因此,芯体w1与接触构件2将具有相对较佳的电性连接的效果。另外,由于芯体w1被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时,尖角结构36的尖端处是对应插入芯体w1中,因此,电线w不容易受外力作用,即脱离夹线连接器100。
41.在更好的实施例中,接触面2421可以是弧状面,而弧状面的中心位置是相对于弧状面的两侧低,如此,插入间隙s1中的芯体w1将能对应位于接触面2421的中间位置。
42.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所示,通过上升段241的设计,电线w的一绝缘层w2将被阻挡,而无法进入插入间隙s1,如此,将可以确保电线w在被插入于夹线连接器100中时,批覆于芯体w1外的绝缘层w2不会进入插入间隙s1中,而可以确保芯体w1被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有效地电性连接。
43.如图8所示,弹性片体3的开口151可以用来提供一工具t插入,而使用者即可通过操作工具t,而使弹臂段32及弯曲段33向远离底板结构21的方向扳动,从而让弹性片体3不再与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芯体w1,借此,芯体w1将能被夹线连接器100中取出。
44.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5,其显示为本技术的夹线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最大差异在于:夹线连接器100还包含一滑动件4,滑动件4能滑动地与壳体1相连接,且滑动件4能被操作而于一第一位置(如图12所示)及一第二位置之间(如图14所示)移动。本实施例的夹线连接器100所包含的壳体1及接触构件2,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以下将不再赘述,而仅将针对壳体1、接触构件2分别与滑动件4相关的部分进行说明。
45.滑动件4内可以具有一顶壁41、两个侧壁42、两个第一抵顶部43、四个第二抵顶部44及一限位部45。顶壁41的彼此相反的两侧边分别像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两个侧壁42。滑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顶壁41能对应遮蔽各个容槽12的至少一部分。两个第一抵顶部43设置于顶壁41的内侧,且各第一抵顶部43对应位于其中一容槽12中,四个第二抵顶部44设置于顶壁41的内侧,其中两个第二抵顶部44对应位于其中一个容槽12中,另外两个第二抵顶部44位于另一个容槽12中。各个第一抵顶部43位于滑动件4靠近穿孔11的一端,各个第二抵顶部44则是位于滑动件4靠近滑动件4的另一端。
46.如图12所示,当滑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且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未固持芯体w1时,第一抵顶部43与弹性片体3之间形成有一空隙s2。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滑动件4位于第
一位置的状态下,芯体w1被插入间隙s1中,而弹性片体3与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芯体w1时,弹臂段32及尖角结构36将被芯体w1推抵,而向靠近滑动件4的顶壁41的方向弹性变形,且连接段34将随弹臂段32一同向靠近滑动件4的顶壁41的方向移动,而第一抵顶部43将抵压连接段34的外侧;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抵顶部43可以是同时抵压连接段34及辅助弯曲段35。
47.当连接段34的外侧被第一抵顶部43抵压时,弯曲段33将对应弹性变形,弯曲段33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会使连接段34及尖角结构36分别更更紧密地抵靠于第一抵顶部43及芯体w1。
48.换句话说,当芯体w1被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共同固持时,连接段34将被第一抵顶部43抵顶,而弹臂段32及连接段34皆将弹性变形,且弹臂段32及连接段34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将使得尖角结构36更紧密地与平台段242的接触面2421相接触。也就是说,通过滑动件4的第一抵顶部43、弯曲段33及连接段34等设计,可以让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能够以相对更大的夹持力道夹持芯体w1,而电线w将更不容易受外力作用而脱离夹线连接器100。
49.如图10及图13所示,当滑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动件4的限位部45将是对应卡合设置于壳体1的一限位结构18中,而滑动件4将相对不容易相对于壳体1活动。具体来说,壳体1的顶壁13可以是具有一滑槽19,滑槽19中可以是设置有一凸块191,凸块191设置于滑槽19远离穿孔11的位置,而凸块191与滑槽19的一端壁之间形成有一限位槽(即所述限位结构18),当滑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45将对应位于限位槽(即限位结构18)中,而滑动件4将不会轻易地受外力作用就相对于壳体1滑动。
50.在实际应用中,滑动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部45与滑槽19的底部的最短垂直距离,可以是小于凸块191的垂直高度,如此,当使用者将滑动件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或者,使用者将滑动件4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限位部45将会通过凸块191,而使用者将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限位部45与凸块191相互抵顶,借此,使用者将可以清楚地知道滑动件4已经离开第一位置,或者,滑动件4已经到达第一位置。
51.如图4及图10所示,弹性片体3所包含的开口3a能将弯曲段33对应区隔为两个抵靠部331。滑动件4的两个第二抵顶部44之间形成有一避让间隙44a,避让间隙44a对应开口3a设置,而两个第二抵顶部44面对两个抵靠部设置。避让间隙44a能用来容置被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固持的芯体w1的一部分。
52.如图12及图14所示,在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未固持芯体w1,且滑动件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两个第二抵顶部44将对应推抵两个抵靠部331,而各个抵靠部331将沿相邻的第二抵顶部44的一导引斜面441向远离底板结构21的方向移动,借此,插入间隙s1的间距将变大,而外径相对较大的芯体w1将可以更容易地进入插入间隙s1中。
53.也就是说,使用者欲将线径相对较大的芯体w1插入夹线连接器100中时,使用者可以是先使滑动件4移动至第二位置,以通过第二抵顶部44将插入间隙s1稍微撑开,如此,使用者将可以相对轻易地将具有相对较大的线径的芯体w1插入插入间隙s1中。
54.值得一提的是,滑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各第二抵顶部44是不与平台段242相接触,而各第二抵顶部44与平台段242之间是存在有一间隙s3,亦即,滑动件4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抵顶部44是不会与平台段242相接触。
55.如图10及图13所示,各个第一抵顶部43具有一凸出部431及一平缓部432,凸出部
431相对于滑动件4的顶壁41的高度大于平缓部432相对于顶壁41的高度。当滑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抵顶部43的凸出部431将抵靠于辅助弯曲段35,第二抵顶部44将抵靠弯曲段33,而弯曲段33、连接段34及辅助弯曲段35将对应被第一抵顶部43及第二抵顶部44固持。
56.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滑动件4位于第二位置,且芯体w1插入插入间隙s1的过程中,弹臂段32将向远离底板结构21的方向移动,而弯曲段33将沿第二抵顶部44的导引斜面441移动,辅助弯曲段35则会被第一抵顶部431抵顶而带动连接段34向弹臂段32的方向弹性变形,而后,使用者可以是将滑动件4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第一抵顶部43的凸出部431抵压于连接段34的外侧,进而可以让尖角结构36与底板结构21更好地固持芯体w1。也就是说,使用者在将大线径的电线插入夹线连接器100的流程可以是:先将滑动件4移动至第二位置,再将电线插入夹线连接器100,最后,将滑动件4移动至第一位置。
57.依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夹线连接器100通过滑动件4及其所包含的第一抵顶部43、第二抵顶部44及限位部45等设计,可以让弹性片体3及底板结构21更好地固持芯体w1,且可以让使用者更容易地将线径相对较大的芯体w1插入插入间隙s1中。
58.需特别强调的是,上述本技术的夹线连接器所包含的接触构件,也可以是被单独地制造、实施、贩售,而接触构件不局限于仅可与壳体一同作为一夹线连接器进行制造、实施、贩售。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