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31 06:3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
3.

背景技术:

4.刮板输送机是煤矿机械化综采工作面中重要的运输设备,在井下承担重要运输任务。现有综采工作面输送机常搭载端卸式机头部,与转载机卸料槽为上下搭接方式布置,无固定联接位置,卸载点不够稳定,卸煤效果一般;输送机端卸煤流方向与转载机运煤方向为相互垂直关系,煤流落在转载机上后会在保有原方向前进的惯性状态下被瞬间改变方向,对转载机卸料槽一侧造成了冲击且煤流运行不够流畅。而且,端卸式结构存在限制,输送机只能实现两驱动布置,运输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使煤流卸载点保持稳定,确保煤流运行流畅,并打破结构限制,使输送机可以实现双驱动与三驱动布置。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转运系统包括机头架体、犁煤板、挡煤夹板、推移底座、卸料槽、转载机机尾。机头架体上设有卸煤口,机头架体上方设有联接板,机头架体前侧底部设有法兰面a,侧部设有法兰面b,机头架体后侧底部设有地脚结构,所述地脚结构底部设有法兰面c,机头架体上部还设有法兰面d;犁煤板设有导煤弯板、清煤板、销,所述清煤板上设有法兰面e;挡煤夹板上设有法兰面f;推移底座设有前后两个高台结构,所述高台结构上分别设有法兰面g、法兰面h;卸料槽上设有挡板。
8.机头架体通过地脚结构的法兰面c及位于前部的法兰面a与推移底座的两个高台结构上的法兰面g、法兰面h配合,使机头架体固定在推移底座上;犁煤板的清煤板通过法兰面e与机头架体上的法兰面d配合,另一侧通过销与机头架体联接板上的销孔配合,使犁煤板固定在机头架体上;机头架体下方依次布置转载机机尾与卸料槽;挡煤夹板通过法兰面f与机头架体侧部的法兰面b配合,另一端与卸料槽的挡板配合组装,共同形成一个刚性整体。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煤流卸载点保持稳定,煤流运行流畅,并打破结构限制,使输送机可以实现双驱动与三驱动布置。
10.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示意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头架体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犁煤板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煤夹板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推移底座结构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卸料槽结构图。
18.图中序号分别为:
19.1.机头架体,2.犁煤板,3.挡煤夹板,4.推移底座,5.卸料槽,6.转载机机尾;11.卸煤口,12.联接板,13.法兰面a,14.法兰面b,15.地脚结构,151.法兰面c,16.法兰面d;21.导煤弯板,22.清煤板,221.法兰面e,23.销;31.法兰面f;41.高台结构,411.法兰面g,412.法兰面h;51.挡板。
20.具体实施方式:
21.根据图1-图6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所示的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包括机头架体1、犁煤板2、挡煤夹板3、推移底座4、卸料槽5、转载机机尾6。机头架体1通过地脚结构15的法兰面c151及位于前部的法兰面a13与推移底座4的两个高台结构41上的法兰面g411、法兰面h412配合,使机头架体1固定在推移底座4上;犁煤板2的清煤板22通过法兰面e221与机头架体1上的法兰面d16配合,另一侧通过销23与机头架体1联接板12上的销孔配合,使犁煤板2固定在机头架体1上;机头架体1下方依次布置转载机机尾6与卸料槽5;挡煤夹板3通过法兰面f31与机头架体1侧部的法兰面b14配合,另一端与卸料槽5的挡板51配合组装,共同形成一个刚性整体。
23.结合图1总体结构图与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输送机运行时,煤流由刮板带动运行至机头架体1,在犁煤板2作用下改变方向,由卸煤口11处流入设置于推移底座4上,且位于机头架体1卸煤口11下方的转载机卸料槽5中,且此时煤流方向与转载机运行方向一致。
24.应当理解,以上借助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详细说明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可以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架体(1)、犁煤板(2)、挡煤夹板(3)、推移底座(4)、卸料槽(5)、转载机机尾(6);机头架体(1)上设有卸煤口(11),机头架体(1)上方设有联接板(12),机头架体(1)前侧底部设有法兰面a(13),侧部设有法兰面b(14),机头架体(1)后侧底部设有地脚结构(15),所述地脚结构(15)底部设有法兰面c(151),机头架体(1)上部还设有法兰面d(16);犁煤板(2)设有导煤弯板(21)、清煤板(22)、销(23),所述清煤板(22)上设有法兰面e(221);挡煤夹板上(3)设有法兰面f(31);推移底座(4)设有前后两个高台结构(41),所述高台结构(41)上分别设有法兰面g(411)、法兰面h(412);卸料槽(5)上设有挡板(51);机头架体(1)通过地脚结构(15)的法兰面c(151)及位于前部的法兰面a(13)与推移底座(4)的两个高台结构(41)上的法兰面g(411)、法兰面h(412)配合,使机头架体(1)固定在推移底座(4)上;犁煤板(2)的清煤板(22)通过法兰面e(221)与机头架体(1)上的法兰面d(16)配合,另一侧通过销(23)与机头架体(1)联接板(12)上的销孔配合,使犁煤板(2)固定在机头架体(1)上;机头架体(1)下方依次布置转载机机尾(6)与卸料槽(5);挡煤夹板(3)通过法兰面f(31)与机头架体(1)侧部的法兰面b(14)配合,另一端与卸料槽(5)的挡板(51)配合组装,共同形成一个刚性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机头架体(1)卸煤口(11)由多块不等大三角形板拼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卸料槽(5)、转载机机尾(6)通过压块方式安装在推移底座(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作面运输机用搭接侧卸式转运系统,包括机头架体、犁煤板、挡煤夹板、推移底座、卸料槽、转载机机尾。机头架体固定在推移底座高台上,犁煤板固定在机头架体上,机头架体下方依次布置转载机机尾与卸料槽,挡煤夹板一端固定在机头架体侧机身上,另一端与卸料槽的挡板组装。设备运行时,煤流运行至机头架体时被犁煤板引导改变方向,由机头架卸煤口流入下方的转载机卸料槽中。本发明卸载点稳定,可大幅降低煤流对卸料槽的冲击,确保煤流运输顺畅,有效提升煤运输能力,并且打破端卸式的结构限制,实现双驱动乃至三驱动布置。置。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崔会军 王宁 胡南 张得宁 毕伟 尤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3/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